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社區高齡者客觀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功能表現相關之研究(2021) 張祐菁; CHANG, Yu-Chin高齡者的身體功能表現會隨身體機能自然老化而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罹患慢性疾病,高齡者活動功能障礙的盛行率也將為高齡化的社會帶來全面性衝擊,若缺乏自我照顧能力或身體活動功能障礙的高齡者儼然成國家社會負擔也在醫療經費上大為提升。因此,對於國內高齡者客觀身體活動與身體功能表現之關聯性探討有其必要性。本研究之目的為 (1) 瞭解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變項、客觀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功能表現之現況。(2) 瞭解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其客觀身體活動量及身體功能表現之差異。(3) 瞭解不同性別之研究對象,其客觀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功能表現之關聯性。本研究以方便取樣方式,招募社區健康高齡者自願參加本研究為研究對象(30位男性和90位女性,平均年齡65.5 ±5.4 歲)。研究工具包括: (1) 客觀儀器三軸加速規(GT3X+ ActiGraph)測量客觀身體活動量及每日步數;(2)身體功能表現項目包括檢測下肢肌力的「計時五次坐站」、檢測平衡能力的「單足站立」及「起立行走坐下」以及檢測行動能力的「五公尺步行」,並以IBM SPSS 23.0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及多元線性迴歸。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1) 在不同「性別」在「每日步數」上有顯著差異,而且男性每日的步數於女性;(2) 不同「性別」在「每日中高度身體活動量」上有顯著差異,而男性的每日中高度身體活動量高於女性 (3) 不同「性別」在「每日輕度身體活動量」上有顯著差異,且女性的每日輕度身體活動量高於男性;(4) 不管男女在身體活動量與身體功能表現皆未達統計上顯著相關。本研究之結果建議未來對於高齡者要發展男女不同的身體活動促進方案,如促進女性每日步行次數及每日中高強度活動量並提升男性輕強度的活動量(如:健走、日常生活家事等)為參考依據。建議未來研究可進一步以長期追蹤的縱貫性研究來深入瞭解身體活動與身體功能間的因果關係。Item 探討高齡者從事最低劑量身體活動與肌肉力量與平衡能力之縱貫性研究(2020) 李元瑜; Li, Yuan Yu研究目的:高齡者從事最低劑量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是否能維持或提升其身體功能表現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高齡者從事每日15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與12個月後續追蹤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變化之關聯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居住在社區且具獨立行走能力之高齡者參與本次調查,共有89名高齡者(平均年齡:69.5 ± 4.88歲)完整參與基線測量 (2018年) 及12個月後的追蹤調查 (2019年)。研究工具包括運用三軸加速規(GT3X+ ActiGraph)測量之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以「握力計」測量之上肢肌力表現、「計時五次坐站」測量之下肢肌力表現、以及「開眼單足站立」所測量之平衡能力。本研究將上肢肌力、下肢肌力與平衡能力基線測量數值與後續追蹤數值相減,並進一步將變化區分為「維持/提升」及「下降」;身體活動量則區分為「有達到」及「未達到」每日15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據此,本研究運用邏輯斯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中,共有65.2%的高齡者每天至少進行15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在調整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潛在干擾因子後,根據在基線調查時,有達到每日15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之高齡者,在12個月後續追蹤調查 (2019)時,有較高的可能性能維持/提升其平衡能力(勝算比=8.12; 95%信賴區間=1.61, 40.97; p值= 0.01)。而高齡者每日達到15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量與否,與上肢及下肢肌力變化並無顯著相關。研究結論:本研究發現高齡者每日從事15分鐘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有助於其維持/提升其平衡表現。此研究結果可提供有關單位進行高齡者健康促進活動規劃設計之參考,期待能藉此來維持或提升高齡者之身體平衡能力。