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學步兒氣質與母親教養雙向影響歷程及其對早期自我調節原型之影響
    (2022) 林佳慧; Lin, Chia-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早期幼兒自我調節發展的因素。自我調節能力在進入生命第二年時開始快速萌發,且對幼兒未來的社會適應以及認知學習有重大影響,因此是幼兒發展的重要目標。過去的研究多探討母親的教養行為或親子關係的品質與幼兒自我調節間的關聯,本研究則基於發展系統理論之生物心理社會架構,同時探討幼兒氣質因素與母親教養因素對幼兒早期自我調節的影響。本研究並從雙向影響關係(transactional relationships)的觀點,探討幼兒氣質因素與母親教養因素間的雙向影響歷程。本研究的目的有二:其一為探討幼兒氣質(包含負向情緒性氣質與奮力控制氣質)與母親教養(包含正向的母親回應及負向的條件式管教)之間是否具有持續性的雙向影響關係。其二為探討幼兒氣質及母親教養對幼兒早期自我調節的影響。根據理論及過去相關文獻之結果,本研究提出假設一:幼兒氣質與母親教養間有互相影響的關係,且此雙向影響關係具有持續性。假設二:負向情緒性氣質會對母親教養行為有負面影響(即會減低正向回應與增加條件式管教),奮力控制氣質則會對母親教養行為有正面影響(即會增加正向回應與減低條件式管教)。相對的,母親回應會對幼兒氣質有正面影響(即減低負向情緒性氣質與增加奮力控制氣質),條件式管教則對幼兒氣質有負面影響(即增加負向情緒性氣質與減低奮力控制氣質)。假設三:幼兒負向情緒性氣質會對其早期自我調節發展有負面影響、奮力控制氣質則有助幼兒早期自我調節的發展;母親回應可提昇幼兒早期自我調節,母親條件式管教則不利幼兒的早期自我調節發展。根據上述目的,本研究分析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之3月齡組幼兒資料,並針對5,267位幼兒母親在幼兒12月齡、18月齡及24月齡時所填答的問卷資料,進行隨機截距自我迴歸交叉延宕模型分析。變項的來源包含母親所填答的認知發展問卷、社會情緒發展問卷及家庭問卷。本研究獲得以下結果: 一、在12月齡到24月齡的三個時間點中,母親正負向教養行為和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間均具有持續的雙向影響關係。母親的回應與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具有互相增強的雙向影響關係,但母親的條件式管教和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則具有相互消減的雙向影響關係。幼兒的負向情緒性氣質則未與母親的教養行為產生持續性的雙向影響關係。研究假設一及二僅在奮力控制氣質與母親教養行為的部分獲得支持。 二、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和母親的回應與條件式管教會影響幼兒的早期自我調節發展。12月齡時的奮力控制氣質與母親回應均可正向預測24月齡時的自我調節,但12月齡時的母親條件式管教則負向預測24月齡時的自我調節。由於本研究未發現幼兒負向情緒性氣質與早期自我調節發展間之關聯,因此研究假設之三也僅在奮力控制氣質及母親教養行為的部分獲得支持。 本研究之結果支持母親的教養行為與孩子的氣質間具有相互影響與被影響的關係,意即母親不只扮演提供孩子社會化影響的角色,也會受到孩子的氣質或特質的影響而改變教養行為。本結果支持幼兒在自己社會化的歷程中扮演主動角色。 此外,本研究之結果顯示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對早期自我調節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但氣質也會受到母親教養行為的影響,顯示個體生物性特質也會受環境脈絡等社會經驗之形塑。母親可藉由提供溫暖回應等正向教養行為增進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但幼兒的奮力控制氣質也會因母親的責罰管教等負向教養行為而消減。
  • Item
    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情境的關聯探究
    (2019) 葛惠; KO, 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生理參數與氣質、社會地位的關聯,並探討不同背景(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的幼兒,在不同情境下(抑制情境、非抑制情境),其生理參數的差異。本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選定之11家非營利幼兒園,滿三足歲(小班)及滿四足歲(中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共得有效樣本305份。