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1
  • Item
    臺灣登山教育發展之研究(2001-2024)
    (2024) 李潛龍; Lee, Chien-Lung
    臺灣具有絕佳的天然山林環境,多數的國人對於登山活動興趣高。加上2019年行政院宣示山林開放政策,提出「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五大政策主軸,全面提升登山活動環境,登山活動逐漸走向蓬勃發展。本研究目的一、探討臺灣登山教育的政策發展。二、探討臺灣登山教育納入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課程。三、探討臺灣各級學校登山教育的實施。本研究方法使用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研究範圍以學校教育中實施的登山教育,時間從2001年~2024年。研究結果發現,臺灣登山教育在2001至2012年間並無具體政策,主要依賴社團和個人喜好。2013年教育部體育署開始推動山野教育,2014年教育部發布戶外教育宣言,為政府政策的開始。2019年行政院推動山林開放政策,登山教育納入2019年12年新課綱,2023年修訂國民教育法,高中及國民中小學校實施戶外教育原則以支持登山教育的推動。而大學是推動登山教育的火車頭,執行先於政策,之後推動登山教育政策,培育專業的師資。而教育部體育署山野教育計畫增能現職師資。各級學校推動登山教育,小學以辦理畢業成長營為主,國中重視高關懷學生,紓解壓力,高中則結合生命教育,各具特色。
  • Item
    大學生戶外領導風格對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及風險認知影響之研究
    (2024) 林淓維; Lin, Fang-Wei
    臺灣開始施行山林海洋開放政策,以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將戶外教育融入戶外教育,呼應「讓學習走入真實世界,戶外教育扎根課綱」,豐富孩子的戶外教育學習內涵,讓學生不僅從課室內擷取知識,更懂得親近土地、走入文化社會,增進國際視野,戶外教育需要於自然環境中進行,透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互動及相互影響及發展。本研究目的:以戶外教育中「戶外領導風格」、「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和「風險認知」四個變項探討其關係,並作為驗證大學生參與戶外領導風格之模式。方法:在大學生戶外教育相關課程中蒐集有效樣本375份,透過驗證式因素分析進行研究工具信效度,而再進行結構方程模式 (SEM) 分析與大學生「戶外領導風格」、「環境態度」、「環境行為」和「風險認知」相關係與整體模式適配性。研究結果:戶外領導風格正向顯著影響環境態度與風險認知;戶外領導風格正向顯著影響環境行為與風險認知;戶外領導風格負向未達顯著影響風險認知;戶外領導風格與風險認知有間接關係;整體模式適配度達標準。結論:在戶外領導風格方面,參與型領導風格在領導風格中受到參與者喜愛,指揮型領導風格具有強烈性因此得分最低,針對不一樣的環境態度及環境行為,可透過對應及較合適的戶外領導風格,達到領導效能與目標。
  • Item
    體驗教育引導員課程取向之研究
    (2023) 李柏昂; Li, Po-Ang
    課程取向做為課程設計的基礎,使課程組成有較高內部一致性,因此均衡調和澄清各種課程取向,有助於體驗教育引導員瞭解課程設計的邏輯優先順序,理解與分析課程設計中的脈絡。研究目的為探討體驗教育引導員課程取向,藉以發展體驗教育引導員課程取向分布,提供體驗教育工作者在課程設計之參考。研究方法採用紮根理論,資料蒐集以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訪談六位體驗教育引導員為主,課程觀察與文件分析為輔,並以課程取向的哲學基礎為架構進行分析,對研究資料進行互動思考、持續比較分析與系統編碼,直到資料飽和建構的模式進入成熟階段,再次回顧文獻相互比較,進而逐漸浮現出體驗教育的課程取向分布。結果與討論:一、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的專業成長要素,分別是學習的來源、課程的焦點、接案的類型、經驗的積累、課程的風格,以及領域的脈絡等;由此發展歷程得知,體驗教育是引導員與經驗之間持續不斷交互作用的歷程,也是課程與取向永不止息的溝通。二、影響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課程取向之因素,分別包含在目標因素、歷程因素,以及情境因素的範疇當中;各範疇間的內容可以看出引導員發展歷程中所凝結的部分概念,看見體驗教育專業的技術知能、核心價值與情境互動,勾勒課程取向分布概略的輪廓。三、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之課程取向分布,分別包含認知過程發展取向、自我實現取向、社會重建取向、科技取向,以及課程價值取向等;從這些分布比較清楚瞭解,體驗教育課程是可以建構於不同的取向,代表課程應該做什麼的信念,推展成為需要肩負的目標是什麼。四、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評估課程取向之感受,分別是真實的體驗、歷程的掌握、學習的態度、課程的要素、行為的改變,以及領域的發展等,都是值得體驗教育課程取向深入研究的議題。結論與建議:資深體驗教育引導員在發展歷程中,受到課程取向因素的影響,發展出五種課程取向分布,並能評估自身對於課程取向之感受。建議後續相關的研究者持續探究與善用引導員課程取向分布圖;建議體驗教育實務工作者參考該課程取向發展專業課程與組織體系。
