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0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資優生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探究-兼探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2022) 高瑋; Kao, Wei高中資優學生若能保有良好的同儕關係,對個人有樂觀、正向的自我評價,且能瞭解及適切的應用其自身人格特質,便能提升自己的幸福快樂感受來因應社會外在的壓力,且能妥善地克服困難,以其順利的發展。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高中教育階段不同變項的資優生在同儕關係、幸福感及人格特質的現況與差異;其同儕關係對幸福感的預測力;及人格特質在同儕關係對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研究樣本取自全臺灣北、中、南各地區,共900位高中資優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含:「同儕關係量表」、「極短版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及「五大人格特質量表」。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同儕關係的部分,女性資優生的整體情形顯著高於男性;在整體幸福感的部分,男性資優生顯著高於女性;整體人格特質:神經質、友善性、謹慎性上女性皆顯著高於男性;不同年級在各量表上皆無顯著差異;語文資優類別之資優生在人格特質上,僅神經質高於數理資優班之學生;而北中南不同地區的差異情形,南區的整體同儕關係最佳,中區的整體幸福感情形最佳,不同區域分析為北區最為神經質、南區最為友善性與謹慎性。 二、同儕關係與幸福感呈顯著,存在著正的中度相關。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呈顯著,存在著正的低度相關。而人格特質與同儕關係呈顯著,存在著中度相關。 三、整體同儕關係及其友誼與社交焦慮兩構面皆能有效預測整體幸福感,其兩者皆對整體幸福感的預測擁有最佳的解釋力。 四、整體人格特質在同儕關係對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確實存在,其包含了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謹慎性共四個人格特質皆具有顯著的解釋力,但唯獨友善性無顯著解釋力。 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在未來研究與教育實務方面上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同儕關係、幸福感、人格特質、資優生Item 【退休後的幸福】:退休者生活幸福感發展經驗之敘事研究(2022) 操玫萱; Tsao, Mei-Hsuan本研究旨在探究退休者於退休生活中發展出生活幸福感的經驗,以及退休生活幸福感內涵。本研究採用敘事研究法,研究者參考文獻資料後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設計出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邀請四位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進行深度訪談。後續將訪談資料以「整體—內容」以及「類別—內容」的分析模式進行分析。本研究的結果如以下幾點:(一)退休者生活幸福感發展經驗與退休適應歷程交織。退休者在退休後會經歷各自退休適應的歷程,重新適應新的生活模式與生活角色。而退休生活幸福感的發展歷程會受到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而起伏,當退休者面臨生活挑戰、感受到威脅或困境時,幸福感受會降低,反之,若生活中發生對退休者具有美好意義的事件時,退休者感受到的幸福感會增加。(二)退休生活幸福感發展經驗具獨特性與主觀性。退休者們依循過往的生命經驗以及內外在狀態各自發展出獨特的退休生活樣貌,幸福感發展經驗也因此不同,不僅發展經驗不同,退休者對於幸福感內涵的定義也有個別主觀的見解。(三)退休生活幸福感內涵可歸納為六大類別。分別為:「基本生活需求」、「關係連結」、「休閒與學習」、「正向的人格特質」、「內在覺察」、「心靈富足」。在每一類別中又分別包含更加細膩、多元的層次。本研究藉著上述幾點研究結論,探究退休者如何在退休後的適應歷程中發展出各自獨特的幸福感經驗以及幸福感內涵。期能提供在思考或面臨退休生活的讀者以及相關政府單位、助人工作者參考。關鍵詞:退休、退休者、退休適應歷程、幸福感Item 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工作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2023) 陳嘉珍; Chen, Chia-Chen當失智症的照護問題逐漸在家庭中顯現,多數失智症家庭中的成員在維持生計工作的同時,尚需要照護失智長輩,因而面臨工作與家庭角色衝突的兩難,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與幸福感。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所感受的工作家庭衝突之雙向性(「家庭對工作衝突」 與 「工作對家庭衝突」)影響;並進ㄧ步探討研究參與者在職場與家庭中所能獲得的社會支持(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家人支持)對其工作家庭衝突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臺灣地區在職的失智症家庭照顧者作為樣本,共回收 202 份有效問卷,並使用「工作家庭衝突量表 」、「社會支持量表」與「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作 為研究工具,研究結果發現:(1)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工作家庭衝突與幸福感呈顯著負相關;(2)人口屬性方面,男性比女性感受到較多的社會支持,而工作家庭衝突或幸福感會因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工作型態、職業、家庭照顧者身分、平均月收入以及每日照顧時間等不同有差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被照顧的失智症患者年齡對家庭照顧者的工作家庭衝突有顯著的差異影響,使看見年輕型失智症的照顧議題。