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從作者觀點探討機構典藏--以國立政治大學為例
    (2006) 曾品方; Pin-fang Tseng
    為改善日漸失序的學術傳播環境,學術界紛紛倡議各種鼓勵開放取用的計畫與宣言,機構典藏正是落實開放取用精神的實際作法之一,自2002年以來,世界各地的機構典藏相繼宣告成立,引起全球矚目與廣泛討論,其共通宗旨在於以數位化方式保存機構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並付之開放取用模式供大眾點閱,期許能對學術傳播環境有所助益。然而一個成功的機構典藏最困難不在於科技,而是內容的徵集,作者是機構典藏之內容提供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其提交資料的意願及支持程度攸關機構典藏的成敗,是故依作者觀點探討機構典藏的建置就非常重要。 本研究以國立政治大學專任的教師、研究員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的訪談法,訪談期間自2005年8月8日至10月7日,共訪問14位作者。藉由面對面的對談,探究作者對於機構典藏的認知與看法,分析政治大學實施機構典藏的內外環境及可行方式,以供學校規劃機構典藏之參考。 研究結果有下列幾點發現:一、多數作者肯定機構典藏之價值,認同開放取用的精神;二、作者習慣直接簽署授權書,機構典藏應協助作者確認授權事項;三、機構典藏收錄的資料類型與研究成果形式相關,以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論文三者居多;四、作者參與機構典藏考量的因素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可區分為:著作權議題、整體成效、服務方式、激勵制度四大因素;五、政大機構典藏可行方式有:1.強調輔助研究的功能,爭取全體的共識與支持;2.發揮人文社會科學的專長,運用現有機構典藏的基礎;3.規劃完善配套措施,提高作者參與意願;4.以圖書館為整合核心,朝向合作模式發展;5.尋求平衡於開放取用與合理收費的經營模式;6.機構典藏聯盟以學科主題為核心,以整合系統為目標。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建議政治大學機構典藏以圖書館為整合單位,成立跨單位的機構典藏任務小組,致力提升全校研究競爭力,爭取決策當局的支持,設置研究成果授權仲介中心,洽商機構典藏的權力,收錄的資料類型以學術價值為依歸,典藏內容以人文社會科學為特色,提供個人化的服務方式,制定學術化的激勵辦法;二、建議學術單位加強宣導機構典藏的效益,實施單位內作者之調查研究,拓展機構典藏輔助研究的功能,建立學術化的激勵制度;三、建議政府單位將機構典藏納入國家科學發展政策,推動機構典藏聯盟。
  • Item
    臺灣機構典藏發展:近十年文獻回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2012-10-??) 鍾雪珍; 蔡明月; Jenny Chung; Ming-Yueh Tsay
    千禧年後,因應資訊科技發展與學術傳播模式的改變,機構典藏開始受到國內外共同關注,是一圖書資訊學的新興議題及新應用趨勢。機構典藏是以儲存及保管各機構內的數位資源及知識資產為主要目地。本文研究方法是運用文獻分析法,收集臺灣近十年(2002-2011)機構典藏相關文獻共25 篇,進行分析。研究目的有三:1.整理國內外重要機構典藏計畫之發展概況;2.分析臺灣近十年機構典藏研究文獻之重點及特色;3.探索未來臺灣機構典藏發展重點及方向。研究成果有二:1.國內外各國近十年都投入經費、人力及積極發展其機構典藏系統;2.臺灣近十年機構典藏發展是持續進行相關研究及關注多元主題,並提出結論與建議。本文之研究限制,國外部分是以全球的各國重要計畫之發展現況為探討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