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社會工作者倡議經驗之研究
    (2021) 謝葉玉鳳; HSIEH YEH, Yu-Feng
    倡議已是社會工作中相當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與服務使用者一起工作或是代表服務使用者提供服務工作的一種過程,社會工作者期望透過倡議可以讓社會朝向更公平的方向發展,讓服務使用者享有更具公平正義之社會。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紀錄社會工作者過往倡議的經驗及工作方法,以提供給目前正在倡議路上的社會工作者或是想要成為倡議者的社會工作者參考。研究者訪談3位具有倡議經驗的資深社會工作者,結果發現社會工作倡議不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也沒有固定模式,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配合,以促成改變。另外,目前倡議的專業傳承及相關訓練皆有所不足,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社會工作者投入倡議工作。
  • Item
    收養社工參與媒合配對過程經驗之研究
    (2019) 楊淨淯; Yang, Jing-Yu
    臺灣收養服務在法律制度及專業服務上針對兒童權益的保護已有大幅進展,為避免私下收養的弊端,制訂無血緣關係之收養必須透過合法收出養媒合機構提供媒合服務,顯見國內收養機構及社工在媒合服務的重要性;故透過收養社工參與媒合配對過程的經驗,以探討臺灣收養媒合服務的現況與困境,並提供實務及制度面的建議。本究採用質性研究,以立意取樣及滾雪球取樣邀請11位從事4年以上之收養媒合服務的工作者參與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一、媒合配對機制:國內收養機構的媒合配對機制主要採取團隊或主管決策的媒合方法,並提供特殊需求的收養兒童有多元的媒合機會,但最終媒合配對的決策權仍在服務對象的收養意願。二、社工在媒合配對的考量:社工會針對收養及出養期待、收養家庭現況、收養人及收養兒童的特質、外貌或主觀偏好進行媒合適配性的評估,再考量機構理念對於媒合配對優先順序做初篩決策;社工為媒合服務的協調者及決策者。三、媒合配對的困境與兩難:社工方面受限於專業服務能力不足及多重角色的衝突;機構方面是因跨機構間服務流程的差異及機構間具競爭關係;制度方面則因收養制度使得機構間及收養人的關係緊張、主管機構支持不足、名不副實的媒合服務平台、收養家庭福利支持不足等等;另外,社工在媒合配對過程的兩難為:等待的停損點沒有標準、華人文化與兒童福利觀點的妥協等等。 研究建議:一、實務層面:提供社工專業評估訓練、提升媒合決策專業性、儘早擴大搜尋收養家庭的機會及製作收養人或收養兒童的個人資料表,增加收養媒合的方法。二、制度層面:促進收養媒合服務平台的使用、改善收養服務費用制度及提供更多收養家庭的福利支持。
  • Item
    「在一起」,很簡單也很困難─ 一個漢族社工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行動探究
    (2014) 楊鳳雲; Feng-Yun, Yang
      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這個行動探究的焦點, 是從我對於社會工作困惑與迷惘開始。首先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是研究所課程及一暑期在都市原住民部落的 實習,開啟我對於社工角色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反思,發現過往社工總是站在專家的位置去考服務對象需求鮮少真正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去了解其生活脈絡或傾聽他們真正的聲音。而 我也重新思考所相信的社會 工作樣態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逐漸釐清我喜歡單純的人情互動,也相信社會工作是「生命影響 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生命」的過程,而非只是專家與個案關係。然反思自己社工實 務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踐,總還是看見自己站在身的位置去評斷欲陪伴對象而成為我不希望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成為的社工樣子,挫折之餘我才發現真正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聽他們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說話其實很不容易。在尋找如何記錄和搜集行動過程的方法時,我透民族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誌與實務踐的相關文獻,讀到國外研究者使用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法,讓沒有 的方法,讓沒有 的方法,讓沒有 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機會發聲的群體得以 透過拍攝影像訴說自己故事,我彷彿看見一種可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讓我真的 去傾聽陪伴對象方法。於是重新回到實習都市原住民部落, 嘗試以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式去實踐我所相信社會工作。