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生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之徑路分析—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2024) 林麗純; Lin, Li-chun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影響高中生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之徑路分析,主要採問卷調查法,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使用「理財素養量表」、「理財態度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量表」、「金融服務理財行為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以變異數、迴歸、結構方程模型、多群組等統計分析方法。研究結果發現高中生的理財態度、金融服務理財行為受理財素養影響;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受理財態度、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影響。高中生因掌握經濟資源有限與法規的限制,金融服務理財行為受理財素養與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影響,愈具備消費信用與財務責任素養者,對金融服務的使用愈有自信,愈有使用數位支付理財行為。因理財素養對理財態度有正向影響,愈具備消費信用與財務責任素養者,愈具財務自主的理財態度,愈小心使用數位支付理財行為。最後,透過多群組分析比較不同性別高中生之徑路關係,發現不同性別高中生在理財素養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感知控制、理財素養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主觀規範與理財態度對金融服務理財行為意圖等三條路徑上有顯著差異存在。Item 理財教育教學對國中生理財素養之研究(2010) 李麗香本研究對象為台北縣某國中七年級學生,主要目的是瞭解理財教育課程教學對其理財素養產生之影響,在研究設計上採不等組前後測設計準實驗研究,將研究對象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進行。過程中實驗組受試者接受十二節課的理財教育課程教學,而控制組受試者則不施予理財教育課程教學。兩組受試者並同時以「理財素養量表」進行前測和後測,藉此探究理財教育課程對七年級學生實施教學是否達成有效影響其理財素養。 本研究資料分析方法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法、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與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方法統計考驗,研究結果顯示: 1.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對理財教育知識、態度之學習成效有不同顯著差異。 2.國中現階段理財教育缺乏整體性的規劃。 3.在排除前測分數經共變數分析,發現實驗組經教學後,其得分均顯著高於對照組。而實驗組學生後測的得分顯著優於前測的得分,顯示本研究的理財教育教學活動,能有效增進實驗組學生的理財知識、態度與行為。 4.學生對於理財教育教學活動持正面肯定的態度,覺得本研究之教學生動有趣且獲益良多。 5.教師理財教育教學的專業成長。 最後本研究之發現,能對教育主管單位、學校教育人員以及學生家長,提供一些具體建言,以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Item 高中教師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徑路關係之研究(2016) 林麗純; Lin, Li-Chun個人的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有無影響理財滿意度,為此推動理財教育者和理財實務工作者須有一套系統化的理論架構,以深入瞭解從事理財者的行為與態度之關係,並給予適切地理財知識與金融訊息。本研究依據Shim、Xiao、Barber與Lyons(2009)所建構的理財福祉模型,建構一套屬於高中教師的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三者關係的模型,並以問卷調查收集資料加以實徵。 經本研究驗證,高中教師的理財滿意度確實如Shim等人(2009)的主張,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具有影響力,並以性別、教育程度、修習理財課程多寡與城鄉差異等背景因素分析對理財態度、理財行為與理財滿意度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理財態度四個觀察指標,以「安全性」與「自律性」二個觀察變數較佳;理財行為的觀察指標,以「財務規劃」、「儲蓄投資」、「收支平衡」與「信用借貸」較佳。相對地高中教師在「保險與風險」變數的效果量不大,可見理財態度與理財行為的表現呈現出對稱性。 於SEM路徑關係上,理財態度對理財行為具有直接正向效果,理財態度可解釋理財行為高達82%;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亦具有直接正向效果,其解釋力高達近60%,;而理財態度對理財滿意度的影響力是透過理財行為的實踐,其間接效果為近50%,理財行為對理財滿意度的影響是最直接也最大的。Item 大學生理財社會化與理財素養之相關(2016) 蕭怡文; HSIAO, I-Wen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理財社會化與理財素養的關係。隨著經濟環境快速變遷,理財素養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目前國內在理財素養的相關研究甚少探討社會化媒介對理財素養的影響,由社會化在各領域研究扮演重要角色,理財社會化對理財素養的影響,有其探討的重要性。 研究中,藉由文獻分析,尋找理財社會化與理財素養的相關理論,做為本研究的立論基礎,並以問卷調查作為資料蒐集之依據,將調查資料以SPSS進行各項統計分析,發現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理財素養程度偏低,整體平均未達50分。 二、性別、父母親最高學歷、每月生活支出等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在理財素養上有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背景變項與理財素養間達到顯著相關,大學生的背景變項確實會影響到理財素養的表現。 四、大學生同儕理財社會化與理財素養間達到顯著負相關;向同儕模仿理財行為越多,在理財素養表現越差。 五、大學生理財社會化對於理財素養有顯著的解釋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理財教育融入國小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金門技術學院( 國立金門大學), 2010-01-01) 黃美筠; 紀博棟; 黃劍華本研究進行理財課程在國小實施之實驗教學,目的在研發教材、教學策略與教學計畫,以瞭解課程如何能有效之實施及其影響因素。根據文獻探討顯示,在學校教導理財教育開啟了為學童準備好成為有能力的消費者與家庭資產管理者的過程。而透過學校的課程,例如數學、社會等科目傳遞理財教育之概念,則提供了教導學生理財技能更有效之方法。此等策略為理解理財概念提供了一個情境,增強了原數學、社會等科目之教導,使理財教育較不易因為預算或資源稀少的理由而被排擠於學校課程之外。而且,本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之五、六年級各兩班進行實驗教學,教學前後分別以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理財觀調查問卷」進行施測,並於全部課程實施完畢後,針對參與實驗教學之四位教師與部分學生進行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對五、六年級學生提供理財教育之相關課程並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反而有助於所融入之其他學科的學習。而將理財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中實施,是最可行之做法。至於學生「理財觀」前、後測結果之量化分析顯示,每一項理財教育主題之後測結果都高於前測結果,而且都達到統計顯著差異的水準。顯示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增進學生的理財觀念與理財素養是具有相當成效的。Item 理財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的必要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8-01-01)Item 情境式理財課程影響國中生理財素養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2-06-01) 曾永清; 李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