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來臺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關聯之研究
    (2021) 張柏婷; Chang, Po-Ting
    本研究旨在探討來臺就讀日間四年學制學士班陸生之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其關係。以「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109學年度在臺就讀大二以上之學士班陸生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26份,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積差相關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量化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大學陸生整體校園經驗投入程度屬中上,以「學術投入」、「同儕關係」投入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師生互動」、「學校資源與活動」。二、大學陸生整體學習成果佳,以「認知的複雜化」提升最多,其次依序為「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自我內在發展」、「人道主義與公民投入」、「實踐能力」、「人際能力」。三、大學陸生校園經驗之投入會因「就讀學院」、「父親教育程度」、「居住情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陸生於學術投入的程度高於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父親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之陸生與老師互動的程度高於父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者;住學校宿舍之陸生於學術投入及師生互動上都較自行於校外租屋之陸生來的投入。四、大學陸生學習成果會因「就讀學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於「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實踐能力」、「整體學習成果」提升之成果顯著高於其他學院的陸生;人文學院陸生之「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顯著高於理工學院、其他學院陸生;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陸生於「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亦顯著高於其他學院陸生。五、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皆達顯著低度或中度正相關,校園經驗愈投入之陸生,學習成果就愈佳。本研究基於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招收陸生之大專校院、來臺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 Item
    禪繞畫應用在休閒教育課程對於參與者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2021) 顏苾盈; Yen, Bi-Ying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禪繞畫應用在休閒教育課程對參與者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依此,本研究以來自美國藝術創作型式-禪繞畫結合休閒教育概念設計出一套以禪繞畫型藝術創作學習課程,藉此累積作品紀錄學習成果,透過研究參與者在學習過程之學習成效,再以質性深度訪談的方式進行研究分析,於課程結束後進行個人訪談,整理歸納出學習禪繞畫之學習歷程對其產生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以公開班形式在臺北市進行立意選取招生5至10名對於禪繞畫有興趣之參與者,進行每次4小時共3次休閒教育之課程,課程進行方式採用美國Zentangle.com官方認證之繪畫步驟、基本圖樣原則與技巧教學以及禪繞學之分享,搭配休閒教育課程以階段式方式學習,讓參與者能由基礎畫畫模仿至進階自行創作之技巧。   禪繞畫自2005年至今已在臺灣廣泛地被運用在學校美學課程、一般社區大學舒壓療癒課程及各式軟性議題之課程,基於研究者長期關注禪繞畫與休閒教育之議題,欲透過本研究試圖歸納整理出禪繞畫應用在休閒教育對參與者之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進而達到研究之目的: 一、研究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之學習成果。 二、研究參與者參與禪繞畫休閒教育課程之學習成效。
  • Item
    高等教育學生社團幹部學習經驗與成果指標之建構暨實證調查研究
    (2020) 簡信男; Chien, Hsin-N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於擔任社團幹部時的學習內涵以及學習的成果,並建構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經驗與成果指標,最後進行實證調查研究,探究學生社團幹部的個人背景因素、社團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的關係。運用訪談與德懷術方法建構指標及內涵,並設計問卷針對學生社團幹部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計有3所公立大學、3所公立技專校院、5所私立大學、4所私立技專校院,並區分學校所在地區以進行抽樣,共計寄發問卷1,850份,回收有效問卷1,761份,回收率達95%以上,其中男性為899人、女性為862人。統計方法包括: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等。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經驗指標包括:組織經營經驗、活動辦理經驗、社團投入經驗、參與培訓課程經驗、參與活動經驗;學習成果指標包括:知識整合與應用、認知的整合與思辨、自我內在的發展、人際互動能力、社會關懷與公民素養、實作能力。 二、學生社團幹部大多於二年級或三年級接任社團幹部;幹部人數大多在11人以上的規模;年資多數在2年以下;進入大學前多數已經擁有參與社團的經驗;多數擁有擔任活動幹部的經驗;年資未滿1年即接任社長職務;社長每週投入社團時間較一般幹部為多。 三、學生社團幹部自評在學習經驗的情形以「社團投入經驗」最好,其次為「組織經營經驗」、「活動辦理經驗」及「參與培訓課程經驗」,「參與活動經驗」則較低。整體而言,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經驗屬於良好。 四、學生社團幹部自評在學習成果的情形以「認知的整合與思辨」最好,其次為「知識整合與應用」、「自我內在的發展」、「人際互動能力」、「實作能力」,而「社會關懷與公民素養」則較低。整體而言,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成果屬於良好。 五、在差異分析中,發現性別、學校屬性、學校學制、就讀學院、年級、社團屬性、幹部人數、社團年資、擔任職務、每週投入社團時間、擔任活動職務等個人背景的學生社團幹部對於學習經驗有顯著差異。 