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探討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2024) 陳泓儒; Chen, Hung-Ju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業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對象為花東地區111學年度所有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採問卷調查法,有效問卷共75份。研究結果如下:一、研究對象其教學困擾總平均為2.63分,其各層面為「研究發展與進修」2.82分,「課程設計與教學」2.73分,「班級經營與輔導」2.55分、「敬業精神與態度」2.45分。因應策略總平均為3.41分,其各層面為「設計適當課程」4.01分,「了解個別差異」3.77分,「尋求協助」3.52分、「解決途徑」2.36分。二、研究對象其教學困擾會因教育程度不同、擔任職位不同、校內是否有專業學習社群而有所差異;因應策略會因性別不同、婚姻狀況不同、擔任職位不同及校內是否有專業學習社群而有所差異。三、大專院校教育程度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教學困擾「班級經營與輔導」層面上比起研究所教育程度的教師教學困擾程度較高。沒有擔任行政職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教學困擾「敬業精神與態度」層面上比起有擔任行政職的教師教學困擾程度較高。校內沒有健康專業學習社群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教學困擾「課程設計與教學上」層面上比起校內有健康專業學習社群的教師教學困擾程度較高。四、本研究因應策略「解決途徑」為研究對象面對教學困擾時,對外尋求專家、研習資源等方法。故未婚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因應策略「解決途徑」層面上比起已婚的教師因應策略程度較高。沒有擔任導師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因應策略「解決途徑」層面上比起擔任導師的教師因應策略程度較高。校內沒有健康專業學習社群的花東地區非健康教育專長教師在因應策略「解決途徑」層面上比起校內有健康專業學習社群的教師因應策略程度較高。五、研究對象整體教學困擾與整體因應策略呈現負相關。六、研究對象可透過擔任職位、校內是否有健康專業社群、整體教學困擾來預測整體因應策略的使用。
  • Item
    「領導場域」的實作邏輯: 一所高中校本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
    (2015) 劉恆昌; Julian Heng-Chang Liu
    本研究針對一所透過教師社群發展課程與教學變革的公立高中,探究變革歷程中內外部組織關係與領導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以紮根理論分析文件、觀察與訪談等資料,發現研究個案的教師社群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引發動能,鬆動了學校行政領導,學科分立的社會結構,塑造教師社群的實作並且催化學校課程與教學的改變。 教師社群的實作連結了科層組織的校長領導與專業組織的教師領導,共同構成學校的「領導場域」。本研究深入探討「領導場域」中,反映各個教師社群的基本信念與假設的訴求績效表現與其他學校競爭的「維生 – 經濟性」實作邏輯、訴求課程與教學以促進學生學習的「創造 – 教育本質」、以及訴求學校成員關係與情誼的「互動 – 集體情感」實作邏輯等三種實作邏輯,這三種實作邏輯在「領導場域」中競逐組織的合法性原則。 本研究在「領導場域」與實作邏輯的探討中,借助Bourdieu的實作理論與關連性分析視框作為思考工具(a set of thinking tool),觀察組織運作中校長與教師領導等各自展現策略與行動,瞭解組織成員帶進場域的慣習與資本,在不同的位置上互相作用與影響,形塑組織的慣習與組織內運作的邏輯。然而組織外部政策、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從未停歇,加上成員在組織內部與其他成員區分化的驅力,組織內外的作用力與交互作用改變了組織運作的邏輯,進而產生重塑組織慣習的可能。 就個別專業學習社群而言,本研究印證了運作良好的教師社群是發展教師專業、改善學生學習、融合成員的願景與共享目的,發展學校變革的一種有效的實踐策略。