  • Item
    澳門學校實施戶外教育課程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2023) 鄭智明; Cheang, Chi-Meng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一套在學校教育環境下實施戶外教育的評估指標,以促進學校教育與戶外教育之融合發展。本研究方法經由文獻分析法與系統性文獻回顧法,並透過深度訪談法邀請共9位戶外教育不同界別的專家進行個別深度訪談,以蒐集之研究資料透過文獻品質評估,三角檢測與專家效度,建構與進行修正指標。研究結果與結論為 : 其一是澳門特色之戶外教育意涵與特質,戶外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其目標結合國家與地區政策、文化特色與發展,整合資源並獲取政府與社會專業機構協作支持,建立安全風險管理機制與教學人員發展體系。其二是把戶外教育課程評估指標整合成具系統性之架構層次,當中包括「課程規劃與組織、課程設計與發展、課程實施與教學、課程成效與優化、安全風險管理機制」5大構面、15個向度與50個細目指標。依據上述研究結果與討論,本研究提出之建議為 : 其一是學校首要工作是從政府或學校領導層級認同與重視戶外教育的效益,並需要透過制定相應的政策與法規支撐課程的建構,從而發展出一套具澳門專屬特色之戶外教育課程。其二是整合社會資源,充分與政府與社區緊密連結支持,達成合作策略。其三是建立戶外教育教學人員專業發展體系,有助戶外教育在澳門的有效發展與實施。安全風險管理是戶外教育課程不可或缺的核心,致力提升教職員工、學生與家長之風險評估與管理之重視與認識。其四是後續之評估指標成效可透過德懷術與層級分析法,借重專家學者等決策成員之偏好權重來評估各效益項目的相對權重及優先順序,以深入驗證本研究建構之戶外教育評估指標之代表性。
  • Item
    國中小戶外教育課程與學習評量設計檢核指標建構之研究
    (2023) 徐秀媫; Hsu, Hsiu-Chieh
    本研究係以戶外教育為內涵,以素養導向原則、逆向式課程設計為基礎,建構中小學進行戶外教育課程設計與學習評量設計之檢核指標,作為教師在國中小設計戶外教育課程及其學習評量之依據與檢核工具。研究者蒐集並研析戶外教育相關理論、法令規章及實證研究,界定學校戶外教育課程之內涵作為研究架構基礎。本研究先採用5場次種子教師工作坊與1場焦點座談,進行戶外教育課程與學習評量設計之前導研究,在種子教師工作坊中邀請各縣市國教輔導團員、參與戶外教育相關專案教師及12年國教前導學校教師參與試用,焦點座談則邀請戶外教育學者、實務專家及戶外教育計畫相關教師參與。本研究採用修正式德懷術,經前導研究彙整前述試用意見及焦點座談之專家意見,編制與修訂德懷術問卷初稿,以建構國中小學校戶外教育課程與學習評量設計之檢核指標架構,進行適切性檢核。研究者邀請15位戶外教育、課程與評量專長之學者專家、實務專家及國中小具設計戶外教育課程之專家教師組成德懷術專家小組參與研究。研究結果為我國國中小戶外教育課程與學習評量設計檢核指標架構,包含「課程核心概念與主題設定」、「學習目標設定」、「學習活動設計」、「學習動機引發與維持」、「學習時間規劃與安排」、「學習策略引導與運用」、「戶外教育資源運用」及「學習評量設計」等8個檢核指標,檢核指標下分為37個檢核指標重點及其重點說明。此項檢核指標架構中,係依循素養導向原則,採用逆向式課程設計理論而發展,重視學習評量在課程設計中發揮促進學習和改進教學的功能。檢核指標架構中,有關戶外教育風險管理、戶外技能僅停留在原則性檢核。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分別針對檢核指標架構之運用方式、未來研究精進方向及各級教育單位推動戶外教育課程發展提出建議。
  • Item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對自學團高中生全球公民素養之影響研究
    (2023) 郭瑤萍; Kuo, Yao-Ping
    面臨全球化挑戰下的21世紀教育專業社群愈來愈關注人權、平等、促進和平與永續發展的議題。在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試圖定義年輕人為「世界公民」的必備條件,以培養「有能力的全球公民」(empowered global citizens)為目標,讓學習者積極扮演解決全球性議題的角色,進而促進公平、和平安全的永續世界。為了迎合全球化趨勢,我國現階段中小學教育國際化也面臨著考驗,除了我國12年國教課程綱要將國際教育融入各領域學科,探討全球永續議題、提升資訊科技運用能力之外,教育部亦與時俱進的在2014年11月公布實施實驗教育三條例,賦予實驗教育更多辦學彈性,期待實驗教育能提供學生多元適性的學習機會,推動課程國際化,培育全球公民素養。研究者致力於推廣服務-學習教學法於各級學校,從許多文獻研究顯示服務-學習不但是全人教育的方式,也是實踐公民社會的策略之一。