(3)社會支持方面以同事支持能有效緩衝調節「家庭對工作衝突」與幸福感的關係,家人支持能直接影響研究參與 者之幸福感,而主管支持之調節效果不顯著。Item 正念教育課程對高職特教班學生焦慮、生氣、幸福感及正念的效果初探(2022) 王麗穎; Wang, Li-Ying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正念教育課程對高職特教班學生在焦慮、生氣、幸福感及正念的效果,以16名高職二年級特教班學生為對象,研究方法採準實驗設計,分為學習組、對照組各8名學生,學習組接受為期8週,每週一次90分鐘的正念教育課程,對照組則按原班課程進行學習。資料分析包括量化與質性資料,量化資料以「貝克兒童及青少年量表第二版中文版之焦慮分量表」、「貝克兒童及青少年量表第二版中文版之生氣分量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極短版)」及「中文版止觀覺察注意量表」為測量工具,收集前測、第四週後測和第八週後測等分數進行分析;另收集每週課程回饋表以了解學生對正念教育課程的接受程度。質性資料收集學生訪談、教師訪談等內容進行分析,用以輔助評估課程效果。研究結果:1. 八週正念教育課程對高職特教班學生未能有焦慮、生氣、幸福感與正念的立即效果。2. 正念教育課程對高職特教班學生具質性部分正向效益:(1)培養覺察與靜心的能力,(2)減壓、放鬆,增加正向態度,(3)提升處理情緒的能力,(4)透過學習正念而貼近自己。3. 高職特教班學生能接受正念教育課程,特別結構化的課程能為學生提供對正念的基本理解和體驗。最後,提出研究相關討論、建議及限制。Item 教師社會情緒學習課程介入方案──以幼兒教保服務人員為例(2022) 謝昀軒; Hsieh, Yun-Hsuan本研究旨在透過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增進幼兒教保服務人員的社會情緒能力,進而提升其幸福感及降低情緒勞務。研究對象為大臺北地區之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共計61人,實驗設計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課程共進行四週,實驗組在進行課程介入的同時,對照組無進行任何課程介入。研究工具為「主觀幸福感量表」、「情緒勞務量表」,所得資料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two way-ANOVA)檢驗研究假設。研究結果發現:一、社會情緒學習課程能顯著提升幼兒教保服務人員之心理幸福感、社會幸福感、情緒幸福感。二、社會情緒學習課程對於幼兒教保服務人員之情緒多樣性、情緒表達要求、情緒表層行動無顯著影響。三、社會情緒學習課程能顯著提升幼兒教保服務人員之情緒深層行動。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教師社會情緒學習課程之相關研究的未來建議方向。Item 「勇者之旅」小團體方案對國小學童焦慮感、幸福感與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研究(2022) 蘇亦寧; Su, Yi-Ning本研究有兩個研究目的,研究一目的在檢驗史賓斯兒童焦慮量表(Spence Children’s Anxiety Scale, SCAS)在臺灣樣本中的心理測量特性,以供後續研究及兒童焦慮狀況評估之參考,故研究一以桃園市150~200位國小學童進行SCAS的預試研究。研究二旨探討「勇者之旅」小團體方案對於國小學童的焦慮感、幸福感及生活適應的立即與追蹤的輔導成效,以提供未來研究,以及相關專業人員在教育及輔導方案的參考,故研究二採不等組前後測之準實驗研究設計,以桃園市某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在取得參與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後,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人,而後進行實驗方案。實驗組成員將進行每周一次40分鐘,為期10周的「勇者之旅」小團體方案;對照組同樣進行每周一次40分鐘,為期10周的生涯探索小團體方案。研究二以SCAS、「心理幸福感量表」、「學校生活適應量表」作為研究工具。在實驗操弄前後將對研究參與者進行前測、後測及追蹤後測,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檢驗研究參與者在焦慮感、幸福感和生活適應上的變化。此外,本研究以小團體紀錄、小團體成員回饋問卷以及對導師的半結構式訪談等質性資料補充說明實驗方案之實施效果。研究一結果顯示SCAS量表於臺灣學童具穩定信效度,可作為評估兒童焦慮的良好工具。研究二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分離焦慮上具立即輔導效果,且排除前測影響,實驗組在整體焦慮感的立即和追蹤輔導效果皆優於對照組,然本次對於實驗組學童幸福感和學校生活適應雖有一定程度的輔導影響,但尚未達到明顯輔導效果。此外,根據小團體成員回饋問卷和導師訪談,顯示實驗組成員對實驗方案所抱持的正向態度,且實驗方案對學童情緒和人際有正向提升效果。Item 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2022) 陳姵如; Chen, Pei-Ju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交友軟體使用者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性,亦了解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是否對幸福感有預測力。研究方法採立意抽樣,問卷調查法,並使用網路問卷進行研究。