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三首佩托拉克十四行詩〉與〈但丁詩篇讀後感——奏鳴曲風幻想曲〉之分析與詮釋探討
    (2021) 許元貞; Hsu, Yuan-Jen
    李斯特身為 19 世紀浪漫樂派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及㔁育家,其開發了神乎其技之鋼琴技巧、開創了新穎獨特的和聲效果,對鋼琴作品暨當代音樂的改革功不可沒。李斯特雖常以「炫技」二⫿為人所知,卻亦有將炫技退居其次,以刻畫內心深沈啟發與感觸為主的作品,如其三冊《巡禮之年》。 本文將以其作於 1839-1849 年間的《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中〈佩托拉克十四行詩:第 47、104、123 首〉及〈但丁詩篇讀後感——幻想曲風奏鳴曲〉四首曲子,作樂曲分析暨演奏詮釋之探討。 在正式進入剖析前,本文將先分析李斯特所處歷史時空,從政治與社會的角度,理解當時作曲家們的生活背景、生⬀方式,並瞭解工業革命如何促成樂器之改良及開拓演奏上之可能性。再者,將分析十八與十九世紀音樂思潮之演變,暸解浪漫樂派之音樂觀。 接著,筆者將著重於李斯特於巡禮時期前的生平,暸解其與達古夫人的愛戀與分離、並從其生平的重要事件研究其對於音樂及其生活上之貢獻。再聚焦於其創作《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之背景。 最後,筆者將以佩托拉克《十四行詩》與但丁《神曲》作為研究內容,以求理解其文學內涵、並以客觀角度分析樂曲之動機、節奏與和聲等元素,綜合以上並提出技巧及詮釋上之建議。
  • Item
    李斯特的《一首浮士德交響曲》:交響曲還是交響詩?
    (2011) 黃暐婷
    在威瑪的十二年間(1848至1860年),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共創作十二首交響詩和兩部交響曲,他的交響詩與交響曲在形式上有明確的區別,但兩者均與文學或其他藝術相連結,都是具詩意訴求的管絃樂作品。 李斯特在《一首浮士德交響曲》(Eine Faust-Symphonie, 1854)中,以主題(theme)描繪〈浮士德〉(Faust)、〈葛麗卿〉(Gretchen)和〈梅菲斯特〉(Mephistopheles)的形象,並將他擅長的主題變形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透過主題的運用,傳達這三位主角複雜多樣的個性及彼此的關係。主題將各樂章聯繫,讓多樂章的交響曲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就如同單樂章的效果,交響曲與交響詩的界限也因此變得模糊。本論文針對《一首浮士德交響曲》的曲式和主題素材做分析,探討李斯特是如何架構起這部三樂章的標題交響曲,並討論這部作品與交響詩產生的聯繫。
  • Item
    《李斯特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曲》之詮釋報告
    (2006) 鄭妃珊; Fai-Shan, Cheng
    克里斯多夫( Bartolomeo Cristofori, 1655-1731 )在1709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鋼琴;一架與大鍵琴構造大不相同的樂器,擁有四個半八度的音域,使得鋼琴的演奏歷史往前邁進了一步。十九世紀由於法國大革命,使得社會動盪,人們開始抦棄守舊的觀念,迎向新思維。當時的樂壇正處於浪漫樂派的興盛時期,各類種的音樂蓬勃發展。而鋼琴樂器的構造一再被改進,擴大了功能性,因此逐漸變成浪漫樂派作曲家們最喜愛的樂器之一。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生逢其時,可以說是當時領導整個社會從浪漫樂派邁向新音樂的重要作曲家,若說他為十九世紀的樂壇之尊,實不為過 。 1830年間李斯特經歷了父喪和事業的不順遂,曾在教堂裡打發時間,並打算從事神職。後來聽過帕格尼尼( 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 )的演奏後,一心一意想成為「鋼琴界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的的演奏技法,開啟了李斯特的另一個世界。李斯特鋼琴演奏的技巧,深受帕格尼尼炫技風氣的影響,而《六首帕格尼尼大練習》 ( Six Grandes Etudes de Paganini )便是帕格尼尼影響李斯特的第一個作品。 這六首練習曲除了炫技之外,還包含了許多值得研究的音樂內涵及音響效果。因此本論文將透過曲式、調性、和聲、演奏技巧等方面對這六首練習曲進行分析及探討。進而能更進一步了解李斯特的音樂語言。
  • Item
    李斯特三首《佩托拉克十四行詩》詮釋報告
    (2009) 張瑜珊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作品常被歸類為是炫技之作,這或許是因為他在鋼琴技巧與教學上的成就太過斐然,反而讓世人忽略了其作品中所蘊含的極高的藝術涵養。李斯特的眾多作品中,不乏靈感來自文學與藝術的產物,而這三首《佩托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從最初是「具象有詞」的聲樂版本,發展到後來成為「意象無詞」的鋼琴版本,其中經過了無數次的修訂,到了最後,李斯特詩中的女主角身影已消逝,但仍精準地保留住了原曲最美的愛戀。 詮釋李斯特的樂曲,需要演奏者精確地拿捏情感,倘若太過於濫情,則顯的庸俗與放縱;太過樸實,又失去了李斯特所特有的魅力與想像力,而這三首《佩托拉克十四行詩》,詮釋上正是需要用心去體現創作的理念,需同時兼具詩意與真摯情感的作品。 本篇詮釋報告第一章簡要地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二章則是探討大時代環境下李斯特的人格特質,並且歸結他在教學上的想法、理念以及實務上的練習方式;第三章主要陳述樂曲相關背景,並與原詩創作者佩托拉克創作時的心境做比較;第四章至第六章深入探究李斯特《佩托拉克十四行詩》三首樂曲之樂曲解析及彈奏詮釋;第七章則對研究內容做總結,提出彈奏與詮釋的建議。
