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4
  • Item
    以改進式區塊加密技術應用於可燒錄光碟之全像影像數位浮水印
    (2008) 朱恭麟
    由於電腦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今日電腦的運算能力已非常強大,足以處理許多複雜的數學計算,再加上光碟燒錄器材的普及,近年來有學者利用電腦演算產生全像圖的技術(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 CGH)將全像圖案燒錄於光碟片上,而光碟導溝以及燒錄點間距之數量級與光波的波長相當,因此當光線照射於光碟片資料面時便會產生彩虹般的繞射現象而形成全像圖案。此外為了提高光碟片多重防偽的效果,亦有學者結合區塊加密技術以及光碟燒錄全像技術將一數位影像經由區塊加密演算法加密後燒錄到光碟片上,再透過光學取像系統將影像擷取並且解出其中的隱藏資訊,且光碟片上之全像圖案無法透過光碟對拷的方式進行複製,因此光碟片本身除了儲存資料外,也藉由本研究技術增加了版權保護的效果。 本研究更將此技術應用於DVD可燒錄光碟片上,由於DVD可燒錄光碟的燒錄密度大於CD-R,因此在固定儲存面積下,DVD可以儲存更多的資料,如此可以增加使用上的彈性。而以往的技術僅針對局部的影像進行加密,經本研究改進後將加密的範圍擴展至整張光碟片上之全像底紋,另外透過調整區塊的高斯分佈以及隨機雜訊之參數,便能使加入的區塊呈現不同的面貌,使得加密過後之光碟片除了具有版權保護的效果外,在視覺上也可以更加美觀。 最後本研究將數位設計稿與拍攝後之影像進行分析,找出兩者間的轉換關係,以提供未來使用者在設計全像影像時更加方便。
  • Item
    全像立體影像結合數位浮水印之防偽設計
    (2007) 周振民; Chou Cheng-Ming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提出一個適合點矩陣全像片的浮水印嵌入方法,應用於表現立體的全像影像中,藉由影像在誤差擴散的演算過程中,以邏輯運算的方式將數位浮水印整合於半色調影像中,利用擬亂數所形成之兩階圖形與影像進行相關運算,進行浮水印的嵌入動作。經由全像製版機實際輸出之全像片,除了能表現立體效果外,亦具有防偽的功能,而所嵌入之浮水印在經過雜訊、裁切及抽取行列之攻擊後,仍能將部份浮水印還原。
  • Item
    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輸出控制研究
    (2007) 吳鴻明
    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應用調幅網點及調頻網點兩種不同形式的網點,將浮水印藏入半色調影像中,藉由不同形式的網點對複印或是掃描等數位複製設備的取樣差異來進行解碼。實體影像受限於輸出設備因素,只能以半色調的形式來呈現,半色調影像經由人類視覺的模糊化積分後,產生連續調影像的感覺。數位浮水印是在數位影像中藏入標記、圖案、號碼等等資訊,本研究針對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輸出成實體浮水印,考量輸出設備特性,控制網點的大小及疏密程度,使數位浮水印輸出後,得到最佳的隱蔽性,且經由複印機等解碼設備偵測後,可以得到隱藏的資訊。
  • Item
    以數位半色調技術製作雙色圖像浮水印之研究
    (2014) 祝珮芳; Pei-Fang Chu
    現今印刷科技已相當成熟,相關複製設備亦愈趨普及,所造成的版權保護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有鑒於此,印刷防偽相關技術如數位浮水印等在近年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但以往的防偽文件中的隱藏圖紋浮水印多為灰階之文字或圖紋,因為不具有顏色故缺乏色彩聯想,影響觀看者效果,因此本研究即以數位過網技術製作具有色彩之雙色文件底紋浮水印。本研究利用洋紅(Magenta)與青(Cyan)兩色網點,並透過複印機對調幅網點(Amplitude Modulation,AM) 與調頻網點(Frequency Modulation,FM)之取樣差異,進行混合網點的隱藏圖文設計。首先將選定的雙色圖文以色彩與複印後的效果分版,為達到在正常距離人眼觀察下,將鄰近網點濃度做積分之效果,將各版中的洋紅色網點與青色網點均佔該面積的二分之一並相互交錯,而後依隱藏訊息內容置入AM 網點及FM 網點。經實驗結果得知,本研究能達到於肉眼無法察覺之良好隱藏效果防偽圖文,經數位偵測、實品輸出後實際複印測試與光柵解密,其隱藏彩色圖文即浮現達到防偽效果,同時因具有色彩,故能增加圖像浮水印之色彩表現與應用範圍。
