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親子共學中運用教學媒體學習與學習內涵之特性分析研究: 以「Baby 愛自然」之學習內容為例
    (2017) 徐婉玲; Hsu, Wan-Ling
    本研究以親子學習的觀點,以 McLuhan 的媒介論為主體,並輔以 Heinich、 Molenda、Russell 和 Smaldino 的教學媒體理論與朱則剛的教學科技理論,以實物為主要的核心概念真實的媒體與環境進行親子共學,因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一名三歲幼兒,因此以實際操作種植草莓、豬籠草與黃豆等植栽,與實地參訪為研究的基礎。 根據以上的概念,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策略實施,研究實施之研究方法為參與觀察 法,研究者為課程的開發者、研究的執行者、研究的資料蒐集者,研究對象為研究者的三歲女兒,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1)進行 Baby 愛自然之親子共學時,有關教學媒體之選擇使用與學習相關特性分析。(2)進行 Baby 愛自然之親子共學時,學習者的身心反應影響之相關特性分析。 本研究提出結論:教學科技與教學媒體在親子共學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與應 用,可增加和持續強化親子共學的效應。從媒體環境的觀點,探討此次研究的實施,透過有系統的、有規劃的運用真實的環境與媒體進行親子共學,與實地參訪進行真實環境操作的學習,對於建立研究對象小蘋果之於愛護自然的態度與觀念,具有一定的成效。從媒體特性與學習的觀點,不同的媒體與不同的時機,在進行親子共學時會有不同的效果。三歲幼兒的身心、學習特性與情緒的掌握是不容易的,因此相關的學習規劃是具有重要性。
  • Item
    科技應用與教學焦點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 1997-02-01) 陳藹彥著; 楊美雪譯; 李麗君譯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Kiasu" and "Takut" phenomena in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It emphasizes the urgent need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to refocus attention on IT as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IT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dst of rapid changes in the world of work, and in education. To sharpen the use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acts of know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recent educational research finding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nd skill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fforts to train high performance learners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workpla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