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從“隱性–顯性”角度理解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6-09-??) 徐華女; 黃蘊智; Hua-Nu Xu; Wan-Chi Wong
    本研究基於表徵重述模型,從“隱性–顯性"角度探討5-9 歲兒童分配正義概念的發展。受試者(N = 42)首先在7 個假設情境中完成分配任務並解釋分配理由(分配行爲反映概念掌握的隱性水平:水平I;言語解釋反映較高的顯性水平:水平E2/3),並於判斷任務中想像自己是法官來判斷他人分配的適切性(判斷表現反映顯性水平的初始形態:水平E1)。在接受關於上述情境中適切分配方案(以圖示呈現)的回饋後,受試者完成另一組分配任務並作出解釋。結果顯示,受試者在平等和公平概念的掌握水平上,分配行爲和判斷任務上的表現顯著高於言語解釋上的表現。對需要、按同理心分配和整合正義三類概念而言,含回饋後數據的分析顯示,分配行爲上的表現顯著高於言語解釋上的表現。總體上,受試者對五類分配正義子概念的掌握具有“隱性–顯性"表徵水平的差異。回饋促進了受試者對平等、需要和按同理心分配的顯性掌握。相對於5 歲組,7 歲和9 歲組在平等、公平和整合正義概念的掌握上顯著具較佳表現。
  • Item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發展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沈六
         馬克斯主義對人性有兩個基本信念,第一就是相信兒童天生是既非不道德亦非道德的。道德價值完全從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環境而獲得。第二就是相信人類不是天生自私的,或者,從人類的原始本性而言,至少如果他們傾向於做一些利於他們自己的福祉勝於他人時,這種傾向可透過教育的方法加以克服,人類可以學習成為利他主義者,並將此特質內化於他們的人格中,當作一種主要的道德價值,此種道德價值就會引導他們的社會互動。馬克期主義重視社會經驗對道德發展的影響,不認為道德發展是心靈的運思。因此,在人類道德形成條件之原因的辯論上,馬克斯主義偏重在環境論。他們認為當個人每天表現其行動時,則個人所居住的環境被認為對個人的道德價值和行為具有主要的影響力。如此,人類道德發展的差異,可藉養育人類的社會環境來說明。道德發展從幼兒時期延伸到生命結束為止,而人生的第一個二十年被認為具有特殊的影響力。 Vygotsky 以馬克斯的主張為開始,認為人類的心靈內容和思考模式由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所建構,即人類每天的行動決定他們的思考方式。因此,形成人類道德信念的思考方式,就是使他們從事令人滿意的活動方式。根據此項假定來運思,Vygotsky 和 Elkonin 創立人類生命前二十年的六個道德發展階段的特徵,每一階段以一個主要的活動為特色,此活動就是支配此階段行為的核心。從某一主要的活動改變到另一活動,則會引起一個人生命知覺的改變,同時亦發展出從某一階段轉移至次一階段的訊息。其六個道德發展階段的觀點如下:1. 在幼兒與成人之間直覺的和情緒的接觸的活動(出生至一歲)2. 物體操作活動(一歲至三歲)3. 玩遊戲的活動(三歲至七歲)4. 學習活動(七歲至十一歲)5. 社會溝通活動(十一歲至十五歲)6. 職業學習活動(十五歲至十七歲)在馬克斯主義的理論中,養成兒童正確的道德發展的關鍵,在於在兒童成長的每一階段提供適當的活動,而且那些活動要能賦予未成熟者,在一個馬克斯主義的社會中正確運思所需要的各類型的道德價值。馬克斯主義進一步假定人性中的利己主義並非是不變的、天生的人性特質。共產主義的社會體制培養利他主義,強調眾人的利益。如此,要將人民從利己主義改變為利他主義,就需要藉教育和懲罪的手段,強加推行非自私的行為,直到人民為了所有人的福利,欣然接受自我犧牲的原則。
  • Item
    道德發展的家庭脈絡因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2-02-??) 沈六
    本文探究影響道德發展的家庭脈絡因素,此為研究影響道德發展除學校與社會的相關因素之外的又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採理論分析法進行文獻探討,以探求影響道德發展的家庭脈絡因素。本文發現除家庭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出生序別、家庭結構、居住區域、父母婚姻狀況、居住狀況、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職業等,可能為道德發展的相關因素之外;舉凡家庭哲學、家庭價值、家庭人口、家庭情感、居家環境等皆是影響道德發展的相關因素。
  • Item
