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2006) 林怡慧; Yi -hui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融合在普通班級中的各項學校生活適應狀況、適應問題與學校環境適應情形。 首先用文獻法分析我國高中職身心障礙教育的現況與問題,依據修正「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問卷」,分別選取高中職一般學生(有效樣本3751人)及身心障礙學生(有效樣本1240人)進行問卷調查。 依據文獻分析,可知: (一)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就學普通班已成為重要安置型態,融合教育成為後期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的主流。 (二)十二年就學安置計畫,使身心障礙學生進入高中職學校就讀人數大為增加。 (三)私立高中職是高中職階段融合教育的主要就學安置場所,學生比例近六成 (四)高中職融合教育理念有有待建立,教學品質與支持服務工作有待加強。 依據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一) 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狀況大多優於一般學生。 (二) 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問題低於一般學生 (三) 不同障礙類別的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狀況、學校適應問題及環境適應有顯著差異以學習障礙、嚴重情緒障礙、自閉症及智能障礙者適應較差 (四)不同性別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女生普遍較男生佳。 (五)不同年級身心障礙學生的學校環境適應有顯著差異,三年級較一、二年級為佳。 (六)不同入學方式的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且以甄選申請入學及登記入學者為佳。 (七)不同學校類別的身心障礙學生在學校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且以就讀公立高中者適應較佳。 (八)學校設有資源班其身心障礙學生的師生關係適應狀況與環境適應較佳。 綜合本研究結果可發現,在十二年就學安置計畫推動下,我國高中職身心障礙學生融合教育已初具效果。最後,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教育兩方面提出十二項改進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高中職融合教育的成效。Item 高級中學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研究—以北部六縣市為例(2011) 游利敏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六縣市高級中學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的現況,剖析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的學校教育人員知覺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的差異情形,探討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及其功能的關係,探究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對其功能的預測力,了解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的實踐困境,探求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實踐困境的解決策略,並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建議。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蒐集與探究相關文獻,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並編製「高級中學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本研究以北部六縣市138所高級中學之校長、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導師及專任教師為研究對象,共寄發問卷720份,回收有效問卷520份,有效回收率72.22%。問卷處理採SPSS for Windows 17.0套裝軟體程式進行統計分析,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綜合文獻探討與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歷程已發酵,惟仍有待全面推動。 二、兼任行政職務、服務年資較長及一般大學畢業的學校教育人員,對於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具有較佳的認知情形。 三、私立及綜合高中的學校教育人員,對於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具 有較佳的認知情形;縣轄市及校齡10至20年的學校教育人員則對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具有較低的認知情形。 四、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對其功能具有重要性。 五、行政及教師領導之全球在地化歷程擴大學生的學習機會。 六、行政領導之全球在地化歷程有力促進組織創新。 七、教師及校長領導之全球在地化歷程催化教師專業成長。 八、沈重工作負擔及缺乏資源整合管道阻礙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的 實踐。 九、語言及專業知能的不足阻礙學校領導之全球在地化的實踐。 十、學校可建置校內外資源整合分享機制與溝通平臺。 十一、學校可發展特色行動及教學方案並建置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所獲之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Item 我國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2010) 郭姵岑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專業背景)及不同工作背景變項(任教年資、兼任行政狀況、任教地區)的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差異。本問卷採取問卷調查法,以全國的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為母體,共計發出問卷394份,回收有效問卷為318份,可用率為80.7%。統計方法則是使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因素分析及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加以進行分析及進行考驗。 壹、 本研究發現工作滿意度構面由高至低依序是:師生關係(滿意度最高達4.0165)、人際關係、教學工作、行政支持教學、進修求知、薪資報酬、行政領導(滿意度最低為3.1325),仍有改善空間。 貳、就背景變項而言: 一、「男性」教師在「進修求知」、「教學工作」構面與「整體工作滿意度」高於「女性」教師。 二、「29歲以下」的教師在「師生關係」構面上滿意度高於「30-39歲」的教師與「40-49歲」的教師。 三、具有「師大公領系所背景」之教師在「進修求知」構面之滿意度高於「他校社會科學相關系所背景」之教師。 四、任教年資「5年以下」教師在「人際關係」構面之滿意度高於任教年資「11-15年」的教師。 五、任教年資「20 年以上」教師在「人際關係」構面的滿意度高於任教年資「11-15年」與「16-20年」的教師。 六、「兼任導師」的教師在「行政領導」、「薪資報酬」、「教學工作」、「行政支持教學」構面與「整體工作滿意度」高於「專任教師」。 七、「兼任行政」的教師在「行政領導」、「教學工作」構面與「整體工作滿意度」高於「專任教師」。根據上述發現,本研究指出四項結論與四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