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晚清甲午前使英人員教育見聞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9-??) 周愚文; Yu-Wen Chou
    中國教育西化始於晚清,官方對主要對手英國教育的接觸,則遲至光緒朝初,本文旨在探討甲午前7位使英外交官對於英教育的觀察,進而分析其認識程度及影響。主要史料為諸人日記或筆記,其範圍涵蓋中小學、大學、海軍學堂、女子學校、職業學校及師範學校,地區以英格蘭為主,另提及教育行政制度及學制。7人中有2人通曉英語,餘人參訪時需透過翻譯,以致產生理解差異。其所留紀錄,甲午前多已出版,數位後使英者,曾看過前人之書。限於當時社會反洋的氛圍濃厚,以致諸人在英國的一手教育見聞,實難大量引介到國內,以帶動教育革新。以教育遷移理論觀之,此過程只能視為教育借入前的醞釀階段。
  • Item
    晚清戊戌變法前英人在華教育活動與英國教育經驗的輸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09-??) 周愚文; Yu-Wen Chou
    本文旨在探討戊戌變法前英人如何利用在華教育活動輸入其教育經驗。自1843年起,英人透過官、私管道,輸入其教育經驗。1858年前,差會辦有各類男女義塾,主收下層子女免學費,教中文聖經,程度低,組織欠備,量少規模小,設於通商口岸。之後,教士得入內地傳教辦學。上海出現制度、組織及課程較完備學堂,教英語或西學,程度提高,但量少未成體系。有書館採高學費收富商子弟,用英語教學。官辦同文三館、船政學堂等學堂雖聘英籍教習,但人少且禁傳教,影響有限。故1898年前英人輸入教育經驗,是摸索、個別、無規劃與體系的歷程,又因社會排外反教,難以推廣。此與甲午戰後,朝野以日為師、主動仿日制定兩學制有別。各差會爭辯「以學輔教」策略,直到1890年始有共識。英人校數雖增,但成效與制度化均不及美人,故更難發揮影響力。
  • Item
    晚清甲午前使英人員教育見聞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9-??) 周愚文; Yu-Wen Chou
    中國教育西化始於晚清,官方對主要對手英國教育的接觸,則遲至光緒朝初,本文旨在探討甲午前7位使英外交官對於英教育的觀察,進而分析其認識程度及影響。主要史料為諸人日記或筆記,其範圍涵蓋中小學、大學、海軍學堂、女子學校、職業學校及師範學校,地區以英格蘭為主,另提及教育行政制度及學制。7人中有2人通曉英語,餘人參訪時需透過翻譯,以致產生理解差異。其所留紀錄,甲午前多已出版,數位後使英者,曾看過前人之書。限於當時社會反洋的氛圍濃厚,以致諸人在英國的一手教育見聞,實難大量引介到國內,以帶動教育革新。以教育遷移理論觀之,此過程只能視為教育借入前的醞釀階段。
  • Item
    晚清戊戌變法前英人在華教育活動與英國教育經驗的輸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7-09-??) 周愚文; Yu-Wen Chou
    本文旨在探討戊戌變法前英人如何利用在華教育活動輸入其教育經驗。自1843年起,英人透過官、私管道,輸入其教育經驗。1858年前,差會辦有各類男女義塾,主收下層子女免學費,教中文聖經,程度低,組織欠備,量少規模小,設於通商口岸。之後,教士得入內地傳教辦學。上海出現制度、組織及課程較完備學堂,教英語或西學,程度提高,但量少未成體系。有書館採高學費收富商子弟,用英語教學。官辦同文三館、船政學堂等學堂雖聘英籍教習,但人少且禁傳教,影響有限。故1898年前英人輸入教育經驗,是摸索、個別、無規劃與體系的歷程,又因社會排外反教,難以推廣。此與甲午戰後,朝野以日為師、主動仿日制定兩學制有別。各差會爭辯「以學輔教」策略,直到1890年始有共識。英人校數雖增,但成效與制度化均不及美人,故更難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