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即時形成性評量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同分母分數減法單元之學習成效(2008) 莫韻蓉分數的學習分布於小學二年級至六年級的課程中,可見分數的學習對學生非常重要。然而從過去的研究中卻發現,部份學生到了高年級甚至是中學,仍然無法了解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計算。為使學生得到完整的分數概念,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困難,適時給予補救教學。因此,本研究採用行動載具結合無線網路環境,以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單元為內容,依據順序理論實作一即時形成性評量,再針對其迷思概念施予電腦輔助教學。 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47人為實驗組,44人為控制組,共91人。採準實驗設計,自變項為電腦輔助教學,依變項為同分母分數減法後測成績,進行單因子單變量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即時形成性評量後電腦輔助教學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學習成效顯著優於傳統教學,問卷分析顯示即時形成性評量後電腦輔助教學可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效果更加提升。Item 國小學童英語音素能力的電腦化訓練環境(2009) 陳竑媝综合國外許多研究與現行教學發現,音素覺識學習是台灣學童比較缺乏的訓練,本研究目的旨在設計輔助國小學生音素覺識能力之CAI教學軟體,並進行實証性研究,以檢測學童使用此教學軟體後其音素覺識能力提昇之成效。依據音素覺識相關教學理論以及遊戲化學習軟體設計原則實作一音素覺識遊戲化學習軟體,內容包含:音素辨識、音素切割、音素組合三大技能的教學與操作練習。 研究以81位國小一年級學童為實驗對象,實驗組使用CAI軟體進行學習,控制組採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結果顯示,就整體而言,使用此軟體與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在音素覺識能力之促進效果沒有顯著差異,但於音素切割能力部分,CAI軟體教學則有顯著成效,此外,學生對於使用此軟體學習,持正向態度,並且也可以提升他們對英語的學習動機。Item 國小統計教學軟體設計及其對於學生統計圖形概念理解之研究(2007) 楊端容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設計輔助國小學生統計圖表學習之CAI教學軟體,並進行實證性研究,以檢測學童使用此教學軟體後其統計概念理解之成效。研究者基於四個統計思維階層,「描述資料」、「組織及簡化資料」、「呈現資料」、「分析和解讀資料」,並探究相關文獻所指之統計圖表學習難處,作為軟體設計之理念架構及參考,實際建置出一個輔助國小學童進行統計圖表學習之CAI統計軟體。 研究以125位四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讓他們使用所設計出的CAI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圖表的學習。結果顯示,整體而言,使用此軟體確能增進學童在統計上的學習成效,尤其是折線圖的部份,成效更為顯著,此外,學生對於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持正向態度。 此研究結果期能提供老師做為統計圖表教學上的參考。Item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電腦輔助語言教學(2009/06-2010/05) 張國恩; 陳昭珍; 陳秋蘭; 籃玉如本計畫為三年期購書計畫,以語言學領域中極為重要的「電腦輔助語言教 學」為主題,根據校內外相關領域的師資、研究成果、發展特色和人才培育方向 為基礎,購置相關圖書和參考研究資料,以完備本校在此領域的館藏,建立完善 的圖書資源,不僅成為全台在電腦輔助語言教學的研究重鎮,更是和國外學術交 流的重要橋樑。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近幾年來,在台灣有關電腦輔助語言教 學的議題也備受關注,故本購書計畫希望在此之時,以典藏購書計畫的經費來促 進國內在此領域的圖書館藏更臻完備,有效地運用在相關學術研究和電腦輔助語 言教學科技的創新上,以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整體競爭力。Item The effec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nstruction on student learning(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7-01-01) Liao, Y. C. & Chen, Y.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ynthesize existing research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nstruction (CSI) versus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I)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Twenty-nine studies were located from four sources, and their quantitative data was transformed into Effect Size (ES). The overall grand mean of the study-weighted ES for all 29 studies was 0.54.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SI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I in Taiwan. However, only 1 (reliability of measure) of the 17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n mean 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CSI clearly has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learning than TI. The results also shed light on the debate between Clark and Kozma regarding learning from the media.Item 資訊融入生物科教學之教材製作與教學策略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04-??) 張梅鳳; Mei-Feng Chang身處全球化、多元化、生活化的世紀中,學校教育很難再以過去的知識,教育今日的學生,使其應用於未來的工作與生活,因此世界各先進國家無不提出教育改革來適應新的學習型態,其中落實資訊教育並且善用資訊科技為重要目標。在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時除了教師、學生需具備資訊基本素養,學校提供資訊基礎環境外,優質的教材是資訊融入教學的靈魂。運用電腦科技可以製作優質教材,讓抽象知識及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以模擬動畫的方式,具體呈現在學生眼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本研究即嘗試發展生物教學的軟體,並評估結合不同的教學策略後其教學效果如何。軟體製作的過程先由資料搜集開始,經過教材路研究分析後,組織架構為心臟、血管、血液、循環等四大學習單元,以flash5設計軟體及動畫,再配合線上測驗以評量學生對單元的學習成效。在融入教學上嘗試兩種不同的方法,一個是在普通教室中以筆記型電腦結合單槍投影機設備教學,另一個是利用網路平臺讓學生上網主動學習、教師從旁協助,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討論區提出相關的問題彼此討論,以培養表達、溝通與分享資訊的能力與習慣。歷經實地的教學後,初步發現本研究所發展的軟體配點兩種不同的資訊融入模式能吸引學生注意和提升其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成就也有正向的幫助:對教師來說,可以節省學時間,並促進學生真正的理解,即使對低成就學生,課程內的動畫設計,也能吸引其注意而對該動畫要表現的科學概念印象深刻,因此對教學效益也有幫助;另外也發現如將教學軟體架設在網路上,有能讓學生居家學習的優點。本研究將生物科電腦教材設計、校園教學環境安排、施教策略與實驗結果等過程紀錄與檢討,期待對於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教學有所貢獻。資訊科技及網際網路的影響已經改變了學習型態,讓九年一貫的教育政策早日實現,利用電與網路的特性融入教學,創新、有效、主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以適應未來的生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自我學習努力成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