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2019) 黃苡瑄; Huang, Yi-Hsuan
    全球化影響各國許多面向,它更廣泛的影響各國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到教育層面。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國家間的競爭乃是無庸置疑的,21世紀的社會重視人力素質,因人力素質的提升對國家經濟發展有所助益。然而對臺灣高等教育而言,在高教從菁英走向大眾化同時,卻因新自由主義影響下,開始重視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政府與時俱進的執行諸多卓越性教育政策,引入管理機制至校園,目的是希望透過掌握高教及人才,在國際上能發揮影響力。據此.高教目的轉向以追求市場經營為主,讓我國高教面臨嶄新挑戰。 本研究擬採歷史的研究與理論探究方式,首先探討全球化對高教之衝擊、西方高等教育之精神及論析在新自由主義下高教功能與目的有何轉變。並依序由歷史資料中梳理出2000年後臺灣高教內涵與及其發展脈絡。其次,梳理臺灣為回應全球化有制定哪些相關人才培育政策,最後再藉由西方與臺灣學者,在面對全球化衝擊高教時,有何相關回應,並從中重新審視高教之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所述:(一)全球化使政治、經濟及文化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二)新自由主義思維重視人才的跨域性,並以市場導向及就業力為目的;(三)在全球化衝擊下,高教理念之目的的轉變及其新形貌;(四)競爭型經費易使高教乖違傳統學術自由精神;(五)以績效指標做為我國高教機構分類與定位,會加劇人文與理工間資源分配之落差。
  • Item
    大學校院標竿學習運作機制之研究
    (2020) 顏君玲; Yen, Chun-Ling
    為適應全球化快速轉變,高等教育的世界正在迅速發生變化,大學不得不有新的經營管理思維接受挑戰。為回應這些轉變及新環境的不確定性。大學採用源自企業理論的「標竿學習(Benchmarking)」經營管理技術,著重在改善的精神,其宗旨就在大學因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目前臺灣大學校院在經營上面臨越多複雜的問題,若依據過去經驗為基礎的管理哲學顯然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推動標竿學習運作機制,從其發展背景動機、規劃、執行、困境、考核與成效等大學標竿學習運作面向進行探討。經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大學推動標竿學習許多成效,其一便是結合大學校務研究(IR),進行標竿數據分析、知己知彼,並與標竿學校深入交流,建立更多合作可能性,再者將標竿學習資料累績為校務資料庫,提高大學管理者預測及決策長效性,最終以獲取大學卓越辦學與永續經營願景。 本研究以半結構訪談法為主,針對本研究主題,選取訪談對象,其選取方式以立意取樣為主及滾雪球抽樣為輔,篩選出六間訪談大學,共14位訪談者,分別是各公私立大學領導人與推動標竿學習業務一級主管。此外,本研究屬於策略規劃、機構經營管理及高等教育政策分析等「教育」與「企業管理」跨領域議題範疇,另邀請3位標竿學習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研究,俾利探究本研究之目的。 研究者綜合文獻及訪談資料,得到結論如下: 一、【背景與動機面】大學標竿學習機制在推動前必須充分考量環境背景因素與大學動機需求。 二、【規劃面】大學標竿學習運作機制是一系列策略管理計畫,其運作流程可從「規劃、探尋及篩選、分析、執行、考核與成效應用」五項階來段著手。 三、【規劃面】大學推動標竿學習之策略規劃要件包含:明確願景目標、領導者支持、組成執行團隊、確認學習對象與標的、結合外部計畫、盤點內部資源、及凝聚成員共識。 四、【執行面】大學推動標竿學習運作策略,內部組織以「建構學習型大學」為目標,並連結校內教與學及國際化計畫,且強化與標竿對象合作關係。 五、【執行面】目前大學標竿學習運作類型多元,多類型相互併用,能補足大學發展眾多領域需求。 六、【推動困境面】大學推動標竿學習運作機制,包含大學機構內外資源及實際操作面等問題,推動標竿學習最大阻礙,尤以「人力」影響甚大。 七、【考核面】大學推動標竿學習運作,儼然是一套「品質改善」與「績效考核」功能兼具之機制。 八、【成效應用】大學推動標竿學習,對內作用促使校內成員共同參與創新;對外作用可深化與標竿學校關係,並提升大學自身國際聲譽與建立品牌形象。 最後,基於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對我國之大學校院、教育主管機關與未來研究之具體建議。本研究所提出之結論與建議,希冀對各界推動標竿學習作業及規劃機構經營策略有所貢獻。
  • Item
    我國高等教育審議機制之研究
    (2008) 黃雯玲; Wen-ling Hua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充以及市場化、全球化的影響,使得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產生了世界性的變革。各國為了在保護政府的公共利益與大學的學術自由之間發展出一個平衡點,紛紛仿效英國高等教育撥款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s)的模式,透過一個介於政府與大學之間的中介組織來負責高等教育政策的諮詢、審議或經費分配的工作,避免大學與政府直接發生摩擦、衝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及比較英、日兩國與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管理、高等教育行政組織與職權及高等教育審議機制等之異同。最後,綜合文獻分析、比較研究與訪談結果,對我國未來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之運作提出具體建議如下: 一、在法源與定位方面: (一)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應設在教育部之下,對部長直接負責; (二)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應有明確的法源依據。 二、在功能與職權方面: (一)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的職權應涵括重要高教議題; (二)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應依審議議題之不同,具備不同之「審議」或「諮詢」功能。 三、在組織與成員方面: (一)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應先整合教育部相關委員會,避免疊床架屋; (二)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的組成應考量專業性及多元性。 四、在運作機制方面: (一)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的委員應有基本行為規範; (二)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的運作應公開透明。 五、在配套措施方面: (一)發展大學的自律機制; (二)由大學與教育部共同推動本機制; (三)建立社會的信賴感; (四)建置高等教育基本資料庫; (五)結合大學評鑑工作。
