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教師與同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之知覺研究
    (2003) 蔡明富; Ming-Fu Tsai
    現今特殊教育實施分類方式使特殊教育的標記因而產生,但他人對特殊教育標記之知覺是如何,仍未有定論,唯國內鮮有實徵研究探討與釐清特殊教育標記之議題。基於此,本研究以ADHD標記為例,探討教師與同儕對ADHD之知覺,除了收集教師與同儕對ADHD之知覺內容與感受,並進一步釐清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之知覺影響。為達成此目的,本研究設計兩個研究進行,茲將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壹、研究一: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之知覺 研究一旨在探討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以台北縣市173名國小普通班教師與176名五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分別由「ADHD標記知覺問卷」收集語句資料,以內容分析法分析,結果發現如下: 一、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之學校適應 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各類別內容均可歸納成學習適應、行為適應、人際適應與未特定適應。教師易覺察行為、學習適應,而同儕易覺察學習適應,但兩群受試均對人際適應之預測不多。依預測學校適應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一)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之覺察,除出現ADHD不專注、衝動與過動症狀外,也出現學習、行為與人際等其它問題。(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三個主要症狀之知覺,以不專注與過動較易覺察,但易忽視衝動。(三)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在動態教學活動的學習表現會較好。(四)教師與同儕易覺察ADHD學童之過動、衝動與常規等外向性行為問題,但易忽略ADHD學童內向性行為問題。 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在社會距離之知覺 研究一發現教師與同儕在接納情境類別內容均可分成八大類,其中有六個情境類別相同,分別為進入班級、參與教學活動性質、學校適應表現、協助指導、了解個案、未特定等是一致的,但有兩個類別內容有差異,教師提出尋求資源協助與教學安排兩種情境,同儕提出同儕互動與課後活動兩種情境。教師對ADHD學童之接納以協助指導情境提出最多,但同儕則多數提出考量ADHD學童在學校適應的表現。如依接納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一)教師與同儕均願意幫助ADHD學童改善學習適應困難。(二)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參與動態教學活動接納度較高。(三)教師與同儕均不願意接納ADHD學童出現違反常規行為。(四)教師對ADHD學童的接納需要外在資源協助,同儕在下課一起玩情境對ADHD學童接納度較高。 三、從符號互動理論探討研究一結果 師生在接觸ADHD標記的確會受到不同背景與其扮演角色影響,進而形成自我對ADHD標記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接納度之不同詮釋,此發現支持符號互動理論。 貳、研究二: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之知覺影響 研究二在釐清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以台北縣各270名國小普通班教師與五年級普通班學生為對象,採取實驗研究法,在標記自變項設計ADHD、精力充沛與正常學生標記,在行為自變項設計ADHD行為、適當行為、未描述行為訊息,採2×3×3三因子受試者間實驗設計,共18組,每組30人,以「標記與行為知覺問卷」收集受試的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知覺,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 ADHD行為是影響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產生負向知覺主因;另當學童出現適當行為或未描述行為時,同儕預測學校適應表現均優於教師;此外,無論學童出現何種行為,教師的接納度均高於同儕。 二、不同標記與行為訊息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影響 當學童出現適當行為或未描述行為時,ADHD標記影響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產生負向預測;但不同標記與行為對教師與同儕在接納之知覺均沒有任何差異;此外,學童出現ADHD行為時,精力充沛標記並不會對教師與同儕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接納度變得更正向。 三、從社會認知與標記理論探討研究二結果 師生在社會認知運作時,ADHD標記並不一定會使師生產生負向知覺,如提供與ADHD標記有關其它重要訊息,如ADHD行為時,則師生對ADHD標記的知覺不易被簡化,而受到ADHD行為影響產生負向知覺,此發現支持社會認知理論,但駁斥標記理論。 基於研究結果與發現,本研究分別就教育實務與未來研究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學工作者應用,以及特殊教育標記後續研究之參考。
  • Item
    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之觀點研究:次文化的觀察
