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女性參政者參政歷程對自身心理健康之覺察與因應(2023) 江佳儒; Jiang, Jia-Ru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理解女性參政者 (現在或曾經,以政治參與為主要收入 來源之順性別生理女性)於參政歷程中,對自身心理健康之覺察與因應。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透過半結構深度訪談蒐集五位女性參政者之參政經驗,以現象學取徑分析資料,還原研究參與者之主觀現象經驗,並以女性主義觀點回應研究發現,結果如下:女性參政者於參政歷程中,透過身體變化、情緒變化、移轉到私人生活,以及性別經驗有所覺察。因應策略上,本身的內在資源、人際支持或向外求助、改變認知以及看見自己推動的改變,是使女性參政者持續參政的重要支持。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諮商實務、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兩位輕度自閉症大專生對挫折經驗因應之歷程探究(2021) 李國源; Lee, kuo-Yuan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二位輕度自閉症大專生,作為參與研究對象,主要探究輕度自閉症大專生在過往不同求學階段所感知到挫折經驗的因應歷程。本研究以敘事研究為取向,以整體-內容為資料蒐集方法,敘寫二位研究參與者及其重要他人進行回溯與敘說之故事,並同時參酌相關文件資料進行研究分析與討論。研究結果發現,兩位輕度自閉症者對過往經驗重述的表現方式或不同階段的情境感受雖不盡相同,但又可見相似之處;他們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他人在看待兩位輕度自閉症者皆有各自不同的觀點但也提供了相似的支持。綜合分析結果,在成長階段主要的挫折經驗與意義包括:1.雖具超常學習力,卻帶來認同感危機;2.面對排擠與霸凌,最常使用忍字訣;3.面對和事物有關議題,通常先解決心情;面對和人有關議題,則多選擇放棄;4.投入興趣,讓好心情覆蓋難過後,才又有動力面對;5.挫敗與動力,追根究底都是因為在意;6.期望被認同;7.計畫執行力的順序僵化與計畫內容單一貧乏常是挫折來源卻又不易改變。在重要他人的觀點與支持方面,較一致的發現為:1.家長多採取「不一味設框架,不急著改變孩子」、「不給『對錯』的道理,『勘忍』才是護己生存之道」、「誰都決定不了誰是朋友,但能扶持互助就該點滴感恩在心」三項觀點;2.除家長外,給予二位研究參與者支持與深刻影響的重要他人,包括「宗教輔導法師」、「軍訓教官」、「資源教室輔導員」三種角色。他們雖非專業輔導人員,但過程中發揮了「扶倒」與「福禱」的作用。最後研究者進行反思,並對教育實務工作者、家長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Item 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一個敘說探究(2011) 陳建良; Chen, Jian-Liang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希望透過生命故事敘說與研究者的理解與詮釋來瞭解長期安置、獨立生活等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並呈現他們的因應之道。本研究採取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歷程。研究者先以立意取樣方式邀請到兩位願意分享個人生命故事的研究參與者;並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以蒐集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敘說。訪談內容轉錄為逐字稿後,研究者先將訪談內容撰寫成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生命故事,再以敘說分析法中的「整體-內容」形式進行生命故事分析。 本敘說研究發現生命經驗對於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影響如下:(1)家庭環境及長期分離造成與家人疏離矛盾的關係;(2)在人際關係中較難表露真實自我、信任別人;(3)習慣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凡事靠自己;(4)獨立生活帶來的經濟壓力限制了個人的發展。 另外,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生活青年的因應之道則如下:(1)先接受現實,再主動尋求解決之道;(2)對於親情的遺憾壓抑、否認,好讓自己能繼續前進;(3)尋求新的人際或依附關係,拓展社會支持系統;(4)自我肯定與勉勵,增進面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5)正向看待過去經驗,帶來新的意義與力量;(6)在宗教信仰中尋求寄託與慰藉。 