然而在服務-學習課程實施現場,常因學生具體經驗不足,對議題資料探索不夠深入,無法獲得深刻感受,與社會議題很難以產生連結關係,在反思的厚度上顯得不足,造成學生成就動機不強,進而對後續的公民行動方案無感,易流於口號儀式化,影響學習效益。總之,對議題的知覺與關懷的具體經驗與感受不足,是服務-學習歷程中的缺憾。當研究者在臺師大公領系再度進修時,接觸了經驗教育,爬梳許多關於戶外教育的文獻後發現:戶外教育與服務-學習的哲學原則都是基於體驗教育的基礎,都是源自於杜威「做中學」概念延伸,且戶外教育形式非常多元具有高度包容性,可以和各學習領域議題連結,擴展學生的經驗和視野。若能將戶外教育和服務-學習的經驗遷移與運用,兩者截長補短,將有機會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自我探索與社會適應,厚實公民素養養成教育。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對自學團生公民素養的影響? 二、 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時,必須考量那些因素? 由於「教師即研究者」,本研究將以行動研究為主,反思檢視研究者自行設計的服務-學習套裝課程成效,並證實戶外教育與服務學習的融合與互補效益。 資料收集來源自研究對象與協同研究者,包含量化資料:學生參與服務學習經驗自評量表;質性資料:反思與任務紀錄、學生焦點團體訪談紀錄、教師焦點團體訪談紀錄。由於本研究樣本數限制,故以質性資料為主要分析內容,再輔以量化資料參考。 企盼能將服務-學習與戶外教育兩者融合設計為一學期的特色課程實踐於實驗教育的高中生,探討戶外教育融入服務-學習課程的可行性,以及培育全球公民素養的效益,並根據研究結果,提供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特色課程設計參考。
  • Item
    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研究—以中部某國小為例
    (2021) 蕭伊蝶; Hsiao, Yi-Tieh
    戶外教育對學生身心發展具正面積極效能,教育部將戶外教育列入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重大議題,並以戶外教育修訂校外教學法規,要求學校每學期至少實施一次,此重大舉措,使戶外教育發展方式多元。除單獨實施外,可整合各項重大議題,或結合部訂課程,成為跨領域課程的利器,或發展成為形塑符合學生需要與學校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形塑核心素養。學校本位課程更是新課綱是否落實的關鍵。因此,本研究採自然典範,探討以戶外教育為學校本位課程多年,極具課程特色的個案學校,其於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頒布前,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為何?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施行後,其實施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現況為何?並探究影響個案學校持續推動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關鍵因素為何?並就其豐富的經驗,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頒布前,個案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一)課程型態變革歷程:從初期單一班級活動,到中期全校性班級活動,至後期由教務主任領導下,轉向學校本位課程的永續規劃與發展。課程型態發展歷程中,除家長協助與校長支持外,教務主任角色更是舉足輕重,教務主任才是將戶外活動轉化為課程的重要推手,其在課程領導中承上啟下,推動課程發展、整合資源、溝通協調、促使行政支持教學系統,並激勵組織的學習動能。(二)面臨的挑戰,分成六大因素: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是家長干預影響課程;資源因素:教材不足、補助不確定;學校因素:人事異動與學生差異;課程與教學因素:課程認知落差,課程化難度高;教師因素:專業與體能差異,產生壓力;安全管理因素:天候與高山症難預測。(三)因應策略:外部環境因素:事前溝通訂出界線;資源因素:以外部資源增能教師,就地取材訓練學生;學校因素:教師共備共學、學生個別訓練;課程與教學因素:支持性環境,以課程核心具體規劃;教師因素:經驗共享相互提攜;安全管理因素:備案、備藥與家長協助。二、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施行後的現狀:(一)課程實施方式:在既有基礎上積極迎接變革;提前全面實施滾動修正;固定排課;連結部定課程進行跨領域整合;注重縱向銜接連貫;固定場域以深化課程;以共同核心素養貫穿課程。(二)面臨的挑戰,分六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家長參與程度差距大;資源因素:人力物力資源不足;學校因素:面臨適性教學設計與教師任職穩定度問題;課程與教學因素:新課綱課程轉化的挑戰;教師因素:教師條件不同,壓力與負擔龐大;安全管理因素 :應變能力考驗大。