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雄市國民中學鄰近學校規模差距成因及其教育機會均等意涵之研究(2011) 吳昭儀; Chou-I Wu過往與教育機會均等的相關研究,多以量化方式探討城鄉間的差異,而都市學校往往被認為較不具有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在升學主義與少子化的影響下,家長選校時出現的「西瓜偎大邊」現象,使得鄰近學校規模差距拉大,並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的現象。因此,本研究即透過對高雄市的「西瓜學校」(指距離鄰近但規模差距甚大的學校組合),以地理資訊系統與個案研究方式,瞭解高雄市81-99學年學校規模變化之趨勢,找出西瓜配對學校,並瞭解其規模差距的成因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高雄市從81學年至99學年,國中學生有逐漸集中在特定學校之趨勢;且在市中心地區,因設校密集與人口衰退而易形成「西瓜學校」,且具不同的組合型態。本研究個案「西瓜學校」之成因,包括人口變化與社區發展、學校所在位置、升學主義、校長領導與學校經營以及總量管制辦法。而「西瓜學校」對於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則表現在學校的教育經費、教師部分(包含教師文化、流動、人力調度、教師士氣等)、學校行政運作以及學生學習;普遍而言,在這些部分大校較小校擁有更多的資源與優勢,且以此進一步鞏固或拉大與鄰近小校的差距。因而出現如同「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從教育制度與學校經營等方面提出改進之建議,供相關教育單位參考。Item 參與乎?投入乎?介入乎?國民中學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個案研究(2010) 王彥稀; WANG, YEN-HSI台灣自從教育改革以來,即開始逐漸強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教育基本法》及《國民教育法》的制定,家長選擇學校及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的權利,皆已在法規中獲得了確立。直到近年更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家長學苑」及各縣市家長協會等組織的成立,皆是以增進家長參與權以提升學生學習為理念,足見「家長參與」已成為台灣教育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然而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究竟是家長「參與」、「投入」抑或是「介入」?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家長參與的原因、方式、範圍及參與後產生的效果及意義。 二、探究家長與教師、學校行政人員之間的關係,彼此如何看待家長參與。 三、探究家長參與後,家長、教師與學校行政人員間的權力運作。 為能深入地了解家長參與的在地實踐與意義,本研究採用質性的個案研究,以台北地區一所國中為研究場域,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 本研究透過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之後獲致下列結論: 一、選擇學校即是家長參與的開始。 二、家長透過不同社會網絡的連結、學校日及不同的家長組織參與學校教育, 參與的範圍包括與升學相關的參與及與生活相關的參與。 三、造成家長參與差異的主要原因在於「時間」及「距離」。 四、家長參與後帶給教師更多的壓力。 五、「家長參與」因權力分配及教育理念之差異,而形成參與、投入及介入 之不同。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家長參與在教育政策及後續研究之可行方向與建議,備供參酌。Item 布里格豪斯(H. Brighouse)論家長教育選擇權(2007) 黃啟倫本研究旨在探討當代哲學家布里格豪斯(H. Brighouse)在「家長教育選擇權」這個議題上的分析與見解,以期能夠深化我國在相關政策設計上的理念思維。 緣此,本研究的發現,有以下五點: 一、義務教育的建制,本乎正義。 二、教育子女的權利,非根本權。 三、市場機制的運作,必須管制。 四、適度的經濟思考,有其必要。 五、家長的監督力量,可以善用。 最後,針對台灣的教育現況,本研究提出兩項建議: 一、教育基本法之解釋。 二、教育券方案之修正。Item 一個學校由衰轉盛之組織生命史研究(2015) 蔡秀照; Tsai, Hsiu-Chao本文主旨在探討一所學校在學生人數大減的情形下,學校如何由衰轉盛,轉危為安。學校的主體是學生,學校的盛衰不能只看學生的升學績效,學生品德上的呈現亦是重要指標,但這些都難以轉化為數字做為一所學校由衰轉盛的判別,故本研究以學校學生數的增減起伏來判斷學校盛衰,當學生數由少變多持續一段時間者表示學生處於由衰轉盛階段。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有: 一、瞭解個案學校從86年至93年間由盛轉衰之原因: (一)外部環境的因素:(1)少子化現象;(2)小班小校政策的推行,同學區成立新校的後續效應影響;(3)學區重新劃分,而劃分方式不利於個案學校;(4)鄰近學校積極的招生策略影響;(5)磁吸效應:多數人的想法─「新就是好」;(6) 外部公共關係不佳。 (二)內部環境的因素:(1)學生來源的組成份子較複雜,學生較難管理;(2)學生人數過多,訓輔工作吃力;(3)學生活動空間不足,教學品質維持不易;(4)辦學的積極度不足;(5)學校辦學績效─升學率低落的影響;(6)鄰近社區人士負向觀感的擴散作用。 二、分析個案學校93年至今由衰轉盛所擬定的學校經營實務策略,共分兩大主軸: (一)提高升學績效策略 1.學校行政領導策略:(1)激起危機意識策略;(2)激勵成員士氣策略;(3)高倡導與高關懷行為策略;(4)提升行政效能策略;(5)高學業成就學生招生策略─成立英資班;(6)績效管理策略。 2.教師專業發展策略:(1)英資班課程強化專業設計策略;(2)教師發揮教學視導功能策略;(3)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策略;(4)辦理「以學校為中心」教師進修策略;(5)提升新進教師專業創新,經營學校本位一校一特色課程策略。 3.校園環境規劃策略:(1)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2)一般學科領域E化教室策略;(3)建構英語互動教學中心,強化全校英語能力策略。 4.學校公共關係策略:(1)落實家長會體制改革,投注更多的教育關心策略;(2)行銷策略。 (二)強化品德教育策略 1.學校行政領導策略:(1)願景領導策略;(2)校長身體力行形塑校園組織文化─身教勝於言教策略;(3)落實生活教育策略;(4)善用全校學生人數變少的另類管理優勢策略;(5)學生總量管制的實施策略。 2.教師專業發展策略:(1)針對「隱性課程」處置技巧,精進教師班級經營知能策略;(2)成立教師專業輔導知能學習社群策略。 3.校園環境規劃策略:(1)境教─校園公園化策略;(2)建立友善校園與建築設備功能強化策略。 4.學校公共關係策略:(1)解決危機衝突,建立學校公關推行機制策略;(2)行銷策略。 三、歸納實徵研究結果,作為充實該校永續經營及其他學校經營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