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泛泰雅族資賦優異學生之發掘—電腦化動態評量之運用
    (2011) 張玉佩
    在國小資優學生的鑑定歷程中,標準化智力測驗是最常被運用以評估學習能力的工具。然而,原住民學生卻常基於文化殊異或家庭文化刺激不足的因素,在傳統標準化智力測驗中表現低於潛能的水準,因此少有原住民學生通過鑑定進入一般智能優異班級。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透過泛泰雅族(泰雅族、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圖騰的運用,編製「電腦化問題解決能力測驗」,以了解泛泰雅族學生在該測驗中表現達到資優鑑定標準的人數比率。 其次,研究者編製「電腦化動態評量漸進提示系統」運用漸進提示模式(graduated prompting assessment, GPA)與精緻化回饋漸進提示模式(elaboration feedback graduated prompting assessment, E-GPA )兩種不同介入深度的動態評量,期望了解何種動態評量方式有利於評估學童的潛能發展空間、及近遷移(電腦化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前、後測進步量)與遠遷移(TONI-3前、後測進步量)之成效。 本研究之研究設計採「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以就讀國小六年級之95名泛泰雅族學生為研究受試,分成四組進行實驗:(1)實驗組1:接受一次GPA動態評量介入處理,並檢測其近遷移與遠遷移;(2)實驗組2:接受GPA與E-GPA兩次動態評量介入處理,並檢測其近遷移與遠遷移;(3)控制組1:未接受動態評量介入;(4)控制組2:未接受動態評量介入,但接受近遷移及遠遷移檢測。 本研究工具為:自編「電腦化問題解決能力測驗」、「電腦化動態評量漸進提示系統」及「TONI-3」。施測所得之資料以t檢定及F檢定進行統計考驗。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編之電腦化問題解決能力測驗含二個因素,共計28題。在信度、效度檢測方面,均得到不錯的結果。 二、以317名泛泰雅族國小六年級學生為電腦化問題解決能力測驗的常模樣本,得到平均數為9.21,標準差為4.64,有4.42%的學生可達到資優鑑定標準。 三、實驗組1與控制組1、2三組受試在一次GPA動態評量介入後,未發現有近遷移與遠遷移之現象。 四、實驗組2在GPA與E-GPA兩次動態評量中介教學後,發現有近遷移及遠遷移之現象。此外,在E-GPA中介時,提示量使用較GPA中介教學時明顯減少。 五、由實驗組2的受試中可發現:低能力層次學生進步量最大。 六、運用電腦化動態評量的介入可發掘具資優潛能的社經文化殊異資優生,但須考量中介的時間、學生的動機、提供學生說明解題策略的機會及設計減少分心的環境。
  • Item
    國中小資優生與普通生休閒生活現況與關聯模式之比較研究
    (2008) 李偉清
    本研究旨在了解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休閒生活」現況及關聯模式,並比較兩者在「休閒生活」七大面向(「休閒時間」、「休閒內容」、「休閒地點」、「休閒同伴」、「休閒選擇自由」、「休閒理由」和「休閒滿意度」)現況與影響模式上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自編的「學生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問卷」,針對台灣本島國中小的資優生與普通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採分層隨機與叢集取樣合併的抽樣方式,共獲得有效問卷2,238份,依據分析的需要,將此一樣本隨機分成三等分。首先以第一組樣本作項目分析與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尋找最佳的理論建構及最適切的題目,結果顯示因素結構良好具有建構效度,且信度考驗均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其次,合併這三組樣本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考驗及變異數分析等,以了解資優生與普通生「休閒生活現況」之異同。再者,以第二組樣本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含驗證性因素分析),來評鑑蒐集的資料是否適配本研究所提出之理論模式,並以第三組樣本做此一模式的複核效化,結果顯示本研究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經修正後適配度良好,且修正模式具有穩定性與預測性,是一個有效的模式。最後,再進行多群組分析比較,結果發現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並不相同。 本研究之重要結論臚列於下: 一、「學生休閒生活現況調查問卷」為一具有信效度之自陳問卷,可用以評量學生的「休閒生活現況」。 二、資優生和普通生在「休閒生活現況」的七大面向皆有顯著的不同,其中在「藝文類的休閒內容」、「藝文類的休閒地點」、「休閒時間量、休閒時段與休閒活動的休閒選擇自由」等方面,資優生均顯著高於普通生;但在「社交性與勝任熟練性的休閒理由」、「生理滿意的休閒滿意度」等方面,資優生均顯著低於普通生。 三、資優生和普通生的「休閒生活關聯模式」並不相同,造成兩者模式的差異,主要是源於資優生和普通生在「社交類」休閒參與的不同,其次依序是「體能類」休閒參與的不同和「週間」平均每天休閒時間量的不同所致。
