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高齡者行動支付接受與拒斥因子模式之發展與驗證(2022) 陳彥如; Chen, Yen-Ju現今科技進步蓬勃發展,我國網際網路及智慧型手機普及化。支付型態也隨之改變,行動支付為人們帶來便利及個人化。因此,行動支付也成為目前支付方式的焦點。中高齡者使用資訊科技的目的不盡相同,若能掌握中高齡者使用資訊科技的意圖,將可提高中高齡者對科技的接納度及使用率,進而提高其生活品質。本研究旨在了解促進及抗性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之預測因子,本研究理論以使用態度與使用行為為基礎,以探究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之預測因子進行探討與驗證。本研究方法為混合設計,本研究共有兩個研究分別採用深度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兩個研究之研究對象皆為45歲以上之中高齡者。研究一為深度訪談法,訪談20位受試者(50-77歲),探究中高齡者使用行動支付的接受與拒斥之因子,以建立後續量表及模式基礎。研究二為進行問卷調查法,研究二之研究工具有研究者自編的行動支付接受量表、行動支付拒斥量表以及Yang等人(2015)、Yeh(2020)與Oliveira等人(2016)的量表改編之行動支付行為量表,設計本研究之問卷後,將各量表透過以預試確立信效度後,正式施測以立意抽樣,包含紙本與網路問卷,共計回收386份有效問卷,再以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來驗證本研究所提出的行動支付接受與拒斥模型,以深入了解增進或阻礙中高齡者採用行動支付的因素。研究結果為不論是接受模式或是拒斥模式,在行動支付有用性與不有用性的部分,皆對使用態度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在社會影響與缺乏社會影響皆對有用性與不有用性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使用態度對使用行為皆有正向顯著之預測效果。(1)行動支付接受模式:僅行動支付易用性對使用態度有顯著正向之預測效果,而社會影響對行動支付易用性不具顯著之預測效果,且行動支付易用性對使用態度不具顯著之預測效果。(2)行動支付拒斥模式:缺乏社會影響、缺乏隱私保護、不易用性、不有用性皆對使用態度有顯著之預測效果,但不易用性對不有用性不具有顯著之預測效果。Item 家庭脈絡下的親子共讀與幼兒發展關係-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應用與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09-??) 林佳慧; 劉惠美; 張鑑如; Chia-Hui Lin, Huei-Mei Liu, Chien-Ju Chang本文使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36 月齡幼兒第一波家庭問卷資料,旨在了解臺灣家庭中親子共讀的實施情況,以及家庭社經地位、親子共讀兩個因素對幼兒發展的直接與間接因果關係路徑,分析資料共納入2,164 位幼兒。研究結果發現:臺灣育有36 月齡幼兒的家庭中,約三分之二的父母每週會共讀至少一次,約三分之一的父母則從未與孩子共讀或共讀次數每週少於一次。再者,透過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發現:親子共讀的實施受到家庭社經地位直接的影響,標準化迴歸係數為 .60,意謂家庭社經地位這個因素可解釋親子共讀36%的變異性;親子共讀同時也對幼兒發展具有 .51 的直接效果,可解釋幼兒發展變異的28%,但家庭社經地位並沒有直接影響幼兒的發展,而是透過親子共讀的中介對幼兒發展產生間接影響。在各項幼兒發展能力中,親子共讀對幼兒的認知記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最明顯的效果,效果量分別達 .44 和 .41,其次是幼兒的情緒能力和讀寫萌發能力,效果量分別達 .38 和 .37。親子共讀對幼兒的社會能力、注意力/執行功能、語言理解的發展也有正向效果,但效果量相對較小。另外,本研究也透過多群組分析,檢視受訪者為父親或母親、幼兒托育照顧方式與時間、幼兒的性別或出生排序對此因果路徑關係有無調節效果。結果均無發現有群組差異,顯示無論是由父親或母親所進行的共讀,對幼兒發展均有顯著效果,幼兒的性別或出生排序也沒有對結果造成差異。但幼兒托育照顧方式與時間則出現群組差異,當幼兒接受的每日托育照顧服務時間愈長(如11-24 小時),親子共讀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效果就愈高。Item 家長參與、科學學習動機與偏鄉地區國中生科學學習成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09-??) 謝曼盈; 張景媛; Manying Hsieh, Ching-Yuan Ch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偏鄉地區國中生家長參與、科學學習動機與一年後科學學習成就三者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425 位八年級國中生,包括221 位男生和204 位女生,平均年齡為14.36 歲,標準差0.48 歲。研究工具為阿拉巴馬教養量表兒童版的正向親職、家長參與分量表,以及國中生科學學習動機量表,以套裝軟體IBM SPSS 18 和Amos 20 進行資料分析,使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考驗,並採取兩階段的分析策略:第一階段考驗研究的測量模式;第二階段考驗研究的結構模式,再以多群組分析以考驗假設模式的跨性別不變性,以拔靴法(bootstrapping)考驗科學學習動機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支持家長參與、科學學習動機、科學學習成就之間的理論關係,顯示假設模式具有跨性別的不變性,且科學學習動機在家長參與和科學學習成就間扮演部份中介變項的角色。