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後天視障者於不同年齡階段之就業歷程的探究(2019) 陳世倧; Chen, Shih-Tsung本研究旨在探討後天視障者於不同年齡階段之就業歷程。本研究參與者包含五位大專畢業的後天視障者。五位研究參與者含三位男性、兩位女性,平均年齡39歲。此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深入訪談,邀請研究參與者述說其後天視障所遭遇挑戰與其解決方式。 本研究結果發現:後天視障者於不同年齡階段中,經歷青年期就業的角色發展、成年期就業目標調整、中年與老年時期就業目標再次調整。可以綜合出就業歷程所面臨的挑戰為:學習因應視覺退化的生涯、需不斷學習新的電腦技能、家人對於障礙不瞭解、維持職位不易。同時,本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用來克服上述挑戰之策略包含:運用職務再設計服務、善用就業服務、突破視覺障礙限制、抱持積極樂觀態度、家人支持度、持續學習新技能、培養多樣職業能力及設立目標獲得工作成就感。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者提出建議:建立視障者重建服務中心、與企業合作以進行職務再設計、可探究單一職種、長期性深入的研究、適時邀請資深同儕協助心理重建過程、鼓勵視障者發揮專才幫助更多人。最後在文末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說明本研究的限制。Item 黎明前與後~重度視覺障礙女性就業歷程之敘事探究(2015) 林志昌; LIN, Chih-Chang本研究採敘事探究以探究重度視覺障礙女性有關就業之故事,運用半結構訪談、研究者省思剳記、其他文件資料,並邀請兩位協同研究者檢核本研究的進行與成果。兩位研究參與者在就業歷程中,如何開展她們的職業工作,包含影響因素與工作經驗,以及她們如何詮釋生涯中的機會事件對她的影響與改變,從中聚焦於她們有什麼力量或她們有什麼方法來使職業工作更為穩定與成功。此外,我怎麼詮釋研究參與者的詮釋亦影響這個研究的結果。 本研究顯示兩位研究參與者開展出不同的就業歷程,研究結果有五:一、障礙發生時間的不同所呈現的生命與就業歷程是不同的;二、生涯中機會事件對於重度視覺障礙女性的就業具有一定的意義與功能;三、生涯信念、工作意願與自我效能對重度視覺障礙女性就業歷程是有所影響的;四、社會支持網絡對重度視覺障礙女性的就業是有正向助益的;五、復原力的展現成為重度視覺障礙女性成功就業的關鍵。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重度視覺障礙女性個人、僱主或主管、職業或生活重建機構與人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視多障者就業歷程之研究(2013) 王心柔本研究旨在探討視多障者的就業歷程,研究者採用的是質性研究法,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邀請三位在競爭性職場就業達一年以上的視多障者,分享其個人的就業經驗。經過研究者將資料進行編碼、分析與詮釋,研究結果先分別呈現三位研究參與者的就業經歷,進一步再提出共同的核心議題進行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視多障者在就業歷程經常會面臨到外在和內在兩個層面的挑戰,外在層面包含:缺乏面試的機會、定向行動的限制、雇主和同事的接納程度低、工作機會以短期就業或低階職級為主,內在層面包含:對科技輔具或職務再設計的接納程度低、自我概念與工作自信不足、工作速度的限制、個人健康安全照護與職災預防的觀念待建立。 視多障者就業深受外在環境和個人因素所影響,而三位研究參與者在面臨以上情境,各自採取了不同的因應策略以克服挑戰,使其個人的就業計畫得以繼續執行;本研究參與者採取的因應策略包含:尋求他人協助或積極爭取面試機會,主動熟悉環境以克服定向行動的限制,包容並協助他人了解視多障的特性,累積個人實力以朝向就業目標邁進,重新認識輔具和職務再設計,重新建構自我效能,選擇合適的職業型態並配合職務再設計以提高工作效率,逐漸體認健康安全照護和職災預防的種要性。 基於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視多障者就業和職業重建方面,針對公私立部門、雇主及社會大眾、視多障者本身分別提出相關建議;另外,本研究受限於對象、方法和時間,僅能呈現出三位研究參與者之就業歷程的部分事實,無法推論整體視多障者之職涯發展,是本研究限制之處。Item 顏面燒傷者就業歷程與職業重建(2011) 簡宏生; Hong-Sheng Jian本研究旨在探討顏面燒傷患者傷後之就業歷程影響因素,以及使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之經驗。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四位顏面燒傷患者,並依據其是否有接受職業重建服務各選擇一位男性及一位女性,二組共四位。兩位男性研究參與者中一位有使用職業重建服務、一位則否;兩位女性亦同。本研究資料收集方式以深度訪談方式,針對研究參與者的受傷及其後續重建歷程進行訪談,同時也訪談專業服務提供者,以增加資料的豐富性,研究設計主要是以詮釋現象學理論為基礎,並輔以現場觀察、省思日誌、訪談重要他人及訪談後筆記等方式進行。研究者分析方法主要採Dey(1993)的質性資料分析方法,從所蒐集到的原始資料著手,由下到上的概念,搭配電腦軟體NVIVO第8版質性分析軟體的運用。