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過程及其課程相關因素之研究
    (2012) 盧宸緯; LU, Chen-wei
    本研究以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場域,以7位高齡學習者及2位授課教師為對象,透過深度訪談及書面資料的蒐集,探討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與此過程的促進因素,並對目前政府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之課程與教學進行反思,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及實務工作者參考。研究結果顯示,首先,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可分為醞釀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階段,各階段在素養、心理、社會及行動面向上皆呈現持續擴展與提升的情形。其次,此一數位賦能過程,是由七項因素促進,包括:耐心且步調合適的教師教學、實用且貼近需求的課程內容、符合生理與認知發展特性的教材設計、協助克服限制的學習輔助工具、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同儕朋友的支持與激勵及高齡學習者本身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第三,目前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出現以下現象:整體學習資源與機會的不足、分級進階課程的缺乏、教師教學偏重賦能的人文價值。這些現象,導致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啟動與發展受到限制。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課程制度方面 (一)政府與民間機構應擴充高齡者資訊課程開設並深入社區據點 (二)政府應會同高齡教育工作者與學術單位,儘速建立分級進階整合規劃的高齡者資訊課程架構 二、課堂教學方面 (一)開課單位及授課教師應建構符合高齡學習者的需求與特性的學習環境 (二)授課教師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應與高齡學習者的日常生活結合,並以協助高齡學習者反思並主宰其個體乃至社會結構層次的生活為考量 (三)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高齡學習者電腦自我效能的提升 三、促進因素方面 (一)授課教師與高齡學習者應共同規劃如何善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數位賦能開展 (二)政府應會同學術單位及民間機構,落實高齡者資訊課程師資培訓 (三)政府應與學校、企業或民間機構合作,建構資訊設備近用方便的友善社區環境 四、後續研究方面 (一)擴大研究場域與對象,廣泛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 (二)採用多元研究方式,探索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完整面貌 (三)開創進一步的研究主題,以更深度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經驗
  • Item
    社區安養機構高齡學習課程規劃模式之研究
    (2009) 謝婷婷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社區安養機構高齡學習課程規劃的實施現況,並依文獻先行建構屬於高齡學習的課程規劃模式,而後再根據實際訪談結果修正之,重建專屬社區安養機構的高齡學習課程規劃模式。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三:(一)探討我國社區安養機構高齡學習實施現況。(二)析論社區安養機構高齡學習課程規劃步驟與內涵,並建構高齡學習課程規劃模式。(三)檢視現形社區安養機構高齡學習課程規劃的特色與缺失,並提出具體建議,提供未來國內其他社區安養機構的課程規劃之參考。 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文件資料的蒐集與訪談結果的分析,獲致以下結論: 一、大體而言,社區安養機構的課程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健康養生、人文藝術、休閒生活、語文與才藝技能五大類,但缺少自我心靈成長的類型。 二、課程規劃各階段所投入的要素,如下: (一)計劃階段:瞭解機構歷史背景、瞭解機構住民特質,以及評估學習需求。 (二)設計階段:評估參與人數、擬定課程主題與確認目標,以及評估並規劃可支援資源。 (三)發展階段:研訂教學大綱、發展教學策略,以及準備教材教具。 (四)實施階段: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實施過程的注意事宜,以及高齡學習專業師資培訓。 (五)評鑑階段:評估學員學習成效、教師教學滿意度,以及行政安排滿意度。 三、社區安養機構的特色,包括:混齡學習、讓具有專長的安養長者擔任教師、課程全年無休,寒暑假也可以學習。就缺失而言,包括:未鼓勵從未參與的長者、教學方法未求變化、教師與課程規劃人員專業知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