綜上,研究結果顯示偏鄉地區家長參與越高,子女一年後的科學學習成就越高,當家長的陪伴能適當引發和鼓勵子女的科學學習動機時,更能有助提昇學生的科學學習成就。研究結果與Coleman的社會資本理論一致,並支持Grolnick 與Slowiaczek 的所提出的動機模式。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促進偏鄉地區學生科學動機之相關建議。Item 我國公務人員數位學習行為意向、使用行為與相關影響因素關係模式之建構(2016) 陳俊廷本研究旨在瞭解影響我國公務人員數位學習行為意向及使用行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除瞭解這些影響因素與數位學習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的現況,並依據其之間的關係建構出完整模式。取樣對象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建置之「e等公務園」會員,抽樣時方式採取分層隨機抽樣方法,依服務機關類型隨機抽取1,200個樣本,並將問卷置於平台,透過平台寄送mail通知受試者填寫問卷,調查期間於2014年2月至5月,共計回收569份,有效問卷為518份。研究工具除能力動機(數位學習準備度)、認知覺察(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社會影響因素、數位學習行為意向等受試者自評量表外,另配合平台所記錄之使用行為客觀資料(認證時數、選課門數、登入次數與閱讀時間),透過統計分析後,獲致下列研究結果: 一、我國公務人員所具備數位學習的能力或動機、認為數位學習有用或容易使用的程度、認為社會影響因素對其進行數位學習影響的程度、及數位學習行為意向程度高;而公務人員四種數位學習使用行為之間的關聯性高,但同個使用行為的內部差異大。 二、我國公務人員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對數位學習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之差異情形:不同職等在數位學習行為意向差異達顯著;而不同教育程度在登入次數及不同電腦使用經驗在閱讀時間的使用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三、我國公務人員數位學習行為意向、使用行為與相關影響因素的整體模型,包含「數位學習準備度」(能力動機面向)、「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認知覺察面向)、「社會影響因素」(社會影響面向)、「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等構面,經結構方程統計分析達合理適配。即公務人員所具備的數位學習準備度越高、越認為數位學習容易使用及對自己有幫助、及感受到重要他人及組織文化等社會影響因素越重視數位學習,其進行數位學習的行為意願越高,數位學習使用行為出現的時數、次數與頻率等也越多。顯示本研究經文獻探討所建構的理論模式,可以用來解釋公務人員的數位學習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 四、在整體模型中,數位學習準備度與知覺有用性到使用行為路徑的迴歸係數皆不顯著。顯示數位學習行為意向在本模型中扮演完全中介的角色,即所有影響因素都必須透過該變項的影響,才會產生數位學習使用行為。 五、從個別因素的影響來看,數位學習行為意向對四種使用行為的影響效果皆為最高,其次為社會影響因素、知覺易用性、數位學習準備度與知覺有用性;而從三種影響因素面向比較,社會影響因素對行為意向與使用行為影響的程度最高,即如欲在公務界推動數位學習,先強化促進公務人員使用數位學習的意圖及社會影響因素,是較有效果的。 本研究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未來對此研究領域進行探討的研究者及公務部門數位學習推動主管機關、訓練機構數位學習推動者,在研究及工作推動上的參考。Item 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研究(2009) 顏巧怡; Chiao-Yi Yen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資優生與普通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間的情形。以全國高中一、二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取得有效樣本1065人,並以自編之「正向心理特質量表」為研究工具,量表回收後將施測結果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Pearson積差相關、迴歸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整體高中學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正向支持環境及志願服務傾向之表現普遍屬於正向。 二、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方面,性別在「勇氣」及「人道關懷」達顯著差異,男生在「勇氣」向度得分高於女生,女生在「人道關懷」向度顯著高於男生;年級在「勇氣」達顯著差異,一年級的得分高於二年級;普通班與資優班在「人道關懷」及「未來遠景」達顯著差異,資優班的得分均高於普通班;學術性向與藝術才能優異學生在「勇氣」達顯著差異,學術性向優異學生的得分較高。 三、在正向支持環境方面,性別在「總量表」及「社會」、「學校/教師」、「同儕」向度達顯著差異,女生得分皆高於男生;年級在「學校/教師」達顯著差異,一年級的得分高於二年級;普通班與資優班在「家庭」達顯著差異,資優班學生所獲得的正向支持度較高。 