最後,研究者除了呈現個人之研究省思,並根據上述研究發現與結果,分別針對助人專業工作者、育幼院、育幼院安置院童,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 的衝突與因應經驗探討(2011) 簡宇卿本研究旨在了解諮商師之助人專業發展過程中,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間的衝突與因應經驗、對整合兩者的期待,以及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間產生衝突經驗的潛在影響因素。研究以質性研究為研究方法,詮釋學為研究基本態度,深入訪談三位不同宗教信仰之諮商師,資料分析步驟以詮釋學取向之方式進行。 研究結果分為以下四點,第一,衝突經驗以諮商學習者、諮商求助者、諮商受督者和諮商工作者等不同角色區分時,可發現衝突經驗可能發生於單一角色內、角色與外在環境互動時,以及角色間衝突時。第二,衝突經驗以情感、認知、行為三個層面區分時,可發現認知層面的概念與信念會影響情感性的經驗衝突和行為上的抉擇矛盾,情感層面的個人偏好則也會影響行為上的抉擇矛盾。第三,面對衝突的因應方式,可分為區別切割、橋樑與目的地、大者納小、序位選擇、互有助益、共同相通等六種,而此六種方式彼此仍有重疊的可能,而對整合的期待,則可分為對信仰環境、諮商環境以及諮商師自身能力的期待三項。第四,潛在影響衝突經驗的因素中,可發現成長背景會影響價值觀的優先選擇序位、個人特質會影響衝突感產生的強烈程度、身處環境會促發或減少衝突經驗的發生,以及生活事件會促發或影響衝突經驗的產生。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三點結論,第一,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之衝突經驗樣貌多元,並受相關因素所影響,第二,諮商師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未達整合狀態,衝突與因應經驗持續交替發生,第三,諮商師在持續衝突中未放棄任何一者,仍渴望宗教信仰與助人專業的整合。最後,研究者提出對諮商實務與相關研究兩方面的建議,以及本研究的限制和反思。Item 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經驗與因應之研究(2009) 程秋楨; Chiu-Chen Che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的生活經驗及其因應歷程,希望藉由研究結果瞭解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因應懷孕/生產事件所帶來的影響,並找出她們的社會支持程度及其主觀的個人需求,以提供社會人士、政府部門、教育單位及助人專業工作者參考之。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取向的敘說研究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之歷程。研究者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對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蒐集成年女性在大學修業期間歷經懷孕/生產之生活經驗的自我敘說,訪談內容經整理為逐字稿之後,以敘說分析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型式進行資料的分析,最後撰寫五位研究參與者在大學修業期間對懷孕/生產之經驗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發現在大學修業期間,懷孕/生產事件對成年女性的影響如下: 一、教育生涯之發展受到阻礙,並使其調整未來之生涯發展目標。 二、由於多重生活角色使女性感到時間分配上之困擾,而被迫調整生活作息 與學習方式。 三、在學習環境中,同儕的態度會影響女性之適應;而同儕成員的改變,使 女性感到壓力並使其調整與同儕的互動模式。 四、與家人的關係轉變,家人提供女性支持但也使其感到壓力。 五、女性發現自己個性上的改變,並對改變賦予正向意義。 本研究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提出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關鍵字:成年女性、懷孕學生、因應Item 探索逆境對生命發展的重要本質(2016) 劉明剛; Liu, Ming-Kang雖然近年物質文明大幅進步,但人心理的壓力似乎愈來愈大。有心理疾病的、婚姻或親子關係出問題的、年輕人有網路成癮問題的,人口比例也似乎愈來愈高。但從許多成功人士後面的奮鬥故事、歷史文化的教訓、以及近年關於復原力和災後成長的研究,卻指出逆境能帶給人生命成長的幫助。所以順境不一定帶來祝福,而逆境反而是生命的轉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逆境有哪些重要本質能因此帶來生命更好的成長。 