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國文科Web2.0漢詩教學資源系統建置之研究(2008) 翁靖穎在網際網路技術日漸成熟的推波助瀾下,數位典藏逐漸成為文化資產的重要保存方式,也同時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管道。以漢詩為例,便有許多典藏網站將詩作收錄,並做多元性的呈現,包含文字、吟唱、資料庫等,但這些數位典藏資源系統是否滿足高中國文科的教學需求?因此本文將從教學角度出發,探討出符合高中國文科教學需求的數位典藏資源系統功能。 此外,Web2.0是目前網路服務的熱門趨勢,因其以使用者為中心、可自由與他人互動、分享的觀念,使得近來許多教學網站紛紛以此網路技術來建置。因此本研究也將探討Web2.0與典藏資源系統結合的可行性。 而本研究也試圖在漢詩教學資源系統中融入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詩詞作品,並以台北縣雙溪鄉「貂山吟社」為例進行典藏。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及焦點訪談來瞭解教師對於目前現有漢詩典藏資源系統的使用滿意度與教學角度的典藏資源需求,並綜合文獻探討中的詩詞教學模式發展出雛形系統的建置需求,並進行雛形系統實作。最後則進行系統評估,以瞭解雛形系統的可行性。 研究結果顯示Web2.0技術與地方特色的詩詞作品均適合融入教學用的漢詩資源系統。且系統評估的結果,也證實這樣的雛形系統其整體滿意度與現有的典藏資源系統相較,有顯著的改善。Item 歷史類數位典藏資料庫內容之檢視(2010) 林佳蓉; Lin, Chia-Rong歷史學研究除了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外,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傳承與集體知識的建構亦甚重要,故常被列為義務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做為一門時間之學,歷史學門的特性之一便是大量使用一手的文獻、原物件,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嚴謹態度來從事研究,研究成果主要由掌握的證據和了解證據意義完成。然而,面對以紙本、圖像、原件所積累的浩瀚史料,往往因散落各處,讓歷史學者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搜尋,而收集大量的史料,又佔用了相當大的實體空間,攜帶亦時有不便性,進而壓縮了研究品質。但數位典藏技術的出現,使得快速檢索與壓縮儲存空間得以實現,由於數位典藏將資料掃描建檔,研究者利用古籍善本、檔案、手稿等資料時,不再需要像過去一一拜訪典藏單位閱覽典藏。但在享受快速檢索瀏覽之便的同時,數位典藏資源正確性之特質應仍是最重要的優先條件。倘若有誤,研究本身可能因此造成錯誤,進而影響研究成果,甚至是學術生涯。現今關於臺灣歷史類數位典藏的探討,多半著重於其所帶來的方便性,而少觸及其內容的正確性與否。故本研究以臺灣史學者為對象,旨在探討臺灣史歷史學者對於對數位典藏資源的使用需求、反應與期望。除本研究者先行以若干資料庫案例提出問題外,並以質性研究方法為基礎,透過深度訪談與觀察進行歸納分析,以尋求對上述課題之解釋。 綜合研究資料,獲得下列面向之研究結論:一、歷史學者之特性;二、歷史學者對於數位典藏資源的需求;三、數位典藏的出現對歷史研究之影響;四、數位典藏資源仍多有缺失,並有改善之期待。 最後彙整學者之意見提出建議,主要包括:建置全文、增加關鍵字、搭配原物件圖片呈現、補強權威檔與後分類、提供瀏覽功能、避免過多意識型態詮釋、建立審查機制、制訂建置標準等,期望資料庫建置能更加貼近專業使用者需求。Item 表演藝術團體導入數位典藏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2012-10-01) 林芳伶; 柯皓仁表演藝術孕育了豐富的文化資產,表演藝術團體運用有限的資源保存其作品,若表演藝術團體導入數位化,進行數位典藏,將能讓表演藝術此一豐富的文化資產得以長久保存。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共訪問十位受訪者,其中包含七家表演藝術團體、兩家學術單位與一家文化機構。本研究旨在探究已實施數位典藏之表演藝術團體的經驗,包括導入動機、導入前後工作流程與組織之差異及面臨之困難、後續效益與加值應用;對於未實施數位典藏表演藝術團體,則瞭解其未導入的原因及導入意願;對於曾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數位典藏的學界或文化機構,則瞭解其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數位典藏之方式。Item 表演藝術團體網站內容分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2010-08-01) 林芳伶; 柯皓仁表演藝術展現了美學創意與人文意涵,欣賞表演藝術更可提升藝文涵養與促進情感交流。網際網路已成為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各類型團體無不以此做為行銷以及與訴求對象對話的管道,表演藝術團體自不例外。為瞭解表演藝術團體透過網際網路傳播的現況與建置數位典藏的情形,本研究針對國內外36家表演藝術網站進行內容分析,共分為(1)消息來源;(2)表演藝術團體資訊;(3)表演藝術團體作品資訊;(4)會員專區與個人化服務;(5)社交網路;(6)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以及(7)其他等七大類分析類目;最後並對表演藝術網站之功能項目提出建議。研究結果顯示表演藝術團體基本上已具備消息來源、表演藝術團體資訊、作品資訊、連結線上售票系統、購票說明與指引的功能,但僅有少數幾家架設數位典藏系統,建議未來可朝向數位典藏的方向努力。Item 數位典藏產業商業模式之探討(中國圖書館學會, 2005-12-01) 項潔; 陳雪華; 陳昭珍; 郭筑盈Item 典藏素材與學習素材系統整合設計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2003-12-01) 陳昭珍; 葉建華; 鍾季倫Item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usage of the Taiwan digital archives system(ELSEVIER, 2011-11-01) Hong, J. C.; Hwang, M.Y.; Hsu, H.F.; Wong, W. T.; Chen, M. 