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正交線網浮水印為基礎之個人化郵票設計之研究
    (2012) 呂亞鴻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正交線網浮水印加密設計,應用於個人化郵票設計中。藉由正交線網加密技術,針對圖像的亮部及暗部進行調整與修正,並透過數位半色調技術,將連續調影像分別轉換為水平及垂直線網影像,另將隱藏的資訊透過邏輯運算合成新的影像,讓隱藏資訊的網線瑕疵更少且不影響人眼辨識,達到個人化郵票設計加密效果。使用者並可使用光學輔助儀器(光柵板)於模擬輸出之浮水印上進行解密以呈現隱藏訊息。本研究的個人化郵票設計能夠達到資訊隱藏的功能,並兼具美觀性及創新性,提昇個人化郵票等有價證券之附加價值。
  • Item
    改變文件複印後內容之混合網點數位浮水印技術
    (2012) 張維烝; Wei-Chen Chang
    隨者科技快速進步,印表機、影印機、掃描機等複製設備已逐漸的普及,透過這些儀器,便可快速及精準複製文件;然而,因複製科技的設備不斷的更新,偽造者亦可藉由這些設備製作出高品質的複製品,以致版權受到極大的威脅,以往版權宣告的浮水印技術大多是隱藏版權擁有者的圖案,但無法有效降低因非授權複印之損失;本研究目的在提出以不同網點所混合的數位浮水印技術,可以在複印後改變文件內容,使其複製後文件之內容與意義改變,達到版權保護的目的。本研究以混合調幅網點及調頻網點的方式來設計浮水印,藉由調幅網點與調頻網點在複印機或掃瞄機等不同的偵測設備上的取樣差異,浮水印經目視觀察時,此文件外觀及意義並無差異,但文件經由影印機或掃描器等設備複製後,原稿內容消失,而隱藏之浮水印即顯現,使非授權印製品無法有相同內容,甚至改變其意義,未來將此技術將可以應用於一般文化書籍或是漫畫書上,不僅可以宣告版權,更能嚇阻非授權複印。
  • Item
    用於紅外線驗證之數位資訊加密系統
    (2008) 張家龍; Chia-Long Chang
    本研究目的在提出以噴墨列印輸出建立的防偽機制,應用數位半色調和印墨材料在紅外線照射下的光學特性差異,構成具多重防偽功能的浮水印,與圖文整合時,經過編碼的隱藏資訊可接受一定程度的破壞,達到噴墨印刷品加值的效果。由於碳黑物質吸收紅外線,而青、洋紅、黃色墨在紅外線下可穿透而呈現透明,所以本研究利用此特性,將隱藏資訊的浮水印能藉由紅外線攝影裝置進行觀察和驗證。研究首先藉由臨界值矩陣產生的網點影像和不同階調之中性灰進行匹配實驗,輸出後找出目視距離下達到灰平衡的最適組合,將浮水設計成二維條碼的形式整合設計於身份證件的應用,之後利用紅外線攝影裝置觀察。編碼過程利用錯誤校正碼針對兩階浮水印影像進行容錯編碼,隱藏的浮水印資訊經由程式語言進行解密。結果顯示經目視觀察時,隱藏浮水印資訊呈現一致階調的影像,但透過紅外線攝影裝置觀察,可發現浮水印中碳黑墨形成的半色調影像呈現深色,中性灰則幾乎透明,視覺上即可看出顯著的對比,進而達到版權宣告的目的。浮水印可經由紅外線攝影裝置驗證,隱藏資訊遭攻擊時也能一定的容錯能力。
  • Item
    以改進式區塊加密技術應用於可燒錄光碟之全像影像數位浮水印
    (2008) 朱恭麟
    由於電腦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今日電腦的運算能力已非常強大,足以處理許多複雜的數學計算,再加上光碟燒錄器材的普及,近年來有學者利用電腦演算產生全像圖的技術(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 CGH)將全像圖案燒錄於光碟片上,而光碟導溝以及燒錄點間距之數量級與光波的波長相當,因此當光線照射於光碟片資料面時便會產生彩虹般的繞射現象而形成全像圖案。此外為了提高光碟片多重防偽的效果,亦有學者結合區塊加密技術以及光碟燒錄全像技術將一數位影像經由區塊加密演算法加密後燒錄到光碟片上,再透過光學取像系統將影像擷取並且解出其中的隱藏資訊,且光碟片上之全像圖案無法透過光碟對拷的方式進行複製,因此光碟片本身除了儲存資料外,也藉由本研究技術增加了版權保護的效果。 本研究更將此技術應用於DVD可燒錄光碟片上,由於DVD可燒錄光碟的燒錄密度大於CD-R,因此在固定儲存面積下,DVD可以儲存更多的資料,如此可以增加使用上的彈性。而以往的技術僅針對局部的影像進行加密,經本研究改進後將加密的範圍擴展至整張光碟片上之全像底紋,另外透過調整區塊的高斯分佈以及隨機雜訊之參數,便能使加入的區塊呈現不同的面貌,使得加密過後之光碟片除了具有版權保護的效果外,在視覺上也可以更加美觀。 最後本研究將數位設計稿與拍攝後之影像進行分析,找出兩者間的轉換關係,以提供未來使用者在設計全像影像時更加方便。
  • Item
    Design of halftone-based AR markers under infrared detection.
    (2008-12-14) H.C. Wang, W.H. Liu, C.L. Chang, Y.H. Chen
    As the technology of augmented reality (AR) is getting matured, the application of AR to various fields, especially in a creative manner, become an attractive research topic.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pose a method for a halftone-based hidden marker for AR tracking system under infrared (IR)detection. Our desig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ordered dither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rbon black under IR. It provides AR system a novel solution for the marker design, which can make th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become much more natur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 marker is invisible by human eyes, but appears under IR. It has many potential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for future AR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