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高中職學生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沈迷之相關研究
    (2023) 朱晏萱; Chu, Yen-Hs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高中職學生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與智慧型手機沈迷之間的預測關係,並近一步檢驗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在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與智慧型手機沈迷的中介效果。本研究對象針對臺灣地區高中職學生進行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共取得有效問卷916份;研究工具包括:個人資料表、智慧型手機使用習慣量表、自編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量表以及自編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採用開放式問卷,共回收259份,第二階段則運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萃取因素,包含正向結果預期的三個因素(獲取資料、愉悅舒暢、拓展交友),以及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的三個因素(閒暇自由、資訊查詢、娛樂媒體)。此外,本研究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迴歸分析與Process外插軟件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發現結果如下:一、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智慧型手機沈迷;二、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智慧型手機沈迷;三、拒智慧型手機自我效能可中介智慧型手機正向結果預期對智慧型手機沈迷之預測關係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針對第一線教育實務現場的家長與老師們提出學生輔導工作之建議,以提供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 Item
    國中生網路正向效果預期、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2020) 黃昱慈; Huang, Yu-Tzu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網路正向效果預期與拒網自我效能之建構,並編製出適合測量國中生網路正向效果預期與拒網自我效能之量表,進而探究網路正向效果預期和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之關聯性,並以Bandura(1986)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檢驗國中生拒網自我效能是否能中介網路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的預測關係。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的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並以立意取樣方式進行問卷施測,且研究過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發展國中生之「網路正向效果預期原始量表」與「拒網自我效能原始量表」;本研究針對372位國中生進行開放式問卷之施測,結果共有339人接受問卷施測、問卷回收率為90.86%,並收集到987個上網好處面的認知內容,以及1,054個難以抗拒或停止上網的高危險情境,經歸納整理後編製出「網路正向效果預期原始量表(共71題)」與「拒網自我效能原始量表(共70題)」。 第二部分為編製出國中生之「網路正向效果預期量表」與「拒網自我效能量表」,並針對研究假設進行考驗。本研究針對1,142位國中生進行問卷施測,問卷回收後有效問卷為906份,因此有效樣本回收率為79.33%,且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後,編製出「網路正向效果預期量表」(三個主要因素分量表:「紓壓增趣」、「社交聯繫」及「獲取新知」)與「拒網自我效能量表」(四個主要因素分量表:「負向情緒調適」、「資訊查閱」、「遊戲成就」及「人際連結」);此外本研究也發現:(1)國中生最近一年每週平均的上網時數為20.93小時、標準差為18.55小時,且在各類型網路活動之使用時間中,國中生使用線上遊戲之活動時數最多、網路人際互動次之;(2)網路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3)拒網自我效能可顯著且負向預測網路成癮;(4)拒網自我效能可中介網路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 本研究發現國中生之網路正向效果預期與拒網自我效能皆可顯著預測網路成癮,且拒網自我效能扮演中介角色,因此本研究建議諮商輔導或教育專業人員在進行國中生網路成癮的防制時,可協助國中生調整其對於網路好處面的過高期待,更要重要的是可增加其拒用或停止上網的方式與技巧、增強其拒網的自我效能感,以減少國中生網路成癮的可能性。
  • Item
    國中生網路成癮預防教育之課程設計與成效評估研究: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
    (2019) 盧宜佑
    研究背景與目的:現今,網際網路及行動網路裝置在臺灣普及,改變了學生的生活樣態;同時,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比例,不僅隨著年齡逐漸攀升,且以國中階段攀升比例為最。因此,秉持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本研究旨在以社會認知理論為核心設計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並檢驗國中生於接受課程前、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拒網自我效能及網路成癮傾向的變化情形,以供教育與相關實務工作者參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桃園區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為一個準實驗研究。資料藉由問卷調查方式進行蒐集,蒐集時間為課程實施之前、後兩週。其中,實驗組安排進行為期3週的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對照組則進行情緒管理課程。研究工具包括「個人資料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拒網自我效能量表」、「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及「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相依樣本t檢定,以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1)在前測問卷回應結果中,實驗組與對照組之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拒網自我效能與網路成癮並無顯著差異。(2)在前、後測問卷回應結果中發現:實驗組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有顯著差異;對照組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無顯著差異。(3)在前、後測問卷回應結果中發現:實驗組在拒網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對照組在拒網自我效能無顯著差異。(4)在前、後測問卷回應結果中發現:實驗組在網路成癮有顯著差異;對照組在網路成癮無顯著差異。(5)在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後發現:實驗組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前、後測結果上有負向顯著差異,實驗組之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平均分數低於對照組;實驗組在拒網自我效能前、後測結果上有正向顯著差異,實驗組之拒網自我效能平均分數高於對照組;實驗組在網路成癮前、後測結果上有負向顯著差異,實驗組之網路成癮平均分數低於對照組。 研究結論:本研究檢驗了國中生網路成癮預防教育課程,對於提升國中學生拒網自我效能,以及降低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和減低網路成癮傾向,具有良好效果,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與教育應用上的建議,以供研究者、教育相關與輔導諮商實務工作者參考。
  • Item
    高中職學生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2017) 陳昭瑞; Chen, Chao-Jui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檢視社會影響、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與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關聯性,主要探究社會影響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的預測情形,並進一步釐清社會影響與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對網路成癮預測中之關係。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橫斷研究法,並以高中與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考量全國高中生與高職生人數比例後,以分層(高中、高職)叢集(以班為單位)方式進行立意性抽樣,共取得有效問卷1922份;研究工具包括「個人資料表」、「網路使用社會影響量表」、「上網正向效果預期量表」,以及「陳氏網路成癮量表」;本研究採用描述統計、皮爾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1)高中職學生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18.22小時(標準差為18.44小時),其中平均每週在非課業相關的上網時間為15.43小時(標準差為17.33小時);(2)上網正向效果預期總分及其三個分量表(成就自我、解壓增趣及人際聯繫)皆與網路成癮總分達顯著正相關,但獲取資訊分量表與網路成癮總分卻未達顯著相關;(3)社會影響可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4)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顯著且正向預測網路成癮;(5)上網正向效果預期能完全中介社會影響對網路成癮之預測關係。 研究結論:本研究檢驗了高中職學生的社會影響(社會因素)和上網正向效果預期(心理因素)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模式,並依此發現提出後續研究與實務處遇和應用上建議,以供研究者、教育相關工作者,以及輔導與諮商實務工作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