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have given a boost to digitization technologies. Since 2001,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NSC) of Taiwan has invested a large amount of funding in 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DAP) to develop digital content. Som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most respondents had no confidence in particular digital archive websites. Thus,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usage. Extension of the roles of perceived playfulness and interface design was also explored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that digital archives might not be accepted by some users. The present study used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distribute questionnaires to digital archive users via e-mail.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method was used to verify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study model and whether the hypotheses were confirmed. Stud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fac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es people to use the digital archives, and that it is separate from the “human factor” and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HCI).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CI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on “usage intentions.” However, the human factor interface show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ly on “perceived ease of use.” With respect to the hypotheses regarding “usage intentions,” 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ttitude,” and “perceived playfulness” were not related to “usage inten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quality of interface desig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archives in order to promote usage.Item 數位典藏人員訓練課程評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4-10-??) 吳明德; 張曉萱; 戈立秀; Ming-Der Wu; Hsiao-Hsuan Chang; Li-Hsiu Ke本研究以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分項計畫舉辦之專業培訓課程之學員為研考對象。利用問卷調查法探討學員對於計畫所開設之各領域課程之重要性與相關性的看法。課程主題包括:導論性、資訊組織、資訊技術、營運推廣、以及網站設計等五個領域。研究結果顯示,學員們認為該計畫所開授的大部份課程都具有重要性而且與其所從事的數位典藏工作相關,但是,學員們對於某此課程的重要性及相關性的看法,會因其工作性質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學員們普遍認為演講是合適的授課方式,但上機實作及小組討論對某些領域課程也是合適的。Item 典藏數位化資訊環境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2000-10-??) 何建明; 黃世昆; 莊庭瑞; 李德財資訊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尤其是其中的媒體數位化與壓縮技術,以及網路傳輸與網際網路技術等,促使資訊的數位化、典藏、傳播比以往更加便利。然而,儘管我國資訊工業總產值高居世界第三名,社會資訊化程度卻落在第十名以外。政府以往的資訊科技政策,長期側重於出口導向的產業,卻較少著重於引導社會內部需求。典藏數位化的工作除了學術研究價值之外,未來尚可配合政府資訊自由化的趨勢,促進政府決策資訊之透明化。由於充實資訊內容的工作是資訊社會的基礎建設,典藏數位化對於引導社會資訊化有正面且真影響力的意義。典藏數位化環境,指的是一個由一般使用者、進階使用者、研究者、內容提供者、數位化工作人員、資訊技術人員等以人為中心的資訊生產、傳播與應用環境。本文擬探討如何建置這個數位化環境以及相關的技術問題,並初步從使用者的使用、搜尋、與組織知識等需求當中,探討如何擴充典藏數位化的基本需求。我們除了建立內容管理程序所需要的各式輔助工具,並且試圖建立從後端製作到前端呈現的整合一貫性自動化作業程序,協助提高數位化流程的效率,進而保證資料的一致性以及互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