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教育改革的媒體再現:以111學年度大學入學方案調整為例(2017) 江宜芷; Chiang, Yi-Chih十二年國教的課程改革為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帶來改變的契機,大學升學制度的改革亦成為大眾和媒體報導關心的熱門話題。本研究從論述與權力的關係出發,分析教育改革中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論述如何被媒體再現,並形塑教育改革議題的公眾意象。本研究使用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為研究方法,以111學年度大學入學調整方案作為研究個案,蒐集五家臺灣主流報社對於本研究個案的網路報導。本研究透過報導內容的分析,勾勒出教育改革過程中不同論述競逐的過程。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四點發現: 1. 學生缺席於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的論述之中:儘管十二年國教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其他利害關係人也以學生經驗作為論述依據,但學生本身的意見並未被媒體或政策制定者所重視。 2. 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的論述重視育才勝於選才:媒體論述偏重於大學入學制度對於學生學習和高中教學的影響,大學入學的評量標準反而未成為主流論述關注的焦點。 3. 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的報導內容複雜且欠缺專業性: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的媒體報導並未充分解釋其中的專有名詞,同時內容主要以受訪者的觀點為主,缺乏相關研究根據與論證。 4. 大學入學制度改革的形象負面且充滿衝突:媒體強調不同利害關係人意見相左之處,為議題營造缺乏共識且混亂的形象。Item 實踐人文精神的教育改革對教師自我反思影響之研究~以開平高中人文精神教育實驗為例~(2001) 樓毓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行動研究的方法,探討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影響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為何,期以此反思經驗作為教師建構教育行為的使用理論(act-in-theory)。 本研究以台北市開平高中為研究背景,探討該校三年來各項教育改革行動的意義,以及教師面對這些改革行動的自我反思。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蒐集該校87年至90年間的相關文件,資料來源有:教師的反思心得254篇、校長的反思心得73篇、教師反思團體的對話記錄10篇、以及研究者本身的反思心得32篇,透過「批判性反省」的方法來分析人文精神對學校教育改革的影響,以及教師對改革行動的詮釋與自我反思為何。 透過研究者的反省、詮釋和行動實踐,本研究發現開平高中實踐的教育改革行動意義有以下四點: (一)改革傳統教育價值所導致的「失序」現象,正是催化教師自我反思和謀求解決教育困境的動力。 (二)教師實踐人文精神的教育改革過程,亦是教師自我價值澄清的歷程。 (三)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影響學校教育改革的品質,愈多「自主性行動反映」的教師,愈能發展出自主性的實踐理論。 (四)透過教師的反思團體歷程,一方面提供教師情感性的支持,另一方面讓教師願意深度的自我揭露與反省,重新建構教育問題的解決模式。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和對本研究的反思心得,建議開平高中和當前的教育改革者都必須不斷的反省台灣教育背後的價值系統和推動教育改革的目的,唯有教師能自我反思,不斷地探索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的問題時,才能將人文精神落實於教學中。Item 市場導向的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工作性質的探討(2003) 楊士賢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紛紛把市場機制引進教育場域,這趨勢對身處教育第一現場的中小學教師產成極大的衝擊。到底市場機制將提供教師工作一個向上提升的良好背景,還是如同Stephen Ball所言,會「驅走教師的心靈」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者先探討相關文獻,了解各種不同的觀點,再進行實證調查,檢證何種觀點較適用於臺灣現況。 本研究以臺灣北部六縣市國民中學教師518人為樣本,並以自編之「教育改革與教師工作問卷」為工具,調查不同背景的國中教師所知覺到的教育市場導向趨勢,並考驗市場導向與教師工作性質的相關及預測情形。本研究以t考驗、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致如下結論: 一、教育改革中的市場導向大致可分為市場競爭、家長選擇、學校自主、多樣化與私有化五個層面 二、台灣目前教育改革中市場導向的趨勢堪稱明顯 三、市場導向的趨勢在都市化程度高的地區較明顯 四、年長與資深的教師感受到較高的市場導向趨勢 五、市場導向會使教師的工作負荷增加 六、市場導向無法使教師的自主權增加 七、市場導向會使教師知覺到較高的專業性 八、市場導向不利於學校同事間的關係 九、對教育市場導向的過度樂觀態度有待進一步商榷Item 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2011) 康瀚文; Han-Wen Kang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台灣自1994年四一○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前後迄今(2010年),教師專業論述的形塑與發展過程。