對於研究的嚴謹度從可信任性(credibility)、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及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來掌握資料的信效度(胡幼慧、姚美華,2008;潘淑滿,2008)。根據研究結果發現,四位研究參與者因損傷所導致的生、心理狀況對就業的影響,在生理方面主要有燒傷的程度、其他器官功能受損狀況(例如:手部功能、視力、排汗功能)、疤痕造成的癢與痛等;在社會心理方面則主要是因顏面毀損所產生的自我接納調適問題,尤其女性又較男性顯著。研究中也發現社會資源的挹注,對於顏面燒傷者傷後重建與調適有重要的正面影響。除了因生、心理狀況所造成的影響之外,個人、環境及其中的歷程發展因素也會與其損傷產生的影響因素交織,其中個人的信念、人格特質、家庭支持與經濟狀況對於其就業歷程的影響最顯著;而個人的教育程度與受傷前工作經驗則會影響其傷後所需要的職業重建服務支持程度。在環境面則主要是職場環境的接納度會直接影響顏面燒傷者的就業穩定度,其中雇主的態度影響工作機會的獲得,而同事的態度則會影響就業的適應跟穩定。在歷程發展因素中,疤痕的持續發展、自我決策的充能,都須要相關專業資源的適時支持;政策及工作機會對於顏面燒傷者的就業歷程及資源的獲得影響最顯著。而職業重建在顏面燒傷者就業歷程中扮演的角色功能,主要為下列幾個重要定位:是顏面燒傷者職涯接續的契機、提供就業前的調適與緩衝、全人化服務的表徵、長期的陪伴與支持者。Item 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就業歷程之研究(2010) 陳美利; Chen, Mei-Li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三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其求職與職場適應歷程的樣貌。資料蒐集主要是透過職場現場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與十六名研究參與者進行互動,共為期五個月。 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三位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就業的歷程,進一步再提出共同的核心議題進行討論,研究的主要發現分求職與職場適應歷程說明如下: 一、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求職歷程,呈現出以搭配個人狀況為主的支持歷程。歷程中,主要受到個人因素如特質、背景與信念、個人受到支持的狀況、以及貫穿於整個職業適應歷程中有關個人障礙身份隱藏或揭露的議題等三方面的影響特別明顯。 二、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的職場適應歷程,呈現出個人在職場環境中歷經不斷磨合的歷程。而影響歷程的主要關鍵是來自個人與環境的契合度、有無職業重建系統資源的協助、以及高職特教班導師角色資源的連結等三大因素。 整體而言,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職業適應的歷程,深受「個人因素」、「環境支持」的影響。各項環境中能否提供智能障礙畢業生參與職場就業與支持的機會,將會建構出不一樣的求職及職場適應歷程的樣貌來。Item 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者之就業策略與相關歷程研究(2017) 張怡申; Chang, Yi-Shen本研究旨在了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成人就業歷程、影響因素與就業相關策略。 本研究採用質性之敘說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三位受訪者進行多次的深度訪談,並從中獲取文本資料分析,以「整體—內容」的形式撰寫三位受訪者在就診前後的生命故事,並以「類別—內容」的方式針對文本資料,佐以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討論與歸納,最終提出主題。 本研究之結果顯示,ADHD成人之就業歷程分為四大階段,分別為「探索職業性向」、「遇見挫折」、「診斷ADHD並治療」與「穩定就業與新挑戰」。 ADHD成人就業歷程影響因素與就業策略,主要有兩大取向,分別為「職場面」與「個人面」。在職場面的就業歷程影響因素中,包括「適性職場」、「工作策略」、「職務再設計」。就業策略則包括「治療與專業協助」、「自我揭露」、「自主學習」、「自我教導」、「社會支持」。 而就個人面的就業歷程影響因素當中,可見「ADHD特質」、「治療」、「自我概念」、「自我效能」、「自我揭露」等因素影響深遠。個人面的就業策略則包括「工具」、「工作模式調整」、「工作環境調整」等三大主題。 最終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對ADHD成人及雇主,提出提高就業表現的影響因素與策略。並陳述論文受限之處,以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Item 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之就業歷程(2018) 吳沛然; Wu, Pei-Ran本研究旨在探討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之就業歷程。研究者邀請三位已患有腦中風且目前持續工作一年以上者,進行本研究的參與。三位研究參與者的年齡介於四十二歲至四十七歲,其中兩位為男性,一位為女性。