研究工具選用「耳溫槍」測量幼兒的耳溫、「羅氏免疫分析皮質酮檢驗試劑」測量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emWave Pro HRV 心率回饋儀」測量幼兒的心率變異度、「ROSSMAX CF-155手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幼兒的血壓(舒張壓及收縮壓),以評估幼兒的生理參數數值;再由父母填寫的「幼兒氣質量表」收集幼兒氣質資料;進行「照片式社會計量」分析幼兒的社會地位狀況;並以賽門說界定為「抑制情境」、靜聽音樂為「非抑制情境」,收集幼兒的心率變異度及血壓資料。所得資料,依研究目的進行分析,瞭解受試幼兒氣質、社會地位與生理參數現況;並探討不同變項下之幼兒生理參數的差異。結果顯示: 一、耳溫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右耳耳溫均高於左耳耳溫。 2.情緒本質悲觀及堅持性低的幼兒右耳耳溫較高。 3.受歡迎的受試幼兒比被拒絕的幼兒左耳耳溫高,且被忽視的幼兒比被拒絕和一般組的幼兒左耳耳溫高。 二、唾液皮質與氣質、社會地位有關聯: 1.受試幼兒的唾液皮質醇數值,下午顯著高於上午。 2.上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活動量小的受試幼兒高於活動量大者。 3.下午的唾液皮質醇數值,情緒樂觀的受試幼兒高於情緒適中者。 三、背景變項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不同: 1.女生的左、右耳溫度均比男生高。 2.屬低反應閾者,男生比女生多;堅持性低者,則女生比男生多。 3.被拒絕者,四歲組比三歲組多;被忽視者,三歲組比四歲組多。 4.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幼兒比家庭社經地位低的幼兒活動量低。 四、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氣質、社會地位有些不同: 1.情境不同,生理參數沒有不同。 2.抑制情境中,規律性高的幼兒心率變異高頻(HF)高,而反應閾低的幼兒脈搏較快。 3.非抑制情境中,趨性及適中的幼兒比避性的幼兒收縮壓高,堅持性適中的幼兒舒張壓高。 4.抑制情境中,社會地位不同,生理參數無顯著不同。 五、非抑制情境中,受歡迎的幼兒比受爭議的幼兒心率變異超低頻(VLF)高。 六、抑制情境中,心率變異高頻(HF)男生高於女生,心率變異超低頻(VLF)則中家庭社經者高於低家庭社經、高家庭社經的幼兒。 七、非抑制情境中,女生脈搏高於男生,三歲組脈搏也高於四歲組。
  • Item
    輕度自閉症幼兒智能、氣質和情緒與行為問題之研究
    (2018) 李淑芬
    本研究目的是探討輕度自閉症幼兒(簡稱輕度ASD幼兒)之智能、氣質和情緒與行為問題之關係,有助於早期發現自閉症幼兒的問題,進而擬定適性的早期療育計畫,提升他們的適應功能。 本研究選取魏氏幼兒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PPSI-IV)智力70以上且具口語能力的對象共有輕度ASD幼兒74位為研究對象,依生理年齡分為低年齡組(2歲6個月至3歲11個月)共34位,高年齡組(4歲至6歲)共40位。再依全量表智商(FSIQ)分類,高於等於85分為高組共48位,低於85分為低組共26位。所有研究對象皆接受研究者以WPPSI-IV(中文版)檢測他們的智能,以及其家長填寫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兒童行為檢核表(學前版)、兒童氣質量表(BSQ)、學齡前期兒童行為檢核表(CBCL/1½−5)。 研究結果指出: 一、 輕度ASD幼兒智能:輕度ASD幼兒智能多在中等範圍,智能表現組型為語文理解表現最佳,工作記憶表現最弱。高低年齡組的全量表的分佈不同,低年齡組全量表在臨界範圍佔比率最多,高年齡組則在中等範圍佔比率最多。高年齡組視覺空間表現相對最佳,工作記憶表現相對最弱,低年齡組則語文理解表現相對最佳,工作記憶表現相對最弱,兩組在語文理解與視覺空間有顯著差異,均是高年齡組優於低年齡組。不同智能組的所有智能指數組間皆有差異,均是高組優於低組。高組語文理解與視覺空間表現最佳,其次是流體推理,工作記憶與處理速度表現弱;低組,各能力表現較接近,流體推理、語文理解、處理速度與視覺空間表現較佳,工作記憶表現較弱。 二、 輕度ASD幼兒氣質表現:輕度ASD男童與同齡同性別常模比較,較趨近環境、情緒較正向,3歲輕度ASD男童活動量較低、適應佳,5歲輕度ASD男童則還有反應強度較強;不同生理年齡組間氣質沒有顯著差異;高低智能組有3項氣質向度有差異,低組反應強度較低,情緒較負向,堅持度高。 三、 輕度ASD幼兒情緒與行為問題: 輕度ASD幼兒有較多情緒反應、身體抱怨、退縮、睡眠、注意力、內化問題與整體問題;高年齡組有較多情緒反應;低組有較多退縮問題。 四、 輕度ASD幼兒智能、氣質和情緒與行為問題之關係: (一) 輕度ASD幼兒的智能指數與情緒反應、睡眠、外化、整體問題呈顯著正相關,且達差異;與退縮呈顯著負相關,但只能以全量表智能預測退縮問題。 (二) 輕度ASD幼兒的氣質對情緒與行為問題具有預測力,規律性對整體問題、睡眠問題具有顯著預測力;趨避性對退縮具有顯著預測力;反應閾值對注意力具有顯著預測力。 (三) 輕度ASD幼兒症狀的嚴重度對情緒與行為問題具有預測力,行為症狀嚴重度對整體問題、身體抱怨、外化問題具有顯著預測力。社會症狀嚴重度可預測退縮問題。 (四) 輕度ASD幼兒的整體症狀、全量表智能、氣質可預測內化問題,但只有整體症狀對可以解釋內化問題13.2%的變異量。以症狀、全量表、氣質可以預測外化問題的所有變異量36.5%,但只有活動量可以解釋外化問題9%的變異量,規律性可以解釋外化問題11.7 % 的變異量。 研究限制:由於本研究樣本數少,在推論輕度自閉症幼兒的智能、氣質、情緒與行為問題的關係有限,以及沒有對照組,在了解輕度自閉症幼兒的智能、氣質、情緒與行為問題組間差異亦有限,未來可增加樣本數,對照組、臨床群組,深入了解輕度自閉症幼兒的獨特性與特異性,進而擬定更適性的介入方案。
