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究
    (2014) 劉明惠; Liou, Ming-Huei
    合作式中途班為中輟服務其中一環,當少年無法適應正規的教育體制時,由社會福利單位提供補充性的服務。因服務對象的變動及高風險的特質,使社會工作者面臨案主和團體權益的權衡、維持家庭功能與跨專業合作的諸多挑戰,社會工作者如何經歷服務過程的兩難及處遇抉擇,是本研究探討的焦點。研究採立意抽樣,選取服務於非住宿型合作式中途班,且年資兩年以上的社會工作者共七位,進行深度訪談,並從少年、家庭和團隊合作三面向進行探討,結果如下: 一、與少年工作:受少年特質、機構環境及服務提供方式影響,引發的兩難包括案主自決及父權主義的兩難、個別利益與團體利益的兩難、專業界線及專業關係的兩難、通報責任的倫理兩難等。 二、與家庭工作:因家庭功能不佳,及家長對於少年、社會工作者的不信任感,故與家庭工作容易出現告知義務與保密的兩難,及對誰忠誠的倫理兩難。 三、與團隊合作:因少年需求多元,跨專業合作是必然的課題,歸納兩難分別為資訊透露及專業合作的兩難,及跨專業評估差異導致的倫理兩難。 進一步討論兩難抉擇的參考依據,包括法律規範、機構政策、倫理理論、倫理原則、社會工作倫理守則、閱讀相關知識與研究、個別督導及諮詢、團體建議、家長對於少年處遇的看法及合作單位之建議等。最後,亦針對受訪者在倫理兩難過程的思考,區分為「行動中的省思」及「對行動的反思」進行討論,以對於社會工作者抉擇過程的思維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文末,針對研究發現,分別對中輟服務、機構、合作式中途班社會工作者及社會工作倫理教育提出建議。
  • Item
    學校社會工作者面臨倫理兩難經驗之探討-以中輟輔導為例
    (2012) 王幼蘭
    學校社會工作者進入實務場域中提供服務,常常因著問題的多元複雜性、服務對象的變動性,使服務提供的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保障案主的權益、考量及評估案家的功能、整合社區相關資源、維持網絡單位間的合作關係等是學校社會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挑戰。本文即探討學校社會工作者在提供中輟輔導的過程中面臨的倫理兩難,由於學校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以中輟學生佔多數,因此本文聚焦於學校社會工作者提供中輟輔導時面臨的倫理兩難。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訪談新北市、臺北市、新竹市三個區域的學校社會工作者共十一位。研究發現學校社會工作者會面臨不同種類的倫理兩難,依其複雜度分為單一情境單一兩難、單一個案多重兩難、單一情境多重兩難;而影響學校社會工作者兩難抉擇的考量因素包括法律規定、倫理守則、倫理原則、倫理理論、實務智慧、專業團隊的合作程度、實務工作之考量等。學校社會工作者亦反思經驗兩難的過程,並對我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適用性提出看法。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包括修訂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參與專業訓練的機會、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尋求協助的管道、確立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制度、重視養成訓練、增加學校社會工作者對個人價值的覺察等。
  • Item
    社會工作者在田野研究中之經驗與反思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2011-06-01) 潘淑滿; 陳冠伶; 王詩涵; 曾淑欣; 張凱婷
  • Item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之探討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1999-04-01) 潘淑滿; 葉明昇
    本研究主要以社會心理理論(psychosocial theory)為架構,探討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人員在實際提供專業服務的不同階段中,對專業倫理的認知度與敏感度,及其在實際經驗中遭遇到的倫理進退兩難的類型與頻率。 本研究採用結構式郵寄問卷調查,針對79位服務於不同地區之精神醫療院所的專任社會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專業論理認知與經驗資料之收集。研究結果發現:(一)目前在臺灣從事精神醫療之社會工作人員,普遍有年輕化及女性化的趨勢。其中94%為女性,男性僅佔少數;平均年齡為30歲:有89%的社會工作人員來自專業教育背景,但仍有11%的社會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訓練。整體而言,工作的穩定度頗高,平均已在精神醫療院所工作了四年之久;大多數的社會工作人員在臨床上,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與負荷量,平均每週接32個個案,每天與案主進行兩個小時會談工作。(二)在瞭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人員對專業倫理的認知度時發現,社會工作人員在提供專業服務的初期與結束階段之專業倫理的認知較為一致。在初期階段,對於案主生病的原因,社會工作人員往往會因人而異,同時也會考量案主個別的需求與期待。在結案階段,社會工作人員普遍都能為案主做好出院的心理建設,並能依實際情況與需要,做適當的轉介。(三)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人員在提供專業服務過程,經常會遭遇專業倫理進退兩難的情境包括:保密原則、案主福祉、自我抉擇、與機構政策等。在所有專業倫理的衝突情境中,以服從『機構政策』與遵守『專業價值』間所形成之衝擊為最大;其次為服從『機構政策』與考量『案主福祉』之衡突;最後為對案主的『保密原則』及『自我抉擇權』。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支持國外相關研究之結論。經由本研究進一步瞭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提供專業服務過程中,對專業倫理認知的敏感度與實際工作經驗與問題。研究結果不僅可提供社會工作人員在從事專業助人工作時之參考。並希望能進一步豐富專業教育訓練的內涵,提升未來社會工作專業助人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