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桃園縣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
    (2008) 鄭宇純; Yu-Chun Ch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地方制度法》之後,桃園縣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之間的關係。臺灣地區自1997年以來,隨著幾項重大法令修正與實施,興起了分權化(去中心化)運動,不論是對地方政治生態、權力結構及教育治理均造成影響。故為了探究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之關係,本研究擬從四方面予以探討,首先,分別瞭解桃園縣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的情形;其次,探討桃園縣地方權力結構對教育治理之影響;最後,歸納桃園縣教育治理在該地方權力結構下的教育發展特徵。 為回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桃園縣為研究對象,並採聲譽調查法與訪談法蒐集資料。首先,本研究以J.H.Spring於1993年所提出的論點作為本研究的理論架構。其次,運用聲譽調查法,以得到對桃園縣地方教育具有影響力的菁英名單;同時,採用訪談法,透過與桃園縣地方教育治理菁英及熟悉本研究議題的人士,包括壓力團體、教育行政或實務人員、記者、黨派人士等進行訪談,以深入了解桃園縣地方教育事務運作的實際情況。根據研究結果發現,桃園縣地方權力結構確實會對教育治理產生影響,此與Spring的論點相同。然而,由於國情不同,觀察桃園縣權力結構的型態有著和Spring論點相異之處,桃園縣屬於平衡式派系競爭的地方權力結構,而地方教育治理則為政治模式,在權力結構的影響下,桃園縣長握有絕對的教育資源分配與決策權,教育局長則具有教育專業背景,但仍需扮演政治戰略家與功能性執行者的角色,同時,受到權力結構的影響,地方民意代表與鄉鎮市長也會參與地方教育事務的運作,具一定影響程度。在該權力結構的影響下,桃園縣地方教育發展則具備四大特徵,包括執行並精緻化中央教育政策、偏重教育硬體建設、重視績效表現與教育行銷,以及強調南北資源分配與發展等特徵。最後,依據研究結論與討論,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地方政府教育課責系統之研究--以臺北縣活化課程為例
    (2011) 賴彥全; Yen-Chywan Lai
    近年來受新右派主義與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響下,地方治理的運作納入了績效與回應性等觀念,公部門必須藉由課責系統,才能彌補傳統官僚組織所欠缺的高績效及高標準的服務品質。本研究旨在探討地方教育課責系統中,各課責機制之課責途徑與效果,及影響之相關因素。 本研究先探討地方政府課責之意涵、理論基礎及類型,歸納出我國地方政府課責的五大機制-層級課責、法律課責、政治課責、專業課責、社會課責,據以建構出我國教育課責系統之架構。再採個案研究法,選擇「臺北縣活化課程」作為政策個案,運用文件分析法與訪談法蒐集實徵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層級課責缺乏強制力成效不彰、法律課責以經費掌控為主政治性強、政治課責具影響力但與選舉連結有限、專業課責受文化因素影響並不顯著、社會課責力道強但淪為利益團體把持。此外,在課責系統之運作上,可以發覺各課責機制之間,存在相互連結與衝突之現象,以及政治力量介入之情形。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強化教育課責系統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 Item
    嘉義市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
    (2008) 張震宇
    過去我國縣市層級的教育權限實質掌握在台灣省教育廳手中,1997年修憲凍省以及1999年公佈的《教育基本法》與《地方制度法》促使教育走向分權化。地方政府較過去承擔了更重大的教育責任。教育專業控制的降低,使地方權力在教育事項上獲得更大的運作空間。為瞭解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分別探討嘉義市地方權力結構及教育治理的現況、嘉義市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之關係,以及在此權力結構下地方教育發展的特徵。 本研究主要參考D. J. McCarty與C. E. Ramsey以及J. H. Spring對於美國學區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該研究發現學區權力結構影響教育局長的角色及學區教育重點,並指出美國學區權力結構分為四種類型:1.寡權支配型;2.派系分裂型;3.多元型;4.靜態型。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聲譽調查獲得教育治理菁英名單並瞭解教育治理菁英在不同層面教育事項的影響力;以聲譽抽樣選擇嘉義市熟悉本議題之地方人士,包括一般行政人員、教育行政人員、教育實務人員、民意代表、教育壓力團體、學者、記者等地方人士進行訪談。 本研究發現嘉義市地方權力結構主要由政治世家所構成,政治世家之間的競爭並不明顯,其中以執政達20年的許家班影響力最大。2005年市長選舉形成政黨間的競爭,惟輪替之初政黨競爭尚不明顯,許家班仍具可發揮影響力,故本研究認為嘉義市權力結構仍屬於寡權支配型態。此外,嘉義市教育治理主要由市長主導且教育治理菁英以行政人員為主,其他背景人士影響力小。在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的關係上,本研究的發現包括:1.政治傳統為寡權支配;2.地理特徵減少衝突發生的可能;3. 地方文化重視升學與教育並跨越派系界線;4.市長可主導教育發展的投入與重點;5. 局長為功能性執行者;6.地方透過體育單項協會提供議員補助款。此權力結構下地方教育發展的特徵包括:1.積極發展資優教育,為升學準備;2.穩健保守理性的教育發展。