六、學生社團幹部個人背景變項對學習經驗各因素皆達顯著,解釋力由9.6%至26.7%。 七、學生社團幹部個人背景、學習經驗對學習成果具顯著解釋力。 (一)知識整合與應用方面,學校屬性、社團屬性、社團職務,以及組織經營、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59.3%。 (二)自我內在的發展方面,學校屬性、學校學制、就讀學院、社團職務,以及組織經營、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61.1%。 (三)人際互動能力方面,學校屬性、就讀學院、社團職務,以及組織經營、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52.2%。 (四)認知的整合與思辨方面,年資,以及組織經營、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42.8%。 (五)社會關懷與公民素養方面,學校屬性、社團幹部人數,以及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39.6%。 (六)實作能力方面,就讀學院、社團屬性,以及組織經營、活動辦理、社團投入、參與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等經驗,有顯著的影響關係,解釋力達40.9%。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如下: 一、對高等教育實務工作人員的建議 (一)鼓勵學生社團幹部參與組織運作,提供辦理活動、培訓課程、參與活動的機會。 (二)規劃讓學生社團幹部累積學習經驗的活動或方案,設計符合各校學生社團幹部的培育重點。 (三)運用本研究建構的指標,建立各校評估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成果機制。 二、對學生社團幹部的建議 累積幹部年資,甚至擔任社長的職務,並能運用投入社團的機會多加學習,將可獲得較佳的學習經驗,以展現出正向的學習成果。 三、對學生社團教育專業學會的建議 (一)提供更多有利於學生社團幹部學習的活動或方案、培訓課程等機會。 (二)鼓勵各校積極運用本研究建構的指標及量表,以提供各校實務工作人員評估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成果,建立評估及改善機制。 四、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參考本研究建構的指標,探討各校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關係。 (二)規劃及辦理全國性社團學習活動或方案,讓學生社團幹部有參與及交流的機會。 (三)協助學生事務實務工作人員運用本研究建構的指標及量表,透過教育訓練或研習,以提升學生事務專業的能力。 五、對未來研究建議 (一)可增加學生社團幹部個人背景因素,探討社團學習經驗的個別差異性。 (二)可擴大研究對象範圍,例如社團成員等,以便了解他們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並考量以非自評的方式深入探究學生社團幹部的學習成果。 (三)運用本研究建構之指標與量表建立資料庫,進行持續性的應用研究。
  • Item
    大學學習成果總檢驗:合頂石—總結性課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03-??) 符碧真; Bih-Jen Fwu
    第二輪大學系所評鑑及中華工程教育學會的國際認證都強調學習成果導向,然如何檢驗學習成果,各系所莫不苦思解決之道。「總結性課程」被視為檢驗學習成果最典型的方式。本文旨在探討:一、總結性課程是學習成果總檢驗的好方法嗎?二、總結性課程要發揮功效,需有哪些配套措施?結果指出,總結性課程的初衷在幫助學生達到統整、收尾、反思、銜接的功能,而學生最後產出的學習成果展現系所的教學成效,順勢檢驗核心能力達成程度,故同時被視為大學學習總檢驗真實可靠、有效果、高效率的方法。其次,學生學術準備度是總結性課程成敗的關鍵,系所宜系統性規劃課程,使學生具備紮實的學術基礎後,總結性課程才能發揮功效。對於總結性課程這個新概念,希望拋磚引玉,引發更多討論,以於實踐時更臻完善。
  • Item
    紐澳資歷架構在終身學習的應用與啟示
    (2013) 梁琍坽; Li-Ling Laing
    本研究以探討紐澳資歷架構在終身學習的應用與啟示為主題,旨在研究紐澳資歷架構的推動脈絡與目的、設計模式與實施情形、成效評估及在終身學習的應用與啟示。主要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包括:(1)以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為研究方法,以文件分析及訪談法為蒐集資料主要取徑;(2)先進行文獻探討終身學習與NQF理論觀點、ILO研究發現及我國終身學習困境;接續進行紐澳新版NQF文件分析與個案訪談紐澳資歷主管單位、教育機構、學者專家及教育利益相關者;(3)最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研究發現、研究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論包括:(1) 紐澳資歷架構舊版推動脈絡面對教育制度無法快速回應全球化及知識社會科技變遷需求,新版則配合全球NQF發展趨勢;(2)推動目的新舊版均以創造全國性單一架構、提供多元學習路徑創造終身學習機會及提升全國經濟競爭力為目標;(3)紐澳設計模式始終以「學習成果」為核心理念,強調學習輸出並採能力本位,由業界研發為VET資歷課程依據,新版未忽視學習輸入;(4) 實施機構設置NQF主管單位、能力本位研發單位與品質保證機構;(5) 紐澳實施NQF舊版實施阻力為大學不接受,能力本位研發單位與教育提供者意見相左,能力本位明載過度不易了解,政府內部品質保證與補助機制未配合;(6) 紐澳NQF實施成效有限但可促進不同教育部門流動與先前學習的認可,提供更多學習路徑,創造教育市場,提供大學多功能發展的平台,教育與勞力市場關係則有待加強;(7) 未來政策走向實施強制定期品質保證評鑑與加強資歷的教學與評量;(8) 紐澳NQF在終身學習的應用為創造級數與資歷描述語之學習成果內涵,作為VET與高等教育共同語言,提供先前學習認可依據,創造資歷具有貨幣價值;(9)紐澳NQF在終身學習的啟示為NQF真正在價值在於提供終身學習機會與提升紐澳人民的職場能力,NQF之外的終身學習價值須依學習成果相同的評量標準,方具同等價值。 研究建議包括:(1)對紐澳政府建議:定期實施NQF成效評估並訂定評鑑指標、國際交流分享檢討、支援教育提供者組成合作夥伴學習網絡共同研發如何撰寫界定資歷之學習成果、教學課程與評量、反思NQF學習成果導向機制與傳統教學目的差異性、再研究NQF相似性原則合理性、進行資歷與職場關係研究、進行實地評鑑教育提供者之品質保證、系統化研究先前學習認可的指南範例、組成終身學習團隊研究非正規與非正式學習如何界定為NQF之學習成果內涵、研議如何建立資歷同等價值之信任區;(2)對我國政府之建議:紐澳值得建議之處為有NQF比沒有NQF好、NQF設計模式可參考紐澳模式、近程規劃先協調後設置NQF主管單位、中程規劃立法設置品質保證管理機構、長期規劃研發資歷轉化為課程教學與評量;(3)對區域架構之建議值得推行;(4)後續研究建議:反思國內目的與評估現行機制缺失、研商創造全國性單一架構可行性、調查國內對NQF的認識程度、邀集產業、專業學會與大專院校協商共同研發VET資歷、課程及先前學習認可評量之可行性及進行紐澳以外其他國家NQF典範學習實徵研究
  • Item
    以SNELS次級資料分析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之研究
    (2013) 楊秀文; Hsiou-Wen Yang
