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7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

政府為了推行國民教育,提升國內民眾的知識與生活水準,有感於中學師資培育的重要,而設立了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本系前身即為省立師範學院二年制音樂專修科,創立後僅招收一屆學生。本系成立之初科務及系務由蕭而化教授籌畫經營,漸具規模。

民國三十七年

本科設備擴充後,添設了五年制之音樂科系。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

由戴粹倫教授繼任,摹撫前規,精心擘劃,學校規模逐漸擴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本系亦隨著學校之擴展,日漸進步。

民國四十四年六月

本校升格為省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隸屬文學院。

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民國六十一年

張錦鴻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增添教學設備,加強師資陣容,擴充教室,提高學生水準,全系同仁,共同努力,使系務蒸蒸日上。

民國六十四年秋

張錦鴻教授辭去主任兼職後,由張大勝先生繼掌系務。接任以來,在課務、設備、師資及學習風氣各方面戮力革新。

民國六十九年

鑑於國內音樂教育偏重於音樂教師的培養與演出表演的人才,卻忽視了音樂學以及深刻音樂藝術的研究,為培養高級音樂學術及藝術人材的需要,成立了國內第一所音樂研究所。設有音樂學、作曲、指揮三組。分別由許常惠、劉德義和張大勝教授負責各組的教學、招生與研究事務。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

張主任任期屆滿,由曾道雄教授接任,積極充實,期使音樂系精益求精,更趨理想。

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本校成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系及音樂研究所改隸屬於藝術學院。而本所因應音樂教育發展之需要,又增設音樂教育一組,由當時之所長曾道雄教授與陳茂萱教授共同負責。

民國七十四年

陳茂萱教授任系主任,配合政府教育措施,促進音樂學術發展,成立音樂教育學會。

民國八十年

許常惠教授續接系主任,領導系務繼續過去之努力。而研究所作曲組改由陳茂萱教授負責,音樂教育組改由范儉民教授負責。

民國八十一年

有鑑於表演藝術之重要,而國內仍無演奏演唱組別的開設,因此研究所增設演奏演唱組,招收各種樂器專長的學生,造就了許多技藝精湛、藝術性深厚的演奏家。

民國八十四年

陳郁秀教授接任系務行政工作後,更將音樂學系之觸角延伸至更廣大之社會層面,參與師大藝術節、鼓勵師生舉辦音樂發表會、教授聯合音樂會,將音樂學系之學校教育角色,賦予更積極之社會教育特色。

民國八十六年

陳郁秀教授榮升藝術學院院長,由本系李靜美教授接任,旋即戮力於規劃未來本系學術發展及教學興革之方向,使師資培育與創作演奏人才訓練得以兼顧,並在帶領本系邁向21世紀之際,得以屹立於國內外音樂教學顛峰。

民國八十九年

由錢善華教授任系主任,樸實親切的作風使全系師生更加和樂融融。同時積極參與博士班民族音樂研究所的申請籌設。對台灣傳統與民族音樂的保存研究與發展,以及國內音樂學術水準的提升,大專院校音樂教育師資的培育等各方面都作出重要貢獻。

民國九十年

國內第一所音樂博士班暨民族音樂研究所成立更加奠定本系之學術地位。為促進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菲律賓大學民族音樂系教授Jose Maceda,陳必先教授,客席指揮Raimund See來台指導本系學生,並辦理有鋼琴音樂三百年研討會,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戴粹倫小提琴比賽,張彩湘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等活動,並承辦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本系交響樂團至高雄台南等地演出,舉行[21世紀浪漫的英雄]年度音樂會,透過這些活動不但提供密切互動,更促進本系師生更加精進。

民國九十三年

由柯芳隆教授任系主任,在持續不斷安排國內外傑出音樂家蒞系交流外,本著作曲家的理念,更致力於新音樂的推廣。於十一月音樂系近全體師生台灣首演浦朗克的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十二月由音樂系管弦樂團巡迴演出新音樂之作品,積極鼓勵系內演講活動,協助民族音樂研究所之數位典藏工作,同時參與表演藝術研究所之申請籌設。半世紀以來,本系所不僅培養了台灣最多的音樂教師,同時也造就不少音樂藝術與學術專業人才,畢業生足跡遍及海內外。

