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與影響因素覺知之研究
    (2016) 潘怡媚; Pan, Yi-Mei
    本研究透過自編問卷「花蓮縣國民小學綜合活動領域課程實施與影響因素」調查縣內公立國民小學綜合活動領域授課教師,瞭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與影響因素教師覺知之現況與不同背景教師的覺知差異情形,研究結果如下: 一、目前課程實施仍以教科書為多數,主要由行政安排課務、師資。教師授課並未與他人協同,使用出版商提供之教材在原班教室上課居多,而且大多以講述發問法進行教學,採用實作或口語等方式進行評量。 二、教師覺知影響因素中以課程與其他領域重複性、時間與精力不足、行政領導與訪視評鑑影響情形較明顯。 三、總班級數七至十二班的學校,使用教科書的比例最低,進行協同教學比例最高,並且授課時段多由教師自行選擇、完全自編教材比例最高,備課所需時間也較長。另外,隨著任教年段升高,實施教科書內容的比例降低,使用高層次紙筆測驗的比例卻升高,表示教師能依學習者程度而加深加廣學習活動。 四、在教師覺知的領域知能、教學策略與熱忱上,科任教師高於級任導師;現在或曾經參加綜合活動領域輔導團之教師高於其他專業背景之教師。
  • Item
    撲克牌融入因數教學之創意教學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3-??) 黃國勳; 劉祥通
    針對兒童因數概念的學習困難,研究者分別設計了二個不同功能的因數教學活動,這二個教學活動從撲克牌遊戲改造而來。其中「因數K吉棒」於大班的課室進行教學,試圖強化與檢驗學生的因數概念;「因數對對碰」則進行小組的補救教學,用以強化「因數配對」的隱藏性知識。本研究透過合作行動研究的方式,由第一研究者結合一位數學教育學者和一位合作教師組成研究小組,實際進入教學現場,透過不斷的討論、反省和辯證,以探討教學方案的實踐效果。研究發現,教學活動可使學童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產生連結,幫助多數學童強化因數的概念,並檢驗因數概念的理解。此外,透過佈題活動,學童從具體的活動反思得到抽象的因數概念,整合了因數的相關概念,促進了學童較深度的數學思考,並引發生產性的解題策略。
  • Item
    父母相關因素與國小學童安全生活之相關性研究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5-12-01) 洪文綺; 黃淑貞
    本研究探討 國小學童安全生活分布情形與個人及父母相關因的關係。以2001年就讀於臺灣地區國小學童為研究母群,分層隨機抽樣三至六年級共5,688名學童及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826份,回收率達樣本數的85%。所收集資 料以頻率分布、平均值、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及Pearson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複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約七成的國小學童能經常總是做到各項安全生活,其中以「用電安全」表現最好,「利用行人穿越道過馬路」則是學童在安全生活表現最差的項目。性別、年級以及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其學童的安全生活則有所袖共。學童的成績較差、低自尊及家庭社經地位較低者,其安全生活表現較差。父母支持與父母本身安全行為態顯著預測國小學童安全生活。建議強化家庭的功能並結合安全教育與家庭教育,以建構學童優質的安全生活環境。
  • Item
    撲克牌融入因數教學之創意教學行動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5-03-??) 黃國勳; 劉祥通
    針對兒童因數概念的學習困難,研究者分別設計了二個不同功能的因數教學活動,這二個教學活動從撲克牌遊戲改造而來。其中「因數K吉棒」於大班的課室進行教學,試圖強化與檢驗學生的因數概念;「因數對對碰」則進行小組的補救教學,用以強化「因數配對」的隱藏性知識。本研究透過合作行動研究的方式,由第一研究者結合一位數學教育學者和一位合作教師組成研究小組,實際進入教學現場,透過不斷的討論、反省和辯證,以探討教學方案的實踐效果。研究發現,教學活動可使學童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產生連結,幫助多數學童強化因數的概念,並檢驗因數概念的理解。此外,透過佈題活動,學童從具體的活動反思得到抽象的因數概念,整合了因數的相關概念,促進了學童較深度的數學思考,並引發生產性的解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