本研究先整理教師專業的相關文獻做為理論背景,並探究台灣自遷台後至1990年代教育改革間教師專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之後在研究方法上採取論述分析方法,對當時教師專業論述文本包括官方報告、報章媒體報導、民間團體刊物與學者專家的研究報告進行文本的分析、論述的詮釋與社會脈絡的解釋,並據以形成本研究的研究結論。 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灣教師的專業特徵從過去道德教化的角色走向專業人員的角色。 二、專業訓練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一種開放走向緊縮的轉變過程。 三、專業組織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出專業主義與工會主義間的對立過程。 四、專業評鑑的教師專業論述呈現出教師成為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 五、台灣教師專業論述的整體現象具有彼此影響、手法與現象互通,以及由官方主導、以市場機制為政策內容的現象。 六、台灣教師專業論述裡,教師已被社會大眾視為專業人員。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對政府官方、教師組織與未來研究的相關建議。Item 學校權力結構之研究:新制度論的觀點(2008) 陳文彥學校組織權力結構的再構是1990年代台灣教改的核心主軸之一,諸多法令的制訂與修正,均意圖對學校權力結構產生制度性的框架作用。然而法令與政策的改變,在組織場域究竟是達成了預期的政策效果,抑或僅是另一種書面文章?其中的轉化機制與結果,便成了理論面與實務面均值得探究之議題。 本研究以新制度論為理論視角,由制度的角度出發,針對四所公立國民中學之權力結構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目的有四:一、鋪陳影響學校權力結構之鉅觀制度脈絡的變遷;二、探討不同場域脈絡下個案學校權力結構的形構;三、分析不同場域脈絡下個案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四、彙整研究所得提出學校行政革新之相關建議。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歷史分析與個案研究,首先縷析影響學校權力結構相關制度的變遷,再以四所個案學校為例,探究行動者在不同脈絡之下,如何透過策略性行動,形構出該場域權力結構的樣態,而此權力結構又對行動者與制度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校權力結構鉅觀制度之變遷可區分為「行政專權期」、「改革鬆綁期」與「多元互動期」三個階段。 二、學校權力結構制度面的重大轉折,是解嚴後體制外的中上階級取得政治機會所發動及主導。 三、目前學校權力結構就制度面而言是一種軟性的制度,地方與學校層級的行動者擁有較大的策略運用空間。 四、學校權力結構是上層制度環境下,場域脈絡與行動者互動的結果。 五、學校權力結構的樣態有其脈絡性及多元面向。 六、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因樣態之不同而有差異。 七、學校權力結構的影響受行動者認知及組織規模所中介。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提供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學校相關人員,以及後續研究之參考。Item 參與乎?投入乎?介入乎?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2010) 王彥稀; WANG, YEN-HSI台灣自從教育改革以來,即開始逐漸強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教育基本法》及《國民教育法》的制定,家長選擇學校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皆已在法規中獲得了確立。直到近年更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家長學苑」及各縣市家長協會等組織的成立,皆是以增進家長參與權以提升學生學習為理念,足見「家長參與」已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然而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究竟是家長「參與」、「投入」抑或是「介入」?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家長參與的原因、方式、範圍及參與後產生的效果及意義。 二、探究家長與教師、學校行政人員之間的關係,彼此如何看待家長參與。 三、探究家長參與後,家長、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間的權力運作。 為能深入地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本研究採用質性的個案研究,以台北地區一所國中為研究場域,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 本研究透過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選擇學校即是家長參與的開始。 二、家長透過不同社會網絡的連結、學校日及不同的家長組織參與學校教育, 參與的範圍包括與升學相關的參與及與生活相關的參與。 三、造成家長參與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時間」及「距離」。 四、家長參與後帶給教師更多的壓力。 五、「家長參與」因權力分配及教育理念之差異,而形成參與、投入及介入 之不同。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家長參與在教育政策及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Item 1990年代以來韓國高等教育改革之研究(2006) 李京熹; LEE KYUNG HEE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包括:(一)探討韓國高等教育發展與現況。