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教師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與人格特質、認知彈性之研究
    (2023) 陳思穎; Chen, Szu-Ying
    本研究旨在在於瞭解中學階段教師的人格特質、認知彈性及面對新興科技——虛擬實境的接受度之關係,試圖了解中學階段教師人格特質、認知彈性及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之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對於此三個變項的差異情形、探討三個變項之間的相關、預測及因果關係。本研究採滾雪球抽樣,以自編之「中學教師人格特質、認知彈性及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之研究調查問卷」實施調查,共計回收171份,有效問卷為16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其中又以曾參與虛擬實境相關研習的教師153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皮爾森績差相關、多元逐步回歸、結構方程等方法加以分析,獲得以下結論:一、中等學校教師的「人格特質」組成較傾向「外向」、「直覺」、「情感」及「判斷」構面;中等學校教師在「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及「認知彈性」之現況具有正面傾向。二、中等學校教師在「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中,以「知覺有用性」構面較高,「使用態度」次之,「知覺易用性」的科技接受度構面最低。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對「教師人格特質」、「認知彈性」與「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具有差異。四、中學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認知彈性」呈現正相關;中學教師「人格特質」之「直覺」、「情感」及「感知」與教師「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呈現正相關;教師「認知彈性」與教師「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呈現正相關。五、教師「人格特質」、「認知彈性」對「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具有顯著預測力。六、教師「認知彈性」為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呈現正相關的中介變項。綜合以上,本研究提供了有關中學教師人格特質、認知彈性和虛擬實境科技接受度之間關聯的重要洞察,對於推進教育科技應用和教師專業發展具有實際價值。
  • Item
    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依附、代間社會流動與人格特質的調節效果
    (2022) 陳婕婼; Chen, Jie-Er
    臺灣人口高齡化速度飛快,高齡族群的心理健康及身體健康為現今社會不容忽視的一環。維持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根本即為執行「身體活動」,而現今社會最常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為「焦慮」,故本研究擬將焦慮與身體活動作為本次探討的主要議題。影響焦慮與身體活動的因素,本研究將影響高齡者之因子分為內在因子及外在因子,內在因子為「人格特質」,外在因子為「代間依附」、「代間社會流動」,研究對象為65歲以上高齡者,利用生態瞬時評估法(EMA)連續十日紀錄高齡者焦慮及身體活動,結果發現高齡者焦慮對身體活動有負向關聯,代間依附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依附程度較高的高齡者,相較代間依附程度低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代間社會流動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代間社會流動子女向上流動較多之高齡者,相較代間社會流動向上流動較少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神經質人格會調節高齡者焦慮與身體活動的關聯,越傾向神經質人格之高齡者,相較不傾向神經質人格的高齡者,在焦慮狀態提升時身體活動量下降;而焦慮狀態下降時身體活動量提升。
  • Item
    金融人才性格測驗對工作績效、工作滿意與留任意願之效標關聯驗證─以P銀行為例
    (2015) 張育菱; Chang, Yu-Ling
    金融業是國家整體經濟之核心,其經營是否健全,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由於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幾乎每日都要經手大筆金錢與客戶機密資料,具有高度之敏感性,因此,金融產業對於其業內從業人員之人格特質尤為重視,故運用人格測驗作為從業人員的篩選工具有其必要性。研究者所任職之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測驗中心,為使金融產業人才評鑑工具更臻完備,促進我國金融機構選才精確性與適切性,特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合作,以國內金融從業人員作為常模,專為國內金融產業訂作專屬人格測驗─「金融人才性格測驗」,且為提供「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有力之效度證據,本研究特與P銀行合作,採立意取樣方式,以P銀行櫃檯人員、帳戶管理員為研究對象,以「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明尼蘇達工作滿意度短式量表」、「留任意願量表」以及個案銀行提供近三年績效考核分數作為研究工具,透過Pearson相關檢定、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人格特質、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之間的相關性,並驗證本研究以明尼蘇達工作適應理論為基礎建構之各變項間關聯模式以及兩類目標職務適性特質,以了解「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應用於個案銀行目標職務之甄選效度,以利提供該行進行目標職務甄選之參考指標。本研究共計分別發出208份研究測驗及問卷(含櫃台人員99人、帳戶管理員109人),回收187份(含櫃台人員89人,帳戶管理員98人),回收率90%。 研究結果發現本研究以工作適應理論假設之人格特質、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關聯模型成立。其中,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工作績效、留任意願相關性顯著,且人格特質對工作滿意有顯著之預測力,並可透過工作滿意間接預測留任意願。此外,透過結構方程分析,P銀行櫃台人員主要適性特質為親和性、服務性、謹慎性;帳戶管理員主要適性特質為開放性、親和性、服務性。綜合上述,以P銀行櫃台人員、帳戶管理員為例,藉由「金融人才性格測驗」應可有效了解目標人員工作績效、工作滿意、留任意願情形,並可作為未來相關人員甄選時之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