  • Item
    一位資優生手足回觀家庭經驗 與手足關係之敘事探究
    (2012) 紀詠齡; Chi, Yung-Ling
    身為兩位跳級資優生的手足,我在本研究中採用自我敘說的方式,重新回顧自家的家庭經驗,包含自己、家人及彼此間交叉互動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敘寫主要共分成四部份:一、同一個屋簷下:此部分先從整個「家」的發展歷程談起,再藉由回憶與蒐集相關資料,重新形塑與了解每一位家人,包含爺爺、父母、姊姊、我與兩位跳級資優生弟弟;二、一刀未剪的童年:主要透過整理手足成長照片、與家人的對話、生命經驗的追憶與傳述,呈現父母的教養、我的求學經歷及過去家庭的生活樣貌,使自己在敘事的同時,反思並重構生長於資優生家庭裡,「手足關係」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意義;三、追憶小調青春:此部分猶如開啟一趟自我人生經驗的回溯之旅,敘說我在「資優」家庭中成長的獨特經驗與觀察;四、快攤一只時光卷軸:藉由回憶以及與弟弟們不斷地對話,我重新看待資優手足們學習與成長的歷程。 最後,本研究除了呈現我的資優家庭整體發展歷程,也傳達了家庭核心價值對於家庭發展、父母教養與資優手足成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亦可由一位資優生手足的視角,深入洞見資優生的手足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獨特樣貌。
  • Item
    資優生逆境商數與社會興趣之相關研究
    (2006) 顏靖芳; Ching-Fang Yen
    本研究旨在探討資優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在逆境商數及社會興趣上之表現情形;並針對資優生進行不同背景變項之探究,以瞭解其在逆境商數量表與社會興趣量表上之表現差異。研究者並分析逆境商數與社會興趣之相關情形,與社會興趣對逆境商數的預測效力。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國二學生與高二學生共388名,研究工具為「逆境商數量表」與「社會興趣量表」,資料分析採用t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與簡單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后: 一、不論是在逆境商數量表或社會興趣量表,資優生與普通班學生之得分皆未達顯著差異。 二、國中資優生之逆境商數顯著高於高中資優班學生,資優男學生之逆境商數顯著高於資優女學生,不同資優班類別之資優生在逆境商數上之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資優生,在社會興趣量表上的表現皆未達顯著差異。 四、資優生逆境商數與社會興趣達到顯著相關,但普通班學生在逆境商數與社會興趣之相關卻沒有達到顯著水準。 五、資優生的社會興趣可預測逆境商數之表現。
  • Item
    國小資優學生轉學決定及轉學後之調適歷程
    (2018) 施婉婷; Shih, Wan-Ting
    每年研究者進行資優轉學生新生入班說明會時,可以感受到家長和學生對於鑑定通過後需要轉學就讀這件事,感到不知如何抉擇、擔憂以及焦慮。本研究旨在描繪資優轉學生對轉學的決定及適應歷程,提供資優轉學生及其家長、老師相關案例的經驗以及建議。 研究過程採用質性研究法,依據校型、性別,選擇於新學校就讀一年以上的轉學生,深入訪談學生本人、主要照顧者以及教師,將訪談結果加以整理,描繪六位資優轉學生的決定歷程,以及轉學後在普通班及資優班的適應歷程。 研究結果可以分為三部份,首先資優轉學生通常在原學校人緣及成績表現均優,面臨轉學會擔心的因素包含難以割捨的情誼、交通變動、對新環境的擔憂,同時正向的吸引力則包含對資優課程的期待、重要他人的建議以及新老師的吸引力。在普通班人際互動的緊張會因為時間逐漸降低,學業可透過自我調適取得平衡,另外可以透過協調及安排來確立學生的作息時間。資優班需針對學生提供能發揮其優勢的個別化課程,並與家長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
  • Item
    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失敗經驗的情感調節及復原歷程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8-11-??) 陳勇祥; Yung-Hsiang Chen
    本研究以三位已就讀大學之輕度自閉症資優學生為對象,採敘說分析取向,並從復原力觀點,探討其失敗經驗的調節與復原歷程,以了解個案之復原力如何啟動與其復原模式如何建構。研究設計以個別及團體訪談,探討個案經歷失敗經驗的歷程現象與復原過程。研究發現,個案經「感受期」至「行動期」而減輕失敗衝擊,促進自我認知,以釐清成敗關係,並移轉、沉澱、重建後,願意嘗試不同挑戰。其情感調節與復原策略,有助個案調節負向情感並喚起自我責任,同時也賦予事件的正向意義與重塑自我價值。研究結論為輕度自閉症者之人際互動特性可能影響復原歷程尋求協助之意願,且此歷程需內在自我覺察與外部支持同時啟動,並需重要他人之支持與同理。因此,本研究建議應調整個案關注之焦點,輔導其評估事件對自我之影響,再檢視環境與自我之關聯,以轉化對失敗事件的負向感受。此外,教師與家長亦應指導學生理解個人價值並未因失敗事件而消失,藉此學習不過度重視他人評價,以減輕個案常感遭受他人關注之壓力。同時,亦應教導後設認知策略,以強化行動前之自我規劃與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