(二)瞭解1990年末期以來韓國推動高等教育改革之脈絡背景。(三)探討韓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機構與改革內容。(四)探討韓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課題與並分析其特色與優缺點。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經由相關文獻與文件資料之蒐集、整理、歸納與分析,以探討韓國高等教育的現況與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並分析韓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內容與主要議題。本研究所獲結論如下: (一)從韓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來看,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包含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高等教育高度依賴私立學校,但政府補助卻著重於國立學校;大學教育發展質量失衡。 (二)韓國高等教育改革之背景因素可從國際潮流、國內情勢與第三級教育制度本身問題三方面來分析。 (三)韓國高等教育改革均著重於提升高等教育的卓越化、開放化、多樣化、國際化。 (四)韓國政府為提高高等教育的研究品質並培養高級人才,以及強化教學與研究的結合為目的而實施Brain Korea 政策。 (五)目前韓國基於不同目的與方式而大學教育協議會、教育部、其他學術協會與媒體來進行大學評鑑。 (六)政府為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與中等教育的正常化與大學發展的多樣化與自主化而進行大學入學制度的改革。 (七)政府推動國立大學改革,其目的在於國立大學能夠培養國家產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學科均衡發展與擴充基礎學術領域、增加地方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的品質。Item Amy Gutmann審議式民主理論及其在臺灣教育改革/政策之應用(2015) 陳宛君; Chen, Wan-Chun本論文旨在探究美國政治哲學家Amy Gutmann的審議式民主理論,並以此檢視、分析臺灣自1994年到2003年的教育改革,以及2003年到2014年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研究者發現這兩波教育改革的共通問題在於教育權威的失落,以及忽視教育的政治性價值。透過探討Gutmann的審議式民主概念以及對教育權威的論證,可以協助於我們釐清教育改革中的權力關係與政治分歧的狀況,進而解決教育分配的問題。此外,Gutmann的民主教育理論也闡釋了教育與政治的關係;透過民主的、公民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審議的能力,並「有意識地再製」民主的共同體,而這也是教育改革應該重視的目標之一。Item 國家在教育改革中之角色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1-06-??) 王錦雀在邁向新世紀之際,教育界無不積極且熱衷於規劃新世紀教育發展之藍圖。但是,如果未能釐清國家的概念,以及國家在教育改革中應扮演之角色,則規劃出的教育發展藍圖,就如同處於真空狀態的造景,徒具形式而遑論務實可行。 因此本文認為處於快速變遷社會,面對新世紀日新月異革新的需求,對於國家概念之釐清以及將國家在教育改革中應扮演角色加以定位,是基本且必需的議題。故本文以回顧和檢視臺灣教育改革經驗中,國家所曾扮演的角色,進而提出反省和建議,如是才能促使教育界在面對新世紀,採以積極思考並力促各項革新方案規劃之際,得以排除國家在臺灣教育發展中長期形成的控制體系,並釐清國家與教育之關聯。亦即,在規劃教育發展藍圖和期許邁向教育發展願景時,能正視長期以來影響臺灣教育改革之阻力來源為何?(如國家介入教育過多甚或使得教育淪為政權執政工具),並進而消弭之;除此外,能進一步深思國家與教育間之關聯,及國家在未來教育改革中宜扮演之角色。 本文依據文獻探討和反省與發現,對於國家介入教育的理念加以釐清,並就臺灣長期以來教育體系所受到的內外控制進行反省,歸納分析後,提出如下之建議: (一)應將補助者角色由政府轉移至民間企業。 (二)中央與地方對於教育管轄權宜釐清並做明確劃分。 (三)國定課程的制定過程值得反省和監督,以避免國家意識型態和父權支配意涵的過度掌控。 (四)透過教育養成學生認識權力關係,理性運用公民權,學習權力對話的語言。 (五)教育改革歷程是問題解決歷程,應促使教育制度民主化。 (六)臺灣教育改革中,國家應主導的管制方向,包括課程規劃與執行;教師的訓練、檢定與管理;以及教育過程的監控與管制。 (七)視國家為供應者,應扮演起整合社會大眾的真正需求,釐清教育品質欲達成的指標,已持續進行評估之角色。Item 現代康德能無憾否?德國大學教師之人事改革評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3-06-??) 張源泉; Yuan-Chuan Chang德國大學教師人事制度遲至21 世紀初,才有較大幅度的改革。本文以文件分析法探究此波改革之相關法制與政策,首先探究大學教師之人事結構,而後評析改革的內容與問題。由於德國大學中非教授之學術人員比例超過八成,因而使得學術後進間的競爭態勢加劇,以「私聘講師」的處境為例,其邁向教授職位的攀登過程猶如天路歷程。而講座教授制度源自中世紀時期行會組織,傳統的「講座教授大學」在1960年代已轉移為「組群大學」。再則,教授之徵聘須遵守「留校任教禁止」且過去必須通過「教授備選資格」。20世紀末,大學引進有期限的「初級教授」,且教授的薪偉由「照顧原則」漸轉向「績效原則」,由W制薪資取代C制薪資。但前述改革仍充滿險阻,包含傳統組織文化難以聽動、「成本中立」下經費拈掘、留校任教禁止原則鬆動而有近親繁殖疑慮、績效基準難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