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這個探究的行動可分成兩層次,第一是仿照 photovoice photovoicephotovoice的方法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實際執行一個青少年攝影動方案,第二層次則是透過反身書寫以思在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行動中暨作為一個社工也是研究者的我。在執青少年攝影方案,邀請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部落青少年一起參與,給予每個的台相機去拍攝自己日常生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活,之後再邀請大家一起分享所拍攝的影像與故事。在兩次聚會中我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的確從孩子們所拍影像中看見一些我不曾過生活,但這五個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月的田野蹲點,我意識到影像只是想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要傾聽孩子、與對話的一種媒介,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我真正想要探尋的其實是作為社工如何和孩子在一起,又該他們維持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什麼樣的關係。於是,這一層探問衍生了第二個次反思繼而形成對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第一個層次的行動進二反身書寫,這想探尋是 我要怎樣才可能和這些孩子互為主體的存在。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這段行動探究的歷程,我發現原來一直在持續內外辯證中尋找自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己的主體。而我必須先是個有存在者,才可能朝向希望與陪伴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對象互為主體在一起的社工行動者。此外,會作與陪伴真誠傾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聽與對話,不僅開展彼此生命的豐富理解也讓 對話雙方朝向各自的主體, 對話雙方朝向各自的主體,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並建構互為主體的存在關係。這次行動探究也堅定了我原初對於社會工作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的相信,引領我看見每個人差異同時也去欣賞生命與故事價值。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只是,這樣的傾聽與對話或許在不經意之間忙碌重視績效實務 工作中已漸難以存在。 原來,要和陪伴對象在一起其實很簡單卻也困難。
  • Item
    婚姻暴力中的互為相對人-社會工作者的觀點
    (2011) 黃雅羚; Huang, Ya-Ling
    過往從事婚姻暴力防治工作之民間婦保社會工作者皆以女性被害人為主要的服務對象。自2009年起,在垂直整合政策的推動下,被害人性別不再如往常皆是女性被害人時,男性被害人及互為相對人之婚姻暴力案件亦會進行婚姻暴力被害人服務體系。社會工作者如何因應性別及政策轉變下產生的婚姻暴力互為相對人案件,便是本研究議題欲探究之研究重點。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包括:1.婚姻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與互為相對人案件之服務歷程發展為何?;2.婚姻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針對互為相對人所提供的處遇策略為何?;3.婚姻暴力防治社會工作者服務互為相對人案件的價值議題有那些?期望透過本研究議題對於互為相對人的婚姻暴力案件有一初步圖像,建構不同於以往的服務策略,從中省思現有的服務限制,藉此做為互為相對人之研究開端,讓更多相關議題能持續進行討論。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訪談六名社會工作者。兩位為社工督導,四位為社會工作者。平均工作年資為三年以上。五位的婚姻暴力服務對象轉換為女性被害人增加為互為相對人,另一位服務對象之轉變為一開始的男性相對人轉變成女性被害人,而後再增加為互為相對人。 研究結果發現,透過身份辨識下的互為相對人可粗分為男性對女性施暴之婚姻暴力案件,及處於婚姻暴力關係中的互為相對人。在互為相對人案件裡,暴力行為討論與預防,以及溝通方式討論為服務策略著重之處。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專業價值及個人價值之服務衝擊,讓社會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感到困惑及懷疑。為此,研究建議政策推動時應有其相關配套措施,如增加性別關係議題之專業知能,以及讓社會工作者重新思考及認識服務對象,學校教育養成裡亦應對於多面貌之婚姻暴力現象進行教育及課堂討論,讓實務工作者及研究者能夠透過實務研究,讓互為相對人的婚姻暴力議題有更充分之討論。
  • Item
    社會工作者經驗暴力威脅之風險-以婚姻暴力防治工作為例
