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羅威爾‧利伯曼 《給長笛與管弦樂團之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4) 丁艤樂; Ting, Yi-Le
    羅威爾‧利伯曼 (Lowell Liebermann, 1961) 是一位活躍於美國當代樂壇的作曲家,承襲了傳統音樂的精髓,同時融合了新的創作手法,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格,他的作品以高度技巧、強烈的旋律性而聞名,深受大眾的喜愛。本文以利伯曼《給長笛和管弦樂團協奏曲作品三十九》作為研究,包含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詳細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以及探討的範圍;第二章淺談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和音樂風格,提供讀者更全面的理解作曲家的背景,第三章聚焦於樂曲分析及詮釋,第四章為結論,整合全篇論文,提出樂曲分析及詮釋上的重點精華。
  • Item
    闕子婷低音管學位音樂會
    (2024) 闕子婷; Chueh, Tzu-Ting
    本場音樂會曲目選擇以經典為主軸,涵蓋巴洛克、古典、浪漫及現代樂派中低音管的代表作品。其中包含三首重要的協奏曲。首先,巴洛克時期的韋瓦第 (A. Vivaldi, 1678-1741) 的《E小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484》作為開場,旋律柔美,展現演奏者技巧及巴洛克協奏曲風格。接著,古典時期的柯策魯 (J. A. Kozeluch, 1738-1814) 的《C大調低音管協奏曲》,充分表現出歌唱性線條及古典協奏曲的特徵。在浪漫時期,韋伯 (C. M. von Weber, 1786-1826) 的《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75》運用了歌劇手法,展現鮮明的風格對比和優美旋律。此外,還包括卡利沃達 (J. W. Kalliwoda, 1801-1866) 的《沙龍音樂,作品230》,展現低音管的浪漫魅力。最後,尚讓 (P. Jeanjean, 1874-1929) 的《前奏曲與詼諧曲》則營造出法式色彩,充分展現低音管各音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
  • Item
    戈登.雅各《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探討
    (2022) 朱麒頻; Chu, Chi-Pin
    戈登.雅各(Gordon Jacob, 1895-1984),是英國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他雖身處於不受調性規範、不受傳統框架限制的時代,然而雅各仍保留古典風格的創作手法,例如 : 他的音樂具有調性、作曲架構明確且富含優美的旋律。他將古典風格的音樂與新的音樂理念相互結合,擁有個人創作思維,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本論文之目的為研究戈登‧雅各的《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Strings),探討其生平以及創作風格,並進行樂曲分析以及提出詮釋建議。本文可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研究範圍,並提出文獻探討作為參考的依據;第二章為作曲家戈登‧雅各的生平及創作風格,了解時代背景與其創作理念;第三章為樂曲分析,並理解戈登‧雅各的創作手法;第四章則是針對《給長笛和弦樂團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Strings),其中節奏、旋律、力度、表情符號、術語、鋼琴合作等來進行四個樂章的演奏詮釋;第五章為結論。
  • Item
    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9) 紀雅筠; Chih, Ya-Yun
    長號自15世紀發展以來,長久都被使用在教會音樂、軍樂隊、喪禮等等。隨著時代日新月異,長號在經過工業革命漸漸被改良,不論在技巧的展現或是音量變化等都增加了許多可能性與發展性,漸漸被作曲家們重視,許多以長號為主奏的作品逐漸在這個世代被發表。 德瑞克‧布爾喬亞(Derek Bourgeois, 1941-2017),英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銅管作品占多數,廣受大眾歡迎。布爾喬亞在1989年所委託創作的《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Trombone Concerto, op.114),已成為長號經典曲目之一,紛紛被各長號演奏家演出。 本文以德瑞克‧布爾喬亞《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為研究主題,主要分為五個樂章。第一章緒論包含了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及方法;第二章介紹作曲家布爾喬亞的生平、作品風格及他對於銅管作品的貢獻;第三章為《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的創作背景、樂曲架構及分析;第四章,《長號協奏曲,作品一一四》之樂曲詮釋;第五章結論。
  • Item
    浦羅柯菲夫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之詮釋報告
    (2009) 簡紹宇; Chien Shao-Yu