    特殊教育長期資料庫(SNELS)是國內第一個以身心障礙兒童為核心資料庫,資料涵蓋全國。本研究運用SNELS資料庫的優點,希望能夠透過SNELS資料的分析及報導,了解目前國內就讀高中職普通班及特教班之身障學生學習成果概況,並能探討那些學校因素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果,是未來特教政策推動或教學介入的重點。此外,有鑑於過去探討身障學生學習成果影響因素的研究,經常受限於身障學生的樣本特質與教育介入有共線性的問題,導致研究結果顯示教育介入愈多,學生的學習成果反而愈差。所以本研究透過階層迴歸分析,以學生個人家庭因素為控制,探討學校因素對身障學生學習成果的影響,以釐清那些學校因素才是特教政策推動或教學介入的重點。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就讀高中職普通班及特教班的身障學生都有不錯的學習成果(學習參與、學業表現、社會適應、獨立自主和家長滿意度)表現,家長及老師的填答都有偏正向的描述。 二、學生的個人家庭背景因素(能力問題、障礙程度、自我概念、家庭社經地位及家庭參與)是影響其學習成果的主要因素,可以解釋身障學生的學習成果的百分之8到45。 三、排除個人家庭背景之後,學校因素因素對學習成果的影響很小,約占百分之2到7,所納入之各學校因素變項中,能夠在排除個人家庭因素之外,還能對身障學生的學習成果有額外解釋力的變項包括:學校公私立、學校規模 、學校氣氛、教師專業能力、普特教合作及補救教學。 最後,本研究針對實務及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路徑模式之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
    (2010) 黃世雄; Shih-Hsiung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並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一、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二、分析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概況。三、探討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四、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五、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透過文獻探討,以瞭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其相關因素之關係;其次,運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4學年度大三學生問卷調查資料進行本土資料之分析,以驗證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路徑模式。本研究運用SPSS 12.0版及LISREL8.72版電腦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項目分析、因素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學習成果可分為學業成果、技能成果、情意成果、期望成果。 二、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之相關因素,可分為輸入因素含學校結構特性、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因素含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學術投入程度。 三、大學生學習成果的概況,學生自評之技能成果未達理想,學業成果與情意屬理想,期望成果則自評最為理想。 四、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相關因素的概況,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屬尚可,但均需加強。學校環境知覺最需加強學生事務、學生宿舍、行政支援與生活機能,人際投入程度需加強師生關係,學術投入程度則需加強主動學習。 五、學校結構特性為公立、師生比與住宿比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高、學校環境知覺愈滿意、人際投入程度愈高、學術投入程度愈高,大學生學習成果愈佳。 六、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透過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 七、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與學術投入程度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變項。人際投入程度對大學生學習成果最具影響力,學校環境知覺居其次,學術投入程度僅對學業成果具影響力。 八、人際投入程度對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最大,學校環境知覺對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亦大,學校結構特性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校環境知覺、人際投入程度及學術投入程度的影響力不大。 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高等教育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Item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
    (2011) 莊淑惠; Shu-Huei J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差異及各變項之關係模式。研究樣本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2學年度大一學生與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追蹤資料,共9,752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為5,748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004人。統計分析方法包括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入學成績、社團參與、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學習以及領導與溝通能力,顯著低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模式皆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第一代大學生模式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皆達顯著水準,而非第一代大學生除了個人因素對校園經驗的直接效果不顯著之外,其餘皆達顯著。 三、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模式影響效果的比較,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對於學習成果的直接效果顯著高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本研究歸納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對高等教育增進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
