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新住民子女語言習得和文化認同的關聯(2024) 蔡宛霖; Tsai, Wan-Lin本研究旨在探究國民小學階段新住民子女之語言習得與文化認同的關聯,研究樣本為新北地區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之新住民子女,研究工具為參考Phinney(1992)之多族群認同量表(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自行編製之調查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之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和邏吉斯迴歸等。經彙整統計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得到如下發現: 一、新住民子女對於父母親各項文化認同,會因個人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二、新住民子女對於母親的文化認同,會受到性別、年級和日常語言習得等變項的影響。 三、新住民子女目前是否選讀新住民語言課程,會受到性別、日常語言習得和母親文化認同等變項的影響。 四、新住民子女未來是否選讀新住民語言課程,可能與母親文化認同,具有相互關聯。 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三項研究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參考。Item 新住民與本國籍幼兒社會能力成長軌跡與其送托時間之關聯分析(2024) 黃宜慧; Huang, Yi-Hui本研究主要探討新住民幼兒與本國籍幼兒的社會能力發展軌跡,以及了解新住民幼兒的學齡前送托機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時間與其社會能力發展軌跡的關聯性。採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T)」36月齡組第一波至第三波資料(36月齡、48月齡、60月齡),研究對象為103位新住民幼兒及114位本國籍幼兒。資料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t-test)及潛在成長模型進行分析(latent growth modeling, LGM)。研究結果發現:一、新住民幼兒在三波次36、48及60月齡的社會發展能力皆顯著落後本國籍幼兒。二、新住民幼兒在三波次36、48及60月齡社會能力的成長軌跡之起始值與本國籍幼兒有顯著差異,但在社會能力的成長速率與本國籍幼兒無顯著差異。三、在60月齡所累積的「送托時間」對於新住民幼兒整體社會能力的初始值及成長速率皆有顯著的正向關聯。本研究建議新住民幼兒主要照顧者可以盡早讓幼兒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就讀,以補足其在社會能力上與本國籍幼兒的差距。Item 幼兒與青少年新住民子女創造力優勢之歷程(2022) 黃詩媛; Huang, Shih-Yuan新住民子女具備雙重文化的身分及多元文化的成長背景,因而促成其在創造力的優勢。多元文化研究指出,雙文化背景的兒童在執行功能顯著優於單一文化背景的兒童,且執行功能與衍生情緒可能影響創造力表現;雙文化者的創造力優勢需考量其涵化取向,透過文化適應中涵化取向可能會激起正負向情感,而創造力與學業成就之間存在關聯性。故本研究將觸角擴展至學齡前幼兒階段及中學階段,瞭解新住民族群之發展特質。採取多元化評估方式,以操作式測驗及自陳式量表測量個體表現,檢證新住民子女創造力優勢之內在機制,探究影響其創造力優勢之可能因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實徵研究,有待本研究進一步釐清。首先,研究一主要以學齡前幼兒發展層次出發,使用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中兩波次同一群的學齡前幼兒樣本,第一波次新住民幼兒169名,本地幼兒樣本1,886名,總計共2055名幼兒。第二波次新住民幼兒144名,本地幼兒樣本1,747名,總計共1891名幼兒。檢驗不同族群幼兒在認知發展與衍生情緒的差異表現,瞭解其表現特質,作為後續研究延伸探討之依據。結果顯示,本地幼兒在各項能力得分皆顯著高於新住民幼兒,新住民幼兒衍生情緒得分低於本地幼兒,低害羞、低恥感,可能為正向預測創造力優勢的潛在因子。執行功能效果未彰顯,可能跟自陳式量表與家長評量方式有關,有待後續研究二克服相關限制。研究二測量執行功能測驗以相對客觀性的操作式測驗作為指標,使個體實際操作執行功能的表現能力,精準測量、評估個體執行功能的抑制能力、轉換能力、更新能力等成分。研究二以不同族群的個人層次進行探討,以青少年新住民子女與本地子女為研究對象,新住民子女240名,本地子女354名,總共594名中學生。研究結果發現,新住民子女在創造性人格、創造思考之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及創造性傾向之冒險性、好奇性、挑戰性得分顯著高於本地子女。新住民子女在操作式執行功能之轉換能力、更新能力顯著高於本地子女,以及衍生情緒之害羞和恥感得分顯著低於本地子女。本地子女則是在抑制能力顯著高於新住民子女。透過多重中介分析結果,大陸新住民子女會因為具有較好的轉換能力,而有較高的創造性人格;大陸新住民子女會因為具有較低的恥感特質,進而提升其挑戰性。東南亞新住民子女會因為具有較佳的更新能力,而有較佳的流暢力與變通力;東南亞新住民子女的創造性人格和想像力比較好,是因他們比較不害羞;東南亞新住民子女冒險性和挑戰性比較好,是因為他們恥感比較低,進而提升其冒險性和挑戰性。意即,學齡前新住民幼兒之執行功能效果未彰顯,於青少年中學階段之新住民子女在執行功能之轉換能力、更新能力表現顯著高於本地子女。在衍生情緒中,幼兒與青少年階段之得分皆以新住民子女低於本地子女。可知,造就新住民子女創造力優勢的可能因素,在認知層面上,新住民子女具有較佳的轉換能力與更新能力所致,在情意層面上,新住民子女較本地子女不害羞、恥感較低所致。研究三以多元文化層次切入,青少年新住民子女240名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整合型新住民子女具有較高的正向情感,進而提升其創造性傾向之表現;整合型涵化取向的新住民子女透過豐富情感表現,進而激發在想像力的展現。