  • Item
    幼兒的氣質、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與親子依戀之相關研究
    (2005) 涂妙如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二:(1) 探討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與親子依戀之關聯情形,同時考驗幼兒氣質的影響效應;(2) 探討幼兒氣質與親子依戀之關聯情形。 本研究對象為61位二歲至四歲半之幼兒與幼兒的父母親。研究者透過家庭觀察、問卷調查與訪談來收集相關的資料。研究工具包括:基本資料調查表、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訪談表、全日托育選擇訪談指引、兒童依戀行為測量(依戀Q-set)以及幼兒氣質量表(父母題本)等。以SPSS10.0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後,本研究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與親子依戀間的關聯情形。 (一) 親子依戀安全係數不會因幼兒的開始托育年齡而有顯著差異。 (二) 親子依戀安全係數不會因幼兒的托育時數而有顯著差異。 (三) 母子依戀安全係數會因幼兒全日托育與否而有顯著差異。特別是自出生至十二個月大連續採用全日托育的幼兒,比起其他托育方式者,母子依戀安全係數較低。 (四) 親子依戀安全係數不會因是否變更嬰幼兒期照顧方式而有顯著差異。 二、 幼兒氣質向度中的活動量可以有效地預測母子間的依戀安全係數,而且呈現負向線性關係,即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母子依戀安全係數愈低;幼兒氣質向度中的堅持度則可以有效地預測父子間的依戀安全係數,而且呈現正向線性關係,即幼兒堅持度愈高,父子依戀安全係數亦愈高。 三、 嬰幼兒期照顧方式、幼兒氣質以及母子依戀三者間達顯著關聯。在排除幼兒氣質因素之影響力後,依然呈現出在幼兒零至十二個月大連續採用全日托育者,對母子安全依戀具有負向影響力。 研究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據以提出教育應用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幼兒同儕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素探討
    (2011) 吳宗浩
    本研究主要在了解幼兒氣質、父母社交技巧與幼兒同儕社會地位之現況,也探究年齡、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分別與幼兒氣質、父母社交技巧以及幼兒同儕社會地位之間的關係,並探討幼兒氣質和父母社交技巧對幼兒社會地位的預測力。 本研究以358位四足歲和五足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這些受試幼兒分別來自大臺北地區的八所公、私立幼稚園。使用家長填寫之幼兒氣質量表、家長社交技巧量表,以及照片式社交計量法為研究工具。透過資料蒐集與分析,重要研究結果發現:(ㄧ)受試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狀況五歲組幼兒的受歡迎比例較四歲組高,而四歲組幼兒的受忽視的比例較五歲組高。(二)受試幼兒的氣質狀況男生的分神度較女生低,女生的反應閾則較男生低。(三)低社經地位受試幼兒的活動量高於中社經地位之受試幼兒,且中社經地位受試幼兒的活動量高於高社經地位之受試幼兒。(四)低社經地位幼兒家長的之社交敏感為最高,而高社經地位家長的社交技巧中的情緒敏感、情緒表達與覺察較高。(五)幼兒氣質以及家長社交技巧能夠準確的預測將近40%的幼兒同儕社會地位。 針對本研究的結果,建議未來可以加入其他幼兒同儕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素進行更多面向的探究,或是進行幼兒同儕社會地位預測工具的後續發展,期望會因為加入更多因素而使得工具更加的精進,可以準確預測更多幼兒的同儕社會地位。
  • Item
    幼兒氣質與感覺統合發展的關聯