  • Item
    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
    (2008) 張煜琳
    本研究旨在瞭解《地方制度法》之後,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間的關係。臺灣自1997年以來,隨著幾項重大法令修正與實施,興起了分權化及去中心化的運動,不論是對地方政治生態、權力結構及地方教育治理均造成影響。故為瞭解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關係,本研究從四方面予以探討,首先,分別瞭解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的情形;其次,探討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之影響;最後,歸納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在該地方權力結構下的教育發展特徵。為回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基隆市為研究對象,並透過文件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獲致下列結論: 一、基隆市屬於「寡權支配」的地方權力結構 二、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具備「政治模式」與「專業科層模式」的特徵 三、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的影響 (一)基隆市長期以來由教育菁英掌理地方治理的實權,民意代表出身的市長,在尊師重道濃厚觀念下,較能尊重教育的專業 (二)基隆市副市長兼具教育菁英與政治菁英的角色,熟悉地方教育生態,因而能支持教育局及學校行政立場,並協助教育事務之推動 (三)基隆市派系及政黨競爭並不激烈,但民選首長為突顯對教育的重視,在缺乏監督及制衡的情況下,仍將教育資源當成選舉的工具 (四)基隆市學校數少,教育及政治菁英中的關係網絡緊密,市長對於教育局長之任用,除考量政策穩定性外,主要是聘請熟識的人來擔任 (五)基隆市在寡權支配的權力結構下,地方行政機關掌有教育治理的優勢,具教育專業背景的教育局長,偏重扮演功能性執行者的角色 (六)基隆市人口素質屬中上程度,但受到磁吸效應的影響,人口流動頻繁,在缺乏教育參與動機及管道的情況下,公民的教育民主參與度不足 (七)基隆市教育壓力團體組織運作未臻成熟,以致教育參與的能力及動機受到質疑,無法發揮實質影響力 (八)基隆市地方政治人物在選舉的壓力下,對於地方教育事務的參與,以個別選區學校利益及家長選民服務事項為主 (九)基隆市教育治理在教育行政機關主導優勢下,教育審議委員會的運作流於形式,未能達成教育多元參與的理想 四、在該權力結構的影響下,基隆市地方教育發展具備五大特徵,包括尊重教育倫理與傳統、教育發展穩定而停滯、教育菁英領導地方教育及政治的發展、配合並執行中央教育政策,以及偏重教育福利政策的推動。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地方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 Item
    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I)
    (2006-07-31) 王麗雲; 魯先華
    本研究之焦點在探究自1997 年以來,臺灣地區因凍省、教育基本法之修正、 地方制度法之實施後,所興起的分權化(去中心化)運動對地方教教育治理的影 響。這波地方分權、去中心化的潮流除了讓地方縣市政府首長對於教育事項握有 相當大的決定權外,教育局長的角色也在這些改革中呈現出極大的變化,社區權 力結構在此新的結構下,能透過民選市長、縣市議員、壓力團體等管道,影響地 方教育治理的型式,並進而影響地方教育的發展。基於地方教育治理型式對地方 教育發展所具有的關鍵性影響,本研究擬透過實徵研究,以縣市政府為研究單 位,探討如下的研究問題: 1. 特定縣市之地方權力結構如何?縣市政府首長及教育局長在此地方權 力結構中的結構位置與角色為何? 2. 不同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的影響如何?管道為何?成因為 何? 3. 特定縣市政府教育局如何因應地方權力結構對教育的影響?這些作法 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如何? 目前國內有關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等議題的文獻或實徵研究並不 多見,而英文文獻雖有部分已探討社區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的關係,或是教育局 長的政治領導面向,或是學區教育董事會與社區權力結構等議題,但我國教育情 況與國外不全然相同,明顯的差異包括了地方教育決策單位及其角色之不同;以 及因行政區和教育區重疊性高,使得我國教育局長在民選縣市首長的直接任命 下,受到牽制更強,直接引用國外文獻瞭解國內情況並不妥當,實有進行本土性 實徵研究之必要,研究者期望透過此一研究能有助於瞭解在地的情況,解決本土 的問題。 本研究為兩年期的研究計畫,採用個案研究、移地研究和調查研究等多元方 式以回答研究問題。在個案研究方面,將分兩年兩階段進行,每階段選取兩個縣 市為個案研究對象,以周全蒐集不同類型(都會、都會邊陲、農業、偏遠)的縣市 情況。在四個縣市的個案研究過程中,將兼採文件分析和訪談兩種研究方法,在 個案縣市的訪談對像抽樣上,將同時採用聲譽調查法、立意抽樣法和滾雪球抽樣 法以擬定訪談名單,這些訪談對像將包含對於地方和教育具有影響力之菁英、教 育和學校行政人員,以及新聞記者或黨職人員等。在移地研究方面,將赴美參訪 當地的教育治理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Governance)和具代表性之不同 類型學區(都會、郊區、鄉村),以蒐集相關研究報告,與成員交換對地方權力與 教育治理的關係的心得與問題,並瞭解學區實際的困境與地方教育治理最新改革 發展的趨勢,俾對研究問題作出周全評論。調查研究方面則希望補足個案研究不 足,獲得對臺灣縣市地方教育治理情況與社區權力結構關係之全面瞭解,並初步 探討其教育效果。