  • Item
    李斯特藝術歌曲《佩脫拉克十四行詩》、《羅蕾萊》之分析與詮釋
    (2019) 卓俞瑄; Cho, Yu-Syuan
    十九世紀浪漫時期作曲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最著名的是他的鋼琴作品,但他也有創作些許的藝術歌曲,在十九世紀,發展「歌曲」的重要國家是德國,當時主要以德、奧為語言來創作,所以當李斯特使用義大利文來創作歌曲時,相對來說是一大挑戰。 本篇論文以《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以及《羅蕾萊》(Die Lorelei)為主要研究範圍。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探討十九世紀浪漫時期藝術歌曲的發展概況。第三章介紹李斯特的生平以及他的作曲手法和音樂風格,再提到他創作的藝術歌曲作品。第四章介紹創作《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 的詩人—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 1304-1374)以及創作《羅蕾萊》(Die Lorelei)的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第一、二節介紹佩脫拉克的生平以及與十四行詩的關聯,第三、四節有海涅的生平介紹以及羅蕾萊的起源。第五章是《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el Petrarca)的分析與詮釋,每一首會再細分成每一小節來探討,以曲式分析、詩詞分析為主。第六章是《羅蕾萊》(Die Lorelei)的分析與詮釋。第七章是結語,綜合前六章一起挖掘李斯特在藝術歌曲上的貢獻以及音樂和文學結合成的真諦。
  • Item
    李斯特四首鋼琴改編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8) 陳佳伶; Chen, Chia-Ling
    身為作曲家兼演奏家的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為了因應巡迴演奏工作中大量的曲目需求,將眾多著名的樂曲改編,使得許多重要的曲目得以重新展現於世人眼前,後代學者認為其對改編曲之創作有莫大的貢獻。在改編技法方面,李斯特除了將原曲完整地移植到鋼琴上外,並擷取原曲中的片段加以發展,添加不少繁複的鋼琴演奏技巧,使全曲保有原曲的輪廓與內涵外亦能呈現全新的樣貌。 研究者先介紹李斯特的音樂養成背景,及十九世紀鋼琴改編曲之分類,參考文獻中對李斯特改編曲之分類,分為藝術歌曲改編曲、器樂獨奏改編曲、歌劇改編曲及管弦樂改編曲四大類,並就上述四類分別挑選出《奉獻》(Widmung)、《帕格尼尼大練習曲—獵歌》(La Chasse)、《弄臣音樂會模擬曲》(Concert Paraphrase of Rigoletto)及《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四曲加以分析與詮釋,以期更了解李斯特改編曲之特色與意義。
  • Item
    李斯特《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篇〈威廉泰爾教堂〉、〈奧伯曼山谷〉、〈日內瓦之鐘〉之詮釋探討
    (2016) 林俞青; Lin, Yu-Ching
    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浪漫時期重要音樂家,創作出無數的曲目,不論身在十九世紀或是現代音樂的世界裡,人們也不會忘記這位傑出的音樂家。李斯特的作品多而廣,年輕時期的他不僅在琴藝上打破了許多傳統,更在樂曲上改編過無數的曲目,將其他作曲家的創作,不論是交響曲、協奏曲、或是其他器樂的作品,將其改為鋼琴的版本。 而在浪漫時期的思想中,有著外在的意義與內在的內涵,也就是說音樂要有「標題」並且能夠描述情節;在李斯特這一生中,不只受到時代變遷之影響,也受到許多人影響,其中包括白遼士,而在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中,帶給李斯特很大的震撼與影響,不僅將此作品仔細的研讀,也讓他在往後的作品中有所影響,且創造出一種新曲式,利用文學、歷史、藝術,充分的運用於標題音樂之發展;而《幻想交響曲》是一部利用標題來描繪情節與結構,這部作品中不只用了〈主題變形〉(Thematic Transformation)的技法之外,還使用首創的〈固定樂思〉(Idée fix)的手法。 《巡禮之年》(Année de Pèlerinage)皆是以自然景物、文學、藝術、詩詞等作為題材,也是記載李斯特的一生,傳達內心的想法;本論文主要以《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篇中的〈威廉泰爾教堂〉、〈奧伯曼山谷〉、〈日內瓦之鐘〉三首曲目來探討。藉由研究此樂曲,來了解李斯特所想表達的理念與想法。 研究者將此研究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李斯特生涯與影響;第三章:《巡禮之年》「瑞士」篇之創作背景;第四章:曲式結構與分析;第五章:音樂詮釋之探討,在這個章節中,研究者針對樂曲的速度、節奏、技巧、觸鍵、音色、空間等,來探討此章節;第六章: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