    馬克思主義與道德發展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沈六
         馬克斯主義對人性有兩個基本信念,第一就是相信兒童天生是既非不道德亦非道德的。道德價值完全從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環境而獲得。第二就是相信人類不是天生自私的,或者,從人類的原始本性而言,至少如果他們傾向於做一些利於他們自己的福祉勝於他人時,這種傾向可透過教育的方法加以克服,人類可以學習成為利他主義者,並將此特質內化於他們的人格中,當作一種主要的道德價值,此種道德價值就會引導他們的社會互動。馬克期主義重視社會經驗對道德發展的影響,不認為道德發展是心靈的運思。因此,在人類道德形成條件之原因的辯論上,馬克斯主義偏重在環境論。他們認為當個人每天表現其行動時,則個人所居住的環境被認為對個人的道德價值和行為具有主要的影響力。如此,人類道德發展的差異,可藉養育人類的社會環境來說明。道德發展從幼兒時期延伸到生命結束為止,而人生的第一個二十年被認為具有特殊的影響力。 Vygotsky 以馬克斯的主張為開始,認為人類的心靈內容和思考模式由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所建構,即人類每天的行動決定他們的思考方式。因此,形成人類道德信念的思考方式,就是使他們從事令人滿意的活動方式。根據此項假定來運思,Vygotsky 和 Elkonin 創立人類生命前二十年的六個道德發展階段的特徵,每一階段以一個主要的活動為特色,此活動就是支配此階段行為的核心。從某一主要的活動改變到另一活動,則會引起一個人生命知覺的改變,同時亦發展出從某一階段轉移至次一階段的訊息。其六個道德發展階段的觀點如下:1. 在幼兒與成人之間直覺的和情緒的接觸的活動(出生至一歲)2. 物體操作活動(一歲至三歲)3. 玩遊戲的活動(三歲至七歲)4. 學習活動(七歲至十一歲)5. 社會溝通活動(十一歲至十五歲)6. 職業學習活動(十五歲至十七歲)在馬克斯主義的理論中,養成兒童正確的道德發展的關鍵,在於在兒童成長的每一階段提供適當的活動,而且那些活動要能賦予未成熟者,在一個馬克斯主義的社會中正確運思所需要的各類型的道德價值。馬克斯主義進一步假定人性中的利己主義並非是不變的、天生的人性特質。共產主義的社會體制培養利他主義,強調眾人的利益。如此,要將人民從利己主義改變為利他主義,就需要藉教育和懲罪的手段,強加推行非自私的行為,直到人民為了所有人的福利,欣然接受自我犧牲的原則。
  • Item
    社會學習論的道德發展觀與教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8-07-??) 沈六
    社會學習論者將道德視為道德行為。他們視人類天生是中性的,由環境決定一切,包括人格、氣質、興趣、與動機都是經驗的結果,且道德或不道德亦是經由學習而得。社會學習論者主張社會決定是非善惡;社會視其生存為最優先,故維持社會秩序就是最大的善;破壞社會秩序就是最大的惡;對社會有利的行為即是道德;對社會有害的行為即是不道德。道德或不道德行為與其他行為相同,都是環境制約的產物,亦就是可經由古典制約、工具制約、模仿、觀察、替代性作用、增強作用、認同作用、與辨別學習而得。社會學習論者藉兒童判斷標準的改變說明道德判斷發展的改變,而影響兒童判斷的重要因素隨情境不同而異。在一個特殊的社會情境中,道德判斷包含考慮與衡量各種不同標準的複雜歷程。社會學習論認為道德判斷因時間與情境的不同而其變項亦不同。兒童的主觀與客觀判斷會隨著情境不同而異,此種現象為學前兒童直到成人時期皆如此。家庭與學校的道德教育方法可藉觀察學習、模仿、控制環境、古典制約、刺激類化作用、反應類化作用、情緒類化作用、工具制約、行為改變技術、直接教導、家庭文化環境、系統減敏感法、楷模的示範作用等歷程,以養成兒童或學生的道德行為。
  • Item
    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經驗與關懷道德發展歷程關係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5-09-??) 徐明
    美國的「服務學習」教學模式運用在增進大學生道德發展方面獲得豐富實證研究結果的支持,大學服務性社團具有「自願性」、「長期體驗」、及以「公益」為共同目標之特性,故為實踐「服務學習」的最佳途徑。高等教育承擔培養未來準公民之使命,應將「關懷教育」納入學生事務工作核心,重視服務性社團的輔導,掌握「服務學習」與「道德發展」的關係與要素,為公民品德教育建立紮實的基礎。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針對臺北地區4所大專院校8位參與服務性社團的大學生,分別進行服務經驗的深入訪談及相關資料的收集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出學生服務學習經驗促進道德發展歷程的10個主題:個人特質、服務帶來的感動、連結的關係、實踐服務的效能感、挑戰與支持的平衡、反思經驗意義、互惠成果、包含自己與他人的責任、避免傷害原則及承諾繼續服務。本研究結果希望有助於高等教育學生事務人員、老師,及政府相關單位、民間機構等規劃設計各類學生活動、社團活動及相關訓練課程之參考。