  • Item
    地方教育治理制度研究
    (2008-01-01) 王麗雲; 魯先華
    本兩年期研究計畫乃延續研究者過去對地方權力與教育治理關係之探究,進一步選定六個國家探究不同類型地方教育治理模式,檢討我國現行地方教育治理模式的問題,並針對我國地方教育治理制度設計提出改進建議。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我國地方教育治理制度的現況與問題;(2)分析我國地方教育治理制度民主權與專業權的運作現況與管道;(3)整理歸納主要國家地方教育治理之模式與利弊得失:(4)提供建構或修正我國地方教育治理制度的規劃。 因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瞭解地方教育治理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擬利用兩年進行六個國家(臺灣、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中國大陸)的比較研究,其中美國與臺灣研究者已有一定的瞭解。兩年研究將專注在這些國家的地方教育治理制度比較與分析,以減少研究的困難性。比較研究資料搜集的方式包括文件分析、文獻分析、移地研究。為了瞭解及修正我國地方教育治理制度,亦將透過問卷調查、焦點團體訪談與得懷術調查以達成目的。 本研究對於地方教育治理制度的理論化,特別是地方政府與其他各級單位的關係、教育民主與專業之間的關係將有重要的貢獻。對於我國現行地方教育治理狀況的瞭解與改進也會有具理論與研究基礎的啟示。
  • Item
    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I)
    (2005-01-01) 王麗雲
    本研究之焦點在探究自1997 年以來,臺灣地區因凍省、教育基本法之修正、 地方制度法之實施後,所興起的分權化(去中心化)運動對地方教教育治理的影 響。這波地方分權、去中心化的潮流除了讓地方縣市政府首長對於教育事項握有 相當大的決定權外,教育局長的角色也在這些改革中呈現出極大的變化,社區權 力結構在此新的結構下,能透過民選市長、縣市議員、壓力團體等管道,影響地 方教育治理的型式,並進而影響地方教育的發展。基於地方教育治理型式對地方 教育發展所具有的關鍵性影響,本研究擬透過實徵研究,以縣市政府為研究單 位,探討如下的研究問題: 1. 特定縣市之地方權力結構如何?縣市政府首長及教育局長在此地方權 力結構中的結構位置與角色為何? 2. 不同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的影響如何?管道為何?成因為 何? 3. 特定縣市政府教育局如何因應地方權力結構對教育的影響?這些作法 對教育發展的影響如何? 目前國內有關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等議題的文獻或實徵研究並不 多見,而英文文獻雖有部分已探討社區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的關係,或是教育局 長的政治領導面向,或是學區教育董事會與社區權力結構等議題,但我國教育情 況與國外不全然相同,明顯的差異包括了地方教育決策單位及其角色之不同;以 及因行政區和教育區重疊性高,使得我國教育局長在民選縣市首長的直接任命 下,受到牽制更強,直接引用國外文獻瞭解國內情況並不妥當,實有進行本土性 實徵研究之必要,研究者期望透過此一研究能有助於瞭解在地的情況,解決本土 的問題。 本研究為兩年期的研究計畫,採用個案研究、移地研究和調查研究等多元方 式以回答研究問題。在個案研究方面,將分兩年兩階段進行,每階段選取兩個縣 市為個案研究對象,以周全蒐集不同類型(都會、都會邊陲、農業、偏遠)的縣市 情況。在四個縣市的個案研究過程中,將兼採文件分析和訪談兩種研究方法,在 個案縣市的訪談對像抽樣上,將同時採用聲譽調查法、立意抽樣法和滾雪球抽樣 法以擬定訪談名單,這些訪談對像將包含對於地方和教育具有影響力之菁英、教 育和學校行政人員,以及新聞記者或黨職人員等。在移地研究方面,將赴美參訪 當地的教育治理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Governance)和具代表性之不同 類型學區(都會、郊區、鄉村),以蒐集相關研究報告,與成員交換對地方權力與 教育治理的關係的心得與問題,並瞭解學區實際的困境與地方教育治理最新改革 發展的趨勢,俾對研究問題作出周全評論。調查研究方面則希望補足個案研究不 足,獲得對臺灣縣市地方教育治理情況與社區權力結構關係之全面瞭解,並初步 探討其教育效果。
  • Item
    地方教育治理模式分析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2007-01-01) 王麗雲
    地方教育治理制度的設計並非不涉政治或價值中立,不同制度設計對地方教育發 展也有不同的影響。本文透過對美國與台灣兩地地方教育治理模式之整理,歸納出地 方教育治理三種模式:專業科層模式、民主模式、政治模式。除了說明這三種治理模 式的特徵外,並比較其優劣得失。文末並針對台灣目前地方教育治理現狀提出改進建 議,並討論未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