    (2007) 劉容襄; LIU, JUNG HSIANG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所傳遞出之真實觀點,並探討青少年同儕間自身觀察其行為與觀念是否受到電視偶像劇的影響,研究者並在其間作青少年次文化之觀察。 本研究以焦點團體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舉行三次座談達到資料飽和,座談地點為受訪對象就讀之北市某市立國中家政教室。受訪對象為三男四女,共計七名之青少年前期的國二學生,其背景符合收視電視偶像劇一年五部以上,且倆倆具有同儕好友之身分,其中研究者刻意納入一名不喜歡電視偶像劇之男生,企圖觀察同儕間的互動反應。研究工具包含訪談題綱、錄音(影)設備、訪談日誌與研究者本身。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歸納研究的發現與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對於電視偶像劇所傳遞岀的真實觀點 (一)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的定義:電視偶像劇要有知名之偶像,其故事不管是相戀、單戀、外遇之愛情與友情故事都應具備合情合理之真實感,避免太夢幻的愛情、無意義的打鬥與鮮明的台客風。電視偶像劇應注重新鮮感、節奏明快、不拖泥帶水又適時帶有喜感之劇情,開頭要能吸引人,結局要精采而圓滿。至於播出集數至少廿集,每集長度六十或九十分鐘,但絕不可以歹戲拖棚。 (二)青少年注重之電視偶像劇特色:喜好有喜歡又知名的明星、不拖泥帶水又能感動的劇情、美麗的場景與漂亮的服飾烘托。厭惡台客風氣息的內容、對公式化情節的反感與拒絕難以理解的劇情。 二、同儕間自身觀察受電視偶像劇之影響 (一)收視起因歸納為無意間發現、被預(廣)告吸引與受朋友推薦。 (二)同儕間思想與行為上的改變則為羨慕劇中的生活、將對白變成口頭禪、購買劇中相關商品與以粉絲方式支持偶像。 三、青少年同儕間的次文化現象 (一)同儕互動中,可以發現具有主見的意見領袖影響性與特質及同儕對於所屬團體的認同與歸屬感。 (二)性別差異上,相對於女生對電視偶像劇的喜好,則男生多半仍熱衷於線上遊戲與電影。 四、不同世代間的差異觀點 受訪青少年不能認同家長強勢制止收視,又不具說服力的理由,且認為家長過於擔憂,為此青少年也衍生出因應對策。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家庭教育實務工作者、青少年家長與未來研究等提出建議。
  • Item
    我衣如我是─台灣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之研究
    (2016) 黃致寧; Huang, Chih-Ning
    服飾外觀是個體的一部分,也是社會互動的門面,由服飾外觀所帶來的生活經驗會回應個體自我概念的發展。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服飾外觀是自我概念的具象展現,而透過服飾溝通所獲得的社會回應也會影響自我概念的建構,過去的文獻著墨於探索影響服飾外觀展現的變項,較少專注於服飾外觀展演與自我間的動態關係。是以,本研究從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以質性深度訪談的方式,探討灣青少年在制服文化下,外觀知覺和管理的經驗,檢視青少年外觀社會化的歷程是如何發展? 本研究共邀請5男7女等12位受訪者,年齡分布於18-22歲,受訪者的專業背景共涵蓋文史、教育、理工、藝術、社工、衛教等系所。研究結果發現個體外觀社會化歷程大致可以分為萌芽探索期和穩定期。萌芽探索期主要的特徵是個體對服飾外觀的知覺提高,開始會思考與探索自我、服飾外觀與社會互動之間的關係;穩定期則是個體能依據不同場域,穿出與自己合適的服飾外觀,且感到自在。萌芽探索期和穩定期並沒有明顯的界線,不同個體從萌芽探索期到穩定期的發展時間也有長短差異或是兩時期有反覆出現的狀況。而穿著制服會影響青少年自我外觀管理的動機,青少年的主要照顧者,特別是家中女性長輩對其外觀自我知覺與管理的態度影響很大,而同儕之間的互動是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的重要影響因素。 總體來說,青少年外觀社會化歷程與自我概念相關,但兩者並非平行發展。研究建議學校及家庭可以站在輔導的角色,給予青少年學習外觀管理的空間與機會,並運用相關經驗及資源協助青少年在外觀的社會化與自我概念的發展。
  • Item
    生態因素對於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以中部一所大學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6-06-??) 王雅倩; Ya-Chien Wang
    以往研究指出早發性性行為和藥物濫用和負面健康/社會結果相關,但很少研究探討生態因素對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本研究以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理論為基礎,選取理論中的微觀(個人)、中間(家庭、學校和同儕)及巨觀(社經地位)因素來檢驗其對臺灣大學生早發性性行為的影響。資料引用一針對中部一所醫學大學學生於2011~2012年進行的性行為調查,調查為橫斷式設計,使用結構型問卷。分析樣本包括302位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1歲,52.9%為男性,21%有早發性性行為(20歲前發生)。本研究對不同性別分別採用多元羅吉斯迴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男性吸菸者比男性非吸菸者更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 9.27, 95% CI: 2.39-35.97)。有較佳的班級適應的男性較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1.65, 95% CI: 1.20-2.26),父母對婚前性行為持開放態度的男性較傾向於有早發性性行為 (OR=0.6, 95% CI: 0.45-0.78)。另一方面,網路交友的女性較其他女性更傾向於發生早發性性行為 (OR = 4.25, 95% CI: 1.39-12.97)。有較強家庭連結的女性則不傾向發生早發性性行為 (OR=0.25, 95% CI: 0.09-0.69)。結果建議跨越不同系統層次的具整合性及針對特定性別的方案之重要性。建議未來研究能探索在男性同儕次文化中對於早發性性行為所建構的社會意涵及改變意涵的方式。
  • Item
    大學生同儕團體輔導的效果分析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1988-03-??) 蘇富美
  • Item
    幼兒人際問題解決能力與其同儕關係之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90-08-??) 章淑婷; 蘇建文
  • Item
    角色取替能力、溝通能力與幼兒同儕地位關係之研究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1992-02-??) 徐綺穗; 蘇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