    (2010) 蔡佳容; Chia-Jung Tsai
    社會工作人員在實務工作過程面對人身安全風險之現象存在已久,但因種種因素使得此議題廣被忽略,近幾年隨著社會工作人員對工作權益的重視而受到關注。然而,現有相關研究主要以量化為主,難以呈現社會工作人員遭受暴力威脅的經驗。因此,研究者藉由深度訪談方式,深入瞭解從事婚姻暴力防治工作之社會工作人員,在提供服務過程遭受加害人暴力威脅的經驗。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包括:1.從事婚姻暴力防治工作之社會工作人員面對加害人暴力威脅的經驗;2. 暴力威脅對社會工作人員產生何種衝擊及調適歷程為何?3. 婚姻暴力防治工作之社會工作人員如何看待加害人之暴力威脅?此事件對於社會工作專業認知產生何種改變?4. 社會工作人員應具備何種知能面對暴力威脅?期待透過本研究整理歸納社會工作人員之經驗,藉此喚起各界對於社會工作之人身安全議題的重視,並提出建議作為相關單位政策制訂之參考。 本研究運用深度訪談方式,訪談六位社會工作人員。其中五位為社會工作員,一位為社會工作督導。六位受訪者之工作地點,其中兩位服務於公部門,四位服務於民間社會福利機構。六位受訪者從事保護性業務之工作年資為6.75年。其中,有一位受訪者曾經經歷加害人眼神挑釁,另一位直接遭受肢體暴力,其餘四位則是經歷語言暴力威脅。 研究結果發現,社會工作者在遭受暴力事件威脅後,對情緒產生巨大衝擊,擔心害怕情緒往往延續一段時間,部分社會工作者甚至考慮是否繼續從事社會工作。但是大多數社會工作者都能將負向經驗轉化為正向思考,進一步投入對專業的承諾、案主的同理、及對危險的敏感度與處理能力。受訪者表示,有效整合網絡資源,擴增人力,並加強教育訓練,才能是保障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根本解決之道。本研究結果建議,相關單位應致力於增進社會工作社群的連結,加強教育訓練的深度與廣度,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擴增必要的硬體設施等,方能使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持續受到重視與關注。
  • Item
    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經驗之研究
    (2018) 羅珮均; Luo, Pey-Jiun
    回首過往台灣之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台灣從過往接受他國援助的受助國角色逐漸蛻變為有能力提供協助的資助國。這之中不乏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於海外推展服務的組織,然而國際社會工作一詞在台灣仍相對陌生,且相關文獻與論述十分稀少,但國際社會工作在國際上實已發展逾70年。又在全球化浪潮下,因國際壓力或事件而興起並衍生許多待處理之國際議題。上述種種更突顯國際社會工作之重要性。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邀請到六位曾經或現於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海外服務據點工作一年以上的台灣社會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來看見每一位豐富的生命故事。 透過了解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之經驗,本研究發現六位受訪者多認為這段經驗對其影響甚鉅。從服務中與各方工作的點點滴滴,抑或是在異國所接受到的困境與挑戰,都是相當珍貴而不可多得的經驗。而從其經驗中出發看見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發展雖尚處於起步階段,卻仍存有發展上的優勢及劣勢。再根據此提出教育、實務及政策等面向上推展國際社會工作之建議。
  • Item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2017) 黃念謹; Huang, Nien-Chin
    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擁有/追求共通的基本價值——環境公義。對社會工作而言,環境運動更得以作為鉅視面實踐的進路之一。然而,從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環境議題的焦點偏向「人在環境(或情境)中」(person-in 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人文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忽略了落在宰制處境的「生態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而社會運動在本土的實踐也往往落入專業結構的邊陲。 本研究旨在探索4位社會工作者在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藉由敘說研究以呈現他們參與的經驗、意義,以及過程中所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藉此在學術、教育和實務上,建構出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實踐知識與社工角色。 同時,對研究者而言,本論文的完成也成就了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等」的發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