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3-??) 李崗; 楊淑雅; Kang Lee, Shu-Ya Yang
    本研究旨在分析Montessori(1870-1952)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運用詮釋學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聚焦於《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及《了解你的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等文本的理解,二方面來回於個人經驗與文本脈絡之間的對話與省思。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一、人格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人格統整的關鍵是意志發展。二、人格教育的目標在於建立紀律,人格教育的原則是給予自由,人格教育的方法是透過工作。三、人格教育的歷程始於兒童的自由選擇,繼之以專注地自發性工作,透過意志發展逐漸樂於服從,最後形成內在紀律,表現出寧靜的心境。四、人格教育的實施,關鍵時期為零至三歲,可以運用靜默遊戲、走線練習、穿脫衣服、準備茶會、舉辦生日會等方式進行。最後,本文更針對其思想內涵,提出10點評析,以供參考。
  • Item
    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
    (2008) 魏雅彤
    本研究試圖探究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人文內涵,以解決當前藝術與人文課程所面臨的困境。席勒是歷史上首位提出「美感教育」一詞的哲學家,其思想深受康德和歌德兩人影響,而帶有鮮明的二元論與調和的色彩。席勒以此建構出其豐富的人文內涵之美育論述。席勒認為人有兩次的誔生,第一次的誕生是自然賦予人的,使人具有感性和理性的雙重天性;第二次的誕生是美賦予人的,使自由成為人性的可能。席勒並提出自然、自由、及遊戲等核心概念,構成了他美育思想的完整圖像。依據上述的研究結果,提出如下的建議:一、融入人文內涵的教育思維;二、加強人文素養的師資培育;三、喚起人文關懷的校園氛圍。
  • Item
    席勒(F. 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
    (2016) 鄭仲恩; Cheng, Chung-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德國的詩人、劇作家、教育學家及哲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遊戲理論在教育美學上的價值,透過詮釋學與概念分析的哲學方法,先了解其生平與時代脈絡,以掌握其理論背景。再者,深入其深具新人文主義的理論核心,探討其理論與概念,得知席勒遊戲理論以人性為基礎,強調人與美經由遊戲互動,以達最高理想—自由。進而,從他人對於席勒理論的評論及研究者研究所得闡述對於其理論之貢獻與評論。綜前所述,本研究提出席勒的遊戲理論於教育美學的啟示以作為臺灣教育發展之參照,歸結如以下三點: 一、教育的本質是教人成人的活動,且是活的形式的展露,引領我們進入遊戲,追求質樸與自由。 二、教師進入遊戲狀態,可以開展出藝術化的教學型態,有利美感經驗生成。 三、學生美感經驗的塑造有賴於培養學生感受知覺能力,提供具有美感的素 材。 四、教育環境的美感營造能對學生產生境教的作用,且透過領導美學的支持能讓教育環境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
  • Item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16-03-??) 李崗; 楊淑雅; Kang Lee, Shu-Ya Yang
    本研究旨在分析Montessori(1870-1952)的人格教育思想,主要運用詮釋學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聚焦於《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發現兒童》(The Discovery of Child)及《了解你的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等文本的理解,二方面來回於個人經驗與文本脈絡之間的對話與省思。結果發現,可歸納為以下四點:一、人格是精神生命肉身化的結果,人格統整的關鍵是意志發展。二、人格教育的目標在於建立紀律,人格教育的原則是給予自由,人格教育的方法是透過工作。三、人格教育的歷程始於兒童的自由選擇,繼之以專注地自發性工作,透過意志發展逐漸樂於服從,最後形成內在紀律,表現出寧靜的心境。四、人格教育的實施,關鍵時期為零至三歲,可以運用靜默遊戲、走線練習、穿脫衣服、準備茶會、舉辦生日會等方式進行。最後,本文更針對其思想內涵,提出10點評析,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