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關係之研究
    (2023) 孫菁蔓; Sun, Ching-Man
    迎接斜槓世代來臨,企業的競爭力除了有賴於具備高抗壓性的員工外,在營運上也需要有因應時代變動不斷創新的能力,高等教育既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如何培育出能展現創新行為的人才以符應市場,以及如何將創新培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是所有發達國家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而能夠實踐創新點子的人通常需要承擔較高的風險性,並且具備較高心理資本以適應環境變遷,就算遇到挫折時,也能保有希望及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挑戰。然則,除了強健心理素質外,個體也必須願意追求個人成長與自我實現方才能真正促成創新行為的產生。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五所頂尖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回收465份有效問卷,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與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希望」層面表現程度最高,以「樂觀」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二、臺灣頂尖大學學生自我實現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開放經驗」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自主」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三、臺灣頂尖大學學生創新行為之整體現況屬中高程度,其中以「創新構想執行」層面的表現程度最高,以「創新構想推廣」層面表現程度最低。 四、頂尖大學女性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男性學生。 五、頂尖大學第一類組學生之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明顯低於第二、三類組學生。 六、頂尖大學大一學生之自我實現明顯低於大四學生。 七、頂尖大學學生心理資本、自我實現與創新行為彼此之間呈正向顯著關係,而心理資本會透過自我實現影響其創新行為,自我實現在心理資本與創新行為之關係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
  • Item
    採訪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調節變項
    (2022) 阮筱琪; Juan, Hsiao-Chi
    職場員工情緒議題與心理健康日漸受重視,且根據過往研究指出,正向情緒可提升創新行為,因此營造正向情緒既可維持身心健康,又提升創新行為,本研究旨在探討採訪記者的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相關性,以及正向情緒之幽默感對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調節效果。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內採訪記者為研究對象,回收232份樣本。研究結果發現:1、採訪記者之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呈顯著正相關,情緒勞動對工作壓力有預測效果。2、採訪記者之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呈顯著正相關,工作壓力對創新行為有預測效果。3、幽默因應能力對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有緩衝調節效果。4、幽默創造對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有緩衝效果。5、笑的傾向能抵抗情緒勞動的影響,即使在高壓工作環境下,也有較高的創新行為。6、年紀較輕、年資淺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較大,但創新行為也較高。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業界提出管理之建議。
  • Item
    創業家精神之知覺對創新行為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思考風格及經驗開放性為調節變項
    (2009) 陳婷婷; Ting-Ting Chen
    本研究主要探討教職員知覺之主管創業家精神對其創新行為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並進而了解個人思考風格與經驗開放性是否會與其所知覺之創業家精神產生交互作用而對創新行為及工作滿意度造成效果。為達到前述目的,本研究以國軍所屬七所軍事基礎院校的教師、行政人員及隊職幹部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包括研究者修編的「創業家精神之知覺」、「創新行為」及「經驗開放性」量表,經過預試之後修訂成正式量表,並同時採用國內學者修編的「工作滿意度」及「思考風格」量表,針對所回收375份有效樣本,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相關分析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考驗相關假設。研究結果如下: 一、教職員知覺之主管創業家精神對其工作滿意度具有正向影響;而當知覺主管「創新自主性」越高時,則其所表現的創新行為較高。 二、教職員的思考風格會對其創業家精神之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間具有調節效果,其中以「創新自主與立法型」及「創新自主與司法型」的交互作用對工作滿意度最具調節效果。 三、教職員經驗開放性的高低對主管創業家精神之知覺與其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果,其中以創業家精神之知覺的「競爭積極」與經驗開放性的交互作用對工作滿意度最具調節效果。 近年來各軍事院校在面臨人力嚴重短缺及民間學校競爭的壓力下,有賴教職員創新的行為表現,如創新課程設計、精進行政作業流程及創造學校特色等,而教職員創新的行為表現需有主管創業家精神的領導,才能獲得支持與進步。
  • 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充能教育歷程與介入成效評價研究
    (2006) 張麗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充能教育歷程與成效評價研究 學生:張麗春 指導教授:劉潔心 摘 要 本研究依據充能認知模式與組織充能等理論,形成員工心理充能認知模式,針對模式中之依變項設計教育課程,了解充能教育介入成效。研究設計係採「準實驗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study)」,根據不對等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測設計方式,立意選取北部兩個衛生局,分派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共計32位實驗組公共衛生護理人員接受四週,共24小時之充能課程與團體工作坊,對照組沒有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於介入後4週進行後測以評價立即成效,並進行充能歷程分析。共計回收61份有效問卷(實驗組=29,對照組=32)。本研究之評量包括形成評量、過程評量及成效評量,以問卷調查、訪談、觀察記錄收集量性及質性之評量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充能教育」對於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心理充能與心理充能之自我效能次量表、影響次量表、工作生產力以及創新行為的有顯著成效,對於組織充能與工作滿意度則未能呈現介入效果。合併行動計畫歷程以及工作坊之充能歷程,合併情境脈絡與時間序列,架構本研究充能教育介入之充能歷程圖,學員從面對無力感開始,經過團體對談無力感感受後,學員計畫用更多省思、更投入並以更勇敢的心情回到工作之中,難忘的工作經驗在於與他人關係中看見自己,讓學員計畫更投入,再一次從關係中看見自己成功與失敗並有更多元的行動計畫,計畫更投入工作,與他人分享,並更愛工作,再一次覺醒,藉由覺察專業形象、重塑與行動的對談,學員產生個人的行動包含個人層級(有信心)、組織層級(協助單位、民眾需求、充能運用)以及社區層級(深耕社區),團體之行動力亦在過程中產生,包含行銷、充能運用以及社區導向。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衛生單位應定期舉辨充能教育,以團體運作方式,讓公共衛生護理人員能在團體互動經驗中移除無力感,增進自我效能感受,以提生工作生產力與創新行為,此外,建議衛生局能將公共衛生業務重整,建立合適之溝通管道,以提升組織充能感受。未來相關研究可加入其他充能成效指標,合併多元研究法來呈現更多元之充能教育成效。 關鍵字:公共衛生護理、員工充能、充能歷程、創新行為、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