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諮商人員之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相關研究(2022) 顏嘉萱; Yen, Chia-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諮商人員的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間的關聯性,並假設在控制有關的背景變項、實務或訓練變項後,認知彈性與文化智商仍能顯著增加對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解釋力。此外,也探討不同背景變項、訓練或實務變項的諮商人員,其多元文化諮商能力是否有顯著差異或相關。本研究先以203位臺灣諮商人員作為預試對象,經由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發展出三因素結構的「簡式多元文化諮商能力量表」,其與「諮商自我效能量表」具有中度正相關,顯示其具有效標關聯效度。在正式研究階段,本研究以134位臺灣諮商人員為研究對象,使用「簡式多元文化諮商能力量表」、「文化智商量表」、「認知彈性量表」與「基本資料與多元文化相關經驗調查」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Pearson相關與多元階層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臺灣諮商人員平均具有高度的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中度偏高的文化智商與高度的認知彈性之自評表現;(2)臺灣諮商人員的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不因不同性別、族群別、學歷與多元文化相關講座/工作坊參與時數而有顯著差異;(3)不同修習多元文化相關課程數的臺灣諮商人員,其多元文化諮商能力有顯著差異,諮商輔導年資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亦呈現顯著正相關;(4)認知彈性、文化智商與多元文化諮商能力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5)在控制諮商輔導年資與多元文化相關課程數後,認知彈性與文化智商仍能顯著增加對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解釋力,其中後設認知性文化智商對於多元文化諮商能力的總分與「態度與信念」、「知識」、「技巧」分量表皆有顯著的正向預測力。本研究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據此提出對諮商教育與未來研究之建議,作為諮商教育者與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從「權威關注」到「自我關注」:遊療師的生命轉換經驗及其在專業實踐之文化考量(2009) 邱獻輝; Hsien-Huei Chiou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從多元文化諮商的觀點出發,以權威/順從為主題,探討台灣遊戲治療師的生命與實務體驗,對於遊戲治療的學習與實踐的影響。本研究以建構主義做為方法學的基礎;共邀請九位遊療師成為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每人分別接受二~三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每次歷時2~4小時,再以訪談錄音的逐字稿作為分析文本,根據紮根理論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建構出台灣遊戲治療師對傳統權威人我關係的省思及其治療理念的實踐之概念模式。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本研究受訪者大抵認為自己成長於華人權威教養的環境﹔此種教養方式交織著傳統華人的家庭價值觀,包括親子一體感、面子與學業成就取向。受訪者在成長過程中常有抑制自我的受苦經驗,甚至當父母的權威僵化、又施以體罰時,就容易造成心理創傷。惟,也有受訪者在和緩權威教養下,經歷著順利的成長經驗,形塑出人際互動的「權威關注」與「自我關注」之自我狀態。基本上,不管受訪者經驗到的權威教養程度如何,都一致地反動權威教養。隨著年歲增長,受訪者在主動尋求或因緣際會底下,從祖輩、伴侶、師長、手足、專業同儕、治療等關係中獲得有別於權威/順從互動的「自我關注」之修正性經驗,使其自我的自主性提升,並且將這種新的人際互動自我狀態帶回自己的親子互動中﹔但是因每個受訪者的內外在資源有別,因此修正親子間的權威/順從的互動程度並不一致﹔但只要有所修正,則又會強化對權威教養的反動,形成一個循環。 就受訪者在實務上的觀察,台灣兒童案主跟受訪者相仿,都是生活在華人權威教養及其相關的家庭價值觀底下。這意味著雖然台灣現代西化的程度不斷增加、權威教養也有式微的趨勢,但是華人傳統教養型態卻仍難以擺脫,不僅家長遇到親職工作的瓶頸、案主也掙扎於「自我關注」與「權威關注」的適應困境中,就連受訪者欲以專業介入時也遇到挑戰。受訪者的專業挑戰除了源自早年權威教養下的生命經驗限制,也來自專業環境的窘境,同時也包括案主及家長對治療理念背後價值觀的適應。 為了克服有關權威教養的專業挑戰,受訪者透過進修、督導、工作坊、文獻閱讀等管道,尋覓適當可行的理論與技術﹔並且努力從自己修正性經驗的省思中,萃取出遊戲治療所需要的內在資源。這些努力的目標都是朝向降低家長的權威教養特質,提升案主的「自我關注」﹔在具體操作上,治療師除了留意相關的文化價值觀,也巧思介入的技巧﹔基本上,受訪者認為在家長介入時,比直接進行遊戲治療更需要留意到文化的考量。 本研究也根據研究結果與文獻進行討論,並且從文化考量的立場,針對遊戲治療在台灣的專業訓練、實施、後續研究提出建議。Item 臺灣老人諮商歷程之相關因素研究:諮商心理師觀點(2016) 吳馥濃; Wu, Fu-Nong基於臺灣社會的高齡化已成既定事實,未來諮商心理師勢必投注更多心力於老人諮商工作。老化議題包含身、心、靈、社會等各層面,諮商心理師面對老年案主的複雜議題及情境脈絡時,須以不同的考量及策略彈性因應。本研究旨在了解臺灣老人諮商之諮商歷程,探究臺灣社會文化脈絡下,老年族群的處境和所面臨的議題、老人諮商中的現象與互動歷程之特殊性、以及諮商師採取何種策略進行老人諮商。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研究參與者為七位具有老人諮商工作經驗之臺灣諮商心理師,研究者透過半結構式個別訪談蒐集資料,並以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諮商師理解老年族群之特性,並因應老年案主的發展成熟度、世代差異、社會情境與老年階段特定挑戰(Knight, 1999, 2004)等面向調整諮商方法,並衡量諮商倫理議題進行處遇。 二、臺灣社會文化脈絡形塑了老人諮商的樣貌,本研究突顯出「社會文化脈絡中對老年/老人及生死議題的看待方式」,以及「當代社會文化變遷與傳統文化的交錯影響」如何反映於老人諮商。諮商師對此加以理解,覺察社會文化脈絡對自身態度與諮商關係的影響,並兼顧案主世界觀及專業助人者角色。 三、諮商師對於個人經驗的自我覺察與反思,特別是生命中與年長者互動的經驗、失落或生死相關的議題等,對從事老人諮商具有重要性。 四、老年案主在年齡共通特性之外,諮商師還需要尊重個體的獨特性與個別差異性。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對未來研究及諮商實務與教育訓練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