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6
  • Item
    貝拉.柯瓦契《向大師致敬》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4) 唐祖琪; Tang, Tsu-Chi
    《向大師致敬》(Hommages) 系列作品已成為現今單簧管演奏者必學曲目,由匈牙利演奏家、作曲家貝拉.柯瓦契 (Béla Kovács, 1937-2021) 於1994年所譜寫。此作品共向九位音樂史上偉大的作曲家致敬,每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各帶有與眾不同的特色,而柯瓦契使用精湛的技巧轉換原作曲家手法、風格與樂曲素材等,使《向大師致敬》各曲在旋律、和聲音響、節奏音型方面能與原作曲家相互呼應。本論文第三至十二章為九首樂曲之研究,包含各章第一節的作曲家生平與創作風格以及第二節的樂曲分析與詮釋,前者亦將作曲家創作手法與《向大師致敬》的「曲中素材」作比較,後者同時分析樂曲片段與原作曲家作品有何相似之處等,期望使讀者與演奏者更深入認識九首樂曲風格,且能提供詮釋上的參考。
  • Item
    莫札特《單簧管五重奏》作品編號五八一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4) 魏妡洵; Wei, Hsin-Hsun
    筆者透過蒐集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單簧管五重奏》作品編號五八一(Clarinet Quintet in A major, K. 581)之相關資料,進行樂曲分析,並整理出筆者認為較符合當時古典樂派且接近作曲家原意的演奏詮釋。本論文將內容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的研究動機與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生平與樂曲創作背景,藉著整理作曲家的相關資料,更加瞭解莫札特的創作歷程以及樂曲創作風格。第三章為樂曲分析與詮釋,針對樂曲的曲式架構、和聲及節奏型態進行分析,依據分析後的結果,加以探討演奏詮釋與技巧。第四章為結論,結合上述的研究,提出一個總結。希望透過研究與分析,能更加清楚地瞭解作曲家在創作此樂曲時,所運用的創作手法,並在演奏時,能完整地詮釋作曲家當時的創作理念。
  • Item
    費利克斯·德萊賽克《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3) 薛婷尹; Hsueh, Ting-Yin
    十九世紀中期歐洲興起以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及威廉.理查.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為首的「新德意志樂派」(New German School),提倡多個新興樂種的創新,而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德萊賽克(Felix Draeseke, 1835-1913)亦是其中一員。全文探討德萊賽克創作於1887年的《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Sonata in B-Flat major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 38),經由筆者的研究與和聲的分析發現此曲展現大量的素材拼貼、主題動機的多重再現、單簧管與鋼琴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戲劇性的氛圍轉換,同時帶著浪漫保守派的風格。 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引發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透過資料庫統整作曲家的生平及樂曲創作背景特色。第三章為全曲的架構整理、和聲分析與筆者的演奏詮釋以及第四章將彙整以上的結果作為結論。期望透過深入的了解與統整,能貼近當時的音樂風潮與樂曲樣貌,進而提升對樂曲的敏銳度及詮釋的巧思。
  • Item
    德維安《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 》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3) 羅珮瑜; Lo, Pei-Yu
    古典時期之法國長笛演奏家、低音管演奏家、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弗朗索瓦•德維安(François Devienne, 1759-1803),一生致力於音樂創作及教育,尤其在長笛教育中,著有《最新理論及實用長笛教學》教材,總合以上,德維安在管樂發展中,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本文探討德維安的作品《降E大調第二號單簧管與鋼琴奏鳴曲,作品六十八 》,透過資料蒐集與樂曲分析,將研究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研究動機及範圍;第二章為德維安之生平及創作背景,及透過分析他的《最新理論及實用長笛教學》教材中的範例,整理出德維安的作曲貫用手法;第三章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針對樂曲之創作手法、調性、和聲、旋律及樂句結構進行分析,並探討其演奏詮釋方法。第四章則是結論的闡述。
  • Item
    藍美米《單簧管協奏曲》作品之探討與詮釋
    (2010) 黃浩軒; HUANG, HAO-HSUAN
      本文將藍美米《單簧管協奏曲 給弦樂團 豎琴和打擊》的作品分為三大方向進行研究,第一對於作曲家藍美米的生平、音樂風格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手法作詳盡的介紹,第二對此作品的曲式架構以及樂器的配置作詳細的分析,第三是就樂曲詮釋、速度術語、音樂術語、節拍與節奏、力度、演奏技法這幾方面作分析並根據筆者實際演出的經驗提出演奏上之處理和詮釋,和如何解決技巧上的困難處作深入的研究。