本研究的性質是一個探索性研究,而研究方法是以質性為主的混合研究,其中質性方法為紮根理論的方法,而量化方法為調查法。研究對象為20歲以上的成年人,包括172位問卷回答者和7位受訪者,其中共有71位提供其逆境歷程的描述。為能增加研究結果的可信度,研究透過多個方法和多個角度進行,包括:從歷史文化脈絡來探索逆境的內涵,從不同心理學角度來收集對逆境價值和因應的看法,經由問卷收集和統計分析來探討什麼是逆境和逆境帶會來什麼收穫,透過71位研究參與者的逆境描述和質性分析來對逆境歷程有更深入的看見,並使用心理評量以更好的瞭解6位受訪者目前的心理狀態。 根據研究目的,本論文進行以下研究問題探索:「逆境是什麼」、「逆境帶來有哪些收穫」、「什麼是有效逆境因應」、以及「逆境對生命成長的重要本質」。經由以上研究方法,研究者有以下發現:(1)逆境有強迫性和傷害性,人因生之欲而必須面對;(2)一個逆境會同時對生命有多方面衝擊,在軟弱的地方就會感到特別痛苦,但也經由生命的保護作用而成長成熟;(3)逆境對人一生有長久的影響,而發生逆轉勝的改變通常也需要很長的時間;(4)有效逆境包含三種保護作用和階段:積極面對問題、具體解決問題、獲得更成熟的生命;(5)個體因受逆境刺激而啟動保護作用,並因保護作用而獲得原來沒有的保護因子;(6)逆境帶來生命更好的成長是出於逆境的三個重要本質:因破壞性和強迫性帶來成長刺激、經由對生命強度的考驗使人愈加成熟完全、因逆境帶來的深刻感受給一生留下不會忘記的記號。從以上研究發現,家庭支持和給予適當挫折是幫助生命健康成長的兩個重要因素,其中家庭支持提供面臨逆境需要的保護因子,而挫折能刺激更多更重要的保護因子獲得。Item 幽幽暗暗見曙光:性騷擾受害者申訴歷程之研究(2005) 黎欣怡; Hsin-Yi Li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生命史研究法,深度訪談兩位受到性騷擾並尋求行政救濟、歷經申訴歷程的當事人,研究目的在瞭解她們在申訴歷程中的經驗,探討性騷擾事件、申訴歷程經驗對她們的影響,並試著瞭解她們在申訴歷程期間所感受到的壓力源及需求,並探討她們成功因應申訴歷程的復原力。 研究結果發現,申訴者在申訴歷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有:(1)主管、掌握權威者往往未能正視性騷擾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專業知能(性騷擾議題、調查與申訴流程)的缺乏。(2)申訴過程中不專業的對待,即掌握權威者以不處理、不受理、無法處理等說詞,或是敷衍的處理方式,企圖說服、威脅、勸阻申訴者的申訴訴求。(3)對加害人不等值(未符合比例原則)的懲處,以致申訴者權益未受保障,而未能獲得公平正義的結果。(4)懲處決議執行、落實與追蹤上的落差。而她們所經歷的性騷擾及申訴歷程也帶給她們程度不等的負面影響,像是生理上的不舒服,心理上的恐懼不安、委屈、憤怒,對自我的否定,感受到無助、無力,對人性的質疑,無法信任,人際關係的疏離冷漠,對異性關係的小心謹慎,對這個社會的負面看法,造成她們在人際關係、生活及職業功能上的負面影響。她們的壓力源除了來自性騷擾事件、申訴歷程所遭受的不專業對待外,尚來自自己與專責處理性騷擾單位及人員之間權力、資源上的差距所致。她們期待國人、這個社會能夠正視性騷擾問題,在走申訴歷程的過程中能被賦能,真相能被公平公正地還原,而獲得公理正義以及人格尊嚴、自身安全感的被保障。 在本研究中也發現,她們在申訴歷程中所展現的復原力有:(1)採用問題解決的因應;(2)態度溫和、立場堅定、自主地表達;(3)瞭解自己的需求與申訴底限;(4)談判技巧的使用;(5)自我肯定、自我期許的力量;(6)學習放下,情感的釋懷;(7)負面情緒的處理與宣洩;(8)遇到困難不放棄的韌性;(9)感受外界的支持與善意,願意伸出求援的手;(10)視生命中的挑戰為成長的機會;(11)積極地尋求他人建議與協助;(12)積極尋求諮商與法律資源;(13)懷抱希望;(14)豁達人生態度的展現;以及(15)隨著時間的流逝、事件落幕、人生機運帶來的療癒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提供助人工作者(訪談員、調查人員、諮商師)實務工作上及未來研究上的參考。 關鍵字:性騷擾、申訴歷程、壓力、因應、復原力、生命史研究法Item 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衝擊與因應(2005) 彭若梅本研究目的乃探究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實施的環境脈絡下,所知覺之衝擊經驗與採取的因應方式。 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八位現任或曾任國中輔導教師,採用半結構性訪談蒐集資料,並參考紮根理論方法和原則分析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國中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知覺之衝擊經驗顯現在四個面向:課程與教學、角色定位、學校輔導工作、教育政策內涵與推動。