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QR Code之資訊隱藏—應用不同網點面積之混合網點
    (2024) 黃文鳳; Huang, Wen-Feng
    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種由黑色和白色模組所組成的矩陣式二維條碼。隨著二維碼技術的廣泛應用,QR Code 常被用於產品推廣、產品追蹤及溯源、產品真僞鑒別、入場票券等的儲存媒介。然而,現有印刷品上的QR Code,不僅占據印刷品上一定的空間,還容易被盜印。因此本研究將調幅網點 (Amplitude Modulation,AM) 與調頻網點 (Frequency Modulation,FM) 導入QR Code,使AM網點與FM網點在QR Code上的網點面積百分比均衡,產生不同網點面積百分比的混合網點QR Code,此QR Code在印刷品上,人的眼睛是察覺不出來,但手機可掃碼識別,達到資訊隱藏的目的。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其中QR Code中的黑色模組用AM網點來表示,白色模組用FM網點來表示。通過調整次模組内AM網點的形狀來改變網點面積百分比,以此表示QR Code中的黑色次模組,FM網點則將次模組中間挖空,形成白點來表示QR Code中的白色次模組,且次模組内FM網點面積百分比通過調配後和AM網點均衡,以此產生不同網點面積百分比的混合網點 QR Code,來測試QR Code 輸出後資訊隱藏的成效。此外還嘗試將QR Code的定位標記點(Finder Patterns)和無定位標記點的混合網點QR Code另外輸出來測試資訊隱藏成效。研究結果顯示,所設計的混合網點QR Code達到資訊隱藏之創新成效,並確定了可被掃碼識別的最低網點面積百分比。針對3x3無定位標記點的混合網點QR Code,輸出後曡加在寫有文字的紙張上進行的抗干擾性分析。分析表明有部分QR Code的干擾程度超出QR Code的容錯範圍,因此在程式中對九個QR Code進行投票分析,經投票分析後,碼字錯誤大大降低,QR Code還是能被掃碼識別,藉由QR Code定位標記點的隱藏,能將QR Code與文件做更好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