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卡爾・尼爾森:《長笛協奏曲》 之作品研究與詮釋探討
    (2010) 李宗潤
    丹麥音樂家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5-1931)如同芬蘭音樂家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尼爾森的重要性無疑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北歐國家站有極重要的領導地位,丹麥政府甚至將尼爾森的肖像印在丹麥貨幣上。然而,尼爾森的音樂起初並未走出北歐地區,在北歐地區之外,認識尼爾森音樂的人並不多。反而直到尼爾森過世之後,1950年尼爾森的第五號交響曲於英國愛丁堡音樂節演出,並且造成轟動。1974年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錄製尼爾森作品全集,此時尼爾森的音樂才正式在北歐以外的歐洲大陸、美國被世界認識,並且迅速的建立名聲。 尼爾森的《長笛協奏曲》是尼爾森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卡爾・尼爾森:《長笛協奏曲》之作品研究與詮釋探討中,筆者將全文劃分成四大部分作曲家的生平背景、音樂風格、樂曲分析、演奏與詮釋來對此曲做詳細的解說。筆者也寄望於深入研究此曲後,為演奏詮釋帶來更多的想法與變化。
  • Item
    卡爾.萊內克《D大調長笛協奏曲作品283》之樂曲分析暨詮釋
    (2012) 邱怡菱; Chiu-Yi Ling
    浪漫樂派德國音樂家卡爾.萊內克(Carl Reinecke, 1824-1910),同時以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的身分活耀於樂壇,並為橫跨浪漫樂派四大時期的經典代表。萊內克作曲手法以傳統的調性音樂為主,但在和聲方面則是依循當時的主流,運用多種轉調手法來增添和聲進行的變化。D大調長笛協奏曲作品283為萊內克高齡84歲時所作,同時也是生平所發表之最後一首作品,並為浪漫樂派中之長笛重要經典曲目。本論文分別從文獻探討、版本比較、樂曲分析與詮釋進行研究。 本論文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目的與動機,以及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說明萊內克生平介紹與作曲背景。第三章以譜例表格化的方式呈現版本比較。第四章以音樂為主,按照樂章依序做出樂曲分析以及音樂詮釋。第五章結語,為筆者整合多方資料所提出的總結。
  • Item
    賴內克長笛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09) 吳佳玲
    十九世紀德國作曲家賴內克(Carl Heinrich Carsten Reinecke, 1824- 1910),身兼指揮家、鋼琴家及音樂院教授,屬於浪漫樂派,音樂風格承襲孟德爾頌、舒曼。賴內克的作品種類繁多,大多數是鋼琴曲,主要寫給長笛較著名的曲子有三首,包括1882年E小調長笛與鋼琴奏鳴曲《水妖》(Sonata in E Minor for Flute and Piano, op.167“Undine”)、1908年D大調長笛協奏曲(Concerto in D Major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283)和敘事曲(Ballade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op.288)。這首D大調長笛協奏曲是為當時萊比錫的長笛家許威德勒(Maximilian Schwedler, 1853- 1940)所寫,在浪漫時期作品裡是非常少見的木管協奏曲。寫作這首協奏曲時,賴內克已經84歲,是他過世的前兩年,可說是集賴內克一生創作之精華,非常具有浪漫時期風格,這首作品充分發揮了長笛明亮柔美的音色,及木管樂器特有的華采花腔技巧,是非常受歡迎的經典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