  • Item
    改良式混合網點應用於數位浮水印之研究
    (2013) 鄭雅文; Ya-Wen Cheng
    由於調幅網點( Amplitude Modulation, AM)與調頻網點( Frequency Modulation, FM)顯微結構的差異,過去在製作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時,會因為兩種網點在印刷時所產生的網點擴張情形( Dot Gain)不一致,而影響浮水印隱藏效果,必須額外輸出濃度匹配導表,進行浮水印濃度校正,才能確保浮水印的隱藏品質。本研究為省去輸出導表之步驟以縮減製程,提出改良式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利用填入不著墨白點的方式分散AM網點顯微結構,使其與FM網點具有相同之顯微結構,藉此平衡兩者網點擴張率。並利用兩種網點不同的微結構及排列特性,形成複印機及掃描機取樣能力的差異,達到浮水印圖像於複印後顯現之效果。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透過實際輸出濃度匹配導表,測試四分之一著墨AM網點與FM網點的網點擴張情形。最後將改良式混合網點浮水印與紙張載體整合設計,利用複印機驗證其成效。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之改良式混合網點,確實能達到平衡網點擴張的效果,並成功使潛藏之浮水印圖像於複印後顯現。未來利用此改良技術製作混合網點浮水印,不僅在製程中不需重複進行濃度校正,也可確保在不同印刷條件及長版印刷時,四分之一著墨AM網點及FM網點網點擴張率仍能維持一致,使浮水印隱藏品質獲得較佳的控管。此外,由於改良式AM調幅網點之網點散佈區域較以往略為增加,能提升低濃度區AM調幅網點之複製能力,使複印後浮水印呈現之效果更佳。
  • Item
    以綠雜訊半色調資訊隱藏技術結合圖像化二維條碼之多重防偽設計
    (2017) 何笳綺; Ho, Jia-Chi
    隨著電腦與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各類圖文、影像資訊的處理、傳播及儲存,在電腦網路的環境下變得更為便捷且有效率,但電腦的虛擬世界及人們所處的現實世界仍須互相連結,才能更有效的傳達訊息,而二維條碼則能成為今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連結的重要媒介,其中最常用的二維條碼類型為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搭配網際網路後更成為廣告文宣、網路購物以及下載連結等的重要角色。由於條碼外顯圖案設計是供機器所判讀,視覺上並不美觀,尤其在結合商品或證件等產品使用時,可能因產品尺寸或設計版面受限而影響整體外觀,因此有許多學者著手進行QR code圖像美化研究,但礙於條碼本身結構的限制,其美化效果仍有許多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QR code 亦用於產品之防偽認證或網頁連結等,但有些不肖業者卻透過偽造與利用機會詐騙或非法取得個人資料的方式危害使用者安全,因此,條碼本身的安全防衛機制亦須加強。有鑑於此,故本研究使用誤差擴散之半色調技術結合資訊隱藏技術,透過半色調技術在影像數位過網的過程中將QR code資訊藏入,製成圖像化二維條碼。另以綠雜訊半色調技術產生種子網點,計算點之間的距離後進行區域劃分,再將各區域與原灰階影像比對後,佈入大小與間距皆不同的隨機網點,形成綠雜訊浮水印底紋,其網點隨機分佈的特性,結合圖像化二維條碼後,較不易產生干擾問題,並以四種不同解析度(dpi)之綠雜訊浮水印底紋進行結果測試,使圖像化二維條碼兼具視覺美觀及防偽驗證之效果,先以手機或複印設備偵測浮水印後,再透過手機條碼掃瞄判讀條碼內容,實現多重防偽設計的概念。經研究結果顯示,圖像化二維條碼除資訊隱藏效果較佳外,能以低成本達到美觀兼具多重防偽之功能,並在任何解析度之綠雜訊浮水印底紋的環境下皆可成功判讀。 關鍵字:圖像化二維條碼、綠雜訊、半色調、QR code、數位浮水印
  • Item
    綠雜訊半色調技術於浮水印之研究
    (2016) 余泰廣; Yu, Tai-Kuang