    (2013) 邱卿瑜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氣質與感覺統合發展的現況,並檢測兩者之間的關聯,也探討年齡、性別及家庭社經地位不同,幼兒氣質與感覺統合發展是否不同。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八所公立幼兒園滿四歲及滿五歲幼兒為研究對象。並採用「幼兒氣質量表」與「幼兒感覺發展檢核表」收集資料,透過SPSS19.0做資料與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 一、本研究受試幼兒在氣質各向度的表現特徵為規律性高、趨避性趨、適應性高、反應強度低、分神度較高。 二、四歲組與五歲組受試幼兒在氣質表現無顯著差異,但在性別有顯著差異。男生較女生活動量大、情緒本質負向和反應閾高。 三、高社經地位的受試幼兒較低社經地位之幼兒活動量小、堅持性高、反應閾低。 四、大部分的受試幼兒感覺統合發展在常態範圍內,但仍有個別差異。且一般的幼兒仍可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五、受試幼兒感覺統合發展表現不因年齡及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低社經地位的幼兒前庭反應較不足、觸覺防禦敏感、身體運作不靈巧、重力安全較敏感。 七、感覺統合發展狀況落於常態範圍內的孩子,在氣質上的表現為活動量小、情緒本質正向、適應性高且堅持性高。 根據本研究發現,幼兒氣質與感覺統合發展是有關聯的。建議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仔細觀察並瞭解孩子的發展,尋求彼此間的最佳適配性。
  • Item
    幼兒色彩偏好與氣質之研究
    (2009) 李苑宜; LEE,YUAN-YI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氣質和色彩偏好之現況,並檢測這兩者間的關係,也探討年齡、性別與幼兒色彩偏好及氣質的關係。本研究以241位四歲和五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這些受試幼兒來自台北市和台北縣的四所公立幼稚園及一所私立托兒所。使用家長填寫的幼兒氣質量表及日本色研表色系統(P.C.C.S)中的紅、橙、黃、綠、藍、紫、黑、灰、白九色的色票卡為研究工具。透過和幼兒一對一訪談,研究結果發現:(一)本研究受試幼兒的平均氣質表現與常模無顯著差異。(二)四歲組與五歲組的氣質表現沒有顯著差異,但性別上男生比女生活動量大、規律性低、反應強度也低,且情緒本質較正向、堅持性低、分神度低、反應閾高。(三)全部241位受試幼兒中,偏好有彩色者有229人,佔95%。(四)受試幼兒中只有64人(26.6%)能表現出某特定偏好顏色。(五)幼兒喜歡的顏色由多至寡依序為:紅、黃、紫、藍、橙、綠、黑、白、灰,其中喜歡紅色的女生較多,喜歡藍色的男生較多;以年齡區分,偏好紅、黃、藍三原色者,四歲組人數較多,偏好橙、綠、紫中間色者,五歲組較多。(六)幼兒對其偏好之色彩知覺各有不同,約可分成三種類型,有如具體物件、知覺如抽象表徵,或聯想如某情境。另外在幼兒色彩偏好與其氣質之關聯分析,則發現:(一)偏好有彩色的男生,且反應閾限較高,偏好有彩色的女生,情緒本質較為正向,且反應強度較小;(二)有固定色彩偏好之男生,反應強度較小;(三)喜歡黃色的男生,堅持性較低,喜歡藍色的男生,反應閾限較高,反之喜歡紅色的男生反應閾較低;(四)喜歡藍色、黃色的女生,情緒本質較為正向,喜歡紫色、紅色的女生,情緒本質較偏負向。針對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可以繼續對年齡更大的兒童進行研究,並可以增加對無彩色色彩偏好、色彩偏好和情緒之間的關聯性研究。
  • Item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2007) 黎樂山; Yaoshan Li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以及相關因素,包括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方式以及其他背景變項(幼兒性別、照顧者類型、照顧者年齡、照顧者教育程度)。 為瞭解以上概念,本研究編製及修訂了「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以台北縣市大班幼兒照顧者為對象進行調查。其中預試問卷共發出三百五十份、回收有效問卷二百一十四份,正式問卷共發出四百五十三份,回收有效問卷二百九十六份;數十位幼托園所教師亦同時以「幼兒氣質量表」評估幼兒的氣質特性。此外,本研究也招募八位不同性別、排行、社經地位、學校類型的孩子之照顧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並藉由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質性分析等方式以瞭解問卷與訪談中所呈現之幼兒情緒調節、照顧者反應以及幼兒氣質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整體而言,照顧者在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二、單獨從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來看,其使用頻率依次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且幼兒氣質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調節策略表現:從六項氣質向度來看,幼兒的適應性愈佳、趨避性愈屬趨向、情緒強度愈強,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注意力愈分散、堅持度愈低,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另外,比較由各氣質向度組成的氣質類型幼兒可發現:「中庸型」幼兒在認知型策略的使用多於「好動型」與「退縮型」幼兒,「好動型」幼兒在行為型策略的使用多於「中庸型」與「退縮型」幼兒。 