四、在志願服務傾向方面,男生和女生在「全量表」及「利己傾向」、「利他傾向」向度皆達顯著差異,女生之得分皆高於男生;年級及班級類型則未見有差異存在。 五、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及正向支持環境能有效預測志願服務傾向,解釋量達47.5%。從結構方程模式(SEM)檢驗架構模型發現,正向支持環境對於志願服務傾向具有較高的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學及未來研究的建議,以供進一步研究之參考。Item 國小資優生師生關係與性別之研究(2008) 程煒庭; Wai-Tim Che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資優教育師生性別與師生關係等相關變項之交互作用,主要目的為:(一)探討國小資優教育之師生關係現況;(二)探討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師生關係之差異情形;(三)探討國小資優教育中,師生不同性別變項、不同教師組別之師生關係差異情形。 研究者以自編之「師生關係與性別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台北縣市187位國小四、五、六年級資優生以及同年級的169位普通生為研究對象,以瞭解不同學生性別、教師性別、教師組別之國小資優生師生關係的差異情形。量表施測所得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及三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研究結果如下: 1.國小資優生與教師之師生關係普遍屬於正向,不因教師組別(普通班、資優班)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但資優生與普通班導師的師生關係變異程度較與資優班教師大。 2.國小資優生、普通生與普通班導師之師生關係並無差異,但資優生與普通班導師的師生關係在角色期望分量表上的得分變異程度較普通生大。 3.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班導師的師生關係,會因「學生性別」及「教師性別」二個因素的交互作用影響而有所差異。在普通班男性導師班上的國小男資優生之師生關係,較普通班男性導師的國小女資優生良好;在普通班女性導師班上的國小女資優生之師生關係,較身處普通班時男性導師的國小女資優生良好。 最後,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實務及研究上之建議做為參考。Item 藥癮者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模式建構(2012) 郭文正; Wen-Cheng Kuo本研究探究藥癮者藥癮程度、社會支持、壓力知覺與戒癮改變階段之現況、差異與關係。正式研究以613位受戒治人為樣本。研究者根據文獻建立探索性結構方程模式,並以SPSS及AMOS進行統計分析。 重要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性別之藥癮者其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有差異;2.不同主動戒癮尋求專業治療經驗之藥癮者其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有差異;3.藥癮程度構面、社會支持構面、壓力知覺構面與各戒癮改變階段、準備改變分數彼此間多數變項有兩兩顯著相關;4.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整體效果最大者為戒治時期社會支持對戒治時期壓力知覺失控感的影響;對各戒癮改變階段影響最大者為戒治時期社會支持;5.藥癮程度、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與各戒癮改變階段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整體效果最大者皆是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對預期出所後壓力的影響;而藥癮程度對各戒癮改變階段影響效果最大。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對沈思期、行動期、維持期未具顯著影響力;6.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之原始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僅對懵懂期有直接效果;7.藥癮程度、整體社會支持、整體壓力知覺與各戒癮改變階段之修改後結構方程模式之適配屬適當。在此類模式中,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戒治時期壓力知覺等潛在變項對各戒癮改變階段皆具有直接影響;預期出所後社會支持、預期出所後壓力對各戒癮改變階段具間接影響力。影響懵懂期效果最大者為藥癮程度;戒治時期社會支持或戒治時期壓力知覺則對沈思期、行動期、維持期影響效果最大。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1.建立評估戒癮改變動機之妥適制度,瞭解藥癮戒治者改變動機;2. 協助藥癮戒治者建立社會支持網絡,並延續其至出所;3.協助藥癮戒治者發展良好的壓力因應能力;4.提供個別性的處遇服務,提昇其戒癮改變動機與能力。Item 國小教師專業倫理決定之研究--構念發展與歷程模式驗證(2006) 李宜玫; Yi-mei Lee本研究目的在建構國小教師專業倫理決定模式,並透過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方法進行驗證,受試選取修習教育學程的學生、實習老師與現職教師共541人,先觀看教師專業倫理情境劇影片後填答問卷,研究統計結果顯示模式與實徵資料之間的適配度並不理想,未來仍有待修正。 