  • Item
    文化心理學的道德發展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4-06-??) 沈六
    本文在於研究文化心理學從各學科間探究文化脈絡對人類道德發展的影響,以及道德認知發展論的限制,藉以分析是非判斷之文化上的差異;並從文化脈絡,探求道德與成規命令的一致性;且探究道德與成規事項之間的差異能夠實質預測的可能性;又瞭解文化道德化的可能性,尚探究兒童自發地區展出他們自己的道德原則的可能性;最後並探求道德規範的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的內涵。
  • Item
    潛在課程中的道德教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5-09-??) 李映文
    學校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因此,在學校中與他人的互動會影響自身的道德發展,而校園倫理問題近年來倍受重視,無論是學校行政、師生關係、同儕互動、校規班規、活動儀式等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潛在課程,無形中會使團體內的成員有某種道德發展的轉變,不僅是向上推進,也有可能向下滑落。學校環境的佈置,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語言,都會形成道德氣氛而影響學生的生活與個人道德發展。因此,學生進入學校後,會因為學生不同的道德發展而形成不同的潛在環境;而具有不同道德氣氛的潛在環境,也會影響學生的道德發展階段。而如何善用學校的道德氣氛之潛在環境以提昇學生的道德發展,相信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因此,本文從潛在課程的概念分析開始,論述潛在課程的概念發展以及理論基礎,而後探討潛在課程的教育功能,說明潛在課程對道德教育的重要影響,並提出潛在課程在道德教育中適當的運用方法。 潛在課程的道德教育功能,簡單的說,就是希望在一個民主與道德氣氛的環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實際讓學生「參與」的一種課程。因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環境,這種複雜的環境是我們無法模擬也不能預知的。所以,在潛在課程的觀念之中,讓學生直接參與學校活動與社區生活,從經驗中學習,恐怕是最能「模擬」真實社會環境及生活的方法。如果學校課程能夠傳授學生民主與道德的觀念及知識,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那麼,參與式的潛在課程就是提供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社會生活當中,如此一來,方能使學校教育與社會環境相結合,並發揮最大的功效。
  • Item
    道德發展歸因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1-06-??) 沈六
    人類對道德發展的信念是以邏輯的組織連貫在一起的概念。實際上,人類會自動地將他們對道德思想和行動的常識性觀念組合成潛意識的理論結構,心理學家就稱之為先驗心理學或常識心理學,而此心理學所採用的分析方法,就是人類在道德衝突情境中歸因的方法,其結果被稱之為歸因論。此論提出心理機能的描述,人類就使用此種心理機能,直覺地解釋人類的道德發展。 本文以例證揭露歸因論的說法,提出人格特質、社會環境影響力、和超自然的力量等三方面的因素,說明人類的道德思考與行為。此三方面的因素以統整的方式產生互動,影響道德發展,且其發展在一生中依循生長的原則而發展。 人類的常識判斷認為遵守社會的法律、宗教學說或學術理論、和習俗就是合乎道德範疇,歸因論且深信智力、懲罰、良心、和楷模是道德發展的真實力量,其發展則經歷無知、學習社會行為規則、進入理性年代、和享受權利與負擔責任等四階段,但因人類的個別差別,其發展的速度則有不同。 雖然幾乎每人都依賴常識來解釋道德思考與行動,但是採用常識歸因方法,研究道德發展的學術著作為數甚為有限,所以,在許多方面,常識的歸因論無法適當地解釋道德發展的問題,學術領域也就對此理論不甚滿意,也由於不滿意,提供了探究更正式的理論之充分的刺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