Item 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過程及其課程相關因素之研究(2012) 盧宸緯; LU, Chen-wei本研究以一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場域,以7位高齡學習者及2位授課教師為對象,透過深度訪談及書面資料的蒐集,探討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與此過程的促進因素,並對目前政府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之課程與教學進行反思,以提供政策制定者及實務工作者參考。研究結果顯示,首先,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可分為醞釀期、茁壯期與成熟期三階段,各階段在素養、心理、社會及行動面向上皆呈現持續擴展與提升的情形。其次,此一數位賦能過程,是由七項因素促進,包括:耐心且步調合適的教師教學、實用且貼近需求的課程內容、符合生理與認知發展特性的教材設計、協助克服限制的學習輔助工具、家人的支持與協助、同儕朋友的支持與激勵及高齡學習者本身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第三,目前為高齡學習者提供的資訊課程,出現以下現象:整體學習資源與機會的不足、分級進階課程的缺乏、教師教學偏重賦能的人文價值。這些現象,導致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啟動與發展受到限制。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課程制度方面 (一)政府與民間機構應擴充高齡者資訊課程開設並深入社區據點 (二)政府應會同高齡教育工作者與學術單位,儘速建立分級進階整合規劃的高齡者資訊課程架構 二、課堂教學方面 (一)開課單位及授課教師應建構符合高齡學習者的需求與特性的學習環境 (二)授課教師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應與高齡學習者的日常生活結合,並以協助高齡學習者反思並主宰其個體乃至社會結構層次的生活為考量 (三)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高齡學習者電腦自我效能的提升 三、促進因素方面 (一)授課教師與高齡學習者應共同規劃如何善用社會支持網絡,協助數位賦能開展 (二)政府應會同學術單位及民間機構,落實高齡者資訊課程師資培訓 (三)政府應與學校、企業或民間機構合作,建構資訊設備近用方便的友善社區環境 四、後續研究方面 (一)擴大研究場域與對象,廣泛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過程 (二)採用多元研究方式,探索高齡學習者數位賦能的完整面貌 (三)開創進一步的研究主題,以更深度了解高齡學習者的數位賦能經驗Item 老年人個人屬性、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長青學苑老年人為例(2009) 謝宜芳; I-Fang Hsieh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個人屬性變項的老年人,其依附風格、心理需求和憂鬱情緒之間的關係。主要研究目的在於:一、探討不同個人屬性變項的老年人,在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方面的差異情形。二、瞭解老年人的依附風格、心理需求與憂鬱情緒之間的關係。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未來研究及專業人員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照護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以高雄市「長青學苑」60歲以上之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以「心理需求量表」、「依附風格量表」、及「CES-D憂鬱量表」等組合成「個人心理健康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共得有效樣本285份。根據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不同個人屬性變項的老年人在依附風格、心理需求重要性與滿意度及憂鬱情緒上的差異情形: (一) 不同主要經濟來源、婚姻狀況和居住狀況的老年人在依附風格上有顯著差異。 (二) 不同教育程度的老年人在心理需求重要性上有顯著差異。 (三) 生活費用是否足夠花費、不同健康狀況及有無宗教信仰之老年人,在心理需求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主要經濟來源及健康狀況的老年人在憂鬱情緒上有顯著差異。 二、 老年人的依附風格和心理需求之重要性和滿意度之間具有典型相關。 三、 老年人的依附風格、心理需求重要性和滿意度對憂鬱情緒的預測情形: (一) 老年人的「焦慮依附」和「安全依附」得分可有效預測其「憂鬱情緒」。 (二) 老年人的「定向需求」重要性和滿意度可有效預測老年人的憂鬱情緒。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做為未來研究及專業人員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照護服務之參考。Item 計畫行為理論應用於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研究(2009) 謝嘉珍本研究運用1991年Ajzen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架構,目的為預測及解釋老人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參與者為台北市士林區老人服務中心附設長青大學九十七學年度下學期(第七屆)之60歲以上學員,共105位。