民國九十七年

由林明慧教授接任系主任,為給予師生一個更優良的教學與學習環境,將大規模更新琴房、研究室、樂器及教學器材等設備。此外,更將極力促進系所與國際學術單位之合作交流,積極邀請客座教授,並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期盼透過這些活動,促使本系師生不斷精進,維持具國際競爭力之展演與研究成果。

民國一零一年

由楊艾琳教授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四年

楊艾琳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陳沁紅教授接任系主任。

民國一零七年

陳沁紅教授榮升音樂學院院長,由楊瑞瑟教授接任系主任。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孟德爾頌《最初的沃布爾吉斯之夜》作品分析與指揮詮釋
    (2024) 章韶純; Chang, Shao-Chun
    孟德爾頌的《最初的沃布爾吉斯之夜》Op. 60是一部包含獨唱、混聲合唱,與管弦樂團的清唱劇。歌詞來自歌德的同名詩作,孟德爾頌於1831年開始創作,1832年初版首演後這部作品被擱置了一段時間,1842年底孟德爾頌開始修改,1843年修訂後的演出大受歡迎,同年樂譜正式出版。「沃布爾吉斯之夜」的形象受到歌德的《浮士德》及其他民間故事影響,一般的認知是「女巫之夜」。但這首敘事詩內容與《浮士德》的場景不同,它是描述在冬天過去、春天來臨的時節,德魯伊教徒們假扮成基督徒害怕的魔鬼,嚇跑基督徒,以便在山上舉行古老的、神聖的祭典。由於敘事詩的內容,加上歌德明示這首詩「具有高度象徵意義」,引發學者討論孟德爾頌選擇這首詩譜寫音樂,是否與他的猶太血統認同有關。本篇論文先介紹孟德爾頌的猶太背景,再介紹歌德詩文的由來以及內容牽涉到的歷史,和孟德爾頌寫作此曲的歷程與想法,然後是研究者對於樂曲的分析,以及指揮詮釋和排練演出經驗,提供日後展演的參考。
  • Item
    孟德爾頌《管樂序曲》作品二十四之樂曲探究與指揮詮釋
    (2024) 鄭學駿; Cheng, Hsueh-Chun
    孟德爾頌是舉世知名的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以《仲夏夜之夢》、《芬加爾洞窟》等作品聞名於世。卻很少在音樂史書籍上提到其於1826年創作了《管樂序曲》,本曲首次將原本當時風行的室內管樂重奏編制(包含四重奏、五重奏、八重奏等),擴張成類似於現在管樂團編制的管樂合奏曲。十八世紀是「管樂小合奏團」如雨後春筍發展的時期,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古典樂作曲家均有專門寫給「管樂小合奏團」,或是「軍樂隊」的作品,但因目前古典樂研究主要以弦樂與管樂發展作為敘事主軸,故這類作品極少被提及與演出,導致管樂發展缺乏自身的脈絡而被隱沒於音樂史研究的邊陲地帶。本研究內容分別針對《管樂序曲》之時代背景,創作背景、樂曲分析指揮詮釋進行撰寫。於第二章特重於17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期的管樂作品整理與說明。並於第三章針對《管樂序曲》之樂曲動機、主題與結構進行分析。第四章則以指揮角度,根據實際排練的經驗對樂曲之音色處理,指揮技巧與詮釋等進行探討。期盼透過這篇嘗試以「管樂音樂」為主體的研究,能持續建構台灣管樂音樂發展之「主體性」,不再成為管弦樂或交響樂團發展史中的「補充說明」。
  • Item
    孟德爾頌《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2) 鄭子愛; Cheng, Tzu-Ai
    孟德爾頌一生創作無數,38年的歲月裡創作給小提琴的作品只有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兩首小提琴協奏曲與一首小提琴與鋼琴的雙協奏曲,其中以小提琴協奏曲最為人稱道,但其優美的旋律與從傳統衍生出來的形式,卻不斷出現在他各個時期的作品裡。本論文的論述由第一章孟德爾頌的生平開始,從他的生長經歷觀察其音樂風格的塑造過程,之後帶到關於《F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四》的創作背景,從孟德爾頌的早期作品風格,去窺探這個作品的創作理念,並且在第二章從不同版本的樂譜中,相互比較並找到最符合孟德爾頌原著的版本。第三章以樂曲分析為主,分析各種使用的手法,以及孟德爾頌如何在傳統的框架中發揮浪漫的本質。第四章則是從上述的研究中帶入筆者的音樂詮釋,希望以此能作為小提琴演奏者的參考。
