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軟體研發人員之隱性知識分享研究-以通信網路業系統廠之PDA軟體工程師為例
    (2008) 彭惠萱; Peng,Hui-Hsuan
    員工所具備的隱性知識,是企業組織維持競爭優勢及永續經營的基礎,而員工的隱性知識分享則是組織進行知識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由於隱性知識具有內隱、不易言傳等特性,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分享機制,是所有重視知識創新的企業組織所需面對的挑戰。綜合過去研究,研發部門的隱性知識分享活動相當頻繁,其中軟體工程師更是具備高度內隱技能的人員類型。因此,本研究嘗試以通信網路業系統廠之PDA軟體研發部門人員為研究對象,並採用深度訪談法及內容分析法,分別訪談了台灣地區四家上市公司中,不同職位階層共十二名之軟體研發人員;並以其中一名資深工程師五個月的工作日誌進行內容分析,以便探討軟體研發人員在工作情境中,其主要使用的隱性知識類型、隱性知識分享方法及分享動機。 主要研究結果包括:一、軟體研發人員最常使用之隱性知識類型為「專業技術」、「內部人脈」及「客戶資訊」。二、軟體研發人員分享隱性知識最常利用的正式管道為「內部會議」、「師徒制」及「工作輪調」;非正式管道則包括「做中學」、「面對面溝通」及「觀察/模仿」;分享對象則以「同儕」為主;而管理個人隱性知識的策略則包括編碼化及個人化策略,其中前者強調將隱性知識外顯化,利用文件的形式保存,而後者則重視對人脈的管理及運用。三、軟體研發人員分享隱性知識之動機以「團體互動層次」因素為主,其中以「互利」、「聲譽」及「信任」為前三項主要因素;其次是「個體層次」之因素,其中以「利他」、「成就感」及「工作挑戰」為前三項主要因素;最後是「組織情境層次」之因素,但根據本研究結果,這方面的因素影響並不大。本研究最後也針對隱性知識分享管道及分享動機提出一些具體改善建議,對於關心組織知識管理及隱性知識分享之機構組織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