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線上文書處理平台支援合寫與複習筆記於國小資訊課堂對筆記完整性、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之影響(2022) 吳秋儀; Wu, Chiu-Y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於資訊課堂中使用線上文書處理平台進行合寫筆記與複習筆記活動的學習效用,並比較不同的合寫筆記策略和不同的複習筆記策略對於學童的筆記完整度、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的影響。在資訊課堂中,以兩人一組且一人一機,同組組員可互相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合寫筆記策略包含分享式與共編式,複習筆記策略包含摘要式與提問式,為了逐步分析,本研究共分為三個方案,採用Google Docs線上平台進行實驗與分析,由台南市某所國小六年級的學童參與。方案(一)為檢驗導入合寫筆記策略與個別寫筆記的學習效用與差異,參與者共有三個班級,其中一班為個別式組,一班為分享式組,一班為共編式組,分別有33、35和34位學生。方案(二)為檢驗在分享式合寫與複習筆記情境中,導入不同的複習策略與閱讀式複習的學習效用與差異,參與者共有三個班級,其中一班為閱讀組,一班為摘要組,一班為提問組,分別有35、33和33位學生。方案(三)為檢驗在共編式合寫與複習筆記情境中,導入不同的複習策略與閱讀式複習的學習效用與差異,參與者共有三個班級,其中一班為閱讀組,一班為摘要組,一班為提問組,分別有34、34和33位學生。研究結果顯示,共編式合寫筆記在筆記完整度和學習成就方面皆比分享式合寫筆記有顯著效果,在學習態度上則顯著低於個別式組與分享式組。在分享式合寫與複習筆記情境中,研究結果支持以編寫摘要或提問回答方式進行複習的學習成就;而在共編式合寫與複習筆記情境中,以編寫摘要或提問回答方式進行複習卻未得到顯著有效的學習表現,但摘要組可以保持著正向的學習態度。Item 國小資優教育教師課程意識之探究(2022) 馮理詮; Feng, Li-Chuan本研究採詮釋學取向,探討國小資優教育教師的課程意識。研究者先藉由文獻的整理,析理出課程意識的向度及覺察層次,再邀請四位國小資優教育教師為研究參與者,並蒐集多元資料以理解其課程意識;透過詮釋循環的歷程,進行教師課程意識的歸納,以了解四位研究參與者的課程意識覺察層次、發展脈絡,以及其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的覺知與轉化。研究發現如下:一、研究參與者對課程的掌握及學生的覺察的課程意識上,皆達到了很高的層次,顯示課程與學生是資優教育教師的共同考量。二、研究參與者對資優教育理論概念及鉅視體系環境的覺察偏低。三、教師課程意識雖各有其不同發展歷程,但隨著時間推移,大致呈現向上的趨勢。四、教師課程意識的發展特別受到環境改變及角色轉換的影響,若教師能敏於覺察這兩種改變積極以對,便有很大的機會提升個人課程意識的覺察層次。五、資優教育教師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的理解與轉化,促使其更加重視資優教育的價值。六、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原則,促發研究參與者更加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程,進而產生了理解其他領域專業的需求,研究參與者以自學或主動進修的方式積極提升自身課程設計的專業。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師資培育的課程中,可強化教師對資優派典理論的認識;鼓勵教師跨系選修或持續進修;尊重資優班團隊成員並充份賦權;以分散式領導的方式,為資優教育團隊中的教師賦權;教師要能看見自身角色價值,發展教師的主體性;增加對自身文化脈絡的哲學性理解,參與資優教育下一階段的發展;擁抱對資優教育素養導向課程的詮釋,積極的付諸實踐。Item 晚明至清中葉訓蒙理念的探討(2011) 陳涵邡本研究旨在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此一時期訓蒙理念的異同及發展,並透過分析與比較陸世儀、崔學古、張行簡、唐彪及王筠等五人的訓蒙理念,引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研究發現有三,分別說明如下: 一、童蒙教育深受到科舉考試的影響,例如在教育目標上,以科舉預備為主;在教學內容上,則多以科舉預備教育有關;在教材選擇上,除童蒙教材外,也多選用《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在教學方法上,則除背誦以外,已逐漸能為兒童講解書中大意。 二、五位教育家的訓蒙理念,對朱熹、王陽明兩種路線各有繼承與革新。陸世儀、崔學古、張行簡、唐彪雖然採取教學與管教上,採程朱一派嚴厲的態度以及約束,但在管教上已逐漸由嚴厲轉向溫和、同情的態度,融合朱、王二派的想法,而王筠則是五人中唯一宗主王陽明學派者。 三、除科舉預備教育以外,也關注到其他種類的教育,如陸世儀提出的女子教育,以及唐彪提出的不習舉業者教育和農村子弟教育,顯現出此一時期的訓蒙理念也考慮到當時的社會需求。 總之,晚明至清中葉時期的訓蒙理念,是在宋代朱熹、明代王陽明,及當時社會背景三方面影響之下,而逐漸成形,並希冀現代教育者能從中得到啟發,以發展更為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論述。Item 個人數位助理PDA在小學教育的應用評估(2007-10-22) 邱瓊慧; 洪駿命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國小學童應用 PDA Phone及其內建軟體進行行動學習的可能性。計有 21 位就讀於南台灣一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包括男生 12位,女生 9 位參與本研究。學生計參與 5 次學習活動,歷時 15 週。經 4 次半結構性問卷調查、2 次無結構性個別訪談及 2 次半結構性個別訪談發現,學生能很容易地使用 PDA Phone 進行各項學習活動;學生喜歡且常使用上網、音樂、遊戲、照相、及電話等 5 項功能;且 PDA Phone 可應用於學校的各個學習領域中。本研究也探討學生在運用 PDA Phone上的問題。Item Evaluation of Applications of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in Elementary Education(Wseas, 2009-12-01) Chiu, Chiung-Hui; Hung, Chun-Ming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ssi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elementary students using PDA Phones and built-in software in mobile learning.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d 21 6th grade students in southern Taiwan, including 12 boys and nine girls.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five experimental learning activities over 15 weeks. Furthermore, four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two unstructured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two semi-structure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tudents can easily use PDA Phone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Besides, Internet, music, game, photo and phone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also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s using PDA Ph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