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保護性社會工作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經驗之研究
    (2023) 蔣劭翌; Chiang, Shao-Yi
    督導做為保護性社工的後盾,帶領社工面對各種實務工作的挑戰;組織透過充分、適當的訓練發展督導面對困境和壓力的能力,則是重要且迫切的組織任務。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蒐集文本資料,透過訪談九位保護性社工督導,瞭解保護性社工督導參與督導訓練的經驗,包含督導在訓練過程中個人、訓練設計以及組織環境等各種參與投入要素;督導在訓練過程的充權暨消權經驗;以及督導在訓練後的訓練移轉經驗。本研究之研究結論歸納如下:一、不同督導職能的發展脈絡迥然有別:教育、行政及調解功能較能透過督導訓練學習,而支持功能更仰賴過往接受督導的歷程;比起督導個人的內在需求,現行督導訓練更強調督導功能的發展。二、訓練緊扣督導實務擴大訓練移轉成效。三、督導現身/獻聲更能激發訓練潛在效益:包含督導以內在需求作為參訓動機;願意表達對訓練的需求與期待;避免結構因素而抑制課程參與與互動;給予有助益的課程回饋等。四、督導參與訓練的挑戰具有階段性差異:包含訓前缺乏職能盤點不利督導課程選擇;訓練過程的結構性因素降低督導訓練品質;督導訓練的評估具挑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一、建置與運用督導職能盤點機制二、召開定期的訓練規劃暨評估會議三、安排暨落實督導職務代理人制度四、善用科技工具輔助督導訓練 五、建構完整的四層次評估機制
  • Item
    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關係之探究
    (2020) 盧佳歆; Lu, Chia-Hsin
    現今社會網路使用的狀況越來越頻繁,網路幾乎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 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且因著網路的可近性使回到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也有相當高的機會能夠接觸到網路,而透過網路我們能增強知識的獲得,也提供我們與他人互動等功能,而網路固有的特性與功能也許能夠對於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有所幫助,故本研究以居住於社區中的精神康復者為研究對象,透過網路問卷進行調查,希望能了解精神康復者目前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充權之情形,並探討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狀況與其充權間的關係。使用「精神疾病汙名量表」、「網路使用動機量表」、「充權量表」三個部分整體問卷之Cronbach’s α分別為.87、.89、.90 並在實際施測前邀請兩位精神康復者針對問卷中的用語給予回饋及意見,以確認受訪者了解無礙。 以G-Power軟體計算預計需要85位受訪者,針對實際所蒐集到的106份 問卷進行統計分析,針對研究問題,運用統計軟體SPSS,以描述性統計、 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複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年資大多在十年以上,每週平均上網30.61小時,最多精神康復者會使用的類型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利用搜尋引擎 找資料、線上影音網站,最常使用的網路類型與功能為網路互動服務平台,其次為上網聊天,而網路使用動機以工具性動機得分最高。 2.根據宋麗玉(2013)將充權量表區分「高度充權」、「中度到高」、「尚可至中度」、「低度充權」四種程度,目前精神康復者的充權整體狀況為低度充權,且處於低度個人充權、尚可至中度的人際充權及社會政治充權,而在此三層面的充權中,人際充權整體狀況最好,其次為社會政治充權整體,個人充權整體狀況最差。 3.網路使用年資對於充權不具有顯著預測力。網路使用狀況對於充權整體及個人充權皆不具有顯著預測力。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與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對於人際充權具有預測力,且平均一週上網時間越長人際充權越差,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人際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人際充權。而網路使用類型與功能及網路使用動機對社會政治充權具有預測力,常收發或處理電子郵件功能相較於常網路互動服務平台有較好的社會政治充權,常使用網路論壇相較於常使用網路互動服務平台者有較差的社會政治充權,且社交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工具性動機越強社會政治充權越好。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能夠藉由精神康復者的網路使用動機,提升他們的社會政治充權並考慮適度運用電子郵件、網路互動服務平台作為社會工作與精神康復者互動的工具協助他們適應生活,且家人與專業人員共同合作協助降低網路所可能對精神康復者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減少社會對他們的汙名,進而提升精神康復者的充權,但也提醒社工在使用網路與精神康復者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並注意倫理上的議題 。