  • Item
    梅耶‧庫夫曼單簧管作品《牽牛花,寶貝!》之詮釋探討
    (2007) 許瀞文
    梅耶.庫夫曼(Meyer Kupferman, 1926-2003)是美國作曲家,同時也是一位單簧管演奏家。他靠著自修學習作曲,曲風富於變化,他最為人稱道的是以十二音列融合爵士樂的作曲手法,《牽牛花,寶貝!》(Moonflowers, Baby! , 1986)即為其中代表作之ㄧ。 本文將由探究作曲家的背景和創作理念出發,仔細研究樂譜之中的脈絡,及藏在其後的巧思,以求更為了解原作精神;另外,將以此為基礎,論述筆者的演奏和詮釋觀點,包括對氣氛的掌握和想像,與爵士鼓之間如何配合,以及本曲中所使用到的特殊技巧如何練習與應用。
  • Item
    卡爾.尼爾森單簧管協奏曲之研究與詮釋
    (2008) 朱嬿蓉; Chu Yen-Jung
    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5-1931)是丹麥作曲家,他的單簧管協奏曲,在單簧管的獨奏樂曲中是一首相當重要的曲目。此協奏曲看似交響素質,卻展示出結構上的凝聚力,單簧管與樂團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時而互相競技,時而互相襯托,單簧管與樂團間有著複雜的對話,卻也各有表現。 本文包含作曲者的所處時代之音樂背景及生平簡介,進而探討此首單簧管協奏曲之創作背景,並論述筆者的分析以及詮釋觀點。
  • Item
    米堯《小奏鳴曲》為單簧管與鋼琴作品
    (2007) 潘玟蒨
    接替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之後的法國作曲家們,雖然無法以個人之力來超越前輩的軌跡,但在「法國六人組」(Les Six) 的努力之下, 推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音樂新風格的形成。 「法國六人組」的成員彼此熟識、志同道合,但每位作曲家的風格與發展卻截然不同。其中最早被肯定的作曲家是大流士‧米堯,並且也是六人組中,與浦朗克能夠長期受到歡迎的作曲家,尤其在他長達八十二年的生涯中,留下大量的作品,更為二十世紀的法國音樂增添更多風采。 此首《小奏鳴曲》,是米堯為單簧管所創作的作品中較早期的作品,其豐富的和聲手法、強烈的力度對比以及看似簡單卻艱難的技巧寫作,充分地將單簧管寬廣的音域和多變的音色變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筆者以此首樂曲作為本篇論文的研究主題,期望以此提供一些心得,讓單簧管同好們能更了解米堯這位作曲家的音樂及風格。 本文主旨為探討米堯《小奏鳴曲為單簧管與鋼琴作品》的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兩大主題,共有四個章節依序討論。 第二章主要介紹米堯的生平及其音樂創作風格。米堯可說是二十世紀最勤奮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編號到441,幾乎涵蓋了各類型的創作;除此之外,米堯的作品不易劃分階段,創作手法也十分多元,在其廣泛採用的各種手法中,以複調(polytonality) 為其音樂風格的最大特點,將在此章節中加以討論。而在本章節的最後將米堯為單簧管所創作的作品 (以獨奏作品為主),簡略地介紹其的創作背景、作曲手法以及主題旋律。 第三章是以本論文主題米堯《小奏鳴曲為單簧管與鋼琴作品》為主,分五節從創作背景、樂曲主要的創作手法、樂曲分析等觀點來探討此作品;並以此作為第四章節樂曲詮釋上的重要依據。 第四章是以筆者觀點來探討此曲在演奏上詮釋方式,並將筆者在演奏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點來作說明。
  • Item
    法翁賽《為單簧管與鋼琴的主題與變奏》 之樂曲探討與詮釋
    (2014) 柯綺君
    身為二十世紀作曲家,法翁賽卻不與當代前衛者隨波逐流,堅持帶給欣賞者歡愉 的音樂,藉由幽默的風格,使音樂增加一份親切感。 法翁賽的音樂嚴謹但不嚴肅,聽起來輕鬆優雅的音樂,事實上演奏技巧並不容易,經由探討《為單簧管與鋼琴的主題與變奏》此曲,以說明作曲家如何使古典與新時代的音樂風貌並存,並在演奏方面提供演奏詮釋上的建議,以更加貼近作曲家所期望的樂曲風貌。 一,樂曲雖遊走在調性與非調性之間,但通常在每個段落的開頭、主題重現之處與結尾部分,都會保持在原調的和弦上,音樂維持一定的秩序、架構,不因調性偏離而產生不安定感。 二,模糊調性的手法,使音樂中充滿大量的非調性音,在過程中雖是不和諧的,然而作曲家也運用這些和聲外音,以倚音或半音階的方式等,將音樂導向原來的調性上,使音樂有色彩豐富的不和諧音響,同時具有調性音樂的方向。 三,法翁賽的音樂風格轉換快速,善用速度、力度變化,節奏音型的多變,營造出張力十足的戲劇效果,顛覆傳統古典音樂邏輯,讓聽眾處處有驚喜。 四,音樂中沒有厚重的和聲,鮮少出現沉重的氣氛,卻呈現作曲家獨特清新、幽默的風格,旋律充滿優雅與趣味,讓欣賞者聆聽時有會心一笑的感受。
  • Item
    單簧管在保羅‧蕭恩費德《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之演奏分析與詮釋
    (2014) 林鈺真
    保羅‧蕭恩費德(Paul Schoenfield, 1947-)為美國當代作曲家,受美國單簧管演奏家大衛‧席弗林(David Shifrin, 1950-)的委託,寫作了這首《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作曲家使用了許多猶太民間音樂的素材,融合西方古典音樂的語法,為一首獨特的室內樂作品。 本論文主體分為三大章節,第一章彙整作曲家的生平,同時討論其作曲風格,並介紹樂曲背景;第二章依樂章分作四節,進行樂曲分析,並探討每個樂章標題的意義;第三章亦分作四節,為筆者對樂曲的詮釋。筆者期待對於樂曲進行的一番研究能夠在演奏上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