至於各變項間的關係可獲得幾項結論:對行為意向預測力最高的三項,依序為敏感度、程序處理判斷與負責行為,突顯出敏感度與程序處理判斷在倫理決定研究中的重要性。另外,負責行為受到來自動機、反省與人格的影響達顯著水準,以及與程序處理判斷的關聯達顯著,顯示本研究所主張的負責行為與專業倫理領域傳統研究派典相呼應。至於過去強調的道德推理傾向則與本研究情境中所填選的倫理判斷方式之間關聯性非常低,符合人類有限理性的認知觀點。最後,資深與資淺教師的多群組模式考驗顯示二者反應並不相同,但是差異比較並不明顯,變項關係的共同點與前述整體受試的模式十分類似。 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三項建議:一是未來可以透過教育訓練或專業人員的對話與溝通中提升敏感度,以及促使專業教師多運用理性審慎的辯證與推理。此外,經統計驗證顯示本研究模式仍有待再增加重要變項,建議可針對解釋性基模再考量,例如人性或教育的基本信念或是過去經驗。最後在研究與測量方式上,建議未來採取由受試自由回應、配合部分訪談,再根據不同重點進行分析評分,如此可以減少統計上違反常態性假設的問題。Item 青少年自我傷害動機、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與自我傷害行為之關係探索(2014) 許予宸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自我傷害動機、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與自我傷害行為之關係,調查臺灣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的現況,瞭解自我傷害動機與自我傷害行為的關連,探討情緒調節、心理分離個體化對自我傷害的影響,並探討情緒調節在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傷害行為之間的中介情形。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對象為779位公立高中職學生,男性435人(55.8%)、女性344人(44.2%)。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青少年過去一年內至少有過一次自我傷害行為的比例為39.8%,最常使用的自我傷害行為類型為用拳頭捶打牆壁、割傷自己、咬自己到皮膚受傷、用拳頭打自己以及頭撞牆壁。其中,自我傷害頻率與衝動失控有關。不同自我傷害動機在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會呈現不同樣貌。同時各種自我傷害行為類型也會受到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與自我傷害動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透過心理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可以有效解釋自我傷害行為的有無。最後,情緒調節為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傷害行為的部分中介變項。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對青少年輔導與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供參考。Item 幼兒園教師對幼兒行為問題歸因歷程模式建構暨驗證之研究(2012) 郭彩虹依據動機的人際歸因理論,本研究提出教師對幼兒行為問題之歸因歷程模式,研究目的為(1)建構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問題的歸因歷程模式,運用結構方程式進行檢驗,以實徵資料驗證模式適配度;(2)分析教學年資在教師歸因歷程模式的調節效果;(3)檢驗教師效能信念在教師歸因歷程模式的調節效果與中介效果;(4)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探討教師面對幼兒行為問題時的歸因歷程現象;(5)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幼兒園教學、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與觀察、訪談研究方式來蒐集量化與質性資料。量化研究部分,以研究者自編「教師處理幼兒在校行為問題問卷」為研究工具,正式有效樣本為684位在幼兒園服務的教保人員,量化資料以描述統計、結構方程模式SEM及多群組樣本分析進行考驗;在質性研究部分,以苗栗縣勝利幼兒園(化名)的四個教室情境為觀察場域,以四位幼兒園老師為訪談對象,質性資料透過質化分析軟體MAXQDA的協助來建立編碼。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本研究修正後之「幼兒教師對行為問題歸因歷程模式」,包含控制性歸因向度、幼兒原因、責任判斷、生氣情緒、與負向因應策略等變項,獲得實證資料的驗證,可以用來解釋幼兒教師面對幼兒行為問題時的歸因歷程情形。各變項關係為:幼兒原因歸因與控制性歸因向度對責任判斷有顯著的直接效果、責任判斷對教師生氣情緒與負向因應策略皆有顯著的直接效果、教師生氣情緒對負向因應策略的使用有顯著的直接效果。 二、教學年資對教師歸因歷程模式不具調節效果。 三、教師效能信念對教師歸因歷程模式不具調節效果。 四、教師效能信念對包含幼兒原因、責任判斷、生氣情緒與負向因應策略之歸因歷程模式具有中介效果,是幼兒原因對責任判斷的中介變項。 五、透過質性研究,發現教師面對幼兒行為問題時的歸因歷程現象,確實存在教師歸因、情緒反應、責任判斷、未來期待、與因應策略等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