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學習障礙與一般學生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比較:內外參照架構模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1-11-??) 張萬烽; Wan-Feng Chang
    以往認為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表現低於一般學生,也連帶的將使其學業自我概念受到影響,過去曾有研究針對學障學生整體學業自我概念加以探究,但對於特定學業自我概念則較少探討。若能瞭解學障學生特定學業成就是否對其學業自我概念有所影響,與一般學生之間是否有所不同,就能作為介入上的參考。本研究以106 學年度高雄市國小三到五年級一般學生791 名和學障學生353 名為研究對象,比較兩個群體在學業成就、學業自我概念上的差異,並且以內外參照架構模式來瞭解兩個群體之學業成就與學業自我概念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一般學生與學障學生在國語和數學成就的差異達大效果量;再者,自我概念方面,控制學科表現後兩個群體間的國語自我概念沒有差異,數學自我概念則是學障學生優於一般學生。至於內外參照架構的結果上,不同年級的一般學生在同一科目的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間的相關均達顯著水準,顯示社會比較能力已存在。不同年級的學障學生同一科目的成就與自我概念間均未有顯著相關,不同科目學業成就與另外一科的學業自我概念間也無顯著關連,因此社會比較和向度比較能力均尚未建立。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研究與實務上之參考。
  • Item
    國中青少年友誼關係之研究
    (2011) 林婉雯; Wan Wen 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中生的友誼關係,並試著對友誼發展做普遍性的討論和差異性的討論,期望能從中分析出影響青少年友誼關係的特性及趨勢。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選取一個國中裡兩個不同特性的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一年的參與觀察和訪談。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交朋友成為青少年來學校的主要吸引力之一,友誼發展也關係著青少年文化和青少年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前期是友誼發展的重要階段,影響青少年友誼的因素複雜且多樣 三、不同性別在友誼關係的認知、發展、互動和穩定性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表現 四、青少年友誼受家庭背景區隔不大,但青少女較容易因社經背景差異出現比較的心理,青少男則較不受家庭背景影響 五、青少年友誼組成沒有學業成就上的區隔,但成績佳者有較高的同儕地位,成績較差者則友誼的選擇性較少 六、不同導師的帶班風格會產生不同的班級氣氛,進階會形塑出不同風格的青少年友誼關係
  • Item
    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以2005至2012年之學位論文與期刊為範圍
    (2013) 盧瑞珍; LU, JUI-CHEN
    本研究採用後設分析法探究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成效有何影響,並進一步探討影響學習成效之變項,並分析其對合作學習的學習成效之影響。 本研究蒐集2005年至2012年及以國小、國中、高中職或大學為研究對象之合作學習相關文獻,經研究報告的七項納入準則進行篩選,最後篩選出76篇進行編碼。本研究採用Hedges 與Olkin(1985)的技術並選定固定效應模式進行後設分析運算,此外,以同質性考驗分析各研究結果之間的顯著水準和效果量大小是否有顯著差異存在,同時也採用Rosenthal(1991)建議 Fail-safe N的方法,檢驗出版偏誤對研究結果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合作學習可提升學習成效,其中認知學習和創造力等成效之效果量為0.36、0.33,達到小至中度的效果;而技能、情意、社會行為等學習成效的效果量分別為0.51、0.55、0.63,三者皆達到中度以上之效果。 由於學習成效之效果量間存有異質性,故進一步探討調節變項,經同質性考驗後發現,研究樣本屬性類的四個變項(研究發表類型、學習階段、學習領域、樣本總人數)、教學實驗設計類的五個變項(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學實驗期間、每一小組人數、控制組的教學方法、實驗組的教學情境)、學習成效之評量工具類的兩個變項(評量工具產生的方式、評量工具之效度),對學習成效具有調節作用。最後提出建議予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 Item
    主題統整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的影響之研究
    (2007) 吳秀娟; Wu, Hsiu-Chuan
    本研究旨在根據Palmer(1991)的課程聯結模式,除知識的統整外,並融入創造思考技巧及問題解決策略編擬一套適合國小中年級的課程教學活動,並經由二十四次的實驗教學後,探討此課程對增進國小學童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及學業成就之成效。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有四: 一、探討主題統整教學的實施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成效。 二、探討主題統整教學的實施對國小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成效。 三、探討主題統整教學的實施對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成效。 四、瞭解國小學童對主題統整教學的實施其反應程度如何。 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台北縣某公立國小四年級共6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共33人,一班為控制組共31人;實驗組學生接受為期十二週,每週四節課(每節40分鐘),共計四十八節的實驗課程教學,控制組則未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本研究之主要工具為「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問題解決測驗」與「學業成就測驗」,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假設考驗。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之改變情形 (一)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力測驗」總分之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在「威廉斯創造力」分測驗「流暢力」、「開放性」、「變通力」、「精密力」、「標題」得分之差異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分測驗「獨創力」則未能顯著高於控制組。 因此,本主題統整課程能提升國小學童的創造力。 二、實驗組在問題解決測驗之改變情形 (一)實驗組在「問題解決測驗」總分之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在「問題解決能力」分測驗「解釋推論」、「猜測原因」、「逆向原因猜測」、「決定解決方法」得分之差異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分測驗「預防問題」則未能顯著高於控制組。 因此,本主題統整課程能提升國小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 三、實驗組在學業成就之改變情形 (一)實驗組在「學業成就測驗」總分之得分顯著高於控制組。 (二)實驗組在「學業成就」分測驗「國語」、「數學」、「社會」得分之差異顯著優於控制組。 因此,本主題統整課程能提升國小學童的學業成就。 四、在「主題統整教學態度問卷」、「教師教學日誌」、「主題統整教學學生自評表暨回饋單」方面,此課程受到大多數學生的喜愛。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在實施主題統整教學以及研究上的具體建議。
  • Item
    The effect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nstruction on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2007-01-01) Liao, Y. C. & Chen, Y.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synthesize existing research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instruction (CSI) versus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I)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aiwan. Twenty-nine studies were located from four sources, and their quantitative data was transformed into Effect Size (ES). The overall grand mean of the study-weighted ES for all 29 studies was 0.54.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SI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I in Taiwan. However, only 1 (reliability of measure) of the 17 variables ha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 on mean 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CSI clearly has a more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s' learning than TI. The results also shed light on the debate between Clark and Kozma regarding learning from the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