  • Item
    孟德爾頌《深處呼求》音樂分析與詮釋
    (2023) 徐浩鈞; Hsu, Hao-Chun
    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為十九世紀前期之重要作曲家和指揮家,出生於富裕且文化涵養充足的猶太教家庭,在家接受多位名師指導鋼琴、弦樂和作曲。在世時就以作曲家和指揮家的身份享譽國際,並以來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 (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的音樂總監一職為終生最高成就。一生中持續有歌樂作品的創作,其中在合唱作品當中,從「路德計畫」之十首作品可見孟德爾頌創作大型宗教作品和神劇作品之前,如何學習和奠定個人創作風格。《深處呼求》(Aus tiefer Not schrei ich zu dir, op. 23, no. 1) 創作於1830 年,為受到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讚美詩啟發所寫的聖詠經文歌。歌詞和聖詠曲調採用路德讚美詩,編制為四部混聲合唱、女中音獨唱、男高音獨唱、男低音獨唱和管風琴。音樂以聖詠曲調為基礎使用多種手法創作,加以闡釋路德讚美詩的信仰精神。全曲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以同節奏和聲式織度呈示聖詠曲調,並以各聲部的音型展現歌詞的音畫效果;第二部分〈復格曲〉為 F 小調,以聖詠曲調作為復格主題,展現精湛的四聲部對位技巧;第三部分〈獨唱與合唱〉為降 A 大調,前段之男高音獨唱以優美的曲調唱出守候信靠於主的敬畏之心,後段之四聲部合唱呼應男高音的獨唱;第四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為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低音之三重唱,以及合唱團之女高音聲部演唱定旋律;第五部分〈聖詠曲〉為 F 小調,與第一部分首尾呼應,並以皮卡第三度終止結尾,彷彿一切罪業都得到救贖。本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分為三節,討論研究動機、研究內容和研究文獻資料;第二章「背景探究」分為三節,討論孟德爾頌之生平概述、孟德爾頌之合唱作品和《深處呼求》歌詞與聖詠曲調之背景;第三章「《深處呼求》之音樂分析」分為五節,逐一討論各部分之創作手法;第四章〈音樂詮釋與合唱排練建議〉分為六節,前五節討論樂曲編制、歌詞、調性與和聲、力度與織度和速度與節拍之詮釋和排練建議,第六節為研究者對此作品之演出實務建議心得;第五章為本研究之「結論」。
  • Item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楊奕珊
    比起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更加重視人性情感的表達,不侷限在理性的形式與規則。這個時期的人們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理想,這樣的理念不僅在音樂領域持續發酵著,甚而在文學、繪畫等所有藝術領域掀起一陣風潮。 事實上,所謂的「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從文學開始,進而影響到繪畫與音樂。當時的人們嚮往脫離現實,追尋主觀、自由的意識,也因為過度浪漫與理想化,常可見許多天馬行空的題材出現。 浪漫樂派重視主觀的情感表達,許多音樂家極力打破古典時期保守、規矩的作風,企圖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創作風格。但孟德爾頌的音樂卻聽不出這些較為狂野激進的想法,這當然與他幸福夢幻的一生有頗大關聯。 提到孟德爾頌的知名作品,幾乎人人都能一一列舉,例如:A小調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A大調第四號交響曲《義大利》;管絃樂曲《芬加爾洞窟》序曲;劇樂《仲夏夜之夢》;神劇《以利亞》;室內樂《降E大調絃樂八重奏》以及鋼琴曲集《無言歌》等。 