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自癒力課程對高齡者主觀幸福感之影響
    (2020) 程桂香; Cheng, Kuei-Hsiang
    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2015年政府及民間積極配合推出各項相關政策來提升活躍老化以減緩人口老化問題。自癒力課程也受到我國衛福部之肯定,加入健康推廣行列。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高齡者參與自癒力課程是否能提升健康觀念與幸福感,進一步比較兩者關係與不同背景高齡者之差異。研究對象以立意抽樣大台北地區據點351位高齡者,透過問卷調查法將問卷採用SPSS統計軟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不同之教育程度上自癒力課程對自癒力觀念有顯著差異。二、不同性別在主觀幸福感之前(後)測皆具有顯著差異。三、不同教育程度在主觀幸福感前測具有顯著差異。四、自癒力課程能顯著提升主觀幸福感。五、自癒力課程與主觀幸福感呈現高度相關且具有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提出實務上的建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 Item
    主動因應在新冠肺炎壓力感受和主觀幸福感上的調節效果~以居住於臺灣的外國人為對象
    (2021) Sofia Vintimilla Andrade; Sofia Vintimilla Andrade
    2020年的COVID-19疫情不僅對全求人口身體健康大有影響,還牽涉到心理健康。本研究旨在調查居住於臺灣的259名外國人之主動因應,預防因應和迴避因應對其壓力感受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調節作用。本研究於2020年11月22日至2020年12月12日進行線上調查。使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10)的COVID-19修改版(PSS-10-C)、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ive-well-being Index(WHO-5)以及 Proactive Coping Inventory(PCI)的三個子量表來測量感知壓力及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然後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主動因應在壓力感受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調節作用。主要研究發現有二。首先,研究結果顯示58.3%的受試者在壓力感受上的得分高於25分,處於高壓力感受狀態 。在主觀幸福感上,有51%的參與者得分低於13分,屬於低幸福感狀態。其次,主動因應對壓力感受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有調節作用(p = 0.006)。預防應對和避免因應則無顯著的調節作用(分別為 p = 0.090 ; p = 0.81)。,研究者建議臺灣社會提供相關資源協助外國居民因應新冠肺炎;尤其可在提升外國居民的主動因應上著力.
  • Item
    臉書讓我更幸福?現實與線上互動對主觀幸福感之作用暨中介變項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9-12-??) 楊朝鈞; 簡晉龍; Chao-Jun Yang, Chin-Lung Chien
    人際互動與幸福感有密切關係。隨著社群網路興起,人際互動有了新形式。本研究以臉書(Facebook)為例,探討在現實(面對面)與線上兩種脈絡下的友誼互動對幸福感之作用,以及關係品質扮演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有使用臉書的一般民眾(含社會人士與學生)為對象,透過網路問卷,請參與者填寫現實互動、臉書互動、關係品質、及主觀幸福感等量表。共收到412 份問卷,有效樣本為380。主要統計方法為結構方程式模型,結果發現:(1)朋友間的現實互動可透過關係品質預測主觀幸福感;(2)在控制現實互動的效果下,朋友間的線上(臉書)互動可透過關係品質預測主觀幸福感;(3)現實互動與臉書互動對關係品質具有相當的預測效果。這顯示若能妥善使用臉書,能加深關係品質,進而提升幸福感。
  • Item
    巔峰型教師的樣貌:圓滿幸福、知覺工作壓力、靈性幸福感及心理健康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8-09-??) 余民寧; 陳柏霖; 陳玉樺; Min-Ning Yu, Po-Lin Chen, Yu-Hua Chen
    統上,健康的概念被視為不僅是沒有心理疾病,而且必須是同時擁有心理健康的一種完整狀態。教師心理健康狀態,長期以來備受各界所熱衷探討的關鍵議題。本研究旨在了解巔峰型教師的樣貌,探究圓滿幸福、知覺工作壓力、靈性幸福感及心理健康之關係。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隨機抽樣兩批全國中小學教師,共獲得2,400名有效樣本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主觀幸福感短版量表、圓滿幸福量表、靈性幸福感量表、臺灣憂鬱情緒量表。採用獨立樣本t檢定、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型等分析。研究發現:(1)大多數教師的心理疾病程度偏低,但仍有9.8%的中小學教師群,係屬於幽谷型的心理健康狀態類型;(2)「掙扎型」,共1人(0.1%)、「徬徨型」,共5人(0.2%)、「混亂型」,共54人(2.3%)、「奮戰型」,共50人(2.1%)、「大眾型」,共240人(10%)、「愁善型」,共316人(13.2%)、「顛峰型」,共520人(21.7%)、「滿足型」,共978人(40.8%)、「幽谷型」,共236人(9.8%)。(3)巔峰型教師比起幽谷型教師具有較佳的靈性幸福感、圓滿幸福、知覺較低的工作壓力負荷;(4)巔峰型教師的靈性幸福感在圓滿幸福與憂鬱間扮演調節的角色;(5)巔峰型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在知覺工作壓力與憂鬱間扮演中介的角色。整體而言,巔峰型教師比其他類型教師,具有較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與特質。最後依據本研究的發現,提出未來研究的具體方向與相關限制。
  • Item
    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仲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8-12-??) 曾文志; WEN-CHIH TSENG
  • Item
    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07-06-??) 曾文志; WEN-CHIH TS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