(三)因應策略:資源因素:沿用過去因應方式;學校因素:同儕協作同行,改變師生互動模式共同成長;課程與教學因素:體現新課綱精神;教師因素:同僚專業相互支持楷模學習;安全管理因素 :固定領域與增加醫療量能。惟面對教師對戶外教育喜愛、本位課程認同度與人事異動問題,以及新課綱課程轉化及學習重點對應,尚未提出具體措施。三、影響個案學校持續推動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的關鍵因素:(一)學校生態:正向健康(二)學生學習成效:顯著(三)國家政策:具體明確(四)教師專業成長:精實。可見發展戶外教育為學校本位課程,必須建立於:教育行政機關以及外部系統支持、教師自主與專業發展、學校生態健全與安全氛圍、學生正向學習成長四大要素。綜合本研究結果,歸納出個案學校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特色:一、善用國家具體政策為課程說帖。二、善用各方資源。三、學校生態正向健康。四、教師專業成長精實。五、長期實施並跨領域多元呈現的戶外教育。六、戶外教育成效顯著。個案學校戶外教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為:一、以既有基礎持續滾動修正。二、跨領域教學的遠見。三、從隨性到固定排課的轉變。四、注重縱向銜接與橫向連貫的改變。五、轉向固定場域以深化課程。六、創新嘗試以共同核心素養貫穿課程。針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建議:一、減輕教務主任工作負擔;二、師培育單位應系統性增加戶外課程;三、拓展戶外教育與學校本位課程共享資料庫內容;四、增加正式教師員額配置;五、擴充穩定補助學校發展戶外教育經費;六、建立完整核心素養評量機制。
  • Item
    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實施與評量之行動研究—以攀樹課程為例
    (2021) 梁英聰; Leong, Ieng-Chong
    本行動研究旨在探討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之實施歷程、學生學習經驗與成效及教師行動省思,嘗試解決國中學生學習動機低下、親自然性低落之問題。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高中國中部一年級學生25人,實施為期十一週之戶外攀樹跨領域課程,透過蒐集在行動研究歷程中的教學觀察紀錄、課後議課紀錄、學生學習檔案、師生訪談紀錄等資料進行質性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結論:一、 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之實施與修正歷程:透過組成教師跨領域共備社群,以每週課程共備、協同教學與課後議課,逐步反思與修正課程,為教師帶來對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更深的理解與發現。二、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之學生經驗與成效: 1. 學生學習經驗:失衡經驗到自我調整、師生同儕互動學習、團隊衝突的因應學習、分享學習提升自信。 2. 學生學習成效:增進自我認識、提升學習動機、學習人際互動、增加對樹木關注、間接提升相關學科學習成效、促進不同情境學習遷移。 三、教師對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之行動省思: 1. 課程行動策略:在彈性選修課程實施戶外跨領域統整、彈性編排課程與協調課時、主動溝通以取得行政與家長的支持及攀樹專業訓練與協同教學的配搭。 2. 課程改進方向:增加課時及調整課程內容順序、融入環境教育元素於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嘗試不同的戶外教育媒介發展跨領域課程。 3. 教師對戶外教育跨領域課程之理解:課程能整合分科及統整之優勢、作為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促進學生多元豐富學習。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實務及研究之具體建議,作為教師未來進行相關課程與研究參考。
  • Item
    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學校露營教育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兼論其對我國戶外教育之啓示
    (2015) 陳麗敏; Chen, Li-Min