此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深入訪談,邀請研究參與者述說其腦中風重返職場的生命經驗,並透過敘事的方式歸納呈現整體的研究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腦中風患者從經歷腦中風到重返職場的就業歷程共可分為五個階段,其中包含腦中風前的就業經歷、腦中風醫療期、復健期、尋職期、重返職場等五個階段歷程。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所面臨的挑戰,可歸納共同幾點為轉換原本職業或工作內容、職場人際關係的改變、障礙和體能的限制影響工作表現、心理因素影響對工作的想法,此外個人事件的挑戰為家人反對重返職場就業。在面對挑戰的因應方式為調整職務或重新尋職培養專業技能、反思與同事相處溝通的方式、調整就醫時間並善用保健食品維持健康、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展現出工作能力、保持開闊的心胸轉變對工作的想法等為其因應的方式,而個人事件的因應方式是做出具體行動與家人溝通獲得認同。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的獲益為接觸外在刺激及人際互動使復原速度加快、心境跟著轉變充滿正向動力、獲得收入減輕生活經濟負擔、找到人生目標生活不再無聊、思緒變得有條理有助邏輯思考的能力都是研究發現的獲益。 基於研究結果,針對腦中風患者、公私立部門、職業重建服務、職場雇主及同事、腦中風患者家人等給予不同的建議方向,並對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的建議提出其他的看法,期待本研究對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的就業能有所幫助,鼓勵腦中風患者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就業。 關鍵詞:腦中風患者、重返職場、就業歷程Item 思覺失調症患者穩定就業之歷程探討(2017) 邱一珍; Chiu, Yi-Chen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穩定就業之歷程及影響其穩定就業之相關因素。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以深入訪談方式使用半結構式題綱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參與者包含四位已持續就業四年以上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所蒐集之研究資料包括訪談逐字稿、訪談札記及研究參與者接受復健之復健記錄並運用NVivo第十版質性軟體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就業歷程可分為六個階段,探索職業性向、發病中斷就業或就學歷程、重返職場,疾病復發而再次中斷、復健訓練且重新探索自我、適應職場新工作、穩定就業後的新挑戰。此外,影響思覺失調症患者穩定就業的因素為疾病的影響、就業的動機、主管的態度、支持的持續性。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針對四種不同對象提出建議,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建議他們加強症狀察覺的敏銳度、找出症狀的應對策略、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困難之處並尋求協助。針對職場主管,建議他們避免大幅度的改變這些工作者的工作內容。針對康復之家,建議加強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體耐力並與職場主管保持密切的連繫。針對政府單位,研究者則建議:政府應發展持續的個別化就業支持模式、增加職場實習的管道、加強關於覺察精神症狀的教育。最後在文末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說明本研究的限制。 關鍵字:思覺失調症、就業歷程、穩定就業、持續的個別化支持模式、 康復之家Item 大專視覺障礙畢業生就業準備歷程之自我決策經驗(2017) 范淑榆; Fan, Shu-Yu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專視覺障礙畢業生於就業準備歷程中之自我決策經驗,以半結構訪談題綱蒐集四位研究參與者的經驗,並以質性研究電腦軟體NVivo第10版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視覺障礙生在大專校院的就業準備與自我決策情形包括:(1)伴隨障礙成長的發展歷程,視覺障礙生會提前在就學期間做就業準備,進行有助於就業的課業學習,並利用課餘時間做就業準備;(2)會結合自身經驗,並檢視原被師長灌輸就業觀念的適切性,以自己的興趣選擇就業目標及準備方向。 二、視覺障礙生大專畢業後的就業準備與自我決策情形:(1)第一份工作前延續大學時的就業準備,持續進修並廣泛蒐集工作職缺的相關資料,考量工作的特性選擇及決定工作;(2)鼓起勇氣將內在求職信念轉化為實際求職的行動,如:主動尋找工作機會,或在親友介紹、尋求資源教室協助獲得職缺訊息。 三、大專視覺障礙畢業生轉換職業的就業準備與自我決策情形:(1)嘗試後發現職涯落差,因而尋求職涯轉換與發展的可能性;(2)在家人的鼓勵、宗教信仰的支持、職業重建的輔導下,走出負向情緒,經過自我賦權淬鍊後,調整轉換自我信念,再次鼓起勇氣,將轉職想法化為行動。 關鍵字:自我決策、就業歷程、視覺障礙者、就業準備、就業轉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