    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文件資料複印也日趨便利快速且精密,但也造成文件資料的偽造情況層出不窮;⼤量⽂件遭⾮法複製導致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受到侵犯,因⽽顯現出印刷防偽技術對智慧財產保護之重要性。⽬前半⾊調影像加密技術中,以FM (Frequency Modulation)網點及AM (Amplitude Modulation)網點為主軸,但FM網點的網點擴張(Dot gain)問題較⼤⽽AM網點細部的表現較差;因此有學者提出綠雜訊半⾊調技術,改善FM及AM網點缺點,降低網點擴張情形及保留邊緣細緻度;由過去研究中發現⽬前綠雜訊技術多以製作半⾊調影像為主,未發現利⽤綠雜訊半⾊調技術藏⼊實體浮⽔印之研究。因此本研究之⽬的以綠雜訊半⾊調演算法為基礎,⽅法為改變演算法中種⼦形成⽅式利⽤不同網點尺⼨製作浮⽔印及底紋,並以HVS (Human visual system)評估其隱藏效果,尋找出最佳浮 ⽔印濃度及尺⼨,製作防偽⽂件,使⽂件經複印後⽴即顯現隱藏之浮水印。結果顯⽰,此綠雜訊半⾊調技術所製作之防偽⽂件,經由複印機複印及⼿機拍照將影像上傳⾄電腦進⾏程式解密後,能有效地顯現所隱藏之浮⽔印,達到防偽效果,保護⽂件之版權。
  • Item
    數位半色調變圖影像浮水印
    (2016) 郭雅惠; Kuo, Ya-Hui
    數位時代的快速發展,使文件資訊的傳遞更加便利及迅速,但也衍生出非法複製、盜印等問題,為了辨別文件真假,人們開始重視文件的防偽功能。以實體影像浮水印為例,目前具有變圖影像效果之浮水印隱藏效果不佳、隱藏資訊也較為固定單調及易於複製,且解密的方式也較為不便。結合以上問題,若以數位浮水印結合柱狀透鏡之變圖影像,可以增加浮水印之多樣化,並達到防偽效果,透過不同角度觀看柱狀透鏡讓解密更為方便。本研究結合數位浮水印與柱狀透鏡之變圖影像,製作由不同張數變圖原始影像組合而成之數位半色調變圖影像浮水印,於正常觀看下無法辨識,覆蓋柱狀透鏡解密後,即可得到隱藏之圖像,並經由不同角度觀看柱狀透鏡能得到變圖影像之效果。加密流程則需先設計多張二階化變圖原始影像之遮罩為素材,分別以數位半色調過網技術製成加密浮水印,再將加密浮水印分割成柱狀,交錯組合成數位半色調之變圖影像浮水印。經數位模擬解密後進行正確率評估,輸出於實體文件,覆蓋柱狀透鏡進行解密並觀察效果。經實驗結果,本研究可成功製作以兩張及三張原始圖製成數位半色調變圖影像浮水印,並加值應用於文創明信片產品。
  • Item
    利用不同間距線網嵌入浮水印之研究
    (2015) 邱鈺嵐; Chiu, Yu-Lan
    現今電腦科技的蓬勃發展,使影像複製設備越來越精密,但也導致犯罪者利用影像複製快速之便利,引發出智慧財產權受到威脅等問題。所以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不同間距線網嵌入浮水印以保護版權,達到防偽效果。本研究以數位半色調概念建立不同間距線網藏入資訊,採用數位過網演算法形成線網機制,達到數位浮水印效果,調整不同間距,從1~6-pixel間不同組合線網設計測試其加密隱藏效果,另以Human visual system(HVS)進行評估,並透過柱狀透鏡、複印及手機等多重驗證方式進行解密,並加值應用在複習參考書上。
  • Item
    以網點為基礎的創新影像加密技術
    (2005) 蕭佩琪; Pei-Chi Hsiao
    現今資訊科技與影像複製設備日益進步,要獲得一份高品質的印刷複製品已不再是困難的事,也使得文件安全受到考驗。過去應用於印列輸出影像之數位浮水印技術仍有諸多限制,而未能有效地實際應用。我們提出將隨機點圖樣做為加密資訊,並以其反覆的幾何變換與部份重疊來形成具有數位浮水印功能的半色調影像,同時此密碼圖樣的幾何變換也可視為一種繪圖筆刷來描繪出影像的階調與輪廓,加密後的影像具有非擬真影像的視覺效果。而密碼驗證部分,因局部影像皆有足夠的密碼資訊存在,本研究利用電腦視覺中的部分對應方法—幾何雜湊法,解決可能的幾何轉換與影像定位問題,達到機器閱讀的自動化密碼驗證之目的。本論文提出了一種創新影像加密方法,同時此方法可將灰階影像轉成半色調影像,以供印列輸出之用途,由於藏密過程中加入的隨機參數以及混合搭配代表不同鍵值的密碼圖樣,使本研究的編碼具有一定的複雜度,不易被破解;此外,對於印列輸出的加密影像透過取像重建回數位影像後,可利用部分對應的方式對局部影像作影像定位與密碼驗證,除了增加密碼驗證的效率外,更可突破先前技術在面臨裁切與旋轉等幾何攻擊上的限制。實驗結果可看出本研究適合搭配數位印刷設備製作藏有不同密碼序號的底紋影像,以達到文件控管或身份認證之功能,本研究在防制影印機、掃描器與印表機的複製行為上也有不錯的表現,並具有實際應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