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希望感理論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之行動研究
    (2023) 陳惠霖; Chen, Hui-Lin
    本研究目的旨在運用希望感理論,設計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活動方案,探究方案實施歷程對學生英語口說希望感和能力之影響。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時程約三個月,以臺灣國中七年級學生(共18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量化工具有兩項,一為英語口說希望感量表,該量表改編自唐淑華(2010)修訂的兒童希望感量表,另一量化工具為學生英語口說錯誤次數表,該表由研究者批閱學生英語錄音檔案,依據學生錯誤次數統計而成的數據表,兩項工具皆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前、後測之相依樣本t檢定,並以質化資料之教師教學手札和半結構式訪談進行內容分析,以進一步瞭解本方案對學生英語口說希望感與能力之影響。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整體英口說希望感具有顯著成效。 二、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整體英語口說能力具有顯著成效。 三、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在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口說能力低、中、高分組的學生之中,存在不同差異。 四、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提升國中七年級學生高分組學生英語口說能力整體表現較具有成效。 最後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相關實務工作者及研究者參考。
  • Item
    在專業發展路上看見希望的曙光-一位初任教師的自我敘說
    (2020) 洪瑜珮; HUNG, Yu-Pei
      本研究旨在探討初任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以及在此發展歷程中所會遇到的困境與因應之道,探究研究者如何透過希望理論解決初任教師的困境,並從中獲得何種成長與突破。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收集初任教師的個人經驗故事,並邀請兩位協作者進行訪談與收集過去的文件資料進行敘事分析。   在研究結果上,發現初任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因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差異,而有所不同。在師資培育階段的成長呈現緩慢且停滯,實習階段的成長保守且模糊,初任教師階段對現狀感到無能。為了改變感到無能的初任教師現狀,可透過希望感轉化困境。目標、路徑、意志力三者在專業發展歷程上會相互拉扯。初任教師可透過了解自身目標,確立自身追求的教師信念,進而所追求的目標內涵。教師應追求精熟目標而非表現目標。為了達到精熟目標,教師應思考不同的進修方式,精進自己的路徑思考,輔以教師信念的支持,提升自身的意志力思考,便能夠幫助教師在專業發展路途上持續獲得希望。   因此本研究建議初任教師,一是應時時刻刻關注自身專業發展的樣貌,可藉自我書寫,反思自己的狀況與自己所身處的位置,以便安排自身的成長計劃。其二,是追求精熟目標,了解自己想成為一位專業的教師,因而需不斷的學習這件事。也因為想成為專業的教師,必須尋求精進教學的管道以精進自己的路徑思考。並加以尋求意志力支持的來源,以便支持自己不斷的進行專業成長,否則當自己不再擁有想成為教師的意志力時,再多的路徑思考都將使希望歸零。
  • Item
    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希望感之行動研究
    (2018) 洪鈺淳; Hung, Yu-Chun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探討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希望感之可能性。研究者以體育人物為楷模,希望理論之目標、方法及意志力三要素為課程設計內涵,透過楷模人物之內容情境及生涯選擇,使其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並在研究者的輔導活動課程中進行討論,以協助學生擬定目標、找尋方法及培養意志力為主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九年級體育班學生為課程實施對象,進行兩階段循環的行動研究,共進行六堂希望理論課程。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蒐集的質性資料包括:教師教學觀察紀錄、教師教學省思紀錄、學生課程學習單、學生學習回饋單,以及學生訪談紀錄等文件,來檢視學生的改變情形及學生對於希望理論課程的態度。在量化方面以希望感量表進行前測、後測,資料分析結果歸納如下: 一、楷模學習有助於希望理論課程的進行。 二、希望理論課程實施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希望感。 三、希望理論課程實施後,研究者的教學能力與教學希望感有所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未來在希望理論融入輔導活動課程上的設計及教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