研究對象為年滿18歲之交友軟體使用者,並採用「人際依附風格量表」、「臺灣人愛情風格量表—大學生版」、「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為研究工具,後續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雪費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交友軟體使用者整體人際依附風格,在性別及戀愛經驗上具有顯著差異;交友軟體使用者整體愛情態度,在性別、性傾向、年齡及戀愛經驗上皆具有顯著差異;交友軟體使用者整體幸福感,在性別、性傾向、年齡及戀愛經驗上皆不具有顯著差異;交友軟體使用者人際依附風格與愛情態度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交友軟體使用者愛情態度與幸福感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交友軟體使用者人際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間存在顯著相關;交友軟體使用者之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對幸福感具有預測力,其中「安全依附型」和「真情投入型」對「幸福感」為正向預測;「逃避依附型」與「擔憂佔有型」對「幸福感」則是負向預測。關鍵詞:人際依附風格、愛情態度、幸福感Item 幸福眼光下的生命意義(2022) 潘依萍; Pan, I-Ping近年來,生活條件的豐足,使人們將生命的眼光望向幸福與意義的追求。本研究目的為透過高幸福感之中年人的故事敘說深入探索社會文化如何建構生活,幸福與生命意義如何在挫折中轉化與昇華。研究參與者透過立意選取及滾雪球的方式,邀請4名50歲以上具有高幸福感的人士,4名皆為女性。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的敘事訪談進行資料搜集,所得資料以敘事研究法分析歸納生命主題及事件。研究結果以四階段模式呈現幸福的生命意義:(1)生活情境下建構的自我:文化教育、社會經濟、手足排行;(2)統整的人我關係:投射認同、個體化與關係經驗;(3)自我靈性的探求:展現真我與展開生命任務;(4)幸福感中的生命意義。從早年經驗到成年,將生命事件連接成幸福曲線,看見早期正向關係經驗的重要,對比個體在生命經歷挫折之際,如何觀照內在小孩、調整自我思維,運用正向力量與創造力,展現生命獨特的風格。最後,針對研究討論提出諮商實務及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探討使用者在社群媒體音樂分享行為研究(2022) 鄒佳容; Tsou, Chia-Jung社群媒體是許多人進行社交互動、分享資訊的平台,透過在社群媒體分享音樂的行為,可以讓線上的成員擁有高度的互動關係,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維持良好的社群關係。然而,使用者在線上公開分享個人資訊的同時,也表達憂慮自身隱私問題等看似悖論的行為,闡明了社群媒體使用者在維護隱私以及自我揭露兩種行為上的兩難。為了研究使用者如何在不同社交媒體平台上維持隱私、以及揭露自己的音樂品味偏好中取得平衡,本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為架構,以音樂分享行為作為自我揭露的形式,探討社群媒體使用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動機,以及利用隱私管理多個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分享音樂行為上的影響。本研究希望透過衡量使用者基本心理需求,如何透過音樂分享得到滿足的理論架構,來預測使用者分享音樂的態度與行為。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分析自我決定理論中重要變項,包括「自主性」、「自我效能」以及「歸屬感」,加入「隱私管理」對分享音樂行為的影響,以及分享音樂行為對使用者是否產生「幸福感」的探討。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性、自我效能、歸屬感與分享音樂行為和幸福感有正向的關聯性,而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需要仔細區分隱私的層面:個人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有顯著影響,而平台隱私管理與分享音樂行為無顯著影響。Item 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執行功能與幸福感之調節中介關係探討(2022) 張舒晴; Chang, Shu-Ching近年來,正向心理學的興起引發人們對幸福感的重視,而促進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為教育,因此提升教師幸福感的議題備受關注。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執行功能與幸福感之調節中介關係,研究對象為國小教師,採用「創意教學自我效能量表」、「創意教學行為量表」、「中文版執行功能量表(大學生版)」與「心盛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滾雪球抽樣法,以SurveyCake線上問卷發放,共回收550份有效問卷,針對問卷進行統計方法,結果顯示:(一)國小英語教師與非英語教師在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創意教學行為、執行功能均無顯著差異;(二)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可以正向解釋幸福感;(三)國小教師創意教學自我行為能夠部份中介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對幸福感的預測力;(四)國小教師之執行功能(策略行動)能促進創意教學行為對幸福感之關聯,且能緩衝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關聯;(五)執行功能(組織規劃)能緩衝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幸福感之關聯;(六)執行功能(衝動控制)能促進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創意教學行為之關聯。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進行討論,提出學術研究建議與教學實務建議,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