本研究使用研究工具包含開放性引導式問卷,以及依據開放式引導式問卷填答結果,篩選出前70%顯著信念編製而成的結構式問卷。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複迴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中的Htelling’s T2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對象未來半年內從事預防跌倒行為之意圖者佔77.1%。 二、本研究對象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可有效解釋預防跌倒行為意圖22.7%的變異量,加入知覺行為控制變項之後,模式的整體增加了17.3%的解釋力,對預防跌倒行為意圖之解釋力上升為40.0%的變異量。三個變項之中以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力最高,其次為主觀規範,態度最低。 三、態度與行為信念、結果評價的交乘積和;主觀規範與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的交乘積和以及知覺行為控制與控制信念、知覺力量的交乘積和間皆達到中度正相關。 四、有/無意圖從事預防跌倒行為者在結果信念、結果評價、規範信念、控制信念和知覺力量等信念上有顯著的差異。 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預防跌倒行為意圖的結果,建議未來在老人預防跌倒行為教育時,可強調從事預防跌倒行為幫助老人日常生活行動更小心的重要性並設計增加同儕支持的部分,以增加其從事預防跌倒行為的動機。Item 探討臺灣高齡者認知環境因素與休閒娛樂、交通步行行為之關聯性研究(2017) 向芷妤; Hsiang, Chih-Yu目的:身體活動量不足是高齡者健康的危險因子,但步行行為被認為是最適合高齡者身體活動的方式,而環境是影響一個個人是否從事步行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65歲以上高齡者之認知環境因素與休閒娛樂步行及交通步行之關聯性。方法:本研究以電話訪談方式調查臺灣高齡人口之認知環境因素及從事休閒娛樂步行、交通步行的時間,共取得1,028份有效樣本,並以邏輯斯迴歸進行分析。結果:一、高齡者每週休閒娛樂步行未達150分鐘比例為45.8%;高齡者每週交通步行未達150分鐘比例為78.6%。二、教育程度越低、擁有全職工作的高齡者較難達成每週150分鐘的休閒娛樂步行;居住在南、東部及外島地區、擁有私人運輸工具者較難達成每週150分鐘的交通步行。三、高齡者認知到住家附近商店及休閒設施的易達性越高,有充足的人行道設置、社會環境、周遭景觀及充足的目的地時越會從事休閒娛樂步行 (商店易達性:OR= 1.48;95% CI=1.06-2.05、休閒設施的易達性:OR= 1.56;95% CI=1.15-2.11、人行道設置:OR= 1.47;95% CI=1.13-1.90、社會環境:OR=1.34;95%CI=1.01-1.79、周遭景觀者:OR= 1.31;95% CI=1.01-1.69、目的地的多寡:OR=1.46;95%CI=1.06-2.02)。四、高齡者認知具有足夠的人行道及充足目的地的較容易從事交通步行 (人行道的設置:OR=1.83;95%CI=1.28-2.63、目的地的多寡:OR=2.10;95%CI=1.33-3.30)。結論:未來針對臺灣高齡者提出有關提升休閒娛樂步行或交通步行時間的方案時,可先針對居住於南、東部及外島地區、教育程度較低、擁有全職工作的高齡者進行相關介入,以便進一步改善其步行時間不足之問題;另外建議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設計行為改變策略及方案時,可使用觀察學習及認識住家附近景點等方式提升高齡者的認知,並將改善人行道設置的完備性及提升大眾交通工具易達性作為重點改善項目。Item 區域犯罪事件與臺灣高齡者身體活動及螢幕觀看時間之關聯性研究(2019) 方士豪; Fang, Shih-Hao目的:過去在臺灣少有區域犯罪對於高齡者健康之相關研究,而影響高齡者身體活動及螢幕觀看時間之探討對於高齡者健康有其必要性,基於「生態學架構」,本研究有三個研究目的。(1) 調查臺灣65歲以上高齡者身體活動及螢幕觀看時間之現況。(2)瞭解社會人口學變項與高齡者身體活動及螢幕觀看時間之關聯性。(3)區域犯罪事件與高齡者身體活動及螢幕觀看時間之關聯性。 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9月至11月間使用電話訪談方式調查臺灣高齡人口之身體活動與螢幕觀看時間,並從警政署公開資料提取高齡者所在地區之區域犯罪資料。共取得1068份有效樣本,並以卡方檢驗、二元邏輯斯迴歸來分析數據。 結果:研究結果發現(1)一周身體活動量達150分鐘之高齡者佔總樣本數79.4%;一日螢幕觀看時間在120分鐘以上之高齡者佔總樣本數63.2%。(2)非正常體重之高齡者較不容易達到每周150分鐘身體活動量。而具有較高教育程度之高齡者較容易達到每日120分鐘螢幕觀看時間。(3) 「毒品事件」、「汽車竊盜事件」、「機車竊盜事件」發生件數較高之地區,當地高齡者較不容易達到每周150分鐘身體活動建議量。 結論: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區域犯罪是推動高齡者身體活動政策之參考依據。未來的研究有必要進一步研究區域犯罪對於高齡者主觀意識及身體活動與久坐之間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