本研究進一步發現教師參與情境中的實作、校長保護教師創作的自主性、社群召集人營造信任與集體情感等,是教師社群成為持續有效的學校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教師社群中的學習通常以兩種模式進行,其一是重視「理論邏輯」的「工作坊模式」的產出常常是「知道(to know)」。其二是著眼於「實作邏輯」的「學習共同體模式」較可能產出「去作(to be)」的成效。「學習共同體模式」的特徵包括現場的協同性實作,藉著「實例領導」降低教師的抗力,以「對症下藥」選取合宜理論等方式連結實務與理論。 本研究的「領導場域」由正式行政組織與多個教師社群構成,欠缺實體連帶的校長與社群領導之間仰賴關係連帶的節點居中串連,促成校長與社群領導、以及社群領導彼此之間理念與實作的溝通。「領導場域」顯示學校從行政主導以團體規約為取向的「共識論述」過渡到關懷成員需求與不同主張的「差異政略」取向。關係連帶也是行政組織與社群協調,以及社群實作滲透到社群之外的橋梁。本研究發現的關係連帶的節點主要是擁有豐富社會資本的行政以及重視集體情感的教師。 在「領導場域」的三種實作邏輯中,「維生 – 經濟性」實作邏輯源自於「為學校好」的價值導向,肇因於少子化與十二年國教啟動的學校間競爭,個案學校加入國科會高瞻計畫取得經費,以創新課程為學校博取聲譽。「創造 – 教育本質」實作邏輯源自「為學生好」的價值導向,展現於教師自發性的形成社群,吸引各學科教師加入分享實務。而「互動 – 集體情感」實作邏輯源於「為老師好」的價值導向,則是衍生於教師發揮社會資本組成社群,以同事間的平等與情誼為先,避免產生同儕階級差異的同理心以及「做學校主人」的歸屬感。 本研究發現教師社群的三種實作邏輯有共存、互補與制衡的關係,在學校組織中互有消長。教育終究是人的志業,「維生 – 經濟性」實作邏輯源自對學校的情感、「創造 – 教育本質」實作邏輯源自對學生的情感,人的情感是三種實作邏輯共同的源頭。集體情感往往在權力僵持與成員階級差異化時湧現,默默地修復「領導場域」中價值的失衡。因此,本研究呼籲學校領導應關注集體情感如沉潛的洋流,在學校多元價值競逐中巨大的影響力。
  • Item
    專業學習社群比較研究
    (2011-07-31) 陳佩英; 曾正宜
    本跨國研究計畫首要目的為探討專業學習社群的理論、策略及歷時性演變,藉由比 較教育研究框架以明析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PLC)、教師領 導、教師培力、組織學習與學校革新之間的關係。本研究計畫由台灣、新加坡、美國三 地學者共同合作執行,國外合作學者為Clive Dimmock 和Jane Huffman 教授,預計執行 期程為5 年。欲探究研究問題包含: 1. PLCs在台灣、美國與新加坡三地的特徵為何? 2. 阻礙或有助於PLCs發展的因素為何? 3. PLCs 隱含何種分散式領導實踐系統與溝通約定(artifacts)? 4. 溝通約定如何將個人努力成果整合為團體協同行動,以支持教師的專業成長 和能力提升?造成個人努力成果與共享實踐互動的主要原因為何? 5. 形構PLCs 的過程裡,不同的文化、國家、乃至於學校脈絡是否扮演關鍵角色? 不同脈絡下的PLCs 有何相似與歧異之處? 為處理上述目的與問題,本研究採用方法包括問卷、個案研究,並將於三地分別召 開說明會與座談會,採集三地實務經驗。為方便三地PLCs 經驗之深耕與交流,本研究 也規畫辦理PLC 工作坊及建立E 化溝通平台。 本研究之重要性有四。首先,跨國合作能帶進不同觀點的在地實踐,充分結合理 論與學校改革實際行動,建立以脈絡為本的理論,尤其有助於深化專業學習社群與分 散式領導實踐的社會理論範式。再者,本研究意欲探究PLCs 在台灣、新加坡與美國三 地差異實踐中的內涵和方法,這三地的PLCs 形塑過程均受到不同文化與學校結構因素 影響,透過比較研究,可以重探PLCs 在支援性和共享領導、共享價值觀與願景、共同 學習和學習成果的應用、共享實務經驗、內部與外部支援等五大面向,以檢視在地學 校的教育系統和文化要素如何重塑打造PLCs 工具與具體行動策略。復次,本研究計畫 也想要探討PLCs 在不同學校中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啟動學校變革契機。引動學校變革 和文化重塑的教師領導投入所展現的特色,或許可以標示出不同發展階段的PLCs。最 後,本跨國合作研究的核心議題乃在於PLCs 理論、策略和發展階段,透過比較研究路 徑,本研究在分散式領導實踐、PLC 模式和理論的研究發現和建構,將有助於從比較 觀點中對教師培力與學校改革之關係獲致系統性、全面性、整合性以及敏於文化的認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