新住民子女在接觸臺灣文化與原生國文化之文化適應歷程中,在接受新想法與不尋常的事件或情況,透過正向情感的表達取向,產生創造性思維,再經由創造性人格、創造性傾向、創造思考能力,進而有較佳的學業表現。本研究延伸過去新住民子女創造力優勢之心理機制,突破現有研究發現,同時兼顧認知、情意、社會等各個面向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全面性的觀點探討新住民子女創造力優勢之可能因素及其內在機制,建立更完整的創造力優勢歷程。本研究突破過去研究進一步以自小在臺灣生長的新住民幼兒、青少年,著眼於新住民子女的優勢觀點。研究建議聚焦於認知層次的培養與情意層次的推動,鼓勵子女適性發揮其優勢特質。Item 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2012) 蔡雅雯本研究希望在新移民子女「雙族裔」身分的基礎上,理解其發展出的雙族群認同樣貌,並進一步探討此樣貌與環境之間是如何交互影響,及其中的發展歷程與影響族群認同的相關因素。本研究使用敘事研究法,共有三名新移民子女為研究參與者,分別為國中生、高中生與成人,透過個別訪談收集資料,使用敘事分析法的「整體-內容」方法分析資料,目的即將發言權交還給新移民子女,打破過去主流社會為他們所定義的自我與身份,邀請他們親自分享自己豐富、獨特的生命經驗,說出自己主觀的認同與定位,並藉此建立更多元且豐富的新移民子女形象與故事。主要的發現如下: 一、 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樣貌與家庭圖像 三位受訪者均展現出新移民子女多元、情境性且具流動性的族群認同特性,並藉由三個獨特且豐富的故事,回應了主流價值的偏見與歧視對於新移民家庭的影響,但也同時呈現出新移民家庭面對主流所擁有的韌力、生命力與主控權。 二、 主流文化觀點對新移民家庭的影響 當探討主流觀點對新移民家庭的影響時,可以從三位受訪者的故事中看見新移民家庭努力不懈、重視教育等態度,打破傳統認為的弱勢家庭圖像。但同時也看見主流文化對新移民家庭仍存在著許多的歧視與偏見,這些經驗直接影響著新移民子女的族群認同,更使得新移民子女們為了保護自己而需要學習、發展出一套因應主流眼光的策略與手段,研究中結果發現有以下三種策略:1.選用”台灣人”標誌,再加上延異策略以降低差異,增加認同。2.繼承母親對主流圖像的態度與因應策略。3.將學業成就期許視為族群認同的重要動力。 三、 新移民子女雙族裔的族群認同影響族群態度、歸屬與實踐 本研究發現個體對主流文化及非主流文化的情感經驗,將直接影響個體如何知覺兩個同屬於自己的文化間的關係與位置,而這樣的知覺受到社會主流觀點,及家庭脈絡中母親對身份態度的影響;而個體知覺自己位於兩個文化中的位置,會影響個體是否會對此族群擁有歸屬感與投入,並是否積極展現實踐行為。 四、 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的發展階段及其影響因素 三位受訪者目前均處於不同的族群認同發展階段,而在探討三人處在不同階段的差異時,可以發現除了年紀的差異外,「成長背景的差異性」、「家庭對族群身分的態度」、「主流環境的友善性」及「多元族群的社區環境」等因素都影響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發展階段上的成熟度,並決定了雙族裔者在複雜的社會網絡中,能否找到有利於自己的位置,發展出多重的族群認同。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未來研究方向、新移民子女、新移民家庭,及學校教育工作者提出建議。Item 國小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情緒智力之研究(2010) 林于勛本研究主旨在探討新移民子女在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及情緒智力之間的關係,主要目的有四項:(一)了解不同背景變項之新移民子女在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和情緒智力上的差異性(二)探討新移民和本國籍子女在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和情緒智力上的差異情形。(三)了解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和情緒智力上的關係。(四)分析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和親子關係對情緒智力的預測力。本研究以宜蘭縣四、五、六年級之新移民子女和非新移民子女共479 名為研究對象,並施以「基本資料」、「母親管教量表」、「親子關係量表」、「情緒智力量表」等研究工具,再將所得之資料行進行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來分析探討。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以性別而言,新移民女童在人際情緒智力上優於新移民男童。 2、母親國籍為大陸籍之新移民子女在「知覺母親管教方式」和「親子關係」上均明顯優於母親為東南亞籍者。 3、雙親家庭之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回應」面向及「正向親子關」均明顯優於單親家庭者 4、以國籍而言,本國籍子女在知覺「正向親子關係」上優於新移民子女,且本國籍子女的情緒智力表現顯著優於新移民子女。 5、新移民子女知覺母親管教方式與情緒智力具有顯著相關性 6、新移民子女知覺之「正向親子關係」與情緒智力具有顯著相關性。 7、新移民子女知覺之母親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能有效預測整體情緒智力42%的變異量。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家長、學校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Item 平衡取向讀寫教學方案對新移民子女國語文補救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2012) 黃靖媛; Ching-Yuan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平衡取向讀寫教學方案對於新移民子女國語文補救教學的成效,希望能藉此提升新移民子女的讀寫動機、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並彙整研究結果作為未來實施國語文補救教學之相關教育人員及研究者之參考。