    本研究透過文件分析、概念分析及哲學詮釋學之方法探究夏普、史密斯及唐納森學校露營教育理念與實踐情形,及其對我國戶外教育之蘊義。具體而言,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五:(一)探究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推行美國中小學學校露營教育之時代背景與發展;(二)分析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的學校露營教育理念;(三)探討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推行美國中小學學校露營教育的實例;(四)歸納與評析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的學校露營教育理念及其實踐的特質與相關問題;(五)基於對前述三位推倡者理念與實踐的分析,省思其對我國近年來有關戶外教育相關政策之蘊義,並且研提建構我國童軍戶外學校之原則與方向。 本研究得到以下八點結論:一、1930至1950年代,美國中小學學校露營教育的發展,主要是在當時工業化、都市化的背景下,人需要回歸自然與群居生活;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以進步主義的教育觀點,重新反省組織型露營遊憩取向、體制僵化課程呆板的缺點,強調露營的教育功能,並極力主張由學校辦理露營教育。二、史密斯與唐納森學校露營教育理念師承於夏普,夏普露營教育理念主要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受到杜威、克伯屈及龐錫等新教育學派學者的理念及著作影響;而夏普的露營教育課程設計原則為小團體、去中心化及向戶外自然環境學習,在活動內容的設計上,則以印地安人的題材為基礎,並參考美國童軍活動、基督教青年會及美國露營協會所辦理的露營活動。三、夏普在學校露營教育上,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如果在教室裡學習其效果較好,那就在教室裡學習,而如果在營地裡透過直接體驗學習,其效果較好,那就應該在營地中學習。四 、學校露營教育的定義為,學校於學期間,在營地有效使用自然環境所實行的教學活動,它是學校課程的一部份,強調以露營參與者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透過學生直接體驗與民主共同生活方式,培養學生健康身體、健全人格、民主團體生活,以及對自然體驗與瞭解,它是學校學科課程的實驗室、生活教育的實踐場以及戶外遊憩的體驗場。五、夏普、史密斯與唐納森所推行的學校露營教育課程方案,重視師資培育,在法令、組織管理及課程教學方面皆有明確依據,對我國學校露營教育理念的擴展以及實施方法均有足供參酌之處。六、主事者、家長的教育理念與推倡者的作為是影響學校露營教育是否能持續推動的重要關鍵。七、美國學校露營教育在自主性課程設計、經費來源、環境保育、師資培育過程、生活移轉問題、課程融入自然環境問題、課程評鑑問題遭到困難與爭辯。八、露營模式的戶外教育課程是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可行途徑。 最後,根據本研究發現,分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國民中學教師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建議。
  • Item
    戶外教育效益機轉模式之應用研究-以臺北縣某國民中學隔宿露營為例
    (2009) 王正宇; Wang Cheng Yu
    摘 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戶外教育效益機轉模式是否適合應用在國民中學隔宿露營活動。先以文獻分析法討論戶外教育效益機轉相關理論,其次在實證研究上,以吳崇旗(2006)發展之「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模式量表」為研究工具,經原作者同意後修改量表以符合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量表預試,以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考驗,建構具良好信、效度之學前準備、活動歷程、體驗特性與活動效益等4個量表。完成量表修訂後,進行正式量表施測。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法瞭解臺北縣某國民中學學生在隔宿露營在活動歷程、體驗特性與活動效益的影響。選定於97學年度第二學期臺北縣立某國中二年級學生參與隔宿露營者為研究對象。問卷共發出851份,回收828份,有效問卷762份。所得資料以SPSS 12.0中文版進行統計分析,使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相關性分析法與多元同時迴歸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其學前準備、活動歷程、體驗特性與活動效益有差異。 二、不同學前準備之國中生其活動歷程、體驗特性與活動效益有差異。 三、學前準備、活動歷程、體驗特性與各活動效益間呈顯著中、低度正相關。 四、學前準備、活動歷程、體驗特性中之「立即結果」對整體活動效益有最大解釋力。其他呈現顯著因素依序為:「相互支持」、「改變意願」、「能力精熟」、「鼓勵冒險」、「反思內省」、「引導歷程」。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戶外教育效益機轉模式理論應用、實務應用與後續研究之建議,以作為提升隔宿露營活動效益之參考。 關鍵詞:戶外教育、效益機轉、國中生、隔宿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