然而提及他的協奏曲作品,多數人必定同時聯想到《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膾炙人口的曲目,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及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齊名,幾乎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也因為如此,許多人認為它的旋律過於庸俗,內容缺乏獨特性,甚至有「聽膩了」的說法。筆者認為這樣的批判欠缺思考,既然此曲能成為古典音樂中的流行曲目,代表其旋律必定好聽易記,若只是因為經常聽到而產生厭煩之感,並且認為此曲不過是流俗之樂,如此評論實為欠妥。 孟氏之作經常予人「幸福感」,其曲風聽來平易近人,旋律流暢柔美,或許無法帶來「刺激感」,但其平靜輕柔的樂感卻頗具撫平心靈的魔力。 筆者記得第一次聽聞此曲是在小學四年級的音樂欣賞課上,簡明扼要的樂團導奏順勢帶出甜美細膩的小提琴獨奏,優美動人的旋律即刻深植在我的腦海。回家之後,隨即撥放聆聽,再三聆賞,也不覺厭倦,反而越聽越有興致。自此之後,這首「名曲」便成為我最喜愛的曲目之一。 為了打破大家對這首協奏曲「通俗」的既定印象,也由於筆者對於此曲的喜愛,遂決定以此作為研究主題。希冀透過筆者的努力,能使大眾對此協奏曲改觀,一掃以往的刻板印象,進而對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 Item
    孟德爾頌《六首前奏與賦格》,作品三十五之選曲分析暨詮釋報告 —以第一、三、四、六首為例
    (2014) 陳亭儒; Ting-Ru Chen
    「前奏與賦格」萌芽並成熟發展於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因主音音樂及奏鳴曲式的崛起而暫緩腳步,至浪漫時期則因「巴赫音樂復興」再度復甦,身處浪漫時期的孟德爾頌(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1809-1847)的作品35中,即內含六組前奏與賦格,以浪漫時期的音樂語彙出發,重新為此古老組合注入新的時代聲響及意涵。本文以作品35之選曲為研究範圍-分別為第一、三、四、六首,並分為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前奏與賦格分別釋義,並探究孟德爾頌自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前奏與賦格」的傳承與發展。第三章探討創作背景,此章節先論述孟德爾頌的鋼琴音樂分期與風格特色,概覽孟德爾頌的鋼琴賦格作品,最後以作品35之創作背景作結。第四章作品分析包含曲式架構、織度與和聲特點。第五章演奏詮釋將探討筆者於這四首前奏與賦格的演奏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之處,並提出可能的解決辦法及詮釋觀點。第六章為結論。
  • Item
    音樂的詩意:十九世紀鋼琴個性小品中的文字與音樂—以舒曼與孟德爾頌為例
    (2013) 陳怡婷; Yi-Ting Chen
    十九世紀的鋼琴個性小品中,充滿著難以明確解釋的「個性」,這些「個性」就是所謂「音樂的詩意」。本論文從音樂與文字的關係來探究個性小品中的「詩意」,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從十九世紀鋼琴個性小品興起的背景談起,包含樂器的完備以及沙龍音樂的普及等等。第二章解釋個性小品一詞的使用,歸納整理出個性小品的定義、內容、發展歷史以及外型。第三章則以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個性小品為例,分析舒曼作品標題以及文字的「個性」化,呈現出舒曼個性小品中的「人物個性」以及「音樂個性」。第四章以孟德爾頌(Felix Bartholdy Mendelssohn, 1809-1847) 的個性小品作品7以及《無言歌》曲集為例,說明《無言歌》如何將文字內化,闡釋孟德爾頌獨特的「創作個性」。另外,將孟德爾頌的《無言歌》以及作品7《7首個性小品》與舒曼的個性小品標題進行比較,檢視兩位作曲家的個性小品中,時而相同、時而迥異的文字與音樂之互動關係。第五章則為結論章,歸結以上四個章節,點出十九世紀鋼琴個性小品中無窮盡的「詩意」存在。