  • Item
    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的社會支持、充權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及新北市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之家長為例
    (2012) 王思淳; Wang, Szu-Chung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之家長的社會支持、充權及生活品質之現況,探討家長的社會支持與充權對生活品質之影響,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升家長之生活品質,並作為早期療育機構規劃家庭支持服務之參考。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及新北市接受早期療育服務的發展遲緩兒童家長。研究者先將樣本「分層」,再分別從社福、衛生、教育三大單位進行「便利取樣」,總共回收235份有效問卷。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包括:社會支持量表、家庭充權量表、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量表、及基本資料。 研究者使用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SPSS)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早期療育服務概況部份,將近四成五的家長每個星期和早療服務人員連繫一次,至於家長認為和其最常接觸或印象最深刻的早療服務人員是治療師(42.6%),其次是特教老師(29.7%),再來才是社工員(11.9%)。 二、家長感受到早療服務人員所提供之社會支持為中度偏低。在社會支持的三個構面中,家長最常感受到的為資訊性支持,其次為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則最低。 三、家長之整體充權程度為中度偏高。在充權的三個層面中,家長得分最高的是服務系統,其次為家庭,社區與政策則為最低。 四、家長的綜合生活品質與綜合健康滿意度均屬中度偏低程度。在生活品質的四個範疇中,家長得分最高的是生理健康,其次分別為社會關係、環境,心理則為最低。 五、在社會支持與充權之相關部份,整體社會支持與整體充權呈顯著正相關,除了工具性支持與家庭層面充權未達顯著相關外,社會支持各構面與充權各層面均達顯著正相關。在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部份,資訊性支持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各範疇達顯著正相關,但工具性支持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心理範疇、社會關係範疇、環境範疇則呈顯著負相關,而整體社會支持、情緒性支持與生活品質及其各範疇則皆未達顯著相關。在充權與生活品質之相關部份,整體充權及其家庭層面、服務系統層面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四個範疇達顯著正相關;不過,社區與政策層面充權與整體生活品質及其四個範疇皆未達顯著相關。 六、階層迴歸分析發現,迴歸模型對整體生活品質的解釋力達23.3%,而家庭充權、資訊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及早療服務頻率為整體生活品質之重要預測因子。路徑分析則發現,資訊性支持除了直接影響外,還會透過充權的間接中介效果對整體生活品質產生影響;情緒性支持會透過充權的間接中介效果對整體生活品質產生影響,並且為完全中介效果。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早期療育實務工作者、機構組織、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
  • Item
    新移民草根組織之發展模式與充權策略
    (2009) 何思函; He, Sih-Han
    本研究將「由下而上」形成草根組織,視為新移民反壓迫、充權的重要途徑之一。故以臺灣各地新移民草根組織為研究對象,透過資深成員的深度訪談、及蒐集組織發展歷史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各新移民草根組織的背景脈絡和組織經驗。發現由於創始人背景、發起理念和組織目標的不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運作模式。並且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紛紛採取各式行動策略和戰術以達成組織目標。同時透過研究也瞭解草根組織如何經由促進新移民參與組織活動、及改善公共政策的政治行動,成為新移民充權實踐和發聲的管道。期待研究結果能提升對新移民草根組織與新移民充權的瞭解與重視,也作為後續推動新移民實務工作與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跨越「雇」事-新移民女性微型創業經驗