三、單獨從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的反應來看,照顧者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鼓勵表達」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此外,不同類型、不同教育程度的照顧者在反應上亦有所不同。
  • Item
    幼兒氣質對其關係攻擊行為之影響
    (2007) 余年梅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氣質對其關係攻擊行為之影響,以台北縣、市三所公立幼稚園116位五歲和四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透過修訂的「行為風格量表(BSQ)」精簡版及「關係攻擊行為分量表」蒐集資料,再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13.0版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分析幼兒氣質與關係攻擊現況,並以多元迴歸分析幼兒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氣質與關係攻擊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試幼兒氣質與關係攻擊行為的現況 (一)受試幼兒氣質傾向活動量小、規律性高、趨近新事物、適應度低、反應強度高、情緒本質負向、分神度高、反應閾低,且與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無顯著相關。 (二)受試幼兒關係攻擊行為原始分數偏低,轉成T分數後與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亦無顯著關聯。 二、受試幼兒性別、年齡、家庭社經地位、氣質與關係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 (一)由多元迴歸顯示,幼兒分神度愈高,可以預測其出現 關係攻擊的頻率將愈高。
  • Item
    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與幼兒利社會行為的探討-以澳門為例
    (2018) 陳雅倫; Chan, Nga-Lon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和幼兒利社會行為的現 況,並檢測前兩者與後者的關聯,也探討年齡、性別和家庭社經與 三者的差異。本研究以 664 位小班和大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幼兒 來自澳門地區六所幼兒園。再以幼兒氣質量表、家長教養觀與育兒 價值感量表以及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為工具。透過 SPSS23.0 對回收資料進行處理,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的分析結果顯示: 一、澳門幼兒的氣質反應強度偏大,反應閾偏低。活動量、規律性和適應性表現則為中等偏高、情緒本質屬中等偏負向、堅持性和分神度中等偏低、趨避性屬中等偏趨性。 二、澳門家長教養的傳統觀念正處於新舊交替,育兒價值感則屬較高滿足。 三、澳門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情況,出現頻率由高至低分別是,合作行為、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 四、澳門幼兒男生活動量和反應閾比女生高、適應性和堅持性比女生低。大班幼兒比小班幼兒分神度低。高社經地位的幼兒堅持 性較低社經幼兒高,分神度則較中社經的幼兒低。利社會行為 方面,女生在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作行為都顯 著比男生高。大班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關心行為和合 作行為都顯著比小班高。低社經幼兒的分享行為、幫助行為和 關心行為皆顯著比中社經幼兒表現好,分享行為和合作行為則顯著比高社經幼兒表現好。 五、澳門幼兒氣質對幼兒利社會行為有顯著預測性,幼兒的適應性愈高,愈會表現出較多的分享行為。適應性愈高和趨避性愈偏趨的幼兒,會表現出愈多幫助行為和關心行為。而適應性愈高、 情緒本質愈負向和活動量愈低的幼兒,則會出現較多合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