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三位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新移民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十三週的國語文補救教學課程。根據研究者在教學過程前、中、後所蒐集的質性與量化資料,加以分析與討論後,本研究所獲得之初步結論如下: 一、 在讀寫動機方面,學生的讀寫動機皆有增強。在閱讀動機上,閱讀的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皆有成長;在寫作動機上,則是寫作的「自我效能」進步最多。但學生的讀寫動機皆尚未延續至其它學習情境之中。 二、 在閱讀能力方面,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加,更能掌握過去學過的生字詞。 三、 在寫作能力方面,學生的寫作字數增加,且寫作品質在各教學階段中,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然而學生在寫作品質的保留效果不盡理想。 四、 學生喜愛與自身經驗、背景相關及具有想像空間的教學主題,但不喜歡過於抽象或探及隱私的教學主題。 五、 學生喜愛具有趣味性並能有效幫助學習的教學活動,不排斥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喜愛結合閱讀創作故事。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亦提出相關建議,供未來實施國語文補救教學之相關教職人員與研究人員,作為課程設計、實施及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不同族群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與創造力之影響(2013) 陳怡伶; Chen Yi-Ling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發展一套適合國小低年級學童之「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探討此方案對國小低年級不同族群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英語學習動機及創造力之影響。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新北市兩所國小低年級共25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A學校為實驗組,進行「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而B學校135位學生為對照組,接受「英語一般性教學」,兩組皆為期八週,每週兩節,共16節課。 本研究以「國小英語學科成就測驗」、「國小英語學習動機量表」及「陶倫斯創造思考測驗圖形版」為量化工具,所得資料以二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課程回饋表」、「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學習單以及學生作品等質化資料,以了解本研究方案介入的效果。主要發現為(一)在英語學科能力方面,有教學方法的主要效果,即接受「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的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表現,相較接受「英語一般性教學方案」的學生有顯著提升。不過,並未有族群的主要效果,及教學方法與族群交互作用效果;(二)在英語學習動機方面,結果有部份支持教學方法的主要效果,即接受「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的學生的認知動機表現,相較接受「英語一般性教學方案」的學生有顯著提升,不過,行為與情感動機表現則未有顯著差異。此外,也未有族群的主要效果,及教學方法與族群交互作用效果;(三)在創造力方面,結果有部份支持教學方法的主要效果,即接受「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的學生的獨創力與精密力表現,相較接受「英語一般性教學方案」的學生有顯著提升,不過,流暢力、標題或開放力表現則未有顯著差異。此外,也未有族群的主要效果,及教學方法與族群交互作用效果。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提出未來教育和輔導以及研究上的具體建議,以做為後續教育實務及未來研究的參考。Item 學前新住民子女在課室活動中的讀寫行為(2007) 許家珍; Chia-Chen Hsu本研究根據讀寫萌發的觀點,探討瞭解學前新住民子女的讀寫行為並分析在課室活動中影響學前新住民子女讀寫行為的相關因素。本研究場域位於台北市一所公立幼稚園班級,研究對象為該班級三名學前新住民幼兒,研究者進入班級中進行約半年的研究。本研究採參與觀察、田野筆記、錄影錄音、教師與家長訪談、收集幼兒個人作品及教室相關文件的方式,以瞭解學前新住民子女在自由活動與團體活動時間中,所呈現的讀寫行為。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學前新住民子女的讀寫行為是一個持續發展的歷程。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發展讀寫行為,是個體與週遭社會互動的過程,從觀察三名學前新住民子女在課室活動中的讀寫行為,發現讀寫行為是持續發展的歷程,最明顯就是他們在簽到活動的讀寫行為表現。 二、學前新住民子女在課室活動中的讀寫行為,受到個人興趣、同儕互動和教師教學的影響。 學前新住民子女在自由活動時間中受個人興趣影響,易出現自發性的讀寫行為;在與同儕的讀寫活動互動過程,也促使幼兒讀寫行為表現提升;以及教師對教學的設計及安排豐富的讀寫環境,也可促進幼兒的讀寫發展。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幼兒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