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三位婚姻暴力受暴婦女之賦能歷程
    (2008) 蕭玉玫; Hsiao, Yu-Mei
    本研究旨在瞭解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的賦能歷程及其賦能要素內涵。研究者以立意取樣法,邀請三位曾經歷過婚姻暴力,自認目前已走出婚暴且具有某些賦能感的本國婦女(年齡介於31至55歲),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並以Zimmerman (1995) 賦能理論為依據,以質性研究的開放性編碼進行訪談逐字稿分析。本研究的結果與討論主要分為四個部份呈現: 1. 從受暴到賦能─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的故事:依照時間序呈現每位受訪受暴婦女在暴力籠罩下的生活經驗及其走出婚姻暴力的賦能過程。 2. 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之賦能要素分析與討論:受訪受暴婦女走出婚暴之賦能要素包括(一)個人內在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想要控制的動機」、「知覺控制感」、「自我肯定感」、「經濟層面的自我效能感」、「知覺到負向感受的減少」,以及「知覺到正向感受的產生」等六類,其下共含29個成分;(二)互動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對問題的覺察」、「對資源的覺察」、「技巧的發展」,以及「重新建構觀點」等四類,其下共含9個成分;(三)行為層面的賦能要素:主要包含「投入職場與提昇競爭力」、「情緒或壓力管理行為」、「積極抗暴行動」、「社會支持網絡的支持」、「表現利他行為」,以及「增加社區/社群/社交互動參與」等六類,其下共含18個成分。 3. 受訪受暴婦女賦能歷程之初步探討:受訪受暴婦女的賦能歷程可略分為(1)初始階段:賦能引發於覺察問題、失控感與控制動機的存在,或社會支持網絡的主動介入;(2)預備階段:覺察資源或發展技巧為採取行動前的準備;(3)行動階段:採取具體行動以直接影響事件結果,以及(4)結果階段:產生賦能成果並開啟另一賦能循環等四個階段。然而,這些階段並非截然劃分,而且,各賦能要素在整個賦能過程中其實是穿插互動、往返前進的,並非單純的線性關係。 4. 受訪受暴婦女賦能歷程之重要面向變化的討論:受訪受暴婦女的賦能歷程包含(一)暴力的因應或對抗:由覺察暴力問題到學習如何因應或對抗暴力;(二)情緒或壓力的抒解與掌控:由失控無力感到發展情緒或壓力的掌控技巧與支持系統;(三)經濟上的自主與掌控:投入職場與提昇競爭力以增加經濟掌控力;(四)人際的互動與連結:從社交孤立到人際互動連結與利他行為表現,以及(五)自我價值感的提昇:走出婚暴的賦能歷程即是自我價值感的提昇過程等五個重要面向,並且有其大致的先後發展順序。前四者在受訪者走出婚暴的整體賦能過程當中,顯示有互為影響並同步提昇其自我價值的情形,故自我價值感的提昇可謂受訪婚暴婦女走出婚暴之賦能歷程的核心面向。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受暴婦女、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充能教育歷程與介入成效評價研究
    (2006) 張麗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充能教育歷程與成效評價研究 學生:張麗春 指導教授:劉潔心 摘 要 本研究依據充能認知模式與組織充能等理論,形成員工心理充能認知模式,針對模式中之依變項設計教育課程,了解充能教育介入成效。研究設計係採「準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study)」,根據不對等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設計方式,立意選取北部兩個衛生局,分派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共計32位實驗組公共衛生護理人員接受四週,共24小時之充能課程與團體工作坊,對照組沒有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於介入後4週進行後測以評價立即成效,並進行充能歷程分析。共計回收61份有效問卷(實驗組=29,對照組=32)。本研究之評量包括形成評量、過程評量及成效評量,以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記錄收集量性及質性之評量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充能教育」對於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心理充能與心理充能之自我效能次量表、影響次量表、工作生產力以及創新行為的有顯著成效,對於組織充能與工作滿意度則未能呈現介入效果。合併行動計畫歷程以及工作坊之充能歷程,合併情境脈絡與時間序列,架構本研究充能教育介入之充能歷程圖,學員從面對無力感開始,經過團體對談無力感感受後,學員計畫用更多省思、更投入並以更勇敢的心情回到工作之中,難忘的工作經驗在於與他人關係中看見自己,讓學員計畫更投入,再一次從關係中看見自己成功與失敗並有更多元的行動計畫,計畫更投入工作,與他人分享,並更愛工作,再一次覺醒,藉由覺察專業形象、重塑與行動的對談,學員產生個人的行動包含個人層級(有信心)、組織層級(協助單位、民眾需求、充能運用)以及社區層級(深耕社區),團體之行動力亦在過程中產生,包含行銷、充能運用以及社區導向。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衛生單位應定期舉辨充能教育,以團體運作方式,讓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能在團體互動經驗中移除無力感,增進自我效能感受,以提生工作生產力與創新行為,此外,建議衛生局能將公共衛生業務重整,建立合適之溝通管道,以提升組織充能感受。未來相關研究可加入其他充能成效指標,合併多元研究法來呈現更多元之充能教育成效。 關鍵字:公共衛生護理、員工充能、充能歷程、創新行為、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