    為一窺此曲全貌,筆者將透過幾個不同的面向來探討;生平及社會背景乃是知悉作曲家周遭環境最佳的途徑,在不同的人、事、物以及時代的影響下,人的行為和思維會因此受到牽連,隨之在作曲的風格特色上即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爾後,再奠基於這些歷史事實,來解析作品並作出合乎時序以及原作的詮釋,最後再參考名家校訂及演奏的各種資料,從中比較後拓展更多元的思考。
  • Item
    莫札特第五號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KV219之研究與詮釋
    (2008) 吳品枋; Wu Pin-Fang
    莫札特在十八世紀後期面臨歐洲大環境之變動,他的作品仍依循著古典音樂的原則,表現音樂的精鍊與美感,並且保持純真的性格,使其作品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也因此奠定了他在西方音樂史及古典時期的崇高地位。 莫札特的小提琴作品中,以小提琴協奏曲為眾人所著稱,而他的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更是經典作品之一,被認為是小提琴協奏曲中技巧最具挑戰的精華之作,因此筆者挑選此曲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為求正確依照古典時期作品特質的語法,在演奏如此精緻的樂曲前,必須先從多方角度進行探索,首先了解作曲家背景,由當時古典樂派之風格,進而推敲至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之音樂內涵,並了解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之的風格語法及裝飾音演奏方式,期望能夠透過多方面的剖析,找尋一套不偏離作曲家當時創作理念的詮釋手法,將莫札特的音樂更忠實的呈現出來。
  • Item
    卡爾.尼爾森單簧管協奏曲之研究與詮釋
    (2008) 朱嬿蓉; Chu Yen-Jung
    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5-1931)是丹麥作曲家,他的單簧管協奏曲,在單簧管的獨奏樂曲中是一首相當重要的曲目。此協奏曲看似交響素質,卻展示出結構上的凝聚力,單簧管與樂團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時而互相競技,時而互相襯托,單簧管與樂團間有著複雜的對話,卻也各有表現。 本文包含作曲者的所處時代之音樂背景及生平簡介,進而探討此首單簧管協奏曲之創作背景,並論述筆者的分析以及詮釋觀點。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第二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6) 梁應婷; Liang, Ing-Ting
    一、作曲家生平及創作背景動機: 藉由此種方式進一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以及創作背景及創作風格深入探討作曲家如何寫出這首作品和創作想法,能夠達到對於這首曲目更深得認識。 二、蒐集資料及統整: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例如文獻資料、期刊內容、相關論文及網路文獻加以統整歸類。 三、分析樂曲: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曲式加以進行分析探討。 四、演奏詮釋: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詮釋吹奏方法加以進行探討。
  • Item
    海頓《第二號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6) 李凡萱; Lee, Fan-Husan
    海頓一生中創作了多首的大提琴協奏曲,其中較廣為人知的兩手大提琴協奏曲分別為1765年與1783年所創作的《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及 《D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早期的海頓帶有些許宮廷味的優雅氣息之創作,相隔了二十年的歲月淬煉中,其中經歷了社會運動帶給音樂的風格轉變,並在這樣的浪潮中,海頓朝向大量且大膽的嘗試及創新,海頓試圖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語彙。 海頓於1783年所創作出的《D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其高超的技巧及豐富的音樂性,受到眾多的大提琴家廣泛的演奏。海頓更是為古典樂派中三大巨擘中唯一創作大提琴協奏曲,所以此作品乃至古典音樂中,有相當的重要性。
  • Item
    伯恩哈德.庫魯賽爾《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18) 薛淨文; Hsueh, Ching-Wen
    庫魯賽爾(Bernhard Crusell,1775-1838)的作品為古典時期單簧管協奏曲經典曲目之一,筆者以作曲家《第一號單簧管協奏曲》(Clarinet Concerto Op.1 No.1 )來探討也是身為單簧管演奏家的庫魯賽爾,如何將單簧管演奏技法安排於此作品中,並藉由樂曲分析與古典風格音樂特色相互對照,進一步整理出筆者認為比較接近作曲家原意的演奏詮釋。 此論文著重於庫魯賽爾的生平、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透過曲式的分析,知悉導奏、主題動機及樂句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希望藉此作為樂者演奏古典時期協奏曲的參考書目之一,進而增加樂者演奏時音樂之流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