衝擊面向間呈現彼此影響的動態關係,且衝擊經驗之內涵較一般教師複雜。 二、 面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國中輔導教師多採取問題焦點的因應方式,顯現出其主動積極的一面。而每位研究參與者視問題情境採用不同的因應策略,呈現出多元的因應型態。 三、 國中輔導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之衝擊與採取的因應方式受個人人格特質、因應資源,以及原先對改革的看法、態度所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期盼有關當局正視輔導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困境與需求,以提供必要之協助。論文尾聲,研究者也書寫建構本研究之思路歷程,使讀者明白此篇論文的脈絡發展,提供後進進行研究之參考。Item 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內容、困擾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2012) 王聖捷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內容、困擾 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實際內容、遭遇之困擾與採用的因應方式。本研究為個案研究,邀請兩位中年級初任教師參與研究,以訪談為主,輔以文件分析與觀察進行資料的蒐集,經整理、分析與討論之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參考。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班級經營內容: 一、兩位初任教師在幹部選擇、處理學校交辦的行政事務、獎班級目標等 班級行政經營方式上具有相似的做法。 二、經營班級常規,宜「先嚴後寬」。而直接讓學生受到懲處是最好的學習 與執行班規方式。 三、兩位初任教師都未於開學之前就完成教室的佈置,也未曾做整體性的規 畫與設計,往往都是開學後才努力完成佈置內容。 四、親師關係經營上,兩位初任教師了解到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性,也擁有多 元化的親師溝通管道,但尚未主動創造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機會。 五、教學之前,兩位初任教師都會充分準備課程,且視課程需要自行找尋課 外資料補充課文不足,惟科目仍只限於生活性較高的社會科為主;而教 學之中,學生課堂秩序表現,是教師教學最關心的重點。 貳、班級經營困擾 一、兩位初任教師於「班級行政經營」、「班級常規經營」、「班級環境經 營」、「人際關係經營」、「課程與教學經營」五個層面都曾遭受到困 擾。 二、班級行政經營層面上確實遭遇到困擾,然而兩者面對的困擾不同,總計 有幹部訓練、學校行政事務處理、以及午休管理的問題。 三、班級常規經營上,面對處理學生違規、不當行為的問題;以及學生不服 管教的困擾。 四、班級環境經營層面中,兩位初任教師遭遇不同困擾,「教室整潔維持不 易」是兩人共同面對的問題。 五、人際關係困擾可分為三部份 (一) 師生關係困擾為教師角色拿捏,過嚴與過鬆都不當。 (二) 學生同儕關係經營上遭遇班內少數學生與同儕之間相處上的困擾。 (三) 親師關係上,困擾較為不一,從家長角度出發有「質疑教師處罰不 當」、「抱怨親師聯絡次數不足」;從教師觀點而言包含「家長過 於保護子女」與「家長消極管教子女的態度」。 六、課程與教學經營層面困擾,分為課前準備、課中實施、課後安排三部 份: (一)課前準備方面困擾,主要為教材問題,包含內容困難與輔助工具功 能不足。 (二)課中實施方面的困擾,主要為課程進度安排不易、課堂秩序不易維 持。 (三)課後安排方面的困擾,主要集中於學生的作業上,缺交作業與訂正 情形不佳的問題。 参、因應方式 一、積極性採取「自行尋找解決方法」、「請教學校資深教師」與「上網蒐 尋資料」。 二、消極性採取「被動處理」方式,「盡自己教師本份」心態。Item 就業中的學習障礙青年從學校到職場的困難與因應之研究(2013) 吳嘉真; Wu-Chia-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年學習障礙者從學校到職場所面對的困難及其因應方式。本研究使用以現象學為基礎的深度訪談方式,邀請五位於就學階段取得學習障礙身分,已邁入職場並持續處於工作狀態的受訪者分享與學習障礙有關的生命故事。 研究結果呈現了每位受訪者不同的學習及就業歷程、於不同環境中因應困難的方式,以及對於學習障礙的不同看待。本研究也對在學校和職場中,促進學習障礙者因應困難、適應環境的個人和環境因素進行分析。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對:研究人員、教育服務人員、學習障礙協會、學習障礙者及職業重建體系,分別提出了相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