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UV 噴墨印刷網點製作紅外線浮水印— 以應用於 PET 之個人化產品為例
    (2014) 盧詩雲; Lu, Shih Yun
    現今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獨特性與防偽功能亦日益受到重視,個性化產品的推陳出新也帶動著印刷產業的進展。因此,本研究運用數位過網技術結合紅外線光學原理,以 UV 噴墨列印可變資料之浮水印隱藏於 PET 材質球員卡圖紋之中,增加防偽加值的獨特性。首先針對 2010 溫布頓前八強盧彥勳球員卡設計具版權之圖紋,並利用碳黑色墨吸收紅外線,而青、洋紅、黃色墨在紅外線下穿透而呈現透明之光學特性,將經數位過網的碳黑色墨網點與不同網點覆蓋百分比的青、洋紅、黃色墨網點形成的中性灰進行匹配試驗,找出人眼觀察下最符合灰平衡的網點覆蓋百分比,再結合紅外線光學特性設計出二維條碼與序號作為隱藏資訊,以 UV 噴墨印刷輸出於球員卡圖紋之中,最後利用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偵測。實驗結果顯示,人眼觀察下,隱藏資訊呈現灰階並隱藏於球員卡圖紋設計之中;在紅外線攝影裝置偵測下,具碳黑色墨的隱藏資訊顯現,而以中性灰構築的球員卡圖紋皆會呈現透明,達到宣告版權的目的。本實驗採用少量多樣化特性的噴墨印刷方式,可針對單張球員卡進行個人化序號與條碼的設計,結合紅外線本身光學特性原理,增進產品的獨特性與防偽加值的應用。
  • Item
    改良式混合網點應用於數位浮水印之研究
    (2013) 鄭雅文; Ya-Wen Cheng
    由於調幅網點( Amplitude Modulation, AM)與調頻網點( Frequency Modulation, FM)顯微結構的差異,過去在製作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時,會因為兩種網點在印刷時所產生的網點擴張情形( Dot Gain)不一致,而影響浮水印隱藏效果,必須額外輸出濃度匹配導表,進行浮水印濃度校正,才能確保浮水印的隱藏品質。本研究為省去輸出導表之步驟以縮減製程,提出改良式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利用填入不著墨白點的方式分散AM網點顯微結構,使其與FM網點具有相同之顯微結構,藉此平衡兩者網點擴張率。並利用兩種網點不同的微結構及排列特性,形成複印機及掃描機取樣能力的差異,達到浮水印圖像於複印後顯現之效果。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透過實際輸出濃度匹配導表,測試四分之一著墨AM網點與FM網點的網點擴張情形。最後將改良式混合網點浮水印與紙張載體整合設計,利用複印機驗證其成效。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之改良式混合網點,確實能達到平衡網點擴張的效果,並成功使潛藏之浮水印圖像於複印後顯現。未來利用此改良技術製作混合網點浮水印,不僅在製程中不需重複進行濃度校正,也可確保在不同印刷條件及長版印刷時,四分之一著墨AM網點及FM網點網點擴張率仍能維持一致,使浮水印隱藏品質獲得較佳的控管。此外,由於改良式AM調幅網點之網點散佈區域較以往略為增加,能提升低濃度區AM調幅網點之複製能力,使複印後浮水印呈現之效果更佳。
  • Item
    以階調修飾改善圖像化二維條碼之顯示效果
    (2017) 葉山華; Yeh, Shan-Hua
    隨著網路科技蓬勃發展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各種媒體廣告雜誌及商品上由黑白方格所組成的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這種透過QR code來傳達資訊或連結網址的模式,逐漸成為虛擬網路與實體世界連結的重要媒介。ㄧ般QR code都是由黑白編碼組成,不甚美觀;有鑑於此,有許多學者相繼投入QR code與圖像整合研究,透過將圖像融於條碼來產生美觀並具有意義之QR code。現有的圖像化二維條碼,雖然可以明顯地辨別出當中的圖案,但是,仍然會有原加密二維條碼殘留的黑白點,影響視覺美感。本研究發展出調整灰階影像階調前處理程序,利用轉換函數(transfer function)修正影像亮部及暗部階調,設定一個截切臨界值C,當輸入影像灰階值低於C值或高於 255-C時,將動態範圍作裁減,為了能適當保留亮及暗部階調變化,以低頻通過濾波器將轉換函數做平滑處理,找出最佳灰階影像階調,再透過數位半色調技術之誤差擴散結合資訊隱藏演算法,在半色調進行過程中同時把二維條碼資訊藏入外顯影像,產生圖像化二維條碼。最後利用圖像化二維條碼的每一像素與其周圍的複數點的最近距離之分布圖及常態分配曲線圖之標準差σ值,來評估改變轉換函數影響QR code黑白點的遮掩效果,結果顯示二維條碼之有規律的黑白點,已被成功干擾,且所得遮掩效果較佳之圖像化二維條碼。
  • Item
    紅外線數位浮水印結合擴增實境之創新影像顯示應用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中心, 2009-09-01) 王希俊; 劉文心; 陳怡惠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AR) 隨著電腦科技與影像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熟,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其結合人眼所見之真實世界外,並增添虛擬物件以提供資訊與人機互動之介面,為影像顯示科技與數位內容的整合應用。但其在軟、硬體介面上仍需要並不美觀的辨識用圖樣以利系統定位及將虛擬物件合成於真實影像中,因此,本研究採用數位半色調的網點加密技術及色墨中碳黑在紅外光下的光學特性,將傳統擴增實境所需之不美觀的辨識用圖樣予以隱藏,使辨識用圖樣以更符合自然的方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不需特殊輸出設備或材料下增加圖文的使用空間,讓書本可符合傳統使用者閱讀習慣外,亦可用擴增實境技術以顯示雙重知識內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