    (2015) 林億玫; LIN,YI-MEI
    走訪街頭,多少可見販售異國美食的招牌林立,許多店舖經營者正是來自異國的新移民女性,意味新移民女性的就業型態不再侷限於受雇工作或非典型勞動,創業漸漸成為另一項選擇,其中又以小本經營的微型創業居多。儘管微型創業較易入門,但仍具某種程度的風險,新移民女性選擇創業的考量為何?如何在接待社會積累創業資本進而實踐創業計畫?創業又對她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轉變?為尋找上述疑問之解答,本研究企求探討新移民女性的微型創業經驗,使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共訪問8位居住於台北、新竹及台南的已創業新移民。 研究發現促發新移民女性創業的背景,分別為工作與照顧責任的衝突、受到創業優點的吸引、夢想實踐。創業籌備期間,受訪者會視個人資源多寡決定創業規模,資金部分多為個人積蓄,少數由丈夫及早年來臺的娘家親屬協助,對政府提供的創業貸款方案持保守態度;創業技術方面,通常來自受訪者過往的工作經驗累積,其次才是為了創業計畫特別花時間學習;創業經營期間,為求生意興隆,除秉持真材實料,更會運用行銷策略刺激買氣,如外送、宅配或客製化服務,過程中難免遭遇困境,面臨資金周轉不靈、人事困境或場地更迭變動,往往透過非正式資源的協助解除危機,但並非每次皆能順利因應。創業過程有苦有樂,對多數新移民女性而言都是一個關鍵的轉捩點,她們從中獲得經濟自主機會,提升家庭權力位階,與受雇工作相比,擁有更多時間可彈性支配運用,在工作及生活中拾得掌控權,更重要的是她們藉由創業找到階級流動的可能。 最後,研究者建議我國政府應提供更適切與可及性之創業輔導方案,重視新移民的多元文化特質,協助發展、運用該項優勢,實務工作者則須充分掌握社區資源,有效連結建立供需互助網絡,為新移民女性提供更友善的創業環境。
  • Item
    受督者於督導過程中的充權經驗-以醫務社會工作為例
    (2017) 韓麗年; Han, Li-Nien
    醫務社會工作人員在高度專業發展的醫療環境中,經常性的感受到消權狀況,會影響到其充權弱勢個案及其家庭的能力。故此論文之研究目的為探討受督者來自督導者的充權經驗,並使其轉化為自身力量的歷程,以作為醫務社會工作督導者對受督者充權策略之參考。 本研究採行質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八位醫務社會工作人員,探討受督者經由督導者的充權行為,使其從消權、充權到爭取專業平權的經驗歷程。 研究結果顯示,社工在個人專業能力、團隊工作、社工部門所感受到的消權狀況,經過督導者在加強個人專業知能、提升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的對話能力等充權行為後,會令受督者產生內在力量增加、工作上重新著力、更肯定工作價值以及開始爭取專業平權的四階段充權歷程,其中促進反思是督導者重要的充權作為,肯定自我工作價值受到督導者的身教影響最多。然而,個人專業和團隊工作的消權狀況會逐漸改善,但部門的消權狀態卻日益嚴重。 故在醫務社工實務面提出,可將督導者充權知能之培訓課程,融入社工部門之一般性教育訓練課程、督導者應與受督者建立合作取向的夥伴關係、督導者應著重本身的身教示範,以及受督者可藉由督導權力關係進行自我充權之提醒,四點建議。 在醫務社會工作督導制度面上建議,依據年資做階段性的調整,新進員工採行結構性督導制度,三年以上年資者以完成專業任務的自主性督導為主。 在強化組織充權策略方面建議,對內社工部門於醫院內部建立兩種以上的權力來源,對外建議醫務社工專業團體應對醫務工作內容尋求集體意識,並由外在力量影響醫院雇主對醫務社工工作內容的規範。
  • Item
    社會工作者參與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
    (2017) 黃念謹; Huang, Nien-Chin
    環境運動與社會工作擁有/追求共通的基本價值——環境公義。對社會工作而言,環境運動更得以作為鉅視面實踐的進路之一。然而,從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環境議題的焦點偏向「人在環境(或情境)中」(person-in environment or situation, PIE or PIS)的「人文社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忽略了落在宰制處境的「生態物理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而社會運動在本土的實踐也往往落入專業結構的邊陲。 本研究旨在探索4位社會工作者在環境運動的自我實踐,藉由敘說研究以呈現他們參與的經驗、意義,以及過程中所展現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藉此在學術、教育和實務上,建構出以環境意識為出發的實踐知識與社工角色。 同時,對研究者而言,本論文的完成也成就了一場「回歸主體」與「邁向平等」的發聲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