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心智圖法語文課程方案對提升國中泛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研究
    (2011) 張沛語; CHANG PEI YU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圖語文課程方案對國中泛自閉症學生繪圖學習與閱讀理解成效。研究對象為就讀於台北市立國民中學八年級泛自閉症學生,以單一受試法跨行為多試探實驗設計進行心智圖教學。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心智圖法語文課程方案;依變項為心智繪圖測驗結果及閱讀理解表現。研究者分別以閱讀理解測驗及心智圖測驗,以及學習後問卷,分析實驗教學介入後受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的表現及學生的接受度。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試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繪製心智圖測驗成績有明顯進步表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泛自閉症學生在繪製心智繪圖測驗的表現 有立即而明顯的介入效果。 二、受試學生經過心智圖教學法後,在閱讀理解測驗成績有進步趨勢,顯示心智圖教學法對國中泛自閉症學生在閱讀理解測驗的表現有立即的介入成效,但在省思文本形式、省思文本內容以及發展詮釋部 份對於泛自閉症學生之成效不顯著。 三、受試者一致表示心智圖法是一種有助於摘要重點與記憶理解的學習策略,並願意繼續運用心智圖法至其他學科學習之中。
  • Item
    漫畫式對話暨繪本教學對增進亞斯伯格學童與同儕互動之研究
    (2008) 陳巧玲; Chen Chiao Ling
    摘 要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之行動研究,深入了解兩位亞斯柏格學童的社會互動技巧與同儕關係。歷時十週的研究過程,給予研究個案與其同儕進行繪本教學以及針對亞斯伯格學生進行漫畫式對話、討論活動,並透過觀察、訪談與文件的收集了解亞斯柏格學生的困難及改變。經由資料的分析與銓釋之後,研究者得到以下結論:壹、漫畫式對話對AS學生的幫助與影響:1.AS學生對漫畫式對話的接受度良好,幫助AS學生減少挫折及焦慮2.漫畫式對話增進AS學生的情緒表達能力3.漫畫式對話對AS學生是簡單易學、方便的工具而且容易親近的溝通工具。貳、有關繪本教學增進AS學童與同儕的互動品質:1.繪本教學對AS學生及同儕都有助益2.研究者使用直接講述的說故事方式以及過程中加以詢問問題以增進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而AS學生調整其行為及情緒,提升同儕對AS學生的接受度。參、結合漫畫式對話與繪本對AS學生的益處:透過繪本畫面的呈現對於視覺式思考的AS學生可幫助他們快速理解人際互動的各種相關議題;後者則可以做為與AS學生的討論問題的橋樑,避免他們防衛或拒絕。而且透過繪本故事的教導可以做為長期的行為認知改變的媒介,透過繪本故事的替代經驗可幫助AS學生減少受挫經驗。肆、同儕的角色不可或缺,他們的協助有益於AS學生原班級的適應。伍、AS學生與同儕互動的品質提升。最後也提出建議提供給未來進行相關研究者及AS老師家長參考建議。
  • Item
    亞斯伯格症青少年母親之親子互動研究
    (2013) 楊正彬
    本研究旨在探討亞斯伯格青少年之母親於親子互動之經驗。研究目的包括:(1)瞭解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與其子女的親子互動內涵;以及(2)探討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在親子互動中面對之挑戰與因應歷程。本研究邀請四位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之母親(年齡在39到42歲間)接受半結構式訪談,訪談資料以質化研究之主題分析法進行分析與歸納。 研究結果發現,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與其子女的親子互動內涵中,心理互動面向包含「彼此情感狀態的傳遞與相互影響」、「對孩子亞斯伯格特質的理解與接納」、「對孩子身心及生活狀況的關懷」、「和孩子有超越語言的心理互動」、「對孩子當下狀態的支持」、「認同孩子的需求與視角」及「信任孩子的成長與能力」等七個類別;身體互動面向包含「陪伴或安撫孩子」及「增加和孩子接觸的時間」等兩個類別;語言互動面向包含「教導孩子學習人際互動及生活技能」、「指示孩子表現適當的行為」及「分享彼此對事物或對人的想法」等三個類別。 亞斯伯格青少年母親在親子互動中面對之挑戰與因應歷程中,在就醫前階段包括「尚不知孩子有亞斯伯格症」、「懷疑孩子有特殊狀況」、「孩子的特質與行為所造成的問題」及「對孩子狀況的因應」等四個主題;確診前階段包括「求助醫療機構」及「確診為亞斯伯格症」等兩個主題;確診後階段包括「對孩子亞斯伯格特質的理解」、「孩子亞斯伯格特質及行為引發的挫折」、「尋求資源協助孩子」、「自我心理調適」、「學習與成長」及「對未來的期待」等六個主題。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果與討論,對亞斯伯格青少年家長親子互動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