  • Item
    建構我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之研究
    (2005) 巫由惠
    本研究旨在探討建構我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之適宜性及合理性,並透過訪談以瞭解學校主事者、專家學者,以及教育部主管司行政主管三者間之意見與看法。研究方法以文獻探討之理論基礎為架構,再進行訪談研究探討,文獻探討主要採以西方國家英、美、加之退場實例與經驗為模式,訪談部分則針對公私立大學校院之校長五位、專家學者五位,以及教育部主管司行政主管二位進行訪談,以瞭解渠等對建構我國高等教育退場機制的看法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我國高等教育尚未型塑市場化環境,適時規劃退場機制具預警效果。 二、國內外環境條件殊異,退場機制建構應適合我國教育體制。 三、退場法源依據、程序及配套尚未建構完備,政策理念與目的尚待釐清,目前推動實施仍有困難。 四、建構退場機制在提升高等教育功能,無礙高等教育機構多元性發展。 五、退場機制之建構,應由政府與市場共同主導。 六、注重合理決策形成過程,尊重學校成員意見,審慎決定退場方式。 七、建構長期高等教育資訊網路,提供消費者易理解之公開透明選擇資訊。 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儘速修定相關法令,建構一體適用之法源依據。 (二)退場機制規劃實施應明確定義、內容及程序,以符政策制定目標。 (三)法源增列績優學校之進場條件與獎勵制度,以增進良性競爭機制。 (四)退場是最後手段,回歸高教品質監督責任,逐步放寬干預管制,賦予大學自主權利及責任。 (五)退場機制正式實施之前,應加強理念宣導與溝通,訂定預警系統與合理緩衝期。 二、對高等教育機構之建議 (一)釐清自我定位與特色,做好品質管理與市場區隔。 (二)執行系所縮編與調整,符合最適經營規模。 (三)加強規劃績效責任制度,強化教師教學品質與責任。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在研究內容方面 建議後續研究可朝以下幾項面向再深入探討:未來具體規劃方向與實施成效是否真能如教育部所預期?執行上是否會產生問題與困難度?對社會、高等教育機構以及成員有何種影響?影響程度如何?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 建議後續研究應該再輔以問卷調查,亦可採用比較研究方式再加以研究探討。
  • Item
    Pursuing quality and equ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East Asia
    (John Wiley & Sons, Inc. Subscription Department, 2008-01-01) Peng, S.; Wang, L.Y.
    The cond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nation'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odern knowledge-based world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builds up a nation's human resources by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advanced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significant, thriving places where new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hich are both underwriters and catalysts for a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are generated. For these reasons, over recent decades most nations around the world have devoted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ment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East Asia is a case in point. It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greatly expanded since World War II and the results are impressive, as reflected in the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raised some new issues, whi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East Asian governments as well as individual institutions have initiated various policies and reform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those policies and 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