  • Item
    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
    (2011) 張凱婷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關係。其中家庭背景包含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家庭年收入等,入學特質包含教育期望、自我效能、受重視與邊緣感、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自我認同、情緒管理等,校園經驗包含學習態度、閱讀經驗、思考廣度、師生互動、同儕互動、社團參與等,學習成果包含學業成就與多元能力。 研究方法為次級資料分析法,運用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建置的「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中,均有填答92學年度大一問卷與94學年度大三問卷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共8,773人,包含一般公立大學3,050人、一般私立大學生5,723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遜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等。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本研究大學生校園經驗需加強社團參與、師生互動與思考廣度,多元能力發展亦需提升。 二、本研究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間多呈現正向關係,而家庭年收入與學習態度、學業成就的關係則呈現負向關係。 三、本研究模式適配度良好,模式中所有直接影響效果均達顯著水準,且入學特質變異量的解釋力為1%,校園經驗變異量的解釋力為29%,學業成就的解釋力為2%,多元能力變異量的解釋力為52%。 四、家庭背景對於入學特質、校園經驗、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五、入學特質對於校園經驗、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六、校園經驗對學習成果有顯著的直接影響。 七、家庭背景會透過入學特質、校園經驗對於學業成就有顯著的間接影響。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對高等教育建議包括:一、重視學生家庭背景差異對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的影響;二、瞭解大一特質,規劃新生定向輔導,協助學生成功適應與發展;三、豐富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增進學生學習與發展。另外,也進一步對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建議。
  • Item
    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之研究
    (2009) 呂宜臻
    本研究旨在瞭解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學習成果與教育抱負,主要目的在了解:一、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背景變項、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教育抱負現況為何。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在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教育抱負的差異情況。三、探討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對其學習成果的影響情況。四、探討第一代及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對其教育抱負的影響情況。本研究對象是「高等教育資料庫」九十四學年度的大三學生,抽樣人數為49,609人,回收人數為26,307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的人數為20,336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644人。分別以描述統計、t-test、卡方考驗、階層迴歸、羅吉斯迴歸模型來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1、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性別、族群、父親工作類型、母親工作類型、家庭年收入、學校類型;校園經驗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課業投入、參與社團活動、師生互動、平均每週工作時數,而同儕關係與住宿狀況則無顯著差異;學習成果有顯著差異的變項為:心理社會發展、多元能力發展,前一學習的學業總平均成績則無顯著差異;在教育抱負方面,兩個群體之間有顯著差異。 2、 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心理社會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同儕關係、師生互動、參與社團活動、家庭年收入;校園經驗也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多元能力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同儕關係、家庭年收入、課業投入、師生互動、父親工作類型、平均每週工作時數;但個人背景、校園經驗不能預測「前一學期平均成績」。 3、 非第一代大學生的校園經驗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心理社會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同儕關係、參與社團活動、平均每週工作時數;校園經驗也比個人背景更能解釋其多元能力發展,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同儕關係、家庭年收入、課業投入、師生互動、住宿狀況、父親工作類型;但個人背景、校園經驗不能預測「前一學期平均成績」。 4、 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不能預測其教育抱負,但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可以預測其教育抱負,其中有顯著預測力的變項為參與社團活動與學業成績。 5、 非第一代大學生的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學